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環」,大多數人會把它和「富人區」、「高房價」、「CBD」劃等號。然而,就是在大家看似光鮮的昆明一環,至今仍然存在著「城市傷疤」——爛尾樓,還有不少。
據統計,昆明一環內仍有:晶彩100、鼓樓大廈、南亞之門、大宥城、匯都國際和置地廣場幾個爛尾樓,而且十分頑固。
它們的最新動態如何?2020年,這些爛尾樓有復活的希望嗎?
這個爛尾樓,在昆明算是「古董」級別了,就是位於拓東路的「晶彩100」。
(晶彩100項目位置)
該項目臨近恒隆廣場,僅有一棟商住樓,共16層,其中1-5層為商業、辦公區,剩下的為居民住宅,每層有18戶。
1994年,由雲南桃笑屋業有限公司進行開發,1998年但因拖欠工程進度款,項目於1999年9月1日正式停工。
(晶彩100項目 圖源網絡)
5層商鋪中,除了一樓、二樓、三樓的一半被名義上的業主使用外,其他樓層只有空蕩蕩的水泥框架和滿地的塵土、垃圾。項目爛尾至今已有近21年時間。
這個項目,出現了拆遷賠償、工程糾紛、以房抵債、法院查封、產權不明等一些列問題。
(晶彩100項目現場 圖源網絡)
令人心酸的是,這棟爛尾樓裡住了一部分曾經被拖欠工資的工人,他們不知道究竟該找誰討要工錢。
這麼多年來,「晶彩100」均無任何被接盤的消息,復活的概率近乎為0。
一星就頒給同樣位於拓東路的曾經昆明第一高樓「南亞之門」吧,很多昆明人都知道這個樓盤。
(南亞之門項目位置)
南亞之門屬於昆明開發較早的綜合性樓盤,由中炬置地操刀2008年啟動建設,規劃了曾經的昆明「第一高樓」333米寫字樓和住宅部分尚義公館,不過這個第一高樓也是高度一降再降,最終也沒有開始建設。
(圖源網絡)
2015年,中炬置地董事長朱景圖跳樓身亡,南亞之門從此停擺。而尚義公館也在尚未全部完工,缺乏「三證」的情況下交房,不少業主已裝修入住。
(南亞之門 圖源網絡)
2018年盤龍區推進南亞之門項目復活,但是至今又過了2年還是沒有消息,有相關部門扶持,復活指數姑且能給個1星吧。
另一個一星選手是「被封印」的鼓樓大廈,坐落於北京路和鼓樓路交叉口。
該項目原為1999年昆明世博會的30層配套酒店項目,於1995年5月由雲南農墾集團正式動工建設,原名農墾大廈。
(鼓樓大廈項目位置)
項目1998年開始斷斷續續停工,直至2000年封頂斷水之後全面停工,外界可考原因一方面在於開發商改制導致資金鍊斷裂,另一方面在於世博會之後昆明的酒店業陷入長期蕭條的惡性環境。
(鼓樓大廈 圖源網絡)
直至2013年,該項目有了新進展,農墾集團將鼓樓大廈轉讓給了雲南省軍區。這一轉折讓鼓樓大廈蒙上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鑑於部隊軍產經營的限制,鼓樓大廈「復活」後極大可能是軍區自用。
不過,隨後的幾年鼓樓大廈傳出的「復活」消息也著實不少,都無疾而終。直至2019年朋友圈傳出昆明多家拍賣公司以4.5億推介轉讓鼓樓大廈,土地使用權終止時間僅剩不到30年,但至今仍暫時沒有接盤消息。
鑑於鼓樓大廈錯綜複雜的「身世背景」,復活指數只能評1顆星。
二星應該是「大宥城」。這個白塔路延長線慄樹頭片區舊城及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也是讓不少昆明人傷心欲絕。
(大宥城項目位置)
拆遷從2009年持續至2010年,2010年底正式開工,2016年由於開發商大田宥地產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全線停工,只剩外牆和內部的裝修沒做。
2017年迎來接盤者碧桂園,後續項目二期由俊發和碧桂園合作開發。碧桂園接盤後給項目外立面進行了部分粉刷,完成了一部分鋁合金門窗、窗戶玻璃的安裝,2018年底項目再度停擺。
(右圖為碧桂園接手後)
不僅如此,大宥城二期拆遷工程招標,雖有了中標方,但拆遷工作卻一直沒有進行。
而今年初,昆明市副市長高中建在市長熱線透露:「目前大宥城二期正在開展啟動前相關準備工作,吸引新的資金進入項目,儘快啟動二期徵拆及回遷安置房建設工作」。
這是不是意味著俊發和碧桂園已經放棄或者無法啃下這個硬骨頭?血拼姐也只是猜測。
如此看來,大宥城問題真的太難了,但相關部門還是積極施救,復活指數給個2星吧。
三星要給「匯都國際」,這個樓盤只能用「可惜了」來形容。
開發商金馬源地產在昆明早些年還是比較有知名度的,曾被評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匯都國際三期項目位置)
爛尾的是項目三期(前期的項目雖交付入駐,但仍有遺留問題),該地塊由金馬源子公司雲南馳久地產於2014年5月開工建設,僅有1棟商品房。
2016年,開發商由於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導致停工,項目主體似乎都已完工,收尾工程剩餘不多。不過規劃的四期、五期已經無望了。
(匯都國際三期 圖源網絡)
2019年,盤龍法院執行局對金馬源公司進行了突擊查封,並依法拘傳了老闆周某。金馬源集團公司所欠債務不但多,而且涉及面廣,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百度看看,血拼姐就不展開了。
針對匯都國際三期爛尾的問題,相關部門明確依法推動並支持匯都國際三期實施企業馳久地產依法啟動破產重整,盤活項目。
那麼復活還是有望的,給3顆星唄。
四星,也就是最有可能復活的,是「置地廣場」。
曾被質疑是北京路第二個「鼓樓大廈」的置地廣場,由昆明置地拿地建設,為1棟高層寫字樓和一棟商住樓。之後,該項目的最大股東由昆明置地變為雲南城投,再到中原實業旗下的中天世紀操盤,也是一波三折,直至2016年初項目停工。
(置地廣場項目位置)
2018年,碧桂園接盤置地廣場,項目圍檔、碧桂園官網上都更新了新的項目名字:碧桂園·昆明中心/碧桂園·置地廣場。
然而,2019年,碧桂園就放棄了接盤(原因不明)。
(置地廣場)
本以為將被長期閒置的置地廣場,卻在今年初有了新的動態,項目工地出現了復工的跡象,據工地現場工作人透露,置地廣場已有新的接盤方,為一家浙江企業,原計劃3月份復工。
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可能接盤的石錘消息會推後公布吧,血拼姐將持續關注,所以必須給到四星!
總結:
爛尾樓不僅影響城市發展,也讓購房者損失慘重,是房地產行業必須攻克的「勁敵」。但它們其實存在著許多紛繁複雜的問題,一環內的爛尾更是難以盤活,搜狐焦點昆明站曾寫過《大牌接盤都救不活,究竟是什麼「神仙項目」?》一文,提到了一些原因,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