劃時代的1979年:華語樂壇最大轉折,揭開黃金時代序幕

2020-12-14 好歌獻給你

分享經典音樂,筆耕原創評論喜歡音樂的你,加個關注吧

縱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真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兩岸三地的歌壇,都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盛世。

曾經的華語歌壇

香港前有四大天皇(譚張梅陳)稱霸歌壇,後有四大天王(張劉黎郭)風頭無倆。

臺灣既有羅大佑、李宗盛這樣的人文教父,又捧出齊秦、王傑、周華健、任賢齊等等的超級巨星。

內地颳起轟轟烈烈的西北風和搖滾風,校園民謠、都市情歌也如火如荼的席捲大江南北。

回望華語樂壇那一段「教父輩出、天王盛行」的光輝歲月,締造出來的經典金曲多如過江之鯽,時至今日,仍然佔據著我們歌單上的大半壁江山。

華語音樂在八九十年代迸發出來的萬丈光芒遮天蔽日,相形之下使得當下歌壇黯然無色,仍舊籠罩在其光環之下。

當下的中流砥柱們

究其因,毋寧說是大環境使然。八九十年代,華語流行音樂逐漸與國際接軌,開始邁入唱片工業時代,造星能力顯著提升,商業機制日趨成熟,呈現出一個群星交匯、奼紫嫣紅的樂壇盛世。

公元1979年,是華語樂壇最重要的轉折年份。我們常常講: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這句話放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亦然。

流沙一樣的樂壇,太多人和事都稍縱即逝, 但總會有人橫空出世,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走向和轉折,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也註定會被歷史銘記。

神奇的1979年,是一個值得被銘記的年份,稱之為開天闢地也不為過,甚至可以將其視為華語流行音樂的元年。如果把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的燦爛輝煌,當做累累碩果的豐收季節,那麼1979年無疑是栽下希望之種的時節。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兩岸三地、華語樂壇,最重要的這個轉折年份,以及其間值得被記取的人和事。

內地:李谷一《鄉戀》,打開流行音樂大門

1979年,中央電視臺籌拍的紀錄片《三峽傳說》上映,其中有首李谷一配唱的插曲《鄉戀》不脛而走,火遍大江南北,成為人人爭相傳唱的歌曲。《鄉戀》由張丕基作曲,馬靖華填詞,李谷一破天荒的採用「輕聲唱法」演繹,不僅運用架子鼓、電吉他等西方樂器。

在那個改革開放都還沒有全面邁開步伐的年代,《鄉戀》這首充滿氣聲探戈舞曲節奏和略帶傷感情緒的歌曲,滌蕩著人們乾涸已久的心田。從歌曲的溫情度、歌詞的人性化、以及演唱的甜美上來講,對於以往的歌曲和演唱形式,都不啻於一場顛覆式的跨越。

如今看來,這首歌曲沒有任何不良的影響,但放在還沒有從「樣板戲」裡走出來的1979年,李谷一和她演唱的《鄉戀》無異於捅了「馬蜂窩」,招致來的非議令人啼笑皆非。《鄉戀》觸動了當時文藝學術界的敏感神經,諸如小資情調、靡靡之音,黃色歌曲等等一連串帽子鋪天蓋地而來。

此間,已有華人天后鄧麗君的歌曲衝破藩籬,漂洋過海進入內地,但被斥為「靡靡之音」。當時傳言說:臺灣有個鄧麗君,大陸有個「李麗君」,指的就是李谷一。為此,《北京音樂報》開闢專欄,對《鄉戀》一曲進行了長達4個月之久的討論。甚至連配樂中出現的架子鼓等西方樂器,都成了所謂專家們攻訐的對象。

《鄉戀》沒有革命鬥志,聽了容易使人意志消沉,上氣不接下氣的唱法讓人想入非非,架子鼓在間奏之間一陣亂敲,象在瓷器店裡砸碗一樣,噼裡啪啦,像什麼東西,糟蹋了歌曲。

討論出來的結果是:認定《鄉戀》是一首充滿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黃色歌曲」,這種靡靡之音甚至上升到了「亡黨亡國」的高度。電臺和電視臺停播《鄉戀》,並將之列為「禁曲」,並且煞有介事的衍生出一本名為《怎樣鑑別黃色歌曲》的小冊子。

最終,《鄉戀》在首屆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得到「解禁」。1983年中央電視臺直播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觀眾熱線高密度點播禁曲《鄉戀》,《鄉戀》終於在春節晚會得以正名,同時也被喻為中國內地第一首流行歌曲。

《鄉戀》一曲,開創一代歌風,不論是從歌曲的藝術屬性、演唱技巧、以及意識形態上,這首歌都是內地流行音樂當之無愧的「開山之作」,內地流行歌壇也始肇於此。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邁入黃金年代

