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派力量將成為美國大選勝負手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美國大選季拉開帷幕,「接地氣」的競選策略更受青睞 進步派力量將成為美國大選勝負手

2020年02月11日 10:47 來源:文匯報 作者:唐慧雲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原標題:進步主義能助民主黨一臂之力嗎?

 

    隨著2020年的到來,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拉開帷幕。本次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的最大特點之一是進步派和溫和派的競爭。進步派的主要代表有伯尼·桑德斯、伊莉莎白·沃倫;溫和派則以拜登為主要代表。

    雖然根據最新民調數據顯示,溫和派候選人支持率領先進步派,但今年大選中進步派的力量仍不可小覷。最終獲得提名的民主黨候選人只有在政策理念和組織路線兩個方面充分整合進步派的力量,才有可能更為接近白宮。

    在政策理念層面,與溫和派相比,進步派的政策主張更「接地氣」,有利於刺激選民的投票熱情。民主黨內進步派的政策多關注教育、社會福利問題。諸如桑德斯主張免費教育,沃倫則提出擴大社會福利,重視民眾的住房問題以及徵收財富稅,以解決社會的經濟不平等問題。

    以上民生問題的提出不僅與每位選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且也是現任領導人尚未解決的問題,從而有利於成為抨擊現有政策的重要「靶子」。

    另外,根據民調顯示,進步派看上去「不太現實」的政策主張也受到不少共和黨人的支持。諸如在醫療政策改革問題上,進步派提出了「全民醫保」政策,溫和派則提出「給有需要的人提供醫保」。從美國政府的財政現狀和醫療資源的最有效配置和利用率角度而言,溫和派的主張無疑是理性的,但現實則是包括不少共和黨人在內的選民表示支持全民醫保。

    根據美國調查機構路透社/易普索和皮尤的民意調查顯示,有51%的共和黨人支持全民醫療保險。有支持者認為,「每個人,無論是否患有疾病,都可以得到醫療保健,保健是一項權利」。當競選人提出符合大眾需要的基本訴求時,投票的熱情就會被激發。

    當前,已經有不少案例說明進步主義的政策理念有助於民主黨候選人獲得成功。在2018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掀起「藍色風潮」的原因之一就是進步主義的政策理念。諸如普拉米拉·賈亞帕、史黛西·艾布拉姆斯、安德魯·吉倫和貝託·奧羅克等民主黨眾議員成功當選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提出的進步主義政策理念。

    其次,在組織路線方面,進步主義的草根組織也非常有利於刺激中間選民的投票熱情。2016年美國大選,與共和黨充分利用社會草根組織相比,民主黨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沒有建立和社會基層組織的有效聯繫,較弱的基層動員能力導致其投票率偏低。

    2016年大選結束以後,進步主義力量成立了一些社會基層組織,其中名為「搖擺左派」的草根組織為民主黨2018年成功贏下眾議院立下不少功勞。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各種方式動員搖擺州選民的投票熱情。在2018年整個國會選舉中,「搖擺左派」可謂出錢又出力。該組織從7.3萬多名基層捐助者那裡為民主黨候選人籌集了超過1000萬美元,平均每人捐款額為25美元。

    在幾個關鍵州的競選中,該組織成員更是挨家挨戶敲門,其中在維吉尼亞州敲門14萬次,打了3.5萬次電話;在堪薩斯州打電話2.4萬次;新澤西州則打了2000次。民主黨最終在以上搖擺州取得了不錯的競選成績,其中一大亮點是民主黨候選人擊敗了茶黨眾議員候選人戴夫·布拉特,此人曾在2014年國會選舉中擊敗了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埃裡克·坎託。

    另外,不少競選成功的民主黨候選人已經嘗到利用進步主義組織為其服務的甜頭。來自俄勒岡州的參議員傑夫·默克利曾經公開談到,自己競選成功的經歷與多年前參加進步主義組織的活動密不可分。當初他與共和黨的候選人競爭參議員職位時並不佔優勢,但是他後來通過直接與進步主義組織對話,表達自己的政策理念,並通過進步主義組織傳達自己的政策主張,從而勝選。

