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政策扶持下
私有雲市場迎來黃金髮展階段
各大廠商從公有雲、數據中心等賽道全力出圈
作為數據中心的「作業系統」
新基建的軟體基礎設施
私有雲系統平臺核心作用凸顯
近日,賽迪顧問正式發布《2020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研究》,通過10+張數據圖表對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進行了詳細解析,並發布「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廠商競爭力象限分析圖」。
研究報告中,賽迪顧問還在業內首次定義了新一代私有雲,提出新一代私有雲兩種主流模式。
01、私有雲系統平臺核心作用凸顯
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開始從消費網際網路驅動轉向由產業網際網路驅動,上雲的主力軍已經從中小企業、網際網路行業快速滲透到傳統大中型企業。
為了更好地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政府、金融、電信、交通、製造、能源等領域的企業或部門正對傳統IT架構進行轉型升級,在新基建的進一步促進下,私有雲市場迎來黃金髮展階段。
從數據中心發展趨勢來看,隨著non-x86架構的崛起,不同的工作負載需求催生多樣化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支持異構環境的私有雲能夠為數據中心新基建賦能,支撐國計民生重點行業企業的安全高效運行,為私有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
此外,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企業級應用的興起,不僅展現了私有雲更豐富的價值,還加速了行業企業應用私有雲的進程。
據賽迪顧問數據,2019年私有雲市場要大於整體公有雲市場:
2019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達到817.4億元,私有雲市場主要是IaaS市場;2019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為712億元,其中 IaaS 市場規模449億元。
作為構建私有雲的核心組成部分,私有雲系統平臺是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構建雲計算基礎架構的系統軟體,主要包括提供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IaaS雲平臺和提供應用運行環境的容器雲平臺。
與虛擬化市場相比,私有雲系統平臺在私有雲市場中的地位持續上升。
2019年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相關市場的佔比超過30%,達到了246.3億元,預計2020年為316.7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562.7億元,在私有雲市場中佔比將超過37%。
02、數據中心和私有雲廠商佔據「領導者象限」
賽迪顧問預測,2022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私有雲市場吸引了各類廠商紛紛進入,成為公有雲廠商、數據中心廠商、系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以及私有雲廠商共同參與競爭的主流市場。
近期,圍繞私有雲市場,各大競爭企業更是動作頻頻:
公有雲企業阿里雲、騰訊雲加緊通過技術、資本手段深耕私有雲市場;
金山雲、青雲2020年則紛紛上市或謀求上市籌措資金布局私有雲市場;
數據中心企業華為、新華三(紫光雲) 整合公有雲和私有雲部門,以雲計算整體角度看待新一階段私有雲的發展;
專業私有雲軟體企業如VMware和易捷行雲EasyStack開始發力新一代私有雲系統平臺。
賽迪顧問《2020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研究》從發展能力和市場地位兩大維度出發,發布了「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廠商競爭力象限分析」。
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形成了以數據中心廠商和雲廠商為主要參與者的競爭格局,在領導者象限中:
華為、新華三(紫光雲)、浪潮雲擁有較為完整的雲計算產業鏈,在企業級數據中心市場具有廣泛的客戶基礎;
易捷行雲作為專業的私有雲提供商,在金融市場表現突出,完成中國最大IT央企中國電子戰投後發力政府市場;