70年代中葉,香港建立起粵語歌壇秩序。首先要歸功於締造粵語流行曲的「絕代雙驕」——歌神許冠傑和曲聖顧嘉輝,兩人分別創作的《鬼馬雙星》和《啼笑因緣》,被並舉為揭開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曲。

七八十年代交替之際,香港歌壇不論是舞臺上的歌手還是幕後創作,不拘一格人才濟濟。1979年,以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舉辦為節點,香港歌壇迎來長達20年之久的盛世,港樂就此邁入黃金年代。

港樂教父顧嘉輝曾經說過,「十大中文金曲評選具有真正的領導樂壇的地位」。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是香港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樂壇頒獎禮。由香港電臺主辦,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國際唱片協會(香港會)、香港唱片商會協辦,獎項由歌迷和專業音樂團體投票產生,除了得獎歌手外,每首十大中文金曲的作曲、填詞人均有份得獎。

第一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於1979年2月20日下午五時,在香港九龍尖沙咀喜來登酒店舉行,候選歌曲均為香港電臺《中文流行曲龍虎榜》的榜首歌曲,經過歌迷投票、唱片公司互相、電臺音樂騎師推薦等等的層層選拔,最終揭曉十大中文金曲榜單。

鱷魚淚——袁麗嫦風雨同路——徐小鳳賣身契——許冠傑每當變幻時——燻妮明日話今天——甄妮誓要入刀山——鄭少秋小村之戀——鄧麗君小李飛刀——羅文倚天屠龍記——鄭少秋願君心記取——張德蘭

除許冠傑和鄧麗君因故缺席外,其他獲獎歌手悉數到場,以及顧嘉輝、盧國沾、黃霑、鄭國江、黎彼得、莊奴等創作宗匠出席。這份獲獎榜單,十分客觀的反應出當年的歌壇形勢。在第一批粵語流行音樂人的共同努力下,港樂逐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十大中文金曲的設立,標誌著香港流行音樂商業運作體系已經構架完成,歌手的包裝制度業已成熟。香港歌壇作為華語歌壇的一座橋頭堡,開始把觸手延展到東南亞等地。凡有華人處,都能聽到香港流行歌曲,十大中文金曲便是最好的印證和體現。

臺灣:民歌與流行高度結合,打開嶄新紀元

70年代中期,臺灣掀起了華語流行音樂啟蒙的「民歌運動」,改寫了整個華語歌壇的歷史走向。民歌運動的起源,仰仗李雙澤、楊弦和胡德夫,史稱「民歌三君子」,及至70年代末,民歌開始邁入主流歌壇。

唱片公司抓住民歌深受年輕群體青睞的商機,將其引入臺灣樂壇競爭機制和商業運作模式,是為民歌中興的階段。其中尤以新格唱片和海山唱片貢獻最為突出,可謂「猛將如雲,謀士如海」,形成民歌風潮中的兩大陣營,同時也是整個民歌運動的最中堅力量。

1979年,臺灣民歌界接連誕生出《橄欖樹》《恰似你的溫柔》《外婆的澎湖灣》三首傳世佳作,意味著臺灣民歌與流行音樂的完美融合,在華語樂壇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橄欖樹》由三毛填詞、李泰祥作曲、齊豫演唱,是一首樂以載詩的作品。1979年一經推出之後,旋即風靡兩岸三地。在那個壯闊瑰麗的年代,這首用音樂和詩歌編織出來的旋律,道出了人們嚮往自由的執著和追求,成了年輕人爭相傳唱的歌謠。

《恰似你的溫柔》由梁弘志創作,潘安邦在1979年首唱,收錄於他的首張專輯《外婆的澎湖灣》中,隨後被蔡琴和鄧麗君演繹,傳遍整個華人世界。這首歌仿佛在用一種淡然的語調,訴說著某年某月某一天的分手和別離,兩位歌后的聲音不分伯仲,都久經歲月沉澱,歷盡時光打磨,愈久彌真令人沉醉。

1979年,葉佳修為潘安邦寫下《外婆的澎湖灣》,滿滿溫情,蘊藉著無數人的童年回憶,是一首跨越時代和地域的經典歌謠。一段祖孫情甚至讓澎湖灣成了著名旅遊景點,其承載的意義早已超出流行範疇,儼然成為華人世界的一段共同記憶。

篇後語

神奇的1979年,兩岸三地的華語樂壇同時迎來最重要拐點。在這一年中,李谷一推出《鄉戀》,開內地流行音樂之先河;香港設立並舉辦了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港樂邁入黃金年代;臺灣湧現出《橄欖樹》《恰似你的溫柔》《外婆的澎湖灣》,成為華語音樂的標杆之作。

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在70年代尾巴稍的位置上集體井噴。終於,華語樂壇迎來了八九十年代的盛世。

