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嚴控後,全國樓市何去何從?

2020-11-10 江楓慧眼看樓市

一、全國主要城市樓市現狀和基本面

深圳作為全國樓市的領頭羊,這次深圳樓市調控後,全國樓市會如何走?


要判斷全國樓市會如何走,首先需要對全國各個城市樓市現狀和基本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再結合各個城市目前的上漲、調控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判斷一個城市樓市現狀和基本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城市定位級別、實力(城市級別、GDP排名);

2、接盤俠數量——人口增量

3、未來土地供應量——土拍收入

1、城市定位級別、實力 (城市級別、GDP排名)

2019年5月24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舉辦「新一線城市峰會」,峰會上發布了《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根據排行榜可將中國三百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劃分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六個等級。

一線城市:4個

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

新一線城市:15個

成都市、杭州市、重慶市、武漢市、西安市、蘇州市、天津市、南京市、長沙市、鄭州市、東莞市、青島市、瀋陽市、寧波市、昆明市

二線城市:30個

無錫市、佛山市、合肥市、大連市、福州市、廈門市、哈爾濱市、濟南市、溫州市、南寧市、長春市、泉州市、石家莊市、貴陽市、南昌市、金華市、常州市、南通市、嘉興市、太原市、徐州市、惠州市、珠海市、中山市、台州市、煙臺市、蘭州市、紹興市、海口市、揚州市

可以說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是中國城市的主力軍,他們大多是直轄市、經濟特區、省會城市,亦或經濟重鎮,在國家樓市版圖中佔據重要力量。

三四五六線城市,他們數量多,佔比大,是中國樓市的基底,基底穩則中國樓市穩,限於篇幅,就不展開講了。

城市GDP排名,根據澎湃新聞澎湃號,截至2020年3月4日,全國城市去年經濟運行數據多已公布,根據信息匯總

2019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百強排名如下:

排名 城市 GDP 人口

1 上海 38155億元 2424萬

2 北京 35371億元 2171萬

3 深圳 26927億元 1302萬

4 廣州 23628億元 1491萬

5 重慶 23605億元 3372萬

6 蘇州 19235億元 1073萬

7 成都 17012億元 1658萬

8 武漢 16900億元 1112萬

9 杭州 15373億元 1036萬

10 天津 14104億元 1560萬

11 南京 14030億元 850萬

12 長沙 12580億元 816萬

13 寧波 11985億元 821萬

14 無錫 11852億元 658萬

15 青島 11741億元 940萬

16 鄭州 11380億元 1014萬

17 佛山 10751億元 846萬

18 泉州 9946 億元 870萬

19 東莞 9482億元 840萬

20 濟南 9443億元 883萬


通過對2019中國城市GDP1~20名區間分析分析可知:


北上深廣近年排名穩定,短期內其它城市難以超越;重慶排名虛高,重慶體量、人口更像一個省,若作為一個城市,以幾個中心城區GDP、人口總量來計算更符合實際情況;鄭州前些年通過大拆大建,規劃建設大手筆,贏得城市大發展,鄭州的成功經驗給許多被其趕超的對手以深刻啟示;濟南近兩年在雙招雙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成績斐然,但濟南發展還面臨歷史欠帳造成的嚴重阻礙,濟南須拿出當年拓寬經十路般的決心和氣魄才能消除栓塞、順暢發展。

2、接盤俠數量 ——人口增量

對於任何一個城市而言,樓市要想健康發展,尤其是樓市房價未來房價是否會上漲,除了其城市定位、實力外,還要看未來這個城市的接盤俠有多少,接盤俠多,則未來城市房價大概率會上漲,接盤俠少,則未來大概率可能橫盤或下跌,如果城市人口外流現象嚴重,則城市未來大概率房價會下跌,或者有價無市。

而判斷一個城市接盤俠數量,可以從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或小學生在校生數量來判斷。

2010—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量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的2010~2019年37個重點城市常住人口數據發現,各城市的人口增長出現明顯分化,尤其是2015到2019年這段時間。其中珠三角、杭州灣、中西部強省會的人口增幅較大,而東北等部分區域的中心城市人口增長較為緩慢。

