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法國巴黎盜賊猖獗 這幾個區域將重點保護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報導,每年7月和8月,法國都會迎來旅遊旺季,特別是巴黎。不過,巴黎的盜賊猖獗早已聲名遠揚,再加上「黃馬甲」遊行和恐襲威脅,治安成為了遊客來法旅遊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為此,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內近日宣布,法國今夏將在最受歡迎的景點部署4000名警察,以加強治安。巴黎警局也宣布推出夏季特別安全措施,在遊客最多的八大重點區域嚴加防護。

巴黎八大區域加大安全防護

據《費加羅報》報導,2018年,巴黎迎來2000萬觀光客。今夏,巴黎警局推出特別方案,將塞納河沿岸、「王宮」(Palais Royal)羅浮宮區域、巴黎聖母院夏特雷(Chatelet)一帶、戰神廣場及艾菲爾鐵塔區域、香榭麗舍大街、歌劇院附近、託卡德羅廣場(Trocadéro)以及蒙馬特高地等8個客流量最大區域設為重點保護對象。在這些區域,將加強攝像監控、重點打擊非法流動攤販。巴黎警局表示已提升司法和行政工作現代化水平,並加強外國遊客接待能力,但沒有透露部署警力的確切數字。去年夏季,巴黎曾調動5000警力加強治安。

過半數法國人出遊最怕扒手

根據民意調查機構Odoxa及Fiducial為《費加羅報》所做調查,有79%的法國人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會把安全作為重要考慮因素,這一結果比去年高出4個百分點,顯示法國人對安全持更加謹慎態度。

調查顯示,約52%的法國人出遊時最擔心遭扒竊及攻擊,其次是擔心行李被偷(29%)、遇到不文明行為(29%)、在旅館房間遭竊(16%)等。為降低風險,不少法國人在夏季出遊高峰期會避開去人多的地方,有4成法國人因安全問題放棄參加至少一次節日盛會。

恐襲陰影至今仍縈繞在法國人心頭,特別是去年底斯特拉斯堡聖誕市場發生槍擊案,有34%的受調查者出於安全考慮不打算參加地方慶典,31%的人表示不會參加人多的活動或演唱會,26%的人放棄看煙火。

「每天,我們都在與扒手作鬥爭」

一名巴黎導遊對《巴黎人報》記者無奈表示,「每天,我們都要與瞄準旅行團的扒手做鬥爭。有時,我們為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觀察旅行團附近有沒有可疑人物,只得減少介紹景點的時間。」

有導遊向記者表示,希望可以像紐約一樣,由一些志願者或退休老人組成監察隊,負責在景點提醒和幫助外國遊客防止被盜搶。

法媒提醒:十招防巴黎小偷

在2019年4月,《巴黎人報》曾刊文提出10招防小偷招數,希望能給讀者提供幫助:避免背雙肩包,儘量把包背胸前;選購斜掛包、腰包、挎包;在旅遊景點加倍小心、提高警惕;把錢包放在內口袋裡,或者選購有拉鏈的錢包;行李箱一定要放在目力可及範圍內;不要暴露自己的遊客身份(注意穿著打扮和行為);不要把值錢物件或者現金讓別人看到(俗稱:別露財);警惕有些小偷會偽裝成遊客;任何可能落單的情形都要避免;少帶現金!

 謹防假門票

在巴黎旅遊,除了要防盜,還要提防假門票。近日在羅浮宮門口,特別是羅浮宮地下商城Carrousel du Louvre出口,聚集著一些黃牛,向遊客索要已經用過的門票。因為理論上,一張羅浮宮門票可以反覆進出三次,於是黃牛就向已經逛完博物館的遊客索要門票,再高價轉賣給其他遊客。因此提醒遊客購票時,務必通過官方渠道購買。如果向黃牛買票,很有可能會買到已經無效的廢票。

 謹防銀行卡盜刷

2019年5月,一名中國遊客打車去戴高樂機場慘遭司機盜刷銀行卡的事件曾引起不小的轟動。5月24日,中國駐法大使館發文,提醒遊客加強防範意識:

長期以來,外國遊客在巴黎使用銀行卡而遭遇盜刷案件多發。一些計程車司機或商販謊稱只接受銀行卡支付費用,並在刷卡過程中伺機使用銀行卡複製器複製顧客銀行卡信息,隨後便多次盜刷(消費或提現),使受害人蒙受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的經濟損失。

根據法國有關規定,計程車司機必須接受乘客使用現金或銀行卡支付車費,並提供機打發票。中國駐法國使館提醒赴法旅遊的中國公民和旅法僑胞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意識。為有效避免銀行卡被盜刷,建議儘量使用小面額現金支付,並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POS機刷卡支付。如確需刷卡付費,請儘量使用VISA或MASTER通道刷卡,且無論是否支付成功,都要向對方索要票據。一旦發現銀行卡被盜刷,立即聯繫發卡行掛失,持刷卡收據向當地警察局報案,持刷卡收據聯繫發卡行理賠,同時向我駐法使領館提供相關具體信息和線索,以便有針對性地督促當地警方儘快破案。