相關焦點

  • 近十年曆屆金曲獎國語男歌手,周杰倫和林俊傑,華語樂壇黃金時代
    華語樂壇2019年第30屆金曲獎即將拉開序幕,在此之前,我們來回顧一下近十年曆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都有誰。首先是2009年,舉行了第20屆金曲獎。那年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的有五位,分別是周杰倫、王力宏、蕭煌奇、陳奕迅、方大同。除了陳奕迅,其餘四位都是創作才子,自己的歌由自己創作。
  • 他是華語樂壇劃時代的人物,多次被稱江郎才盡,如今仍是巔峰!
    他是華語樂壇劃時代的人物,多次被稱江郎才盡,如今仍是巔峰!如今各種網絡視頻平臺大火,也帶動了很多歌手,可能一個人因為某一首歌就會紅了起來,但是這些歌曲往往都會在某段時間內傳唱度非常高,然後就會被淡忘。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周杰倫絕對算得上是華語樂壇跨時代的歌手,當年無論是周杰倫的快歌,還是緩慢的情歌,都非常流行,特別是周杰倫出的中國風的歌曲,剛開始沒什麼影響力,也沒什麼傳唱度,但是後來中國風的這種冷門歌曲硬生生成了華語樂壇所有歌手追捧的類型,哪怕一直到現在,也一直在傳承!
  • 華語流行樂壇中,影響力最大的女歌手,內、港、臺各一位!
    提到華語流行樂壇中影響力最大的女歌手,想必就要數下面小編要說的這三位。她們分別在內地、香港、臺灣佔據天后寶座幾十年。可以說,她們是內、港、臺華語流行樂的引領者,因為她們的存在,讓華語流行樂傳播的更加廣泛,甚至屹立於世界樂壇。
  • 華語樂壇粵語流行歌曲開創者:許冠傑
    大家好我是:靈感一瞬間華語流行音樂領域出現過一種全球流行歌壇罕見的現象,那就是,一種大多數國民所聽不懂的方言成為了引領流行音樂趨勢的主流聲音。 上世紀末的十多年時間裡,在中國它真實地存在,至今讓人津津樂道,這就是粵語歌曲。
  • 圈內人爆料,揭開華語樂壇最大的謎題,到底是誰「毒啞」了王傑?
    作為曾經力壓四大天王,在華語樂壇掀起了一陣巨浪的超級歌手王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 而像《誰明浪子心》《傷心1999》就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綜合來看王傑確實在華語樂壇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 共啟華語音樂「黃金時代」
    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華語音樂「黃金時代」。
  • 盤點華語流行樂壇史上十二大歌手:四大天王僅一位入選
    如果從1975年開始算起,到2020年,華語現代流行音樂就有45年的歷史了,湧現諸多優秀歌手、音樂人和樂隊,一定要選出12個,其實非常困難,我這裡也主要是儘量客觀地選出貢獻和影響最大的12個歌手。
  • 1990—1999年,臺灣流行樂壇一個不得不說的黃金時代
    經歷了流行音樂的萌芽和初步發展之後,20世紀9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代,許許多多的實力歌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無數的經典歌曲像浩瀚的天空中閃耀的群星一樣光彩奪目。他絕對是華語樂壇不可迴避的、舉足輕重的一個人物。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80後,對周華健的許多歌曲都是耳熟能詳。記得上中學時,第一次聽到他的歌,像《花心》《其實不想走》《讓我歡喜讓我憂》《風雨無阻》《朋友》等都是許多同學爭相傳唱的經典。那個時代,只要是喜歡音樂的人,大概都買過周華健的磁帶,至少是買過有周華健歌曲的眾星合版的磁帶。
  • 周杰倫的音樂在華語樂壇和世界到底算什麼!
    周杰倫(Jay Chou),1979年1月18日出生於臺灣省新北市,華語流行男歌手、演員、詞曲創作人、MV及電影導演、編劇及製作人。周杰倫是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是世界十大鬼才音樂人之一、周杰倫是21世紀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 ……
  • 華語樂壇最優秀的歌詞精選——林夕篇(一)
    華語樂壇那些堪比文學名句的歌詞——羅大佑篇(一)代表了華語樂壇最高水平的不朽歌詞——羅大佑篇(二)這些歌詞代表了華語樂壇的最高水平——羅大佑篇(三)這些歌詞代表了華語樂壇的最高水平——羅大佑篇(四)這些歌詞代表了華語樂壇的最高水平——羅大佑篇(五)
  • 華語樂壇公認的五大天后
    如今的華語樂壇女歌手多不勝數,但是能稱得上是天后的,真的是屈指可數,到底是怎樣的成就才可以被稱作為天后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和回顧一下華語流行樂壇公認的五個天后級人物,她們是真正的意義上的天后,真正的巨星,是她們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邊天。
