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備受全球設計界關注的2020廣州設計周如期開幕。今年設計周參展的陶瓷、巖板企業數量達45家左右,創歷史新高。包括蒙娜麗莎、冠珠、馬可波羅、諾貝爾、鷹牌、華鵬、新中源、順輝、簡一、博德、金陶、金意陶、薩米特、能強、金絲玉瑪、東鵬、將軍、中巖、卡米亞、歐神諾、(貝洛蒂)領標、中盛、依諾、金舵、德賽斯、燊科等。很多行業人士驚呼:「今年的設計周(1、2號館)成了小型陶博會。」
陶Sir在現場走訪看到,參展的陶瓷、巖板企業大部分以展示巖板為主,利用藝術、科技、設計、美學等手法,打造一場陶瓷、巖板+設計的藝術盛宴。40餘家參展陶瓷、巖板企業,誰家的設計最亮眼,誰家的產品最吸睛?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以「家·十二時辰」為主題,展位設計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法則的同時,也展現了陶瓷藝術歷經時間淬鍊形成的自然之美,據展位負責人介紹,每個時辰對應一款產品,採用十二時辰命名。無論是展位設計和產品,均體現出源於自然、尊重自然的質感美學,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兼具優雅莊重。
鷹牌
鷹牌陶瓷展位設計以展現、發掘材料美學為初衷,設計元素從自然與晶石進行提煉,同時與光、不鏽鋼等現代元素融合,加入植物、光、石等元素,展現自然之美。
在產品方面,鷹牌展出了年度重磅原創產品——鯨MAX巖板系列,據介紹,該產品以大塊原石為設計藍本,突破傳統尺寸厚度邊界,重新定義家居生活,為設計師提供更加豐富、個性的設計元素。
峨眉山金陶
峨眉山金陶作為四川產區的代表,首次參展廣州設計周,以「又見峨眉山」為主題,展現巖板之美,又+見=「觀」,即觀雲、觀山、觀巖、觀水。運用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的表現手法,創造抽象化的峨眉山景。再通過板為山,巖為階,運用巖板抽象化去表現山與石,並巧妙運用產品和波紋板表現一方峨秀水的景象。
在展位上主要展示的巖板產品有:3mm超薄巖板、奢石巖板、20mm高端巖板等。
華鵬
華鵬此次以「柔光之美」為主題,延續其總部展廳的整體設計特色,應用規則或不規格的圓弧形線條,讓展位設計整體更加柔和靈動,在色彩方面,融入了莫蘭迪色系和金屬元素,柔和淡雅,打造出與眾不同的空間韻律,進一步深入闡釋柔光之美。
在產品上,華鵬陶瓷重點展示了其符號產品——29°柔光磚,其中包括三款柔光磚新品,吸引了一眾觀展商和設計師駐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鷹牌2086
鷹牌2086用「品牌館」和「水墨京磚館」兩個展館,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手法,演繹出不一樣的品牌調性。
其中,「水墨京磚館」以「永巷·鏡天」為設計主題,以故宮建築為設計靈感,融入鷹牌2086水墨京磚系列產品,將傳統和現代結合,闡釋水墨京磚研發背後的故事,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品牌館」的設計則以「尋找2086」為主題,設置了魔盒裝置,讓觀展商在魔盒空間裡尋找美好和希望。
鷹牌2086「品牌館」魔盒裝置
鷹牌2086「水墨京磚館」
冠珠