 使館提醒防範

中國駐法國使館鄭重提醒來法中國公民,行前務必仔細閱讀中國駐法國使館網站、中國領事服務網等發布的安全提醒,在公共場所或交通工具上謹慎同陌生人搭話,時刻留意隨身物品。遭遇盜搶事件後,請及時報警並聯繫使領館,中國駐法國使領館將在職責範圍內為您提供必要領事協助。

相關焦點

  • 英媒:萬達將投資巴黎大型項目 為中法項目規模之最
    參考消息網2月29日報導 英媒稱,大連萬達集團發表聲明稱,萬達集團2月26日與法國歐尚集團在巴黎籤訂協議,雙方將合作投資巴黎大型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項目。據路透社2月26日報導,該聲明稱,項目位於巴黎市區東北部,毗鄰戴高樂機場,距巴黎市中心約10公裡。
  • 駐法使館發布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提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駐法使館發布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提示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網站12月10日消息,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將於12月14日起在國際轉機區設立檢測中心,從第三國來法轉機赴華乘客可在轉機區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特異性
  • 為了保護巴黎古建,法國人發明這「神器」,遊客:香水味道有點衝
    如果你想去東南亞的旅遊城市曼谷,想去日本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想去美國的時尚之都紐約,那麼你一定要來巴黎這個來法國的地方。法國巴黎,應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這座城市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五大國際大都市之一。但讓人點讚的不是這裡的經濟,而是這裡的旅遊資源。
  • 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將落戶鄭州中歐健康產業城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 李京儒 實習生 董夢月)昨日,鄭州中歐健康產業城投資建設方——河南國經龍湖健康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籤署合作框架協議,今後雙方將在高端醫療產業、健康服務產業和養老產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 中國駐法使館發布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的提示
    中新網巴黎12月10日電 (記者 李洋)中國駐法使館10日發布《關於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的提示》。  中國駐法使館發布的提示說,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將於12月14日起在國際轉機區設立檢測中心,從第三國來法轉機赴華乘客可在轉機區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
  • 法國高校爭奪中國學生 法國人學漢語赴華成新潮
    與此同時,很多學習中文的法國學生也對展開一場赴華留學躍躍欲試。  法國《世界報》報導,法國的公立大學,特別是商科和工程師學校正在試圖吸引更多的中國學生。根據法國高等教育部數據,2016年至2017年,有28760名中國學生在法國的文憑教育中進行註冊。雖然數字有輕微下滑,但整體保持穩定。從這些數字背後可以看出法國高等學府吸引中國學生的恆心。
  • 中國遊客巴黎再被搶 《法國旅遊防盜防搶指南》網上流行
    由於93省地處巴黎外圍,物價較低,這裡成為國內不少旅行社預訂酒店的對象。法國麒麟國際旅行社經理告訴新浪前方觀察員,「由於酒店預訂涉及旅行社運營成本,多數中國旅行團都把預訂酒店集中在巴黎的環城邊上,但不是所有環城地區都像93省一樣存在安全隱患,92省和78省就是比較安全 的區域。」另外,法國當地時間3月31日,20日在巴黎被搶的無錫旅遊團遊客乘機回抵中國。
  • 巴黎上演《霧都孤兒》現實版 法旅遊防盜指南走紅
    如今這一幕竟然在法國真實上演:巴黎的法庭日前開審一個史上規模最大的兒童扒手集團,現年60歲的波士尼亞裔吉卜賽男子費希姆·哈米多維奇涉嫌操控500名吉卜賽女童,以毒打、菸頭燙臉甚至強姦等殘酷手段,逼迫她們在巴黎街頭偷竊。值得一提的是,該團夥還專向喜歡隨手攜帶大量現金的中國遊客下手,巴黎警方由此擔心,無處不在的扒手可能會「嚇跑」中國觀光客。
  • 法國巴黎自由行,在巴黎必要去看的幾個歷史性與藝術性兼顧的景點
    參觀巴黎最著名,最美麗的橋梁之一新橋,這座橋是這座城市四個多世紀的象徵,吸引了大批觀光遊客和當地人漫步。Pont Neuf是「新橋」的法語,但這種結構相當古老。建築始於1578年,由亨利三世統治,但直到1607年亨利四世統治期間才開始建造。
  • 法國電影欣賞:巴黎北站