12城人口增量超百萬

數據顯示,2010~2019年,上述37城中有12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0萬人,分別是深圳、天津、廣州、重慶、北京、鄭州、杭州、成都、武漢、長沙、上海和西安,包括了4大直轄市、6個副省級城市以及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省會城市長沙、鄭州。

深圳2019年常住人口較2010年增加了301萬人,居榜首;同期的天津、廣州和重慶增量都超過200萬人,北京、鄭州和杭州超150萬人。

而在37城的榜尾端,有11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不足30萬人,這些城市一部分是沿海的東莞、煙臺、蘇州、無錫等外貿明星城市、製造業大市;另一部分則是哈爾濱、瀋陽、太原等東北華北地區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城市。

再從增幅來看,相比2010年,2019年有14個城市的人口增幅超過了10%,位居前十的是深圳、廈門、天津、廣州、鄭州、長沙、杭州、貴陽、武漢、佛山。其中,深圳以28.9%的增幅高居榜首,此外廈門、天津、廣州和鄭州也都超過20%,長沙、杭州超過19%。另有10個城市同期增幅低於5%,同樣是上述兩類增量較低的城市。

3、未來土地供應量——土拍收入

6月30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土地收入TOP30城市榜單》出爐。

長三角實力強勁,杭州表現搶眼

榜單顯示,與2019年上半年情形一樣,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拿地的主戰場仍然集中在長三角區域,這使得長三角區域城市土地收入創出新高;相反,房地產企業在京津冀地區、西南區域與華東區域拿地金額相對減少;在東北地區的拿地金額較去年走高。

全國TOP30城市的排名變化與土地收入變化,反映的是當地政府在土地供給方面的態度,以及房地產企業在全國布局策略的變化。

長三角是主戰場 杭州是最大財主

長三角仍是搶地主戰場。

杭州仍然是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土地收入「最大財主」。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目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會點,一體化發展大概念出臺。這意味著,長三角區域未來仍將是房企搶佔的重要區位。

杭州以外,躋身2020年上半年全國土地收入TOP30的長三角區域城市還有蘇州、南京、溫州。

城市突圍區域分化 南通長春異軍突起

相比長三角區域城市的土地收入成績,其他幾大區域總體上表現平平,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分化特徵,但其中也不乏亮點城市。

東北區域的長春便是一大亮點。相較於2019年上半年土地收入同比增速中,在2020年上半年長春以104.52%增長速度位列TOP30城市第二,僅次於同比增長154.55%的南通。並且,長春和南通也是TOP30城市中同比增速超過100%僅有的兩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9年上半年,東北區域2020年上半年的城市土地收入增速在全國各大區域中位列第二。

除了長三角區域穩坐土地收入「大哥」位置之外,受粵港澳大灣區利好政策影響的珠三角區域也很搶手,經濟發展沉寂多年的東北區域也在「振興東北」的帶動下迎來暖春。而其他西北區域、華中區域、京津冀地區則稍顯遜色、

聚焦珠三角區域,躋身土地收入TOP10的城市僅有廣州一個,但是躋身同比增幅TOP10城市的,除了廣州以外,還有東莞和佛山。

土地收入同比增長TOP10城市席位全部佔滿,長三角6席,東北1席,珠三角3席。

西南雙雄成都、重慶,房地產重鎮

西南區域表現儘管不如去年搶眼,出現2020年上半年土地收入同比2019年負增長1.57%的情形,但重慶和成都依舊是房地產企業重點布局的城市,這兩大城市土地收入均位於2020年TOP10行列。

二、未來全國樓市走勢

通過對城市定位級別、實力(城市級別、GDP排名);接盤俠數量——人口增量;未來土地供應量——土拍收入,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得出未來全國各主要城市房價的走勢:

1、4大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近幾年由於北上控制城市規模,嚴格控制入戶人口增長,實行嚴格的房地產政策,從2018到如今房價一直處於橫盤狀態,今年上半年上海賣地收入1305元億元,同比增長90.23%,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上海房地產市場熱度會上升,房價極有可能會穩中有漲;今年上半年北京賣地收入1143億元,同比增長22.51%,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北京房價可能橫盤,也可能有微弱上漲。


