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態升級!關鍵時刻俄羅斯派出su-25在刻赤海峽巡邏

2021-02-23 珊瑚橘

11月25日,烏克蘭海軍兩艘巡邏炮艦及一艘武裝拖船組成的艦艇編隊從黑海海域移向刻赤海峽,點燃了俄烏間的新一輪衝突。這個在我們昨天的《俄烏衝突一觸即發,黑海上再現「我艦奉命撞擊你艦」!》有詳細講述。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克裡米亞FSB新聞部)

而短短一天,事態升級,俄羅斯派出Su-25戰機在刻赤海峽巡邏。

(視頻來源:新華社軍事)

(圖截:YouTube)

Su-25

(圖源:維基百科)

Su-25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亞音速空中密接支援攻擊機,它的構型簡單但是實用,戰場生存性佳。在其多種不同的衍生版本之中,經過導航/攻擊系統強化的Su-25TM,經常又被稱為Su-39。

Su-25於1968年開始研製,首架原型機於1975年2月首次試飛,代號為T-8-1。在原型機階段配備的是兩臺RD-9無加力渦噴發動機,單臺推力4500公斤。而投產前為其升級成了推力更大的圖斯曼斯基R-13-300無加力渦噴發動機。

機上裝有GSh-30-2組合式雙管機炮,另外它能靠低空機動性來躲避敵方戰鬥機的截擊和地面炮火的打擊。駕駛艙設有浴盆式裝甲加強對小口徑武器的防護,兩臺引擎被機身尾部分隔,減低兩臺引擎同時被擊中的機會。而這一系列防禦,被證明在低空狀態下,面對地面炮火攻擊,防禦效果良好。

(圖源:Russian Defense Ministry)

值得一提的是Su-25被稱為蘇聯空軍最有效的一種對地攻擊武器,在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時表現出色。它被稱為「飛行坦克」,因其能夠在轟炸同時發射炸彈、火箭和炮火向德國裝甲部隊發射衝擊而聞名。

而且Su-25真可謂作戰經驗豐富。它參加過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敘利亞戰爭、南奧塞梯戰爭、以及2014年-2015年與烏克蘭的武裝衝突。

而它在阿富汗戰爭中表現「極為出色」,在本型攻擊機上配備的「裝甲駕駛艙」已被驗證足以有效抵抗阿富汗聖戰士使用的對空大口徑機炮(如85式23毫米雙管高射炮)的攻擊,並且有效威懾地面的敵人。

而一提到Su-25,必定要再提一提它「萬年勁敵」——美國的A-10雷霆二式攻擊機。同樣都是攻擊機,性能相似,又同樣身經百戰,參加過阿富汗戰爭和海灣戰爭。常被互相稱為美國的Su-25或者俄羅斯的A-10。

(圖截:國家利益網站)

A-10

(圖源:美國空軍照片/威廉·格裡爾中士)

不過機相似,命卻不似。在A-10陷入各種退役風波,最終2016年被沉封在空軍機庫裡的時候,Su-25還在大放光彩,還遠銷海外。

看到這你是不是發現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Su-25它是架對地攻擊機,它良好的性能,在配合地面作戰部隊才能更加體現出來。

那為什麼這次在刻赤海峽的巡邏為什麼要派Su-25這一型對地作戰的戰鬥機呢?

(圖截:谷歌地圖)

我們來看一看刻赤海峽的位置圖,在結合下目前事態的發展來看:帶有俄羅斯駐烏外交機構專用標記的汽車於當日凌晨在基輔市中心被燒毀和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館前爆發了一場小規模集會的情況下,烏克蘭26日宣布全國戒嚴,烏軍隊進入全面戰備狀態。

你就能理解俄羅斯派出Su-25的背後含義。

既然烏克蘭都有所表示,俄羅斯就更不能「慫」了,SU-25的身份就表明俄羅斯已經做了全方位的準備,對你烏克蘭,我一點都不怵!隨時都準備著,最壞的境況,說上就立馬能上。

