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日照是我國濱海生態、宜居、旅遊、現代化港口城市和臨港產業基地,也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組成部分。日照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重點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市等稱號。
01日照站
日照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是新菏兗日鐵路和日蘭高速鐵路上的客運車站。日照站始建於1985年,原名石臼所站,1994年更名為日照站,2004年,日照站實施火車站改造工程 。
日照站站房建築面積為6900平方米,站臺規模為5臺9線 。日照站設計上利用鋼及玻璃表現「旭日」、「貝殼」等抽象元素,充分體現了日照作為海濱新興城市的特色及實力,設計理念具有理性與浪漫交織、形式與內容統一的特徵。
日照站採用南北廣場+高架候車廳的布局模式,在此布局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從煙臺路、海濱五路、北京路立交橋等多個方向。逐一梳理研究,結合日照濱海城市特色及基地地形條件,形成了與城市道路及南北廣場相協調的「波浪型」站房形態。
站房形態方案提取大海波浪的神韻,將其抽象成優美上揚的曲線,完成對站房造型塑造,解決了南北廣場不對位的問題,傳達了新時代高鐵站應有的科技感和現代感,增強了日照高鐵站房的獨特性與地域性。
日照站站房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地上部分5800平方米,地下部分1100平方米,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總高度18米。站房最高聚集人數1000人,行包房最大庫存件數1500件。
日照站內外交通銜接,做到上進下出、分層分離、無縫換乘。一是高架層系統與煙臺路高架有機結合;二是地面層系統銜接公交及旅遊集散中心;三是地下層系統布置社會停車場、計程車蓄車場、軌道交通、地下通廊等。
02日照西站
日照西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四等站,是青鹽鐵路和日蘭高速鐵路上的站點。1985年12月31日,奎山鎮站建成啟用。2016年6月,日照西站開工建設 。2018年7月1日,奎山鎮站更名為日照西站。2018年12月26日,日照西站對外辦理鐵路客運業務 。
日照西站站房總面積約2萬平米,站臺規模為4臺15線。日照西站站房總面積約2萬平米,一層、二層候車廳面積各4600平方米 。每層有5個人工售票窗口,包括1個無障礙售票窗口、4個普通售票窗口,負一層設有6臺檢票機 。
日照西站主體建築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左右兩側輔助用房設置夾層。日照西站地下一層主要布置出站通道、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站房負一層在檢票口旁邊設有一處補票口,為需要補票的旅客提供便利。
日照西站地面一層和二層每一層都設有一個候車廳、售票廳、每層南北側各含一處公共衛生間,方便為旅客提供周全且不擁擠的服務。日照西站一樓進站口連接廣場,可以無縫對接汽車站、公交換乘中心,兩側設有自動扶梯通往二樓檢票處。二樓進站口與環形高架橋相接,方便旅客乘坐私家車、計程車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