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淋浴區不要裝擋水條了,頭次見到這種設計,太聰明了
衛生間乾濕分區,這種裝修方式,已被絕大多數家庭所接受。因此,在家居裝修時,總是想方設法進行分區。但衛生間實在太小了,總覺得分區很困難。那麼,我們不妨換一換思路,或許,乾濕分區就實現了。
如果衛生間的空間足夠,這種乾濕分區方式當然是最理想的:從門口起,洗漱區、如廁區、淋浴區、泡澡區直線排列,整齊大氣。
當然沒有這麼大的空間,這種品字形的設計,其實也能很好地實現衛生間的乾濕分區——不採用實牆分隔的方式,而是用玻璃淋浴間將幹區與溼區分離。一道六角形的擋水條就將淋浴間的水擋在淋浴間內了。浴簾,在小衛生間中其實也相當常見,因其佔用的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衛生間淋浴區不要裝擋水條了,頭次見到這種設計,太聰明了。
當然,擋水條雖好,也有不足:容易絆倒,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及小孩子,而且還不易清潔。因此,長方形的地漏又成為擋水條的替代品了:將其安裝在淋浴間的門檻位置,同時將地漏兩側的地面都裝修成向地漏方向傾斜,這樣一來,地面上的水便會沿坡度流入地漏之中。而長方形地漏,由於排水區域足夠大,因此,排水也快,能較好地減少地面積水的情況。
浴簾,在小衛生間中其實也相當常見,因其佔用的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衛生間用彩色鵝卵石鋪砌而成,與衛生間的其他地方形成鮮明對比。一道同樣色系的浴簾,就將乾濕分區的任務承擔起來了。
當然,如果衛生間小得無法進行上述的設計,以下這個案例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這是一個6平方米的衛生間。如果將洗漱、如廁、淋浴的功能都放一起,顯然十分擠迫。因此,設計師提出將洗漱功能移到衛生間之外(如下圖),於是,這種擠迫感便減輕了許多。
而且,這樣的設計布局,令洗漱與如廁互不幹擾——在早上,當家庭各人都忙於洗漱後上班上學時,這樣的設計就帶來了不少的方便,有效地提高的早上的辦事效率。
其實,對於小衛生間而言,還有不少乾濕分區的設計,例如,淋浴與如廁區合二為一,也是一種辦法。其關鍵在於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