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非沙漠蝗危機」愈演愈烈,蝗蟲大軍席捲東非、中東、南亞等地,巴基斯坦是這次蝗災的重災區。
這是2月15日在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拍攝的蝗蟲肆虐景象。新華社發
「巴鐵」受災,引來關注,網友們躍躍欲試,紛紛為巴基斯坦支招,其中一招是「牧鴨治蝗」。與此同時,由「『國紹1號』組成的10萬『鴨子軍團』將滅蝗出徵」的傳言甚囂塵上。不過,中國經濟網、澎湃新聞等媒體也很快闢謠,證明此事「子虛烏有」。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的專家認為,從目前的考察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採用「牧鴨治蝗」,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的噴灑更有利於緊急治理巴境內的大面積蝗災。
沙漠蝗蟲,此次蝗災的「主角」
2010帛琉沙漠蝗紀念銀幣
那麼,所謂的「牧鴨治蝗」是否真實存在?在中國知網上,按主題搜索「牧鴨治蝗」,可以查到12篇論文。這些論文表明,在某些地域,「牧鴨治蝗」確實展開過試驗,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主要針對的並不是沙漠蝗。
無論怎樣,這則新聞確實讓人們關注「鴨鴨」們。小鴨子天生呆萌,人畜無害,自古便是田園風光的重要角色,深受人們的喜愛。有關鴨的古詩也不少,比如蘇軾的《題惠崇春江晚景》中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晏幾道的《浣溪沙》中有「臥鴨池頭小苑開,暄風吹盡北枝梅。」
但鴨也有很多種,或許您不一定都能分清。接下來,本文將借用幾枚紀念幣,為您講述更多關於它們的故事。
這枚金幣展示了綠頭鴨一家其樂融融的畫面,但沒體現出綠頭鴨的特徵——綠頭。所以您得看下面這一枚:
有些朋友看了可能會納悶:這枚銀幣的確出現了綠頭鴨,但另一隻卻不是綠頭,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它們都是綠頭鴨,只不過只有雄鴨才是綠頭,這是因為在鳥類世界中,雄性總是被挑選的對象,雄鴨在長期的演化中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而雌鴨不需要用鮮豔的顏色博取異性的好感,樣子就比較「低調」。
綠頭鴨在世界廣泛分布,據說,我們熟悉的美食「北京烤鴨」的原材料北京鴨,就是綠頭鴨經過人工馴化的產物。
在安徒生童話中,醜小鴨其實是一隻天鵝寶寶,但它卻一直被當成小鴨子——這也難怪,天鵝、鵝、雁及鴛鴦都是鴨科動物,它們的幼崽混在一起,人們未必分得清。
2005曼島童話系列《醜小鴨》彩色紀念幣
不過,這世上真的有「醜小鴨」,它們的名字是醜鴨。不過,醜鴨並不醜,不信你看這枚紀念幣:
實際上,醜鴨的名字源於義大利即興喜劇中穿戴花哨的丑角。醜鴨的體型不夠龐大、繁衍速度也比不上家鴨,但它們的活躍範圍卻遍布北美洲和歐洲以及亞洲東部,這也許是因為它們的成長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少會出現夭折的情況。
當然,和大多數鳥類家族成員一樣,只有雄鴨羽毛鮮豔,畢竟它們不好好打扮,就找不到「媳婦」。
針尾鴨,特徵在於雄鴨的尾羽又長又細,正如下面這枚紀念幣展示的樣子:
針尾鴨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大陸北部,常出沒於內陸河流、湖泊和低洼溼地。食譜包括苔蘚、水草、雜草種子、軟體動物(如淡水螺和少部分昆蟲)。而在求偶期間,雄性針尾鴨的尾羽會變得更長更尖。
桂紅鴨棲息於沼澤和池塘中,是一種「鑽水鴨」,這種鴨只會在水面覓食,不會潛入水中。雄鴨羽毛為鮮豔的紅色,雌鴨羽毛則為棕色。
桂紅鴨共有五個亞種:北方桂紅鴨、熱帶桂紅鴨、博氏桂紅鴨、安地斯桂紅鴨、阿根廷桂紅鴨。每年,北方桂紅鴨會進行遷徙,到南美洲北部與加勒比海地區過冬。這種鴨雖然也被人類捕食,但目前尚屬無危物種。
對鴨子「嘎嘎」的叫聲,人類早就習以為常,但有一種鴨不愛鳴叫,這就是帆背潛鴨。
帆背潛鴨又稱美洲磯雁,因背部具有類似於帆布的精細編織紋而得名。它們棲息於開闊湖泊、沿海瀉湖,活動能力令人羨慕——既能排成"V"字隊形飛行,也能依靠浮力在水上休息,甚至可以潛水覓食。它們的食譜以水生植物和魚蝦貝殼類為主。帆背潛鴨是群居動物,對家庭也很重視——繁殖期間,雄鴨協助雌鴨營巢,雌雄共同參與幼崽的養育。
鴨家族中也有部分種群面臨生存危機,白頭硬尾鴨就是其一。
雄鴨特徵為白頭、藍喙、硬尾,正如其名。白頭硬尾鴨性格謹慎,面對人類世界保持著神秘感。它們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北非、西亞和中亞等地,屬於瀕危動物,總數只有一萬多隻。
與現實世界相比,動漫世界中的鴨更受小朋友們喜歡,最著名的鴨莫過於唐老鴨,這是迪士尼在1934年創造的經典動漫角色。
唐老鴨常以頭戴水手帽,身穿水手服的形象出現,它脾氣暴躁,說話時哇哇亂叫,雖然做過不少荒唐事,但因為心地善良,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不少粉絲。它還有個女友,叫黛絲鴨。
唐老鴨是什麼鴨?有人認為是柯爾鴨「Call Duck」,這是一種人工馴養的鴨子,在荷蘭曾被用作誘餌,它們尖銳的叫聲可以吸引其它鴨子進入獵人設下的陷阱。1935年,美國禁止在野鴨狩獵中利用柯爾鴨,如今柯爾鴨主要作為寵物被人類飼養。
成年柯爾鴨,圖源:en.wikipedia.org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錢幣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全文」,進入商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