由於中央堅持房住不炒政策不動搖,可以預計今年下半年北京和上海房價短期內依舊會橫盤。


深圳:未來房價走勢參照前面。


廣州: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廣東省省會,從2010年到2019廣州常住人口增加260.51萬,今年上半年廣州賣地收入989億元,同比增長69.64%,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廣州有足夠的接盤俠,且市場熱度會上升,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廣州房價大概率會上漲,但由於廣州面積大,土地供應量充足,所以預計漲幅不會太大。

由於7.15深圳樓市嚴控後,熱錢大概率會優先去到廣州,可以預計下半年廣州房價大概率會上漲,尤其是靠近廣深科技走廊和南沙等國家戰略重地,但上漲幅度不會太大。


2、15個新一線城市

杭州市:7月2日,杭州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通過限售、限搖、保無房戶等措施,對炒房客實現全方位打擊,可以預計在下半年,杭州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平穩上漲。

杭州作為近年來明星城市,新一線城市翹首,風頭無兩,杭州樓市也是一片高歌,房價不斷上漲,杭州從2010年到2019年常住人口增長165.96萬,今年上半年杭州賣地收入1527億元,排名全國第一,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杭州樓市熱度依舊,房價大概率會平穩上漲。

南京市、寧波市:南京和寧波作為長三角重要城市,實力強勁,南京和寧波從2010年到2019年常住人口增長均超過50萬,今年上半年南京賣地收入760億元,同比增長31.03%,今年上半年寧波賣地收入469億元,同比增長負33.38%,未來兩三年南京和寧波有足夠的接盤俠,未來兩三年南京樓市熱度會上升,但寧波樓市熱度會下降,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南京房價會平穩增長,寧波房價可能會平穩增長,也可能會大漲。

南京和寧波房價在下半年大概率會平穩增長。

蘇州市:蘇州靠近上海,常年霸佔江蘇經濟頭把交椅,但蘇州從2010年到2019蘇州人口僅增長28.39萬,增長比例僅2.7%,這和蘇州作為江蘇省經濟NO1的地位不匹配,說明蘇州作為製造業大市,對人口的吸引力不足,且製造業工人普遍工資偏低,從上海第三機場選址江蘇南通海門,無論是上海對蘇州的戒心還是上海對蘇州前景的擔憂,這多少讓人對蘇州未來發展有點擔憂,今年上半年蘇州賣地收入880億,同比增長5.26%,未來兩三年,蘇州接盤俠數量不夠,預計未來兩三年蘇州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微跌。

蘇州房價在下半年大概率會平穩增長。

東莞市:東莞作為製造業強市,產業實力強勁,近年來產業轉型比較成功,連續四年入選新一線城市,但和蘇州一樣,作為製造業強市,從2010年到2019年,東莞常住人口僅增長24.45萬,增長率僅3.0%,說明蘇州作為製造業大市,對人口的吸引力不足,但東莞有一個相對蘇州的優勢在於,東莞靠近深圳,能承接深圳相當的購買力,所以東莞接盤俠數量是足夠的,今年上半年東莞賣地收入275億,同比增長71.88%,未來兩三年,東莞有足夠的接盤俠,且樓市熱度會持續上升,可以預計未來兩三年東莞房價依舊會上漲。

由於東莞樓市今年上半年房價上漲快,松山湖房價都快接近6萬,7月15日深圳樓市調控後,很快,東莞也有新動作了!東莞市住建局聯合三部門共同發布《關於加強商品住宅網籤銷售信息公開的通知》,這份通知裡面包括取得預售證後,而且還要求在10天內必須公開全部銷售房源,並且需明碼標價對外開售等政策。可以預計下半年東莞房價可能依舊會上漲,然後東莞像深圳一樣出臺嚴格的限購措施,然後東莞房價會橫盤。

武漢市、西安市、天津市、鄭州市:武漢、西安、天津、鄭州均為國家中心城市,且他們本身要麼為省會,要麼為直轄市,2010年到2019年他們常住人口增量均超過100萬,今年上半年西安賣地收入386億元,同比增長12.21%;今年上半年武漢賣地收入443億,同比增長—53.27%;今年上半年天津賣地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48.32%;今年上半年鄭州賣地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27.89%。未來兩三年武漢、西安、天津、鄭州均不缺接盤俠,武漢、天津、鄭州今年上半年賣地收入同比負增長,未來兩三年樓市熱度會降低,武漢由於今年疫情原因,可能會影響大家對其未來預期,故預計未來兩三年武漢房價極有可能橫盤或微漲;預計未來兩三年西安房價可能平穩增長;天津和鄭州未來兩三年房價可能會橫盤會上漲。

