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金茹 王珊
近日,記者就工布江達縣脫貧工作的進展情況、脫貧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專訪林芝市政協副主席、工布江達縣委書記甘丹平措。
2015年底,工布江達縣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275戶4065人,貧困發生率為13.7%。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全縣7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底實現貧困人口清零,貧困群眾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甘丹平措說,在脫貧工作中,工布江達縣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著力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
「為了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我們通過入戶核算收入、查看住房條件、了解生產生活情況等,嚴格按照『戶申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兩公示一公開』等程序,做到扶貧對象識別精準;對建檔立卡戶進行反覆核查,建立動態管理和實時跟蹤機制,有序推進貧困人口退出工作。」甘丹平措說。
「我們成立縣鄉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脫貧攻堅有人抓、有人管。強化黨建引領,優化『兩委』班子,配強第一書記,將村級黨組織建設成為扶貧一線戰鬥堡壘。強化援藏扶貧,創新實施校際幫扶、鎮區幫扶、醫療幫扶,深入推進國企援藏。強化各界參與,提高群眾參與度,激發企業責任感。通過上述措施,我們解決了『誰來扶』的問題。」甘丹平措說。
「針對『怎麼扶』的問題,工布江達縣大力推進『五大工程』,切實讓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致富。」甘丹平措說,「一是『兜底線』工程。我們設立大病醫療救助基金,門診費用累計掛帳,設立扶貧捐款專項資金,補助重特大疾病患者。二是『挪窮窩』工程。實施易地搬遷,配套產業項目,共搬遷35戶126人;實施危房改造,重建或維修房屋1077戶。三是『聚寶盆』工程。累計落實各類生態崗位1.5萬人次,兌現資金4754.93萬元。四是『拔窮根』工程。精準開展技能培訓,258名貧困群眾轉移就業,鼓勵自主創業,累計落實扶貧小額貼息貸款3240.82萬元。設立貧困學生救助基金,讓貧困學生安心上學。五是『錢袋子』工程。實施產業項目100個,總投資6.0341億元,涉及特色產業、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領域,實現貧困群眾全覆蓋、全縣群眾共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保持目標不變、焦點不散、力量不減,重點做好扶貧產業項目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惠民利民政策,確保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有效鞏固。」甘丹平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