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地產稅遲遲不開徵?莫要著急,再等五年

2020-09-05 遁逃者

房產稅是一定會開徵的!關鍵是徵收之前,準備工作要做好,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後,還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才能開徵。

一、為什麼說房產稅一定會開徵?

因為上面多次說了要徵。如果大家留心看新聞,幾天前應該會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中央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這個意見中對房產稅的事情說得非常清楚和肯定,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要知道,這可不是第一次這麼說了,2018年、2019年房地產稅立法的問題都是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用的也基本上都是」穩步推進「這樣的詞語,2020年5月,房地產稅立法的事情再一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所以,那些對這個事情還有質疑的朋友們,勸大家別再浪費心思去想可不可能的問題了,中央都拍板了啊,你還有啥可懷疑的?

也就是說,房地產稅立法已經是板上釘釘,肯定會開徵,但是文件中用了「穩妥推進」,說明這個事情不會一蹴而就,還是需要穩健一些,需要等待時機非常成熟的時候才可以去做的。

二、房地產稅為何遲遲不開徵?

其實房地產稅在房價第二輪猛漲的時候(我個人劃分標準:2002-2007是第一輪房價猛漲,2009-2014是第二輪猛漲,2015-2018是第三輪猛漲),就有很多人在討論了,但是當時不少人是想著把房地產稅作為打壓房價的手段的。現在時間都過去近10年了,房價都漲到天上去了,結果這個稅也沒出臺,估計很多人還遺憾呢,也許早推出,房價可能就不會那麼瘋漲了,然而,時光不會倒流啊!對於房產稅遲遲不開徵,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以前技術條件不具備。提到房產稅,大家經常會說,全國住房信息都沒有聯網,你都不知道一個人到底有多少房,怎麼徵收?還有按照規定,我們的房子只有70年產權,好像這房子是我們跟別人租用了70年,」租「來的房子你還收房產稅,說不過去吧,所以,續期的問題不解決,房產稅徵收也不合適!當然,現在這些問題的解決思路好像都有了,一方面聯網很簡單,完全可以實現,另一方面續期的事情也基本有了定論,所以此時推進房產稅,應該說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其次,房產稅的問題涉及面太廣,事關14億人民福祉,必須要慎之又慎,房地產怎麼收?是收增量房?還是所有房子都收?是按照家庭人均面積收,還是按照套數收?這個區別非常大。而前不久,央行剛搞了一個中國城市家庭的財富調查報告,其中有些數據大家可以看看:城鎮居民家庭財富中房產的比例高達70%,家庭住房擁有率為96.0%(只有4%的家庭沒有自己的住房),更具體地說,有一套房子的家庭比例為58.4%,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比例比例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比例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所以,哪怕是一套房不徵收,只徵收二套房及以上,也會涉及到41.6%的家庭,何況我估計最後的結果恐怕不是這樣的,很有可能是所有住房都會徵收,然後像個人所得稅那樣弄一些免徵或者返還的條件出來,制訂條例的人都是鬼精鬼精的!

但不管怎麼講,牽涉面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的事情,慎重一些、慢一些、穩一些肯定是沒錯的。

再次,現在的形勢已經越來越明朗,出臺房產稅又不是為了降房價,根本目標其實是為地方政府開闢新稅源,因為賣地收入會越來越少,沒了錢,地方政府怎麼辦?要知道有些地方現在連債都還不起了,但這麼一來,早先能夠持有大量房產的人,大家想想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會輕易答應立馬就交稅呢?阻力肯定會很大啊,博弈的結果就是留給他們出清的時間,2016年底-2018年初,那波一邊去庫存,一邊還猛漲的行情就是起到了這個作用,總要找到接盤的人才好辦,毫無疑問,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那個時間段賣掉了不少房子,所以,現在再考慮徵稅,阻力就會小很多。

最後,正因為房產稅可能會對房價產生重大影響,而2017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國內經濟情況是什麼樣子,大家也都知道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立馬開徵房產稅,房價可能直接崩了,這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三穩政策是背道而馳的,所以,過去幾年根本就不是推出房產稅的好時機。

三、那麼房產稅到底什麼時候會開徵?

