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上廁所尷尬事:農村廁所太簡陋,農民隱私意識不強!

2020-12-26 鄉下的小農民

農村上廁所尷尬事:農村廁所太簡陋,農民隱私意識不強!

農村廁所如何保護隱私?這個問題在農村確實存在,但這些年來已經好多了。現在鄉下幾乎每戶人家都是兩層的小房子,年輕人一般喜歡把廁所建在房子裡,隱私問題比過去更加注重。

鄉村廁所如何保護隱私?

在過去,許多農村的廁所都被放置在院子裡或建在四合院的牆外。主要原因是農村沒有下水道,廁所的氣味非常大,所以一般都建在與他們居住的房屋稍有距離的地方,這可以將氣味降到最低,收集肥料是一種很好的農業肥料,然而這也表明,農民對自己的隱私保護意識不是很強。

記得在小時候的時候在村子裡經常會有人拉這一個大油桶罐子,然後帶一個長柄的木勺。勺子是用搪瓷碗製作的。他們進了村子,玩耍的孩子們迅速散開,因為這是專門挖大糞的,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做這種生意的農村人了。

過去,在老家那邊的廁所一般都很簡單,有些廁所沒有屋頂,是露天的額,最重要的是男女不分,這就是為什麼它尷尬。那時,我們的廁所就在後院外面。後院外面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宅基地,上面種了樹。廁所看起來還算隱藏,廁所開始的時候上面什麼都沒有,和露天的差不多,後來蓋上了破的石棉瓦,終於才算有點像個隱蔽的廁所了。

然而,經常有村民借廁所的情況。記得又一次鬧肚子,衝進廁所,卻發現廁所裡有個阿姨,卻一臉尷尬地回到家裡,等了很久也不敢上廁所,總是擔心別人沒有離開。後來,每次上廁所,都有陰影了。總是走路帶聲,或者假裝清清嗓子,這樣裡面的人就能聽到。

但現在這種農村廁所已經非常少見,現在每個人家裡都有專門的化糞池,很多人的廁所都是在新房子裡建的,和城裡的浴室沒有什麼區別。隱私受到了自然的保護,而且比過去乾淨得多,關鍵的一點是方便,不像以前晚上上廁所帶手電筒,不敢踩到錯誤的地方。有些廁所仍建於庭院內或庭院外,但也有一些專門按在門上,門上有螺栓以保護隱私。男女之間也有特殊的區別,像過去那樣的破舊廁所現在在農村已經很少見了。

至於朋友說鄰居總是上自家的廁所,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棘手的,否則把自己家的廁所的門鎖上,確實有這樣的人,但是鄰居之間的感情可能會受到影響,否則廁所在院子裡重建,大概鄰居不會去你家用廁所。