今年下半年武漢房價大概率會橫盤,下半年西安、天津、鄭州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平穩增長。

成都市、重慶市:成都和重慶作為西南雙雄,產業實力強,從2010年到2019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長146.22萬,增長率9.7%;從2010年到2019年重慶常住人口增長239.7萬,增長率8.3%。今年上半年成都賣地收入613億元,同比增長19.03%,今年上半年重慶賣地收入697億元,同比增長—14.58%,未來兩三年,成都和重慶都不缺接盤俠,預計未來兩三年成都房價大概率會平穩增長;預計未來兩三年重慶房價可能平穩上漲。

下半年成都和重慶房價大概率會平穩增長。

長沙市:長沙是中國樓市神一般的存在,長沙作為湖南省會,重工業和娛樂業發達,但由於近年來長沙實行嚴格的樓市調控措施,長沙房價一直比較平穩,目前才1萬出頭,不僅低於眾多新一線城市,深圳比很多二三線城市都低,長沙因此也被譽為中國最幸福的城市。因此對長沙而言,單純從近年來人口增量,ZF賣地收入來分析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只要長沙堅持嚴格的樓市調控措施,未來長沙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平穩增長。

青島市、昆明市: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實力強勁,從2010年到2019年青島常住人口增長78.47萬,增長率9.0%,今年上半年青島賣地收入416億,同比增長—10.15%,青島接盤俠是足夠的,預計未來兩三年青島房價可能會平穩增長,也可能大漲。根據云南房網,從2012年到2018年的六年間,昆明市常住人口只增加了31.7萬人,今年上半年昆明賣地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65%,昆明接盤俠不是很足,預計未來兩三年大概率會平穩增長或橫盤。

下半年青島和昆明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平穩增長。

瀋陽市:瀋陽作為共和國長子,重工業發達,但奈何瀋陽經濟結構單一,產業轉型失敗,近年經濟增長緩慢,從2010年到2019年瀋陽人口僅增長21.6萬,增長率2.7%,今年上半年瀋陽賣地收入256億,同比增長23.08%,由於瀋陽缺乏足夠的接盤俠,未來兩三年樓市熱度會上升,預計未來兩三年瀋陽房價大概率會橫盤或平穩增長。

下半年瀋陽樓市會橫盤或平穩增長。

三、買房建議

1、對於資金充裕,又喜歡大城市者,購房優先選擇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四大一線城市,代表著內地城市發展的最高級,短期內其它城市難以超越。

2、購房優先選擇都市圈,再在都市圈內選城市,國內目前3大都市圈,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它們代表未來中國發展方向,會匯聚大量人口和資源,是購房和投資的首選。

3、退而次之,選擇新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由於新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經濟實力強,人口吸引力強,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均有保障。

3、廣大中西部縣城房子謹慎購買,因為中西部縣城房子大多只有居住功能,升值潛力弱,投資回報低,且難以出手,如果自住沒問題,如果投資須謹慎。

4、對於那些資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外流嚴重城市房產,儘量不要購買,因為沒有足夠的接盤俠,未來這些城市大概率會成為鶴崗那樣,鶴崗的今天就是它們的明天,去年3萬元在鶴崗買房的年輕人,今年以2.2萬的價格又把房子賣了。

隨著中央堅持房住不炒,未來想再想以前那樣指望房價暴漲已不太可能,但中國城鎮化進程還有大約20年時間,所以未來20年中國核心城市房價大概率還是會上漲的,但未來中國不同城市間房價會嚴重分化,因此買房需要跟隨大勢,看準城市和樓盤再購買,這需要技巧,也需要運氣,願每一個購房者和投資者都有好運!


