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關注養蜂知識彙編!
蜂群中的雄蜂和蜂王一樣,是蜂群遺傳性主要的,直接的傳遞者。其遺傳特性和有益的經濟性狀在對後代的影響上,與蜂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讓蜂王自然交配,還是對蜂王施行人工授精,都離不開大量優質的雄蜂,眾多的雄蜂乃是保證蜂王得以順利完成交尾並具有雌雄選擇的重要條件。
一、雄蜂的重要性
雄蜂代表著父本遺傳性,與蜂王交配的雄蜂的數量和質量對蜂群的特性有重要影響,同時,蜂王本身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與其交配的雄蜂的數量和質量。蜂王在短時間婚飛交配後,其受精囊必須裝入500萬—700萬精子,才能保證它一生中產受精卵的需要。蜂王在一次婚飛中,如果受精不足,就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婚飛,這就會增加蜂王傷亡的機會,如果由於雄蜂少或者氣候條件不好,蜂王達不到充分受精時,工蜂往往會把已經產卵但受精不足的蜂王較早地更替掉。
二、雄蜂存在的條件
雄蜂的唯一職能是和處女王交尾,非分蜂季節,蜂群會限制其繁殖;在缺蜜季節,蜂群為了種群的存亡,會盡力節省飼料而驅趕雄蜂,雄蜂完全是依賴蜂群需求狀況而決定其命運的。
一般認為蜂群培養雄蜂要浪費精力和許多飼料是不正確的。在自由培育和限制雄蜂的蜂群之間,不論在哺育的工蜂幼蟲數量還是蜂蜜產量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別。由於雄蜂及其幼蟲確實消耗的飼料多,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雄蜂幼蟲有刺激蜜蜂採集飼料的作用,自由培育雄蜂的蜂群工作更積極,採集效率更高。
選擇品質優良的專門培育雄蜂的蜂群(父群),大量培育種用雄蜂,可以保證蜂王能與質量優良的、適齡的雄蜂交配。其次還可以提早或者延長育王時期。
三、種用雄蜂的培育
培育種用雄蜂是育王的第一步工作。種用雄蜂是由父本蜂王所產的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
㈠培育時間
雄蜂由卵發育至成蟲需要24天,羽化後8—14天(平均12天)性成熟,即可與處女王交尾,交完尾後的雄蜂隨即死亡。雄蜂一般可活30—40天,日齡老的雄蜂也可與處女王交尾,但在婚飛過程中,對處女王的追逐卻不如青壯年雄蜂。處女王由卵發育至成蟲需要16天,羽化後5—7天性成熟,即可與雄蜂交尾,根據雄蜂和蜂王的發育及性成熟時間可以看出應在移蟲或移卵育王前20—25天開始培育種用雄蜂。
㈡培育方法
在選擇好種群的基礎上,挑選較老蜂王群,調整群勢密集蜂數,加強飼餵蜜、粉或其代用品,在父群中加進一張事先準備好的雄蜂脾,並抽出空的工蜂脾迫使父本蜂王在雄蜂脾中產雄蜂卵。待雄蜂脾產滿雄蜂卵後,可根據情況,或是將這張雄蜂脾繼續留在父群中哺育,直至雄蜂房完全封蓋。雄蜂脾兩面的蜂路要適當放寬,蜂多於脾。哺育雄蜂,必須對該群進行獎勵飼喂,特別是要加強蛋白質飼料(花粉或其代用品)的供給,直至雄蜂房完全封蓋為止,以保證種用雄蜂在幼蟲期能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保證它健康地發育。在培育種用雄蜂的同時,要注意經常剔除非父群中產生的雄蜂蛹和殺滅非種用雄蜂。
㈢雄蜂質量重要性
雄蜂的質量和數量,直接影響著蜂王交尾的質量。處女王在性成熟後婚飛的次數以及需要和多少只雄蜂交尾,主要取決於性成熟的雄蜂的質量和數量。因此,在育王期間,專門培育的雄蜂,其數量要佔絕對優勢,以造成強大空中優勢。天氣狀況也會對交尾成功率產生一定的影響。種用雄蜂的質量高,數量多,將會大大提高交尾成功率。受精充足的蜂王不但開產時間早,而且產卵力旺盛,維持正常產卵的時間長。
