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秋天,是養殖多肉的大好季節,更是多肉上色的絕佳時節。這個時候,是多肉植物上色的關鍵時期,關鍵看你能不能把握住。當前,已是仲秋時節。剛剛進入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夏天的酷熱和秋老虎的炎熱。白露節氣已經由炎熱轉向涼爽,是溫差變化比較大的節點。
此時,天高雲淡、秋高氣爽,關鍵是溫度適宜,陽光斜照,照射進入室內,為多肉上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尤其是晝夜溫差比較大,又給多肉上色提高了優異的自然條件。大家可能會問:那我們怎樣才能給多肉植物上色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多肉植物上色的基本原理吧!後面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一、多肉植物為什麼能上色。
多肉植物上色後,顏色各具特色,鮮豔奪目,格外漂亮。那為什麼多肉能上色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多肉上色的原理吧!
原理其實很簡單!講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是多肉植物體內葉綠素多少決定的。大家看看,秋天到了,樹葉慢慢變黃,而有的卻變成紅葉,這其實都是植物體內的色素在起作用。先簡單了解一下,植物體內色素的情況吧!你就會豁然開朗,明白了其中道理。
【小知識】
通常,多肉體內含有葉綠素比較多。所以,我們常見的多肉,大多數是呈現綠色;而花青素呈現紅色或藍色;胡蘿蔔素則是橙色;還有葉黃素自然就是黃色了,是不是很簡單,明白了吧!
二、多肉植物為什麼難上色。
有的朋友養殖多肉植物多年了,可能大多數多肉是綠色,很少上色。這不,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為什麼我養的多肉是綠色的,沒有上色,是什麼原因啊?該怎麼辦啊!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多肉植物體內葉綠素比較多,而花青素等含量少造成的。
【分析原因】
我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光照比較少,葉綠素比較多。可能大多數多肉放置在室內養殖,平時接收陽光少;尤其是夏季,又擔心陽光灼傷。所以,採光量比較低,造成葉綠素比較多,是一個重要原因。二是溫差變化不大,花青素生成少。現在多肉基本是室內養殖,用於觀賞。而室內溫度基本是溫差不大,夏季炎熱空調降溫,冬季嚴寒暖氣增溫,溫差變化不大,多肉上色比較難,這也是一個原因。三是澆水控制不好,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大家都比較喜歡多肉植物,因為它小巧玲瓏,飽滿可愛。所以,就格外疼愛,認真呵護,自然而然就會澆水,生怕多肉乾渴,也容易造成枝葉徒長,顏色鬱鬱蔥蔥,難於上色。
三、多肉植物怎樣才能上色。
知道了多肉植物上色的原理,明白了不上色的原因,接下來就好辦了。秋天,正是多肉植物上色的黃金期,只要我們抓住當前有利時機,要想多肉不上色都難。
1、加大光照時間,減少葉綠素生成。
現在正值秋季白露時節,太陽已經南移斜照,從南面的陽臺或窗戶照射進室內。正是室內養殖多肉植物的大好時機,關鍵是這時候不像夏季一樣,太陽直射強烈,容易灼傷葉片。現在可以全天候接收陽光光照,增加紫外線的吸收,減少葉綠素數量,增大花青素生成。全力促進多肉植物上色,使其變得更加飽滿漂亮。
【特別提醒】
由於室內採光,通常受到玻璃的影響,玻璃能阻擋一部分紫外線,對多肉上色帶來不利影響。通常,採光時間起碼保證5個小時以上,這樣相對較好,利於多肉上色。如果條件允許,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把多肉搬到室外養殖。增大採光率,加大紫外線吸收,提升多肉上色的機會。
2、增大溫差變化,促進花青素生成。
促進多肉植物上色的更好辦法,是增大溫度差距。這樣,能促使多肉啟動自我安全保護機制,自然而然增大花青素的生成,加深多肉色澤,變得更加豔麗。而現在正值仲秋時節,溫差變化比較大。我查看了一下,近期的溫度變化情況。溫度在17~28℃之間波動,溫差達到10℃以上,正好利於多肉植物上色。仲秋時節,正是多肉上色的大好時期。我們務必把握好時機,加大多肉植物上色機率。
【意見建議】
如果是室內養殖,建議放置到南側陽臺更加適合。因為陽臺溫差變化大,早上能感受到絲絲涼意,中午能接收到陽光的照射。可以說,室內養殖,南側陽臺是多肉上色的好地方,值得推薦。當然,如果是室外養殖的話,那就相當不錯了。無論是光照和溫差,室外養殖優於室內養殖,都非常利於多肉上色,大家一定要把握住好時機,多多給多肉上色吧!