2020年廣州設計周,冠珠陶瓷直接把所有產品應用到家居空間設計中,並聯合一兜糖,發起後疫情時期消費者對家居空間的變化需求調查,統計分析所收集數據,提出空間重構的概念。從玄關入戶到多功能客廳的打造,配合冠珠超薄巖板櫥櫃、收納櫃、石墨烯自由升降發熱巖板桌等產品,真實還原一個「幸福之家」該有的樣子。
冠珠陶瓷希望通過3000+業主的真實需求,具象化幸福家的空間設計,還能給設計師更多理論及數據的支持。在設計周上告訴觀展設計師及消費者:冠珠陶瓷在關注消費者家居需求的變化,同時也重視設計潮流的發展。
金意陶
金意陶以「江南風」為主,同時結合傳統文化融入醒獅文化元素,展現產品的柔性美,展示產品主要為瓷磚、新材、巖板三部分。
瓷磚產品以糖果釉、晶鑽大理石等差異化產品為主,與之前的現代仿古磚產品相比,更年輕化,更好融入現代家居風格;新材產品包括隔離牆、裝飾牆以及外牆,專為裝配式建築集採而生;金意陶巖板將於2021年大舉開拓市場,定位是通過「瓷磚+新材+巖板」,為消費者提供全家居高定服務。
KMY(卡米亞)
KMY「大板印象」系列產品以大自然元素為設計靈感,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保證產品的紋理色系飽和度至純、至真,滿足追求舒適感、自然美感的輕奢一族,為其提供全空間裝飾解決方案,讓每個人都可享有無界、共融的生活之美。該產品紋理豐富、色系時尚飽滿;結合設計周展館頂棚大片「絲綢」設計,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激發到展設計師對於空間設計的創作靈感。
薩米特
薩米特結合智能AI技術,讓每個進入薩米特瓷磚「萬物智趣」體驗館的觀眾,都能和「屏幕機器人」一起互動,體會超越日常的體驗。在體驗館中,薩米特專門現場展示瓷磚原材料,直觀表現出瓷磚生產過程,讓參觀設計師從中汲取設計靈感。
同時,薩米特推出3.5mm巖板、發熱巖板桌、發熱瓷磚及防滑功能磚。其中,巖板系列薄至3.5mm,韌性十足可曲面鋪貼;結合石墨烯技術展出發熱巖板桌、發熱瓷磚等產品,給每家每戶的冬天增溫。
祥達
祥達集團的展位,除凸顯巖板技術與應用優勢,還帶來一系列明星產品及全新3mm超薄巖板成品展示。其中,充滿藝術氣質的獨特展位外觀,用曲面表達3mm巖板的高強韌性、高難度的細緻工藝,彰顯祥達集團巖板在行業的領先技術。
歐神諾
歐神諾巖板定製館推出「巖板家居定製套餐Ver2.0」從地板到天花板,從背景牆到全屋定製,全方位展示了巖板應用的更多可能。
諾貝爾
今年設計周,諾貝爾基於對「紙」這一傳統材料的研究和試驗,通過一系列紙裝置與巖板瓷磚的氛圍營造,以「非常之家」為題,講述了一段「家之生氣」的故事。
據了解,2018 年諾貝爾陶瓷集團攜手深圳創想公益基金、融設計圖書館,啟動了中國傳統手工藝色彩與肌理研究項目,2020年的研究課題是紙,通過傳統造紙、紙的平面和立體應用等角度,對紙這一材料進行系統研究和實驗。此次展覽是對紙色彩與肌理研究的小結和延續,極大地賦予了諾貝爾陶瓷集團旗下品牌的設計養分。
金絲玉瑪
金絲玉瑪展位以酒紅色為主色調,打破傳統單一直線框架結構,以柔線造型設計,打造集藝術、自然、生活的多維空間。
同時,此次金絲玉瑪展出了K金巖板新品,據展位負責人介紹,K金巖板突破了常規巖板的工藝邊界,創新性應用多種核心工藝疊加,如電光釉+閃光粉+金元素等,同時融入螢光粉,令產品更具創新性及層次感。
東鵬ART
東鵬ART展位以「玩藝」為主題,大膽應用色彩,展位融合了綠、藍、黃等豐富色彩,通過色彩碰撞,將年輕群體的生活態度與藝術文化相融合。此次東鵬ART展位設置了梵谷網紅打卡點,並開展現場DIY藝術塗鴉,為設計師、藝術家等帶來更多互動體驗。
進強巖板