目前關鍵水域又再度被封,雙方都清晰明了的表態了,在烏克蘭威脅要襲擊克裡米亞橋後,俄羅斯在刻赤海峽採取了嚴厲的安全措施。看似劍拔弩張。那麼這一次衝突會不會再升級,這會不會真能點燃火藥桶,這一切,還要看接下來看俄羅斯的緊急會議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刻赤海峽,對俄羅斯與烏克蘭誰更重要?
    俄羅斯《消息人報》稱中國有可能參與對刻赤海峽的投資活動中來2018年5月,橫跨刻赤海峽的克裡米亞大橋正式雙向通車。2018年11月25日,烏克蘭海軍和俄羅斯邊防局海上警衛隊在聯通亞速海和黑海之間的刻赤海峽爆發衝突,俄方派遣船隻封鎖了刻赤海峽上唯一的通道——刻赤大橋。
  •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各自都有哪些「小算盤」?
    11月25日,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克裡米亞邊防部門消息,烏克蘭海軍5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予以阻止,包括動用武器並扣留其中3艘船。在這一過程中,烏方船上有人受傷。 俄羅斯軍艦向烏克蘭艦艇「開火」,雙方在刻赤海峽附近發生的這一衝突被視為兩國近年來最嚴重的事態。
  • 俄羅斯封堵刻赤海峽,烏軍艦回不去港口,急得團團轉
    這下烏克蘭慌了,自己的軍隊剛剛出去演習,俄羅斯就然封鎖了位於黑海和亞速海之間的刻赤海峽,眼瞅著回不去港口了。要知道,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唯一通道,烏克蘭部署在東海岸亞速海港口的軍艦進出黑海必經經過這個海峽,也就是說烏克蘭軍艦這次從黑海演習後回家的路被堵死了……等也等不起,打又打不過,這可把烏克蘭海軍急得團團轉!
  • 刻赤海峽衝突與波羅申科的「一箭雙鵰」
    經俄羅斯和烏克蘭證實,烏克蘭海軍3艘船隻25日駛向刻赤海峽途中在黑海某海域遭俄方攔截和扣留,這令本就緊張的俄烏關係雪上加霜。
  • 普京一聲令下封鎖刻赤海峽,烏克蘭成甕中之鱉,美軍落荒而逃
    4月15日,俄羅斯宣布從當天起到10月31日將全面封鎖刻赤海峽!
  • 烏克蘭對俄羅斯全面備戰
    今天,因為刻赤海峽事件,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宣布全國進入為期60天的戰時狀態,烏克蘭海軍進入一級戰備。既然是戰時狀態和一級戰備,那麼敵方顯然是俄羅斯,歐洲的神經又繃緊了。此事很可能引發陸上(烏東地區)戰事爆發,關鍵要看俄羅斯態度。
  • 教訓烏克蘭,俄羅斯招招見血,一面封鎖刻赤海峽,一面大軍壓境
    4月15日,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指責俄羅斯在烏克蘭演習期間封鎖了位於黑海和亞速海之間的刻赤海峽,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唯一通道,也是烏克蘭部署在東海岸亞速海港口的軍艦進出黑海的必經之路
  • 刻赤海峽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直以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主要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進行,但最近有跡象表明,雙方的衝突正在從陸地延伸到海洋。亞速海已經成為烏俄一個新的爭奪領域。亞速海曾是蘇聯的內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一般只有7米,最深處也只有14米,雖然大型航母軍艦進入不了,但小型艦船是可以的。敏感之處還在於這裡與克裡米亞直接有關。
  • 2020年第1期 | 楊朋:從刻赤海峽事件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軍事活動」之認定