一般蜂場一次培育的蜂王數量不會太多,通常只有幾十隻,可按1隻蜂王培育50—100隻雄蜂的比例來培育種用雄蜂。
三、雄蜂的性成熟及交配
新羽化的雄蜂遠遠還沒有性成熟,精細胞、儲精囊及粘液腺仍然要經歷深刻的生理學和組織學的變化。
雄蜂羽化出房後,通常需經6—7天才能飛翔。達到性成熟須在12天以後,出房後約15天才能與處女王交尾。如從卵產下算起要40天左右。這時精子已由睪丸轉移到儲精囊,粘液腺大量分泌粘液。由於雄蜂和處女王的性成熟期不一致,在人工育王時,必須先培育雄蜂,再培育蜂王,兩者要相差20天左右,一般掌握在看到雄蜂出房之時著手移蟲育王。
檢驗雄蜂性成熟的方法除從其出房日期上推算之外,還可以進行實地判斷,即抓取一隻雄蜂,用拇指和食指擠壓它的胸部,擠壓後,如果生殖器外翻,並在外翻的生殖器前端看到有米黃色的稠液說明性已成熟;若擠壓後生殖器不外翻或外翻後,看不到有米黃色稠液,表明性還未成熟。掌握雄蜂性成熟的時間,對適時進行人工移蟲育王,確保新王交尾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雄蜂的婚飛在其羽化後的第8—14天開始,於中午前後開始出巢飛翔,一直可延續到下午5點,大部分雄蜂在下午2—4時飛翔,雄蜂初次定向飛翔的時間只有幾分鐘,以後飛翔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均為25—27分鐘,最長可達50分鐘。在晴暖天氣,一隻性成熟的雄蜂通常進行幾次飛翔,在兩次飛翔之間,在巢內停留幾分鐘,工蜂飼餵食物。雄蜂婚飛範圍的半徑為2—4千米,個別的可飛到5千米以外。雄蜂大部分在距地面15—30米的高度飛翔,而工蜂的飛翔高度為8米以上,雄蜂的婚飛活動是在離蜂場一定距離的某局部空間內進行的。在該局部空間內,有大量雄蜂來回飛行。這些雄蜂可能來自周圍的若干個蜂場。這一局部空間便稱為 「雄蜂圈」,而且雄蜂圈每年有在同一個場所形成的習性,只有處女王飛入雄蜂圈內,才有可能與雄蜂交尾。
四、雄蜂產生條件
雄蜂在蜂群中不是任何季節都有。只有在繁殖季節、蜂群強壯、有分蜂情緒、蜜源條件好的時候,蜂王才會在雄蜂房中產下未受精卵,培育成雄蜂。數量少則一二百隻,多時二三千隻。雄蜂不會採蜜,也不會幹任何別的工作,唯一的職能就是性成熟後飛出巢外尋找處女王交尾,而且食量很大。當外界蜜源稀少,或新王已經產卵,工蜂就把雄蜂驅逐於巢外餓死,蜂群中的雄蜂就會自行消失。但是在秋冬季節,如果蜂群失王,或新換的處女王未交尾成功,或蜂王衰老傷殘,工蜂會保留雄蜂。如發現這種情況,必須採取補王,合併蜂群等相應措施。養蜂諺語中,有「雄蜂進冬,群蜂必空」的說法。
以往,人們常常只重視蜂王的選育,忽略了雄蜂選育的重要性。雄蜂沒有群界,不論在大流蜜期還是分蜂季節,它往來如「賓」,表現了它在蜂群中的地位。這些現象都是蜜蜂在進化上的要求,通過自然選擇,達到種族進化的目的。
雄蜂在遺傳上佔有一半的遺傳物質。處女王的優生還必須加上雄蜂的優生才能導致蜂和蜂種的優生。雄蜂在蜜粉源豐富,適於分蜂的季節,工蜂卻給予它優厚的待遇,這是生物進化的要求。因為雄蜂性狀的優劣對後代的影響與處女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育種上培育優質雄蜂對提高後代蜂群的生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石麗萍 徐士磊
( 遼寧省蜜蜂原種場,遼寧興城 125100 )
加站長微信號:azhouyin QQ:20881379
可免費領取一支蜂蟄消腫用紫草膏
進入養蜂之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