3、控制澆水數量,促進多肉上色速度。
控制澆水是多肉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這一點,養殖多肉的朋友一定要格外注意!大家都知道,多肉不喜歡水分過大,如果澆水過多,容易造成土壤過於溼潤,甚至積水,會引起多肉植物徒長, 甚至是潰爛、死亡。當然,控制澆水並不是不澆水,而是要把握澆水原則,幹透再澆水;澆水時,一次澆透就行了。只有多肉健康成長了,它的枝葉才會飽滿漂亮,葉綠素才會降低,花青素隨之增加,提高多肉上色的機率。
【特別注意】
4、增加土壤酸性,減少鹼性化。
在養殖多肉植物過程中,我發現大家存在一個爭議,有的說多肉喜歡鹼性土壤,就像多肉植物仙人掌類一樣;有的說多肉植物喜歡酸性土壤,更利於健康生長。那到底多肉植物是喜歡鹼性土壤,還是酸性土壤呢?答案很簡單,不用爭議,多肉喜歡酸性土壤。酸性土壤能促進多肉健康成長,色澤鮮豔飽滿。因此,選擇多肉的土壤,我們儘量使用疏鬆透氣、顆粒偏大的沙質土壤,利於多肉上色。那這時候,大家可能要問了,怎樣增加多肉土壤酸性呢?今天,教你幾個簡易的小方法。
【小方法】
方法一:雨水澆灌法。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平時,我們可收集一些雨水,因為雨水呈微酸性,用於給多肉澆水,簡單方便,還不用調製,也不用發酵,是不是很好!
方法二:食醋調製法。我們平常食用的食醋,也是不錯的原料。食醋發酵後,按1:100的比例與清水混合,澆灌到花盆周圍即可,每月1~2次就可以了。
方法三:淘米水發酵法。大家都喜歡用淘米水發酵後澆花,能促進健康成長,枝繁葉茂。多肉也一樣,淘米水發酵後加入適量清水,澆灌多肉土壤,每月1~2即可。
5、增加鉀肥力度,減少氮肥使用。
大家在養殖花卉綠植過程中,喜歡補充肥力,但一定要注意區別對待。氮肥通常促進枝葉生長,鉀肥實現花卉綠植枝幹健壯,花多豔麗。為保證多肉植物上色快,在養殖多肉過程中,我們要多使用鉀肥,而儘量控制使用氮肥。如果使用氮肥多了,就會促進多肉葉子變綠變大,不容易上色。那麼有沒有增加鉀肥的簡易方法呢?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下。
【小竅門】
如果我們沒有專門的鉀肥,完全可以自己製作。比如草木灰就是很好的鉀肥,植物燃燒後,剩餘的灰燼,可以與水混合澆入,也可以輕輕埋入土壤,我有時也撒在盆土表面。如果草木灰不方便製作,那麼用香蕉皮切塊加水發酵,製作鉀肥使用也不錯,大家完全可以試一試。
【歸納總結】
秋季,是太陽紫外線強度很高的時期,更是多肉上色的黃金期。我們要把握時機,掌握多肉植物上色技巧,做到增加光照、增大溫差、控制澆水、提高土壤酸性和補充鉀肥等有機結合,實現多肉上色最大化。怎麼樣?大家明白了吧!相信大家已經掌握,希望你能利用當前有利時機,把多肉養的色澤鮮豔、飽滿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