  • 在華語樂壇,王菲之後再無天后
    張專輯是華語音樂歷史上銷量最高、獲獎最多、評分最高、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翻唱專輯,是毋庸置疑的華語樂壇第一翻唱專輯。菲是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巨星,沒有之一。她的個唱票價最高,卻也是最難買的一個。她在1996年火出華語樂壇的,是一張橫空出世的神專——《浮躁》。
  • 臺灣樂壇發展史——天王盛行、教父輩出的華語樂章
    華語樂壇由臺灣、內地及香港歌壇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勢,由外圍東南亞的華語圈作為補充,從早期的藩鎮割據,到中期的互通有無,再到當下的緊密聯繫,越來越趨於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態。但不可否認的是,臺灣樂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從鄧麗君,到羅大佑,再到周杰倫,不論深度廣度、音樂屬性、兼且豐富程度,臺灣樂壇始終引領著華語音樂勢力的潮流與走向。
  • 說說華語樂壇當年的四小天后,第三個人真是服氣了
    華語樂壇四小天后孫燕姿、蔡依林、梁靜茹,蕭亞軒。「小天后」蕭亞軒於1999年出道,憑藉一首《最熟悉的陌生人》而紅遍臺灣和內地,首張同名專輯更以50萬銷量成為當年的唱片銷量王,1979年8月24日出生於臺灣桃園縣,華語流行女歌手。
  • 華語樂壇-1974-1996年(40張)見證奇蹟的專輯-ll
    華語樂壇-1974-1996年(40張)見證奇蹟的專輯-ll【一期回顧】【1974年推出該碟《鬼馬雙星》許冠傑。1979年推出該碟《閃亮的日子》劉文正。1978年推出該碟《小城故事》鄧麗君。1979年推出該碟《橄欖樹》齊豫。1981年推出該碟《風的季節》徐小鳳。1978年推出該碟《小子飛刀》羅文。1982年推出該碟《之乎者也》羅大佑。
  • 滾石唱片:經歷輝煌,熬過創傷,仍是支撐華語樂壇的希望
    1976年,臺灣段氏兄弟(段鍾沂、段鍾潭)出於對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滾石樂隊的熱愛,共同創辦《滾石》雜誌,以介紹西洋搖滾音樂為主。70年代中葉,恰逢臺灣掀起民歌運動。李雙澤在淡江大學扔掉手中的可樂瓶,振臂高呼臺灣年輕人要「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臺灣年輕族群開始向內尋找,民歌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這也是華語樂壇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
  • 華語樂壇新「四小天王」都有誰?花花被稱為未來華語樂壇的新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好多年,華語樂壇從來就不缺新鮮血液,除了一首歌吃遍天爆紅後慢慢沉寂的歌手,還有出道多年來一直專注於音樂作品的精心打磨,不斷通過優秀的歌曲取得粉絲和聽眾的認可,被冠以華語樂壇新「四小天王」的稱號。
  • 「亞洲唱跳天王」潘瑋柏2018年轟動華語樂壇全新單曲〈Moonlight...
    Yes娛樂9月11日綜合報導 「亞洲唱跳天王」潘瑋柏2018年轟動華語樂壇全新單曲〈Moonlight〉自一推出即獲亮眼成績,更立刻奪下海內外數位榜冠軍!2018年一開始即巡演、選秀節目、商演..等工作、邀約不斷的「亞洲流行唱跳天王」潘瑋柏,近期除因《Alpha 創使者世界巡演演唱會》備受關注;更在節目《中國新說唱》中備受討論!
  • 華語樂壇最後的輝煌:90年代的音樂人往事
    現在公認的說法是:目前的華語樂壇正在衰退。你覺得華語樂壇最後的輝煌是哪個年代呢?留言一起分享吧。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90年代的歌曲和音樂人的故事。我們是從哪裡驚覺時光飛逝的呢?1991年,一曲《讓我歡喜讓我憂》橫空出世,有些淡淡的喜悅,又間雜淺淺的憂傷,朗朗上口的節奏,悲欣交集的共鳴,讓整個華語樂壇記住了周華健這個名字。兩年後,專輯《花心》的發行奠定了周華健華語歌壇「國民歌王」的基礎。這張專輯連續數十周穩坐音樂排行榜前三,與《吻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濤聲依舊》合稱為「四大國民歌曲」。
  • 2001-2010年流行的十首歌曲,堪稱華語樂壇的巔峰時期,充滿回憶
    相信2001年到2010年的華語樂壇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吧,作為新世紀的開篇當時歌壇可謂是新人輩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歌手紛紛名聲鵲起,像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周杰倫、林俊傑、王力宏等人,他們用自己對音樂的獨到理解將華語樂壇再一次推上了巔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