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子和沒兒子,晚年生活差異有多大?這幾方面了解下,很現實

2020-12-13 騰訊網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年輕的時候不生個兒子,晚年生活會怎樣?雖說有兒子的老人,晚年生活未必就會過得很愜意,不過否認不了的是有兒子和沒有兒子的家庭,其父母老了之後晚年的生活確實是存在著差異的。下面這幾種情況,說得也是很現實了,年輕夫妻可以提前了解下。

有兒子的晚年生活

退休後要幫著兒子帶孫子,雖累日子卻也過得更充實

有兒子的老人,在其兒子成家後,可以說老人基本都是要幫著兒子兒媳帶孫子的。畢竟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如果只靠一個人掙錢養家,未免就會很累。而老人出於心疼自己兒子的考慮,很多都會選擇在退休後去兒子家幫他們小夫妻帶孩子。

就這樣老人的晚年時間多半是要犧牲掉的,他們也會更辛苦,不過不少老人的觀點是雖累一些,日子也要過得更充實,最起碼不會感覺太孤單。

可能會遇到婆媳關係這個大難題

有兒子的老人,兒子成家後老人就要面對婆媳關係這個問題。這時候就會兩種情況,如果老人和兒媳處的不好,那就比較糟糕;反之,如果婆媳處得好,老人晚年的日子就會過得很愜意。至於自己和兒媳的相處到底會怎樣,這個也是未知,所以說有兒子的父母提前做好準備也是很重要的。

子孫滿堂,晚年日子過得熱熱鬧鬧的,讓人羨慕

這方面好處說得也是很現實了,雖說老人幫著帶孫子孫女會比較累,不過子孫滿堂的幸福也是讓人很羨慕的。

沒有兒子的晚年生活

可以不用那麼累,晚年日子更自在

不少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他們在其女兒嫁人後,可以說基本就沒什麼事情需要操心了,這時候老人就可以多為自己的晚年生活考慮一些。

老人的晚年日子也要過得更舒服自在,身體上不用那麼累,心裡的負擔也沒有那麼重。反之,自己年輕時的一些興趣愛好這時候也有了充足的時間去重拾,也是很不錯的。

不用發愁婆媳相處這個大難題

只有女兒的老人,一般來說女兒嫁人後,他們和女婿之間都是不存在矛盾的。因為沒有兒子,所以也不存在婆媳矛盾這個大難題。這樣老人晚年的苦惱就要少很多。而有些因婆媳關係處不好的老人,更是感慨,還不如多生幾個女兒,最起碼沒有婆媳關係鬧心,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晚年日子可能會有些孤單,卻也更清靜,需要操心的事情少

女兒嫁人後,對老兩口而言家裡難免就要冷清一些。而這也意味著老人晚年的日子會過得有些孤單,不過孤單也未必就不好,最起碼老人耳根子可以更清靜,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少。

老人有兒子和沒兒子,其實晚年生活差異還是挺大的。不過誰也不能說有兒子就一定好,或者沒兒子就一定糟糕,畢竟每一家的情況不同,老人遇到的難題也不同。所以有兒子和沒兒子都是有得又有失。

