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認識錢嗎?
那我問你,錢是怎麼產生的?
你會回答,那肯定是國家印出來的呀。
這個回答好像沒啥毛病。
但是除了你觀念中,表面上對錢的認識外,錢,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挖掘——關於錢的含義吧。
接下來,我會從——錢是如何產生的、錢具有什麼作用,這兩個方面讓大家對於錢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一、錢是如何產生的
這是所說的產生,並非從我們個人角度出發——如何去賺錢,而是從錢的起源來說,為什麼會有錢這種東西。
首先我們要知道,原始社會的特點是物物交換——也就是以物易物,而這種交換存在著巨大的弊端。
當然,如果A有的正好是B缺的,而B有的,正好是A缺的,那麼物物交換就可以在A、B兩者中進行。
也就是你有我無,我有你無,而你有的正好是我想要的,我有的也恰巧是你想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物物交換就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如果出現了CDEF……乃至更多的交換個體的時候呢,單方面的物物交換就很難再進行下去。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中間者充當「中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方(應該可能這麼通俗地理解吧)來充當物的等價物。
也就是我有商品,我能夠用商品去換大家所公認能夠充當等價物的第三方——也就是「錢」,我再用錢去購置另外我需要的物品。
歷史上曾經用貝殼充當過一般等價物,但是貝殼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以至於演變為現今用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
因為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量大的特點,且容易保存,不易獲得的特點。
跳出思維圈再想,其實黃金能夠獨霸一般等價物市場的原因在於——這是大家所公認的,是全人類共同賦予它的價值。
這種公認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這種力量不僅表現在貨幣方面,每個人都在尋求這種公認,以至於自己能夠在市場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美元與黃金脫鉤。從這開始後,我們知道,其實各國的貨幣都是以黃金為依據而進行的同等價位的變換。
所以我們可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全人類真正的貨幣其實就是——黃金。
所以,所謂的「錢」,就是充當商品的一般等價物。
二、錢的作用
從大範圍來說,貨幣具有兩大作用——流通作用和支付作用。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1、流通作用,它的流通方式為——商品—貨幣—商品,即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又轉化為商品。
就比如你賣了100斤的大米得到了500元,你再用這500元去購買一雙鞋子,貨幣在流通中發揮最基本的中介作用。
以賣為開始,以買為結束,這是價值量相等的兩種商品間相互交換,取得使用價值。
2、支付作用,它的流通方式為——貨幣—商品—貨幣,即貨幣轉化為商品,商品進而又轉化為貨幣。
比如資本家用貨幣購買了原材料,把原材料進行加工,再賣出去,從而把商品換成貨幣,貨幣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增值的作用。
這是以買為開始,以賣為結束,這是用貨幣換更多的貨幣的過程,取得增值價值。
用以再形象的說法區分這兩種作用就是,你的生活費和你用來投資的錢。
一個是用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另外一個是你用以投資,購買虛擬增值物品實現貨幣增值的過程。
所以,這就是兩種作用的區別。
總結:錢的產生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商品交換越來越頻繁,所以貨幣是社會逐漸發展的產物;貨幣具有流通和交換兩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