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發現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很多人把「野生蔓越莓」(非官方及學名)等同於蔓越莓來介紹、宣傳,甚至做盈利售賣。
還有一些自媒體發布者都會將蔓越莓和野生蔓越莓進行混淆式的說明。百度百科中有人就為此和小編展開過激烈討論。
野生蔓越莓和蔓越莓是同一種水果嗎?從字面上看只是種植和野生的差別嗎?今天我們來捋一捋!
01 名不同
蔓越莓英文名叫做Cranberry,又叫做鶴莓、小紅莓。
蔓越莓生長在酸性泥炭土裡,位於高緯度地區,對種植地的要求比較高,全球種植面積四萬英畝左右,95%集中在北美地區。
黑龍江撫遠紅海植業在2015年引進蔓越莓種植項目,2019年迎來了首次豐收季,也打破了北美將近200年的種植壟斷。
「野生蔓越莓」學名越桔(越橘),也叫做北國紅豆,英文名是Lingoberry。
越桔屬杜鵑花科植物,環北極分布,自北歐,中歐,俄羅斯,北美等地都有廣泛的分布,我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大興安嶺,長期處於野生狀態。
「野生蔓越莓」的名稱由來不可考。蔓越莓沒有在我國走紅之前,東北地區普遍叫它紅豆,並且有相關的果乾、果醬產品。
02 形有別
不光名字不同,蔓越莓和越桔(北國紅豆)的形態也是天差地別。
植株的話看外觀:越桔是墊狀生長的小灌木,葉子比較寬厚。
蔓越莓植株更加挺拔,葉子更加細長,採收時普遍使用水收。
03 花樣分
越桔的花白色,像下垂的小鈴鐺。
蔓越莓的花粉紅色,花被反卷,整個像振翅欲飛的鶴頭,所以被叫做鶴莓。
04 果對比
越桔果呈圓型,非常小的果實,外表看上去的確只有我們認知的紅豆大小,果肉絳紅色,漿汁飽滿,有細小的籽,果實直徑0.6cm左右。
蔓越莓果實內含4個氣室,表皮有著非常好的韌性,彈跳力十足,蹦起來就像小桌球。因為氣室的原因使它可以完全漂浮在水上,一百多年前北美的種植者利用這個性質創造出了「水收」的方式,圓果直徑在1.6cm左右。
05 養不一
蔓越莓裡面所含的A型原花青素,含量非常高。
A型原花青素有殺菌和抗細菌黏附特性,能阻止大腸桿菌等致病菌黏附在尿道的上皮細胞和膀胱壁上,致病菌隨著尿液流走,從而預防了尿道感染的發生;還能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附著於腸胃內,多吃蔓越莓胃潰瘍、胃癌的發病率能有效降低。
蔓越莓還有著豐富的果膠、維生素、類黃酮素等等,能夠起到抗氧化美容養顏以及改善便秘、清除體內毒素和自由基。所以蔓越莓又被稱作女性友好水果。
越桔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紅色漿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並且曾經被中醫入藥。
綜上所述
蔓越莓和「野生蔓越莓」確實不是同一種漿果,也請大家不要被混淆性的說法誤導。這裡也請大家一起支持中國蔓越莓,支持我們中國農業上這一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