今日話題:不生個兒子,若干年後你會後悔嗎?】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晚年生活,兒子和女兒誰靠得住?69歲婆婆的經歷,很現實
    我們都想過上老有所依的老年生活,希望能多生幾個孩子給自己上一份保險。目前的社會狀態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兩億,我國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養老問題已經成了每一個家庭的難題。那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老了以後,女兒和兒子誰是最好的依靠?
  • 家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大多會面臨哪些問題?現實比你想的殘酷
    隨著二胎開放,不少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原本認為多一個孩子,就多一份幸福感,但現實卻給了一記重擊,尤其是那些有兩個兒子的家庭。 李阿姨育有兩子,如今頭疼不已!
  • 兒子接我住家半年,我逃回老家:晚年能靠得住的,只有這一個
    很多父母都認為,只要兒女孝順有出息,自己的晚年就有靠了。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往往沒有這麼簡單與順理成章。很多事情或多或少存在變故,人們因為這些生活當中的變故最終才漸漸弄明白一件事:凡是指望別人的事情,都未必能稱心如意。
  • 牛犇晚年生活公開,獨住老年公寓,兒子竟是「鬼子專業戶」!
    有2個兒子,二兒子還是大家都認識的他 當然不是,牛犇老師和愛人王惠玲恩愛有加,二人育有2個兒子,其中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演員王侃 很多人會有疑惑,為何兒子姓王,其實是隨了媽媽的姓,這裡面有一個小故事,那時候牛犇愛人王惠玲家中有一些「陰盛陽衰」,所以二人早就有約在先,如果生了兒子就隨媽媽姓。
  • 他一生最疼2個兒子,晚年卻只有女兒為他送終,兒子:有她沒我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多子多福」,意思要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觀念,是因為中國乃農耕大國,生的孩子越多,勞動力就越多,而且生兒子最好,不但幹活更有力氣,還能「防老」,於是乎「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產生並流傳。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東西那就是錢和身體。如果有了這兩樣那麼就不用擔心往年過得不好,保證晚年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有了錢和好身體,做什麼都行,也不用擔心晚年沒有錢用,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自己的錢,應該放哪裡最安全?
  • 兒子啃我老,女兒為我貼錢:這是我真實的有兒有女的晚年
    最可怕的是,明明這些理論並不對,但他們卻認為很有道理,你也跟他們講不通,只能眼睜睜看著。從以下這一位母親得意地炫耀當中不知大家能夠得到一些什麼樣的感悟?她說:「兒子啃我老,女兒為我貼錢:這是我真實的有兒有女的晚年。」感興趣的話,不妨就一起來看看吧!01 岑女士我姓岑,今年已經55歲了。丈夫已經過世兩年,現在我自己一個人居住。
  • 人到晚年,到底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真相面前很多老人失望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少老人表示,年輕的時候拼了老命想要生個兒子。當初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而閨女,出嫁後就成了人家的人,養老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可眼下,當初那些拼命想要生兒子的夫妻很多都到了六十以上的年紀。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呢?
  • 69歲老太太:在兒子家各住一個月,才明白晚年可以依靠的是自己
    導語: 養兒防老,有時候這一句話對於老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很多老人都認為自己到了晚年可以依靠自己的兒子,等真正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才知道,晚年可以依靠的只不過一直都是自己罷了。
  • 李淵當皇帝全靠兒子?把他兒子名字連起來,就知道他野心有多大了
    很多人認為李淵能力平平,他能夠成為開國皇帝,都是靠的幾個兒子,特別是次子李世民為他打下了半邊江山。當初李淵開始參軍的時候也是被兒子們逼迫的,所以有些人認為李淵沒有任何野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俗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其實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野心,往往看一些小細節就知道了。李淵出生於北周時代,當時政局不穩定,所以過了幾十年,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當時一位點師對李淵說,他以後可以創立制業,讓他潔身自愛,並且保護好自己。可能正因為如此,在一直在安靜地工作。但是如果他沒有野心,那絕對不可能,看他4個兒子的名字就知道了。
  • 黃飛鴻大師晚年悽苦,兒子慘死,寶芝林被毀,最後抑鬱而死