    當前,今年大選的大幕尚未正式拉開,從目前的選情而言,溫和派更有可能獲得提名,當然也不排除進步派勝出的可能性。但是未來,無論誰最終獲得提名,在競選中,利用進步派的力量和資源無疑有助於問鼎白宮之路。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共和黨選情趨於明朗,羅姆尼宣布退選後,麥凱恩一馬當先,將哈克比遠遠地拋在後面,將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民主黨選情撲朔迷離,初選開局歐巴馬拔得頭籌;「超級星期二」希拉蕊大勝,壓過歐巴馬;「準超級星期六」歐巴馬連續拿下緬因州等5個州,與希拉蕊所得席位只差20幾席,二人競爭勝負難分。  美國華人對此次大選的熱情是空前的。
  • 美國大選鷹鴿兩派勝負難料 原油白銀再掀風雲
    本屆美國大選選情膠著,在離大選所剩不到兩周的時間裡曝出FBI重啟對希拉蕊「郵件門」事件調查的新聞,增加了川普獲得搖佛羅裡達州、俄亥俄州、北卡羅來納州等搖擺州選票的可能性。何謂「鴿」派「鷹」派?希拉蕊是民主黨,就是幫助窮人說話的黨派,傾向推行有利於中產以下的政策,比如增加稅收、增加社會福利,對其他國家先禮後兵。這種就是大家經常說的「鴿」派作風,推崇美國民生發展,若希拉蕊擔任總統,利多美指利空金銀。
  • 2020年美國大選進入一百天倒計時
    謀求連任的共和黨籍美國總統川普將和已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前副總統拜登對決。新冠疫情不僅重置了今年美國大選主要議題,也使得兩黨選戰難以按照傳統方式展開。此間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大選將是美國歷史上複雜、獨特、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一場非傳統大選。
  • 羅思義:美國大選結果或將有利於中美合作
    ·薩克斯(Jeffrey Sachs)將圍繞美國總統大選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展開一次國際在線對話。因此,薩克斯—張維為的對話,代表中美最進步的力量就國際事務的對話。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一下,美國和西方堅決反對冷戰的力量,應該如何面對川普或拜登當選。
  • 2016美國大選最新民調:衝刺時間!川普反超希拉蕊
    ,決定勝負的總統大選投票即將在當地時間11月8日舉行。今年七月在布拉澤爾成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臨時主席後,CNN和ABC暫時終止了與他的合同,當時兩家電視臺曾表示,預計將在選舉結束後會與布拉澤爾的關係。  大選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美元和美股雙雙走低。而美國廣播公司與《華盛頓郵報》最新民調顯示,川普反超希拉蕊1個百分點。
  • 2020美國大選誰支持率高?2016年美國大選情況可能重演嗎?
    目前據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僅有不到3天,全球各大媒體均對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保持高度關注。美國金融博客零對衝(zerohedge)近日撰文分析了大選可能的結果。分析稱,如果主流民調出現類似2016年預測希拉蕊最終當選那樣的錯誤,川普將以279張選舉人票的優勢最終取勝,但其後產生的爭議結果將難以避免,同時將對民調行業產生重大衝擊。
  • 國際觀察:經濟會否主導2020美國大選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9日電(國際觀察)經濟會否主導2020美國大選  新華社記者高攀 許緣 熊茂伶  一直以來,經濟政策和經濟政績在美國大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歷次大選兩黨爭奪的主戰場之一。
  • 中美觀象|美國大選之後再看民調
    4年前,在美國媒體和民調機構一致看好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的情況下,川普成功入主白宮,讓人大跌眼鏡。 今年大部分民調機構預測拜登將「躺贏」,但實際選情卻十分膠著,在多個搖擺州,川普要麼「意外」獲勝,要麼以微弱劣勢落敗。人們不禁要問:民調的結果是如何「出爐」的?為什麼民調是大選繞不開的話題?應該如何看待民調與實際選情的誤差?以後我們還能相信民調嗎?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無論大選誰贏,大規模財政刺激都要涼...
    目前,美國大選的天平已逐漸向拜登傾斜,其已獲得264張選舉人票,距離宣布勝利所需的270張只差最後6票。  然而,當大選進行到這一階段,在不少華爾街人士眼中,總統寶座花落誰家或許已不再是頭等大事。
  • 美國總統大選都在用的英語表達?
    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於11月3日開始,全美預計將有數千萬名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選出下一任美國總統、數百名國會議員及部分官員。 我們今天就通過美國大選的視角,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大選的英語表達: 首先,送分題,今年美國大選(US Election)的候選人有誰呢?