相關焦點

  • 深圳樓市嚴控後,熱錢會湧向何方?
    7月15日,深圳發布了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新政,一時哀嚎一片。…… 鑑於深圳房價,是國內房價NO1,且長期引領全國樓市發展,這次深圳樓市調控,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國樓市走向,全國樓市會就此熄火嗎?未來全國樓市何去何從?未來哪些城市更具投資價值? 一、房住不炒動真格,槍打出頭鳥近2年來,儘管國家一再強調房住不炒,但深圳房價依舊一路飆升,超越北京成為全國房價NO1。
  • 下半年,樓市投資者將何去何從?
    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之下,上半年的樓市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全國房地產市場看,上半年城市分化延續,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城市、樓市數據都有所下滑,一季度全國市場基本陷入停滯,對中小城市打擊尤為明顯。那麼下半年樓市走勢怎麼樣?投資者何去何從呢?值得注意的是進入7月,樓市調控開始加密,7月2日至7月24日短短23天,已經有6個城市發布了或緊或松的樓市調控政策。
  • 深圳發布最嚴樓市新政 深圳買房條件2020政策
    落戶3年才有機會;  離婚也沒用了;  中介帶客戶走到半路突然沒了資格;  ……  就在今天,深圳樓市放出了大招!從具體調控政策內容看,條條有新意,招招有內容,信息量相當大。
  • 全國最嚴樓市調控出臺,購房者何去何從?
    今年下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可謂是輪番上陣、欲語還休,幾家歡喜幾家憂。樓市熱點城市——深圳,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它,又有什麼重大調整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捋一捋……深圳成立經濟特區已經四十個年頭,作為最早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城市變化更是日異月更。
  • 樓市「嚴控」顯現,暴露重要信息!或將影響郴州
    先是恆大釋放優惠正式打響樓市爭奪戰,後有杭州、瀋陽、常州多個熱點城市出臺了樓市調控新政,打出多套組合拳,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在一系列操作的影響下,房地產「嚴控」勢頭已經顯現,暴露重要信息,未來或將直接影響郴州樓市。
  • 最嚴深圳樓市調控新政的利與弊
    尤其深圳樓市,在一波又一波的調控政策下仍然逆勢上漲,超越京、滬穩居全國第一,硬生生從「房住不炒」到「房住?不,炒!」終於,2020年7月15日,深圳住房建設局、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銀保監局等八大機構對深圳樓市再下狠手,號稱史上最嚴的深圳樓市調控新政落地。此次新規不僅限購升級、信貸收縮,還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打出一套組合拳。首先,來劃一下樓市調控新規的重點,必考題。
  • 深圳史上最嚴樓市調控,終於來了
    史上最嚴樓市調控,終於落地。這意味著,作為全國樓市最熱門的城市,深圳終於迎來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這些重磅組合拳的落地,意味著深圳樓市調控,終於超越北上廣,與海南、長沙並駕齊驅,堪稱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深圳新政落地,並不令人意外。就在本月,深圳接連上演了住建部調研、住建局一行到長沙考察交流、行業協會闢謠調控升級等一系列大戲,市場對調控升級早已有了預期。在《炒房客瑟瑟發抖?
  • 新房成交創7年新高,「打新」全國聞名,深圳樓市將迎來更嚴調控?
    「打新」全國聞名的背景下,深圳樓市是否將迎來更嚴調控?>深圳樓市是否將迎來更嚴調控?11月28日,新華社一篇題名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重磅評論文章,讓深圳萬人搶房的「打新熱」全國聞名,「深圳是否將迎來更嚴調控的話題」瞬間成為了全國輿論焦點。
  • 樓市疾行,深圳減速
    為此,《通知》對社會關注度高、預計購房人數較多的熱點樓盤,提出嚴控認購人數,要求優先滿足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並根據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時間長短等因素制定樓盤銷售方案,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確保有限住房資源優先銷售給無房自住家庭。
  • 深圳樓市投資地圖(第一集):深圳區域分布及概況
