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清
前幾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女兒讀英語的視頻,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圈友的關注。
她過來問我:「你女兒英語說得很不錯了,你英語一定很好吧?」
這話我說的我臉都紅了。
我是個英語學渣。
是的,我不是牛媽,我的孩子也不是牛娃。
我確實在給孩子進行一些英語啟蒙,但也沒有達到「小達人」級別。
但這位媽媽的疑問,讓我忽然意識到:很多人,對英語啟蒙其實是有認識誤區的。
其實,現在很多父母都越來越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
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佔比不斷下降,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未來的幾十年,英語還是我們的必備技能之一。
而且,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高考——認識到這一點對英語啟蒙很重要。
作為普通的,英語不那麼好的父母,我們應該怎樣開始英語啟蒙呢?
我回顧了一下自己的「雞娃」經歷,總結了這麼幾點。
01普通媽媽做英語啟蒙,我們可以做什麼?
1. 聽兒歌磨耳朵。
這個方法可能是大部分媽媽掌握的第一個方法。
原版英文兒歌播放出來,希望通過大量的輸入,促進孩子輸出。
在《輕鬆跨越語言關》這本書裡,有這樣一句話:
只要「聽」懂了,一切都有了。這就是學語言的「捷徑」。
聽力如此重要,也因此我們一直說「聽、說、讀、寫」四個字,聽是在第一位的。
但同樣的,只「磨耳朵」的家長應該也發現了問題:孩子聽了幾個月,怎麼還是不會說?
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可能會焦慮,認為自己的英語啟蒙沒有起作用,甚至還會因此喪失了最開始的積極性。
但想想我們自己,在第一次接觸一門外語的時候,是用了多久才會輸出呢?
想讓孩子學會「說」,我們可以通過第二步去改善。
2. 唱兒歌
孩子都喜歡音樂喜歡歌唱。
所以,和孩子一起唱兒歌,就是絕佳的英語啟蒙方法。
兒歌的旋律朗朗上口,孩子在唱的過程中,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發音,達到越唱越好的目的。
很多兒歌都是帶有認知屬性的,比如《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這首歌,孩子可以一邊比劃一邊唱,這樣不僅學會了兒歌、還掌握了許多單詞。
在唱兒歌的時候,不要急於讓孩子「發音正確」。
哪怕孩子唱對了一個單詞,都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
鼓勵是促進孩子進步的不二法門。
3. 原版英文繪本
原版英文繪本語言地道,畫風吸引孩子。
給孩子看繪本,就相當於一個「看圖說話」,這樣的靜態畫面孩子更容易有記憶點。
在看繪本的時候,父母可以提前「預習」,搞懂單詞的意思,不至於在讀書時「卡殼」。
當然了,現在父母們基本人手一支點讀筆,甚至還出現了各種「讀繪本」的機器。比如「讀書×」「Luk×」等。
點讀筆的方式就非常方便簡單,確實解決了大部分父母的發音難題。
讀繪本機器更是傻瓜式操作。
但是,我依然建議,能夠提前「預習」是最好的陪伴方式。
父母的溫度,是一支點讀筆給不了的。
4. 在線課程
在線課程要買嗎?
現在網絡上海量的網課,讓父母們目不暇接。
宣傳方式更是琳琅滿目,很多父母看著看著,就迷茫了:咋選啊?
那麼,在線課程有必要嗎?
我的意見是:有必要。尤其是北美外教參與的課。
大多數北美外教的發音都是非常地道的,這也有利於孩子修正自己的發音,如果孩子能夠和外教有一定交流,那他進步的速度一定是飛快的。
5. 分級讀物
分級讀物被譽為「開口神器」。
分級讀物是國外孩子人手必備的教材。
引進國內後,也獲得了大批媽媽的喜愛。
其中,牛津樹、海尼曼、紅火箭、大貓等,都已經有很多博主研究推薦。
分級讀物趣味性不強,紅火箭甚至有點像「認知書」。
不管選擇哪一套分級讀物,只要和孩子堅持一起讀下來,就一定會有收穫。
6. 儘可能創造家庭英文環境
很多父母可能都聽到過這樣的事例,或者身邊就有這樣的孩子。
他們本身某一種語言並不出眾,但到國外居住一段時間後就突飛猛進。
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作為普通媽媽,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創造一個英文環境。
一些線上教育課也會專門針對「日常交流」設置課程。
我見過一位媽媽,就是用便利貼把自己在課程中學到的內容,貼在家裡對應的區域。
這樣,在家裡的每一個區域都有「提示卡」,哪怕你的英語並不好,但在「提示卡」的作用下,也能和孩子進行一些交流。
02英語啟蒙中的一些誤區
1. 「我英語不好,能啟蒙嗎?」
這個應該是很多父母的疑問。
其實,在我看來,孩子的英語啟蒙跟你英語好不好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我們英語啟蒙的目的,不是考試,也不要把英語啟蒙看做定時定量的「學習」。
而且,英語不好的父母,更應該跟孩子一起去做「啟蒙」的工作。
當你開始了這一步,你就會發現,英語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因為你在啟蒙孩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磨練自己。
育兒先育己,不是說說而已。
2. 「我發音不準,怕影響孩子口音。」
在我最開始接觸英語啟蒙的時候,我朋友圈裡的一位媽媽,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她的女兒6歲,英文流利熟練,並且已經開始學習西班牙語。
這應該是跟多父母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這位媽媽的英語發音,並不地道,我甚至能聽出她發音裡濃鬱的家鄉味。
但這並不妨礙她的女兒如此優秀。
她在孩子1歲時就開始英語啟蒙,孩子2歲半就進入了語言輸出爆發期。
孩子的語言習得 能力之強,超乎你想像。
如果自己發音不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接觸大量原版音頻,讓孩子在「聽」中,不斷修正自己的發音。
3. 「孩子不願意學,怎麼辦?」
「孩子願意學」就是英語啟蒙路上的一個大坑。
父母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那種恨不能分分鐘都抱著書學習的孩子嗎?
我們給孩子英語啟蒙,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有一種興趣。
孩子在0-6歲,對語言的習得能力是最強的。
所以,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啟蒙,是為了讓孩子儘早接觸英語,培養一種語感。
不要把這種啟蒙活動變成一種強制性的學習。
你越逼孩子越抗拒。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當孩子出現了「抗拒英語」這種狀態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太功利,太焦慮。
你的情緒,是非常容易傳遞給孩子的。
當你把英語啟蒙看做「贏在起跑線」的時候,目地不純粹,孩子感受到的也就不再是純粹的「嘗試」和「開拓」,反而成了一種任務。
英語啟蒙,是一條長長的道路,但是不應該是一條難走的道路。
和孩子英語啟蒙一年多,堅持每天打卡已經成了日常。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孩子的巨大潛力,也通過「啟蒙」孩子,提升了自己。
英語啟蒙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記得在評論區告訴我喲!
作者簡介:
與清,養育2個孩子的全職媽媽,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步履不停,做向陽而生的溫暖媽媽,和孩子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