    關鍵詞:刻赤海峽事件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管轄權  軍事活動      2018年11月25日,烏克蘭海軍兩艘炮艇「別爾江斯克(Berdyansk)」號、「尼克波爾(Nikopol)」號和一艘拖船「亞內卡布(Yani Kapu)」號從黑海港口敖德薩出發前往亞速海港口馬裡烏波爾執行換防任務,在試圖穿越刻赤海峽時遭到俄羅斯海岸警衛隊的阻攔。
  • 俄羅斯向烏克蘭軍艦開火!三艘烏船隻被扣押
    目前俄羅斯方面已經宣布關閉刻赤海峽。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克裡米亞邊防部門消息,烏克蘭海軍5艘船隻25日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予以阻止,包括動用武器並扣留其中3艘船。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5日,三艘烏克蘭海軍軍艦穿越俄羅斯邊境,並向刻赤海峽航行,事件引發外界關注。
  • 4國聯合艦隊準備穿越刻赤海峽,8000噸戰艦解鎖火控,敢越過底線就開炮
    10月30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北約艦隊已經接近克裡米亞半島的刻赤海峽,準備穿越刻赤海峽進入亞速海,與烏克蘭海軍進行掃雷演習
  • 局勢升級!烏克蘭亞速海港口被封鎖! 巡邏艇遭俄火箭彈洞穿被證實!
    目前船隻需要在刻赤海峽等待一周才能通過,長的也有8天。>2014年,俄羅斯強行吞併了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半島,並控制了刻赤海峽兩岸。2018年春天,當俄羅斯開始建造刻赤大橋後,亞速海的局勢變得緊張。隨後,俄羅斯拘留了一艘掛方便旗的商船。
  • 美軍去黑海「自由航行」威懾俄羅斯並安慰「東邊的朋友」
    」為理由向黑海派出軍艦,以昭示「航行自由」。報導稱,北約認為俄羅斯人已經在亞速海進行了「侵略」——俄羅斯正在建立一個37億美元的刻赤海峽大橋,連接俄羅斯與克裡米亞,這個大橋封鎖了烏克蘭貨船出入亞速海,對烏克蘭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而根據國際海洋法庭,亞速海應該是俄烏共管的。
  • 烏克蘭專家:應偷襲俄羅斯的黑海艦隊,製造「新珍珠港事件」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3日的報導,烏克蘭政治學家基諾維伊·斯維爾塔近日對俄羅斯撂下狠話,他呼籲烏克蘭政府「使用武力」奪回克裡米亞半島,為此可以計劃偷襲俄羅斯的黑海艦隊,製造「新珍珠港事件」。斯維爾塔的言論立即引起了俄羅斯的關注,莫斯科並沒有將這番威脅當作笑話看待,而是予以了嚴厲的警告。
  • 日中相互暗示動武蘊藏事態升級危險
    日中相互暗示動武蘊藏事態升級危險  據共同社報導,3月1日將迎來中國允許海警局船隻使用武器的《海警法》實施一個月。
  • P3C巡邏機查證識別耀武揚威,關鍵時刻紋絲不動,專家:為何不派去搜索失聯F16?
    P-3C反潛機,目前這些飛機正部署在臺南基地,面對解放軍在臺灣西南部空域的戰巡活動,這些P-3C反潛巡邏機正在以極高的頻率進行升空查證識別,然而就在P-3C反潛巡邏機應當亮出實力的關鍵時刻,他們卻紋絲不動的停在自己的基地中。
  • 美國發布澤連斯基報告,那麼擔心他向俄羅斯妥協?|京釀館
    美國國會研究處日前發布報告,判斷澤連斯基會延續波羅申科路線,但擔心澤連斯基在解決烏東衝突和刻赤海峽事件上向俄羅斯妥協。 美國國會研究處外界了解不多,但其實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智庫之一,專門為國會立法提供智力支持,每年得到的財政撥款超過1億美元,在全球政府智庫中排名前五。
  • 日媒:日中相互暗示動武 蘊藏事態升級危險
    【導讀】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中雙方暗示使用武器來相互牽制的狀態蘊藏著升級為不測事態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