本來呢,中國經濟轉型已經有幾年時間了,如果不是遇上目前這種複雜的形勢,只要未來經濟走出L型的底部,加上樓市能基本穩住的(實際上最近2年樓市調控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這個必須要為政府點讚)話,那麼房產稅徵收就順理成章了,這麼說,時間其實本來也就是三五年左右就夠了,也就是說,大概2022年之前就可以,但是現在看來,想在2022年之前全面鋪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按照房地產稅「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12字原則,大概率是允許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權的(否則為何說充分授權?),也就是說,各地的徵收細則和細節(包括比例、面積、套數允許自己確定,這樣不同地區會有差別),再者還提到分步推進,那麼按照國內政策制定的慣例,大概率是先搞試點,等經驗成熟了再鋪開(試點也是慣例,大家看看特區、自貿區、各類示範區就明白了),這麼一來的話,估計全面鋪開至少還要再晚個3-5年,那樣最快也要2025年了,所以啊,指著房產稅能降低房價的小夥伴們,可要想好了啊,這個時間您等得起嗎?

特別說明:本人非房地產專業人士,本文只是記錄自己的看法,不構成相關投資建議,請慎重。

歡迎關注和點讚,一起交流投資和理財經驗。

相關焦點

  • 宋曉梧:建議十四五期間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贈與稅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宋曉梧:建議十四五期間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贈與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使「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
  • 社科院表態:建議兩類城市率先開徵房地產稅
    所以這次《報告》還給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即加快開徵房地產稅以帶動長效機制建設。「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無疑會加劇購房成本和持房成本,相信一些人要未雨綢繆下了。
  • 房地產稅」漸行漸近「,下一個五年規劃內含玄機
    消息傳出後,同樣引起房地產圈的沸騰。雖然該則傳言最終被相關部門予以否認。但不少人的堅信,深圳作為房地產稅的首批試點城市,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實施只是早晚的事。房地產稅傳言數年,遲遲未見真身,始終牽動著廣大老百姓的心。
  • 房地產稅「漸行漸近」,下一個五年規劃內含玄機
    房地產稅傳言數年,遲遲未見真身,始終牽動著廣大老百姓的心。為什麼要設立房地產稅既然房地產稅是為了取代土地財政,那為什麼自2016年將房地產稅列入立法項目後,就再無進展了呢?正是在這種現實考量下,房地產稅不得不暫緩推出。
  • 被炮轟的深圳樓市,房地產稅真要來了?
    「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消息漫天飛舞,搖到就掙500萬的暴利空間讓人搶破了頭,也在全國強調「房住不炒」的定調中顯得分外扎眼,一舉引來新華社的痛批。此後,不斷上演「狼來了」的房地產稅一說,也再度流傳。
  • 房產稅還沒開徵,就建議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老百姓會有免徵額嗎
    我們知道,如果你只開徵遺產稅,而不開徵贈與稅的話,那麼顯然大多數父母,將在自己臨終之前,把自己的財產無償的贈送給子女,反正沒有贈予稅,這樣就等於規避掉了遺產稅,因此這兩個稅要麼不開徵,要開徵一定是同時開徵的,如果說房地產稅的開徵,是為了進一步的平抑房價,以及給各個地方政府,找到新的財源的話,那麼遺產稅和贈與稅它的主要目的
  • 網友:深圳要試點「房地產稅」?別瞎傳了
    深圳要成為房地產稅試點城市,需要哪些流程?專家觀點事實上,今年5月份,各界就對深圳房地產稅出臺進行過一輪討論。「稅由法定」,深圳無權隨時開徵——房地產媒體人劉德科房地產稅自從被提出,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有一個原則始終沒有改變,即「稅由法定」。就是沒有完成立法之前,房地產稅是不能隨便開徵的。
  • 專家建議:穩妥開徵房地產稅,主要針對高收入多套房家庭累進徵收
    隨著當前不少城市樓市熱點持續不退,不論是官媒還是各類專家都有意再提開徵房地產稅。希望通過房地產稅抑制商品房的投資行為,從而平抑房價。其中一個建議是「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房地產稅可以說是近期專家引用的一個高頻詞彙,可見專家們對於房地產稅調節樓市穩定房價的作用還是認可的。
  • 我們需不需要房地產稅
    那麼,到底什麼是房地產稅?房地產稅對樓市有什麼影響?要不要開徵房地產稅?什麼時候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徵房地產稅?再比如說美國,2007、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房價就降下去了,然後慢慢的它又恢復上去了。從理論和實證上看,房地產稅本身對房價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從長遠來看,房地產稅費本身就是房價的一部分,如果把房產稅當作一種房地產的長效機制,那是說不通的。第二個說法是帶有政府意願,為地方政府增加一個穩定的稅收收入來源。房地產稅的主要作用就是調節收入分配、籌集財政收入。