相關焦點

  • 農村上廁所尷尬的事,沒帶草紙掉進茅坑這都不算啥,最尷尬的是這個
    在農村這樣的行為,非常之正常,幾乎是每一家入而都會這樣做。因為設備和條件沒有達到城市的要求,所以建立地下管道是很不現實的,而且用水衝走的這些東西,其實是農田裡很好的肥料。如果真要讓農村人省得用水把這些東西衝走了,那麼他們第二年的肥料從哪裡來,或許我們吃到的就會是更多的化學肥料催出來的農產品了。
  • 農村廁所改造,新廁所卻成擺設,農民說出原因,句句在理!
    當時的廁所改造主要是將原有的旱廁改成衝水廁所,按照相關的政策措施,由相關部門提供化糞池以及部分的安裝材料,村民在自己添加一部分人工費用,實現廁所的改造升級。當時我們家改造的時候除去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外,自己家裡還花了將近3000塊錢。我們都知道過去農村廁所比較簡陋,甚至很多廁所的環境衛生情況特別差,容易滋生細菌蒼蠅,蚊子,對環境也有一些不利的影響。
  • 農村廁所「大改造」,冬天如廁不怕凍!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60%
    昨天(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廁所問題看似小事情,背後卻是「大民生」。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國農村廁所質量、設計應用、如廁文明等方面不斷進步,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冬天去外面上廁所,一來一回都『凍透』了。而且通往廁所的路覆蓋著冰雪,要打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摔倒。」北紅村村民田美蘭說,此前,在冬夜裡,小便就在室內用泔水桶解決,不僅尷尬還不衛生;大便時就得去室外旱廁,旱廁四處漏風,如廁時需要「速戰速決」。
  • 農村廁所改造起爭議,農民發聲:改了還不如不改
    農村的廁所改造在前一陣子是非常火爆的,有不少地方都已經完成了廁所的改造升級。從理論上來說對農村的廁所進行改造是件好事,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可是在改造完成後卻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說改造完的廁所並不適用,出現了不能用、沒人用的局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廁所革命」深入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六成
    昨天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廁所問題看似小事情,背後卻是「大民生」。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國農村廁所質量、設計應用、如廁文明等方面不斷進步,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冬天去外面上廁所,一來一回都『凍透』了。而且通往廁所的路覆蓋著冰雪,要打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摔倒。」北紅村村民田美蘭說,此前,在冬夜裡,小便就在室內用泔水桶解決,不僅尷尬還不衛生;大便時就得去室外旱廁,旱廁四處漏風,如廁時需要「速戰速決」。
  • 農村蓋房子修廁所時,沒有下水道該怎麼辦?看完又漲知識了
    那麼,農村蓋房子修廁所時,沒有下水道該怎麼辦?但在農村,卻無法為每個家庭修建這樣的排汙管。因為農村面積廣大,居民居住分散,汙水排放問題只有自己解決。過去農民的生活汙水比如洗菜、洗碗和洗衣服的水都是直接倒在外面地理,有土地吸收。這倒沒什麼大的麻煩,但是衛生間的汙水就不能隨便到地下了。
  • 農村廁所改造無人用,這是為啥?農民:用不起
    現如今我國的城市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越來越完善的,人們的生活也是非常快捷的,但是農村的建設還是比較落後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欠缺,因此為了推動農村的發展,我國對農村也進行了整改。
  • 佳木斯市農村室內廁所改造成效初顯
    東北網10月9日訊 在不增加農民負擔,不違背農民意願的前提下,佳木斯市加強農村室內廁所改造,有效調動農民自願參與改廁建設的積極性,對推進「廁所革命」進行了認真落實。近日,國家統計局佳木斯調查隊抽選15個樣本村和200位農民,就農村室內廁所改造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 以前農村沒有手紙,大家上了廁所之後是如何擦屁股的?
    以前農村沒有手紙,大家上了廁所之後是如何擦屁股的?說到這裡,一下子讓自己回憶起了那時八九十年代童年歲月,確實在二十年前的農村基本很少有手紙之類的擦屁股,而且農村的廁所也是非常簡陋,在農村一般廁所就建設在距離家不遠,而廁所大都是用木板搭建起來的一個簡陋的小房子。
  • 農村廁所革命旱廁改衝水廁所,效果怎麼樣?聽聽老農指出四點不足
    近兩年,農村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一場廁所革命。長久以來,農村老百姓一直沿用傳統旱廁,「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每到夏天,廁所裡蒼蠅亂飛,臭氣燻天,尤其是下雨天簡陋的農村廁所更是汙水橫流。隨著國家經濟實力提升,政府在農村投入上也越來越大手筆,中央財政專門安排70億元資金用來改善農村的廁所。旱廁改成跟城市一樣的衝水廁所,改善農村環境, 提升百姓幸福質量,村裡不僅免費提供衝水設施還安排專人給予工程改造。