  •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是什麼時候? 結果何時出爐
    在全美新冠感染人數超930萬之際,美國總統大選日來了。據新華社消息,美國東部時間3日凌晨,美國東北部新罕布夏州部分選民率先赴投票站投票,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正式開始。《華盛頓郵報》統計數據顯示,在11月3日大選日之前,全美已有創紀錄的9810萬人進行了投票。
  • 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 難產的總統
    來源:秦朔朋友圈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難產的總統原創 悟00000空 秦朔朋友圈拒絕被翻頁的總統進入20世紀後,由於通訊技術的進步,美國大選一般當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媒體就宣布結果(佛蒙特州參議員博妮·桑德斯(Bernie Sanders)說:「在破壞美國民主方面,川普做得比誰都多。他也將因此遺臭萬年。」川普其實沒有要惡意破壞美國民主,因為他根本無所謂民主不民主,美國不美國,他只是要連任,不願意輸。幹嘛你們就不讓我贏呢?
  • 2016美國大選:誰能入住白宮?
    如果你關注美國大選,就會發現下面這12個用語在各種報導中出現的頻率很高.「flip-flop」是「平底人字拖」,但「flip flopper」這個詞卻與拖鞋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騎牆派,反覆無常者,改變立場的人」...[全文]
  • 細數那些你不知道的美國總統大選"潛規則"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電  美國大選還有4天揭曉,誰將在未來4年入主白宮?世人往往只看到這場「政治秀」臺前那些鋪天蓋地的競選口號和廣告,殊不知臺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潛規則」。《全球財經》11月2日刊文《美國總統大選的驚天潛規則》,介紹和分析了那些左右大選結果的定律和法則。
  • 2020美國大選流程表 美國大選結果關鍵時間線一覽
    當地時間11月7日,據美國媒體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贏得了此次大選。當天晚上,拜登發表了勝選演講。截止到目前,他的競選對手、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尚未承認敗選。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2021年1月20日將是下一任總統宣誓就職的時間。
  • 在美國大選後已倖存一年,但又如何倖存於席捲而來的大眾主義
    他的三個學術故鄉,德國、英國和美國,似乎也無法在大眾主義潮流面前獨善其身。沒想到這幾乎一語成讖。在書稿付梓之際,從歐洲到北美,大眾主義的浪潮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大眾主義不再是作為平靜生活攪局者的異數,反而要成為在震蕩和不確定中曲折輾轉的現代生活的常態了。
  • ...美國大選之後是兩岸尋求和解,重回正軌的契機。美國大選結果...
    2020-11-12 03:04:34來源:FX168 【國臺辦回應美大選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11月1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島內有輿論認為,美國大選之後是兩岸尋求和解,重回正軌的契機。
  • 周新民:預判美國大選等重大事件全部成真的奧秘何在?
    隨著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基本塵埃落定,本人對以上重大事件預判全部正確、全部應驗、全部成真。六大預判成真的奧秘,在於運用系統思維、整體思維、綜合思維的縝密思考、嚴密分析與融合研判。只要以天道觀大勢、以治道判走勢、以人道斷勝勢系統思維方法,就能較好地把住美國遏制中國策略的必然走勢、美國中期選舉的必然走勢、美國大選最終的必然走勢。
  • 聯邦明察局㊹丨2020美國大選:變與不變
    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的時間已屈指可數。雖然11日3日當晚未必能揭曉結果,但最終獲勝者將在未來一周內至少初見端倪。即便出現計票等爭議,最晚也可在12月初給全世界一個清晰的答案。無論結果如何,2020年大選所引發的影響顯然都意味著變化,但在變中發現不變,或許才是觀察的全貌。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文/何家弘 2020年的美國大選是史無前例的,因為它比既往的大選都更引人矚目,而且是世界範圍的持續關注。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來,以川普為首的美國政客不斷甩鍋、抹黑、攻擊中國,所以很多中國人也都非常關注這次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