    如今,人們作為功夫片的粉絲,對黃飛鴻的了解更多了。很多世界級影星都拍過黃飛鴻。這其中包括李連杰、趙文卓等,這些一線影星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演繹,讓人無不膜拜。然而,在影視作品中,黃飛鴻的形象是正面的,但大多數影視作品只表現了黃飛鴻的前半生,對他的後半生卻很少提及。
  • 李淵當皇帝全靠兒子?將他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他野心有多大
    而且,人們肯定會第一時間覺得李淵就是一個無用的人,而且沒有做過任何大事,一生活得很輕鬆。李淵當皇帝全靠兒子?將他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他野心有多大。 二兒子李世民。世民的意思是濟世安民。
  • 唐玄宗晚年有多慘?臣子造反、將領逼死愛妃、還被兒子奪權加軟禁
    史書上的唐玄宗李隆基,長得英俊英俊,精於六藝,他在自己的壯年裡,開創了「開元盛世」,使整個唐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我們很少知道他晚年的時候,經歷了安史之亂,軍閥逼迫賜死愛妃,親生兒子逼迫讓權等一系列事件,卻是落魄孤寂,晚景悽涼。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3個老人現身說法,很現實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兒女不僅啃老,還時常對父母有怨言,更別說能做到像劉墉說的這樣了。文中的稱呼皆是化名,並且故事已授權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反思和啟發。79歲葛大爺:「人老了,千萬別把所有錢都花在兒女身上。」父母都想著自己的孩子好。我和老伴這一輩子省吃儉用,身體有個什麼問題都是忍著,從不敢輕易亂花錢,兩口子一輩子勤勤懇懇,也攢下了不少錢。
  • 老人害怕生老病死 兒子:父親太挑剔 兒子和房子誰能靠得住?
    周大爺和老伴兒一直相伴相依,從來沒有和兒女一起生活,一起住過。如今兩位老人的年紀都已經這麼大了,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病痛。如今老人晚年的生活遇上了問題,做子女的就應該要站出來承擔責任,那麼老人的兒女是怎麼樣想的呢?
  • 真實的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晚年無依無靠
    等到長大成人以後,唯一的任務便是和親,保持和其他部落的友好關係,所以說大多數的公主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被送往蒙古。而清朝歷史當中很多公主的名字我們都無法記住,但是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們卻特別的熟悉,此人便是在鹿鼎記當中的建寧公主。在小說當中建寧公主非常刁蠻任性,而且又很可愛;離開了皇宮以後便開始和韋小寶一起浪跡天涯。
  • 當你老了,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
    我家有兩個孩子,一女一子湊成一個好字,我承認我有一些重男輕女,我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子身上,女兒從小就懂事,可兒子從小就沒讓我省過心。自從兒子出生後,我就辭去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專心照顧兒子,我一心想著把兒子培養成才,平時他的吃穿住行,我都要給他最好的,只希望他能成為人中龍鳳。
  • 她和兒子打賭,你考清華我寫書/最美媽媽,文盲逆襲成作家
    時間轉眼過去了十幾年,兩個兒子相繼長大。處於叛逆期的兒子不願意學習,王秀雲氣急敗壞地說,你要能考上清華,我都能當作家。 本來是一句氣話,沒想到兒子卻當了真,還和媽媽籤下軍令狀。從此後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發奮讀書。
  • 70歲老太太:晚年養老女兒靠得住還是兒子靠得住,住兩月就明白
    人到了晚年,到底是女兒靠得住還是兒子靠得住?看看王阿姨的遭遇就知道老了能靠誰。1王阿姨,70歲。王阿姨的兒子媳婦都還沒到退休的年齡,王阿姨到了兒子家後,反倒沒有在自己家裡呆得自在。因為兒媳婦有輕微的潔癖。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就連吃飯的時候,王阿姨都感覺兒媳婦很嫌棄自己。雖然兒媳婦沒對自己說什麼不好的話,但王阿姨清楚,兒媳婦這樣有潔癖的人,是非常不歡迎自己的。
  • 人到六十歲不管有多大本領,都必須留好3條後路,晚年生活才無慮
    人到60歲以後,一定要給自己留下三條後路,這樣子以後的生活才會無憂無慮,那麼到底是哪三條後路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第一條後路,就是要給自己規劃一個養老藍圖,像城市老人還好,畢竟他們有退休工資跟退休金,那麼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什麼過於困難的,但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講,一定要給自己的養老做一個規劃,如果老夫老妻的一定要把這兩個老人的一些後路給安排好,首先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養老錢,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一個房子,有很多農村老人為了給兒子建房子,可能會把老房子拆掉或者說為了給兒子在城市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