    這也是法國電影製片人克萊爾·西蒙(Claire Simon)電影的同名主題,並在第57屆BFI倫敦電影節放映。我最近在法國度假期間觀看了這部電影(背景,我在法國南部城鎮阿維尼翁的一個小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我是語家翻譯公司的法語翻譯,擁有法語碩士學位,我總是喜歡去鄉下,並喜歡看法國電影)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看法。
  • 法國巴黎:「以人為本」規劃塞納河沿岸空間
    新華社巴黎12月5日電(記者張曼)中國上海市近日宣布到明年底將基本實現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這一區域將被打造成世界級的濱水區。就城市濱水岸線規劃開發問題,法國巴黎市長助理米西卡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巴黎塞納河沿岸空間規劃和開發都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旨在「讓市民和河水的關係更加密切」。
  • 華媒控股收購中教未來60%股權
    華媒控股 加快城市生活服務商轉型腳步  據了解,面對網際網路對傳統媒體產業的衝擊,華媒控股一直積極通過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相結合,利用現有優勢資源不斷完善公司產品產業鏈,加快華媒生態圈建設,向城市生活服務商轉型。  有業內人士分析,受益於政策紅利規模性爆發,職業教育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
  • 巴黎大火敲響文物保護警鐘 國家文物局回應
    法國巴黎聖母院日前發生大火,近百米高的尖塔燒毀墜落,舉世震驚。雨果筆下「石頭的交響樂」戛然而止,人類文明的瑰寶,差點付之一炬。這座建築花了100年時間才建成,跨越了8個多世紀的滄桑,期間也經歷過不少磨難,但在21世紀的今天,竟被一場意外火災「毀掉」。
  • 不滿巴基斯坦強烈抵製法國,印媒:巴黎拒替幻象3/5型戰機升級
    文章導語:不滿巴基斯坦強烈抵製法國,印媒:巴黎拒替幻象3/5型戰機升級從《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重新出刊、到學院教師遭憤怒學生斬首,法國政府與伊斯蘭教世界之間的怒火似乎愈來愈嚴重。面對堅持言論自由權力的歐洲,更重視信仰的穆斯林國家,相繼譴責與抵製法國產品,藉此表達對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政府的不滿。《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身為抵制發起國之一的巴基斯坦,總理的強烈言論,似乎惹惱了法國政府,內部人士透露,巴黎當局決定透過拒絕協助巴國升級軍備,來表達其不滿的態度。
  • 法國對華商務諮詢專家在煙舉辦新書籤售
    L'expérience d'une "Longue Marche" de 30 ans)在芝罘區小巴黎法國西餐廳舉行了出版後的首場籤售活動。    此次籤售活動由煙臺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山東省友好使者、煙臺市榮譽市民賀伯特先生促成,旨在推動煙臺與法國的文化交流。在煙國際友好人士、魯東大學法語系師生、煙臺大學法語中心項目負責人以及法語愛好者參加了籤名售書活動。
  • 英媒:法國考慮派特使解釋法方立場 安撫反法情緒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駐法國特派記者 劉玲玲】英國《衛報》4日援引多名法國官員的話報導稱,巴黎方面正考慮任命一名特使,解釋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關於世俗主義和言論自由的立場,以平息一些伊斯蘭國家日益高漲的反法情緒。
  • 圓明園珍寶在法國被盜 盜賊7分鐘偷走鎮館麒麟(圖)
    原標題:圓明園珍寶在法國被盜 盜賊7分鐘偷走鎮館麒麟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歧豐)據外媒報導,位於巴黎南部的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15件珍貴展品3月1日遭竊,其中包括圓明園流散文物銅胎掐絲琺瑯麒麟。
  • 華媒:華人餐飲在法國大變遷 中餐外賣盛況不再
    據知情人介紹,當年,巴黎一間二十平方米大小,地段好,客流量大的外賣店,一家三四口人經營,一年營業額可以達到四十萬歐元上下。這也許是很多華人爭相經營外賣店的原因之一。於是,外賣店越開越多,價格越來越低,競爭越來越激烈。
  • 巴黎與法國的關係,以及巴黎與外省的緊張狀態,發人深思
    巴黎引領了自1789年起的一系列革命,結果卻發現,正如共和派1849年時被打敗那樣,信奉天主教的保守鄉村地區並未跟隨其後。巴黎與法國其他地區之間關係的決定性時刻將於1871年,在拿破崙三世於色當屈辱投降後的幾個月裡,出人意料地出現。
  • 法國美妝品牌AROMACT巴黎芬澤將入駐中國
    法國巴黎知名化妝品研發企業Laboratoires Aromact於近期在上海開設地區總部,並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其自營品牌AROMACT Paris(巴黎芬澤)植物護膚系列產品。據了解,Laboratoires Aromact的前身,是法國名醫老Dr. André BERNAIX (I)博士創立的一家專注於植物療法的私家實驗室,三代傳承,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