  • 農村改造:廁所建屋內可以,但豬圈不讓建屋外,建屋內農民受不了
    不過雖說農村的一些改造看起來能把農村變得越來越好,但並非每一次農民都能接受。比如今天要說的廁所改造和豬圈改造!廁所和豬圈不能建在屋外?廁改首先,就廁所來說,以前農村大多用的是旱廁,兩塊大石板,一個大坑,上面鋪上茅草,「茅坑」的叫法因此得名。旱廁不太衛生,以前家家戶戶都是把廁所建在外面,而且大多農村的旱廁都沒有門,是用塑料布或稻草什麼的來遮擋。
  •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大民生,本是農民福利,為啥成為負擔?
    提到農村廁所,可能很大朋友會首先想到髒亂差,因而出現尷尬的場景,農村在發展,而環境的重要性我們也深知。這幾年國家比較重視農村環境問題,而「廁所革命」成為重要整改工作,不要小看廁所問題,實際在很多國家這廁所問題是一個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農村設施不健全,沒有排汙管道,而大量的糞汙直接由村民自行處理,很多不處理不及時影響居住環境,對此國家從前幾年開始就進行農村廁所改造,看似一個小廁所而它包含的卻是大民生問題,這城裡親戚來了,所謂嫌棄農村就是因為廁所的問題,而經過改造之後的廁所乾淨衛生,而尷尬的局面也沒有了
  • 「廁所革命」的鐘祥探索:直面難點進行農村旱廁改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發現,即使有的農戶家中建有水衝式廁所,屋外的傳統旱廁也不願意拆除。「說到底,是衛生意識和文明習慣的問題。」長灘鎮人大副主席江克富做過專項調研。客店鎮馬灣村村民王玖華曾是個「老頑固」,對改造的衛生廁所,他始終不太習慣。「乾淨是乾淨,但使用起來不習慣。」還有一個原因,王玖華家中種了幾畝菜地,所需的農家肥全部來自旱廁。
  • 農村改廁顯「弊端」,冷凍無水遇「尷尬」?4大問題農民難解!
    這些年國家對農村大力傾斜政策,從2006年開始減負減稅,農業稅提留款陸續減免,農民種田不僅不收租,還要給予良種補貼,種植補貼,水利補貼等等一大波利好政策。據不完全統計,自06年開始財政下發15萬億左右的資金到農村農業農民中來,而關乎民生的廁所改造也是投入的目標,僅僅2019年一年的時間,國家局投入的70億的資金用於廁所改造補貼。
  • 農村廁所改造,改完之後農民朋友卻發現了新問題,該如何解決?
    近些年農村發展迅速,環境也越來越好,以前泥濘的土路,也都修上水泥路,以前的土房子,也都變成了小樓房。環境得到了國家的重視,農村每隔不遠就會有公共垃圾桶,老百姓的文化素質提升了很多,村民們也都會把自家垃圾丟進垃圾桶,垃圾也會定時做集中處理。
  • 鄄城農村改廁: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一圈」這種傳統的簡陋旱廁,在鄄城縣農村已經延續了很多年。「如廁難、排汙難、垃圾糞便處理難」的三難問題,影響了一輩輩農村人的生活質量和當地生態環境,同時也制約著美麗鄉村的建設水平。
  • 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七)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農村改廁一張圖 人...
    為進一步發揮典型引路作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面向全國徵集了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在各省(區、市)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組集中評議、實地核查、公示,從管護運行、群眾發動、工作組織等方面遴選出第一批9個典型範例。
  • 論「廁所革命」——農村旱廁改水衝式廁所的利與弊
    現在部分農村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廁所革命」,國家免費為農村的廁所進行改造,由原來的旱廁改造成水衝式廁所。現在,就農村改造廁所談談利與弊。我們都知道,一般農村的旱廁都是露天的,陰暗潮溼,容易滋生細菌和病菌,給農民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而改造水衝式馬桶,能有效改變這一狀況。改變臭氣燻天的狀況。
  • 河南南陽強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改善人居環境涵養綠水青山
    今年以來,河南省南陽市上下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開展農村改廁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擺上突出位置,樹立有解思維,壓實工作舉措,完善推進機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 世界廁所日丨小廁所 大民生 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5%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截至目前,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5%。農村廁所革命給鄉村帶來了大變化。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浙江安吉縣報福鎮上張村村民項澤忠家裡,在當地幫助下,他家的廁所進行了改建,旱廁改為水廁,家裡的廁所與地下汙水管道聯通,進行排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