    深圳,一個2020年樓市調控全面升級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715史上最嚴調控出臺後二手房交易量仍保持在每月5000套以上交易量。二手房交易頻次是樓市的晴雨表,5000套每月二手成交量說明深圳樓市依然活躍度很高。
  • 深圳樓市又有新政策?樓市調控或再加嚴,現在房價是多少?
    2020年上半年深圳樓市二手房源成交量共計4.4萬套,同比2019年上漲幅度達到了41.2%。而針對深圳樓市過熱,上半年深圳樓市迎來了一次次加碼收嚴,樓市調控力度有增無減。樓市調控力度有增無減今年以來,深圳樓市經歷了「7.15」調控限購政策後
  • 樓市利空接二連三,深圳樓市如何發展?
    」接二連三,深圳樓市如何發展?深圳新冠疫情反撲,疊加樓市「最嚴」調控,總部位於深圳的「華為、騰訊」兩家,也正在被外部勢力影響……自8月14日深圳羅湖區發現新冠疫情以來,葉檀樓市公眾號後臺不斷有讀者表達自己的擔憂:剛在深圳買了房,就遭遇多個利空疊加,自己是否「站在了高崗上」。
  • 嚴控高價盤入市?房價上漲壓力下杭州樓市的「明暗面」
    杭州樓市的真實情況如何? 某全國知名開發商杭州區域的相關營銷負責人表示,「這個確實在實施了,說是要持續到10月份,影響還挺大的,但是都是在暗地裡執行的,並沒有明面上來說,因為杭州多數新盤的單價就不止3.5萬,如果全部暫停審批了,對杭州樓市的影響會很大,開發商會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 樓市嚴控,如果長期持續,置業投資該怎麼選?
    9月份開始,再添四城,瀋陽、銀川、常州、成都也都紛紛出臺了各自樓市相關的調控政策,這其中,多地出臺的調控政策都是對當地當前樓市現狀強有力的補丁,最具代表性的如深圳,購買商品房的要求強化到「深戶3年+3年社保,或者非深戶繳滿深圳5年社保」以家庭為單位的房產套數限制,將追溯婚姻三年內的房產總套數,算是徹底堵死了假離婚申請房貸和避稅的漏洞。
  • 各城限售限價政策不斷「跟單」,全國新一波樓市嚴控將到?
    新年伊始,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對樓市都沒有太多期待,普遍認為此次的疫情襲擊下經濟環境和2003年已大有不同,房價不會有太亮眼的表現。但是傲嬌的樓市怎麼會按套路出牌。今年上半年,樓市不僅有小陽春,深圳、東莞、杭州等地樓市甚至已達到過熱的高光時刻。
  • 中山大熱,珠海樓市火爆,深圳客幹的?
    2020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完美的演繹了一場輪漲行情,深圳漲完東莞漲,東莞漲完惠州漲,堪稱都市圈城市房價輪漲的範本。那麼,深莞樓市嚴控後,深圳客都去哪裡買房了呢? 深圳新房熱度不減先來看看深圳本地的樓市成交數據。
  • 取經長沙後,深圳樓市最強調控真的來了
    自2019年底「豪宅線」標準上調後,深圳房價就猛地蹦了起來,原以為今年的疫情會給樓市兜頭澆下一盆冷水的局面,也沒有出現。行至年中,全國很多地方的房價,也有點摁不住了,尤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你漲我也漲,要漲大家一塊漲,區域房價傳導成為了這兩個城市群今年市場的一大主導力量。
  • 嚴控認購人數、推出「豪宅稅」,深圳樓市限購影響了誰?
    對此,官方研究機構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鋒表示,《通知》涵蓋了行政、金融、稅收等方面內容,是對深圳既有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化完善,對於構建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保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嚴控認購人數,優先滿足剛需「對新入戶居民要求連續繳納36個月的社保和個稅,是對深圳戶籍居民購房政策的完善。」王鋒指出,之前深圳戶籍購房政策是入戶即可購房。
  • 深圳最嚴樓市政策下,還能買房投資嗎?
    7月15日,深圳 推出樓市最嚴政策,從八個方面調節房地產市場。從15年以來,全國房價已經經過兩輪上漲,目前整體價格在高位的房子,還能買嗎?後續各城市的跟進上漲,則是因為政策寬鬆的背景下,從深圳輪動到其它一線,一線輪動到二線,再到三四線城市,一輪下來全國的房價整體上了一個臺階。
  • 樓市短周期重現,買房者何去何從?(政策解讀)
    三、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解讀:「嚴控增量」標誌著下半年按揭貸款會收緊,二套及以上貸款會變難。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會繼續嚴查。如果你仔細梳理一下過去三年的樓市走勢,你就會明白。2018年樓市的轉折點:是7月31日政治局會議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2019年樓市的轉折點:是4月19日政治局會議時隔三個季度後重申房住不炒,之後住建部連續2次點名10個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緊接著5月份,蘇州、西安等大漲城市遭遇調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