  • 房地產稅到底還有多遠?新的線索出現,但仍不甚清晰。
    本文僅為作者對市場、政策的有限理解與認知,不代表所屬機構的正式觀點!☆☆☆正文開始☆☆☆不出所料,深圳市稅務部門正式出公告闢謠2021年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言。闢謠歸闢謠,但房地產稅這個話題近期看來是躲不開了。
  • 房地產稅「漸行漸近」?
    消息傳出後,同樣引起房地產圈的沸騰。雖然該則傳言最終被相關部門予以否認。但不少人的堅信,深圳作為房地產稅的首批試點城市,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實施只是早晚的事。房地產稅傳言數年,遲遲未見真身,始終牽動著廣大老百姓的心。
  • 房地產稅被闢謠,什麼信號?
    不過後來經財聯社記者向相關部門了解後,該消息不屬實。為什麼又是深圳,一方面還是因為它的房價總是漲,總是引起監管層的注意;另一方面,之前深圳官員稱「有的是辦法調控房地產」。使得大家對深圳的樓市浮想聯翩,又愛又恨,此時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就會被放大。
  • 政府工作報告沒提的「房地產稅」,還徵嗎?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事實上,過去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均有關於房地產稅立法的提法。2019年是「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2018年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專家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裡沒有提房地產稅,不意味著中國就不徵房產地稅了。對於開徵時間,他認為,從政府工作報告裡面給的信息,今年開徵肯定是不成熟的。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一是對去年工作的回顧,另一個是對今年工作的部署。
  • 關於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慶開始試點個人房地產稅。2020年12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對深圳房地產稅開徵的傳言進行闢謠,稱「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運行」的消息是謠言。開徵房產稅能抑制房價嗎?
  • 反轉再反轉!高開低走的房地產稅,為何如此難產
    但最終都到了2020年的下半年,這一政策仍舊是沒有實施的動靜,那麼房地產稅何時來?有何影響?2012年9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叢明曾說過將房產稅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並逐步建立房地產稅制度。在此之後,高層也多次提及,要進一步推動房地產稅立法。
  • 我國開徵遺產稅的若干問題探析
    因此,要搞好遺產稅的徵管:第一,要建立起完善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及個人收入、納稅等有關情況的資料檔案,這樣可為遺產稅的徵管提供很多資料與信息,個人所得稅與遺產稅之間才有可能緊密銜接,互相配合。第二,要建立財產登記制度,對房地產等財產必須要有指定的登記機關進行登記,產權交易人必須辦理變更登記,否則不承認或不保護其產權。只有這樣,遺產稅的徵收才有據可查並較易控管。
  • 深圳房地產稅,何時出?
    因此,一旦房地產稅真正落地,必將增加投機炒房者的持房成本(房產稅是保有稅,只要拿著房子就必須逐年納稅)。而這種伴隨一生的稅負也必使持有多套房產者對是否要持有多套房產憂慮。徵收很簡單,只需要全國聯網就可以,目前全國聯網也快要實現了。
  • 賈康:中國尚無開徵遺產稅的條件,稅收資金應更多扶持弱勢群體
    我國要提高直接稅比重,短期要優化個人所得稅,中期要啟動房地產稅立法,長期還要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予稅。 作為直接稅裡的遺產稅是否適合在我國開徵,賈康表示,當前中國還不具備開徵遺產稅的條件。遺產稅徵收的前提是所有的家庭要對政府報告自己的財產情況,公眾要認可家庭成員接受遺產贈予稅的調節。 「大多數國家都有官員財產報告和公示制度。
  • 對話賈康:中國尚無開徵遺產稅的條件,稅收資金應更多扶持弱勢群體
    作為直接稅裡的遺產稅是否適合在我國開徵,賈康表示,當前中國還不具備開徵遺產稅的條件。遺產稅徵收的前提是所有的家庭要對政府報告自己的財產情況,公眾要認可家庭成員接受遺產贈予稅的調節。「大多數國家都有官員財產報告和公示制度。在中國要開徵遺產稅,首先要建立官員帶頭的財產報告制度,目前中國還做不到。」賈康表示,中國要逐漸提高直接稅比重,未來不能排除考慮徵收遺產增值稅。
  • 房地產稅何時落地VS深圳試點開徵房產稅傳聞,哪個更值得關注?
    深圳即將試點開徵「房產稅」?對此,房地產行業內專業人士認為:相比上述有關「房產稅」的消息是真是假,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房地產稅」何時能落地?2011年開始試點)徵收「房產稅」(每年都會徵收一次);而「房地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