VMware虛擬化產品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但在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的表現和全球有較大落差。
仔細分析,從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領導者象限中,還暗示了私有雲技術產品的發展趨勢,那就是新一代私有雲的崛起。
03、新一代私有雲的首次定義
什麼是新一代私有雲?先來看看傳統私有雲的問題。
一方面,傳統私有雲起步於虛擬化,雖然可以滿足企業數據中心多樣化的軟硬體環境,並支撐不同行業用戶的複雜業務,但難以無縫融合上層生態,實現從IaaS到PaaS、SaaS的多樣化的雲服務能力支撐。
在多雲趨勢下,企業用戶很難獲得私有雲與公有雲的一致體驗,亟需從雲計算的整體角度去考慮設計多雲時代的新一代私有雲,使雲的公有部署和私有部署具有一致的體驗。
另一方面,傳統私有雲多數採用非產品化、定製化為主的項目交付模式,升級一般採用新建和割接兩種模式。
運維一般採用廠商駐場運維和用戶本地運維兩種模式,亟需平滑升級、自動化運維的新一代私有雲,實現服務化部署與自動化運維為主、本地運維為輔的輕運維模式。
賽迪顧問認為,新一代私有雲將逐步對虛擬化市場實現升級,並對傳統私有雲市場實現替代,並定義了新一代私有云:從新一代企業級應用需求出發,以用戶數據為核心,兼顧數據中心複雜的軟硬體環境,具備平滑升級的特徵,實現私有雲的無版本化生命周期;在交付、升級和運維方面能夠按需提供雲服務體驗,實現從雲軟體到雲服務的跨越。
新一代私有雲具備一體化、場景化和升級化三個特徵:
01一體化相較傳統私有雲聚焦系統平臺層,新一代私有雲趨向架構一體化以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等核心基礎雲服務的一體化,以API一體化融合應用生態,實現從IaaS到PaaS、SaaS的全棧私有雲。02場景化相較傳統私有雲的定製化和項目制,新一代私有雲以支撐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新一代企業級應用場景為核心,以產品化、場景化的標準模式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複雜需求。03升級化相較傳統私有雲新建或割接的升級方式,新一代私有雲實現了平滑升級,以敏態模式滿足客戶業務場景的平滑演進,支持按需付費的雲服務模式。
04、新一代私有雲兩種主流模式
從發展方式上看,賽迪顧問認為新一代私有雲將主要有兩種模式:
一種模式以私有雲產品的演進為代表。
這種新一代私有雲以滿足企業數據中心的複雜環境為設計初衷,以企業數據為中心,實現了私有雲系統平臺的高內聚和低耦合,以及軟體和硬體的解耦,兼容數據中心主流的基礎設施,支撐企業級應用雲化,實現私有雲的服務化,並在多雲環境下實現私有雲和公有雲企業級應用的一致體驗。
這類模式以VMware的Project Pacific和易捷行雲的EasyStack ECS為代表。
另一種模式以公有雲產品的延伸為代表。
這種新一代私有雲以公有云為設計初衷,最大特點是公有雲服務在企業數據中心防火牆內的延伸,使雲的公有和私有部署具有一致性。
這是一種軟硬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雖然在部署位置與私有雲類似,但其交付、運維、升級等服務模式本質上是公有雲服務模式的延伸,也是按需租賃、雲廠商統一進行在線遠程運維。
這類模式以AWS Outpost和Azure Stack為代表,華為雲Stack針對國內企業的訴求有不同的階段性產品。
此外,綜合來看,新一代私有雲還具備開放性,具有廣泛的軟體和硬體的兼容適配性,兼顧新一代企業級應用和傳統數位化應用。
x86體系生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從晶片、伺服器、作業系統、私有雲到中間件、資料庫、行業應用等都已經非常成熟,生態中有Intel、IBM、EMC、Oracle等一批龍頭廠商,為企業構建雲數據中心提供全面可靠的IT基礎設施,新一代私有雲能夠廣泛兼容適配這些主流系統。
另一方面,鯤鵬、飛騰、龍芯、海光等國內的處理器以及麒麟軟體、軟體等國內的作業系統持續迭代升級並實現商用,逐漸受到政府、金融、交通、能源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的認可,成為構建新基建環境下雲數據中心的重要IT基礎設施。
新一代私有雲也應該可以支持國內研發的這些基礎軟硬體,同時為人大金倉、東方通、用友、金山辦公等資料庫、中間件、應用軟體等領域的國內軟體應用提供安全穩定的雲基礎架構保障,並能夠在不同軟硬體架構上發揮高效率和高性能,推動關鍵行業數位化升級和企業智能雲化轉型。
特大牛,IT B2B資源對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