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歡迎關注「務農的人」 不定期和大家分享農村的種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位鄉村父母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農村的變化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的農村人而言,也親眼見證了農村這些年的不一樣,從剛開始連飯都吃不上到現在豐衣足食,家家戶戶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平時大家在一起閒聊時,都經常感嘆到那些年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有時候還要挨餓,而如今每天頓頓白香米飯,雞鴨魚肉上桌也在正常不過,大家吃膩了的米正是以前人最想要吃的東西。
確實,在以前,家家戶戶都吃不飽,穿不暖,從一些吃飯的餐具上可以看到端倪來,以前每家每戶就只有一口大鍋,這口大鍋成了主力,煮飯,炒菜,燒水,甚至給家禽煮紅薯都離不開它,直接現在,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鍋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家一口鍋變成一家三口或更多,它們尺寸不一,用途兼廣,有專門炒菜的,燒水的,蒸食物的等等,從原先大而後,到現在細而精,材質提升了不止一點,實用性明顯更強了。
尤其是這些年,市場上各類鍋層出不窮,有鐵的,不鏽鋼的,陶晶的,銀的,銅的,鋁合金的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對應的鍋,在如此多類鍋中,比較受歡迎的唯獨只有「不粘鍋」了,這種鍋在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最有代表性屬荊州生產的鐵鍋。
這種鐵鍋憑藉自身優勢,早在2018年的《舌尖上的中國》一舉成名,許多網友瘋狂搶購,一夜之間,4萬口鍋一搶而光,這種「不粘鍋」之所以能這麼火,其根本原因是製作工藝較為複雜,要經過三萬多次的鍛打,十多次火候,一百多次測試等,就是為了能做到不粘一滴油,因此,荊州鐵鍋在當時火爆一時,價格也從以前的幾十漲到一千多。
讓大家懷疑的是荊州不粘鍋火爆不到一年,卻突然墜入低谷,曾被大家高價瘋搶的鐵鍋,有時80都沒人買,甚至個別地方出現了滯銷,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的呢?
原來在荊州鐵鍋火爆之後,當地大大小小的廠家和作坊,都在開始生產這種鍋,而這裡面大部分的生產企業和作坊都沒有辦理經營許可手續,而這些地方生產的鐵鍋基本上都採用化學塗裝和物理拋光才有了不粘鍋功能,長時間使用後不粘鍋就跟普通鍋差不多了,很多消費者用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上當了,之後就不會再買了。
綜上所述,不粘鍋之所以會跌入低谷,其根本的原因,除去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假貨外,就是價格從一百多漲到接近一千多,沒有任何性價比,並不是大家只想買便宜貨,而是價格讓大家難以接受,乾脆不買。因此,曾一天賣2000口「不粘鍋」,如今80元沒一人買,你是怎麼看的,不妨在下面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