進強巖板以「巖夢」為主題,旨在探尋現代人居理想生活方式,在展位設計中,進強巖板應用環繞手法,構造中空鏡像區域,打造立體震撼的視覺效果,解鎖更多巖板應用方式,讓觀展商在其中感受自然與城市共生。
博德
博德主要展示了晶剛玉·獨體鍛造石材,亮點在於其擺脫了常規產品展示的桎梏,結合視覺藝術、空間設計、光線等,打造立體沉浸式體驗,讓觀展商在空間中對未來人居產生新的思考。
順輝巖板
順輝以「順輝巖藝術館·洪流」為主題,聯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鑿剪紙藝術家陳健珊女士,以二次燒結工藝為基底,融合立體複合材料,共同創作出以「洪流」為主題的藝術壁畫。
在產品方面,順輝巖板首次公開亮相以傳統文化為創作元素的大漆系列巖板,融合中國文化和國際家居潮流,解構現代東方美學。產品包括漆+金箔、銀箔、銅箔、陶粉、麻布、木料等各類自然材質疊加的多種效果,展示的規格有3200×1600×6/12mm、2600×1200×6mm……
將軍巖板
將軍巖板為首次參展廣州設計周,以「『造物』玩出巖板新可能」為主題。 以「造物」為設計靈感,「造物式」的展館設計,結合平面、動線、色彩及空間體驗等方面,設計出理性邏輯與藝術感性結合的獨特表現方式,打造具有生命力的百變空間。
展示的巖板規格有:2600×800×9mm、2700×1200×6mm等,花色包括魚肚白、水雲砂、阿瑪尼灰、勞倫黑金、卡拉拉白等。
領標科技(貝洛蒂)
貝洛蒂展位全部展示巖板產品,整個展位設計風格以白色為主色調,讓人身處純淨的氛圍,足夠的留白給人以自由的思緒及無盡的想像空間,整體視覺效果簡約而不單調,寓意著對自然最真實的還原。
同時,神秘產品——「晴山」首次亮相,靈感源自唐代詩人韓琮《晚春江晴寄友人》中的「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整體風格淡雅而不失暖意,將作為參賽作品競逐紅棉中國設計獎。
馬可波羅巖板
馬可波羅是第六次參加廣州設計周了,此次的主題是「What『s FUTURE DESIGN?「曲」直之間 重構未來」,展示的產品全部為巖板,主打規格包括3200×1600mm、2400×1200mm、2400×800mm、2600×1200mm、1200×1200mm等,厚度有6mm、9mm、12mm。
整體空間以兼具「直面」與「曲面」的產品,組合出無窮的空間表達語彙,著重強調產品本身幾何面的物理特性和場所精神,與當代建築及室內空間曲直面組合的設計趨勢並肩前行。
簡一
簡一在廣州設計周以「乘風破浪」為主題,整個展位設計成一艘揚帆起航的船「簡一號」,象徵著簡一在2020年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簡一號」開放式的船體結構充滿設計感,不規則的曲面構築藍白船身。地面使用900×1800mm黃金大規格的菲拉格慕,密縫連紋還原大理石的整體美,同時讓空間得到延伸,帶來寬闊的視覺享受,氣勢十足的逐浪姿態引人注目。
新中源
新中源陶瓷再次攜手設計師崔樹,打造原創產品【墨勢】體驗館,以竹子的「實」和「虛」作為設計表達主線——「實」即竹子的肌理、質感、軀幹,以竹為主題的「墨勢」系列瓷磚,運用寫實的手法將「竹子」在空間中進行解構與重構。
「虛」即竹子的韻和勢,空間的主體裝置以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竹板」,通過一定節奏的排列組合,讓人們仿佛置身於竹林。地面LED不間斷地呈現水墨、竹林、落葉等元素的影像,從而將自然景觀引入室內,以嶄新的現代聲光電技術演繹墨勢的「竹之魂」。
_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