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咱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核武器中的「彈藥」鈾到底是什麼樣子。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仿佛氫彈的原理是今天繞不過的話題了。
太專業的咱們也不懂,今天咱們就簡單的說一下氫彈的威力吧,大家可以直觀的比較一下氫彈和其它的爆炸破壞程度。
首先咱們先來一個猛料,看一下各種爆炸性武器威力的對比,大早晨的千萬別嚇尿了:
珍愛和平,遠離爆炸,這是多麼樸素的警告啊,所以,好好的活著比什麼都幸福,別說是威力這麼大的爆炸了,就是和媳婦大吵一架,搓衣板和鍵盤還不跪壞兩三塊。。。
視頻中我們看到的TNT炸藥,叫三硝基甲苯。人們經常用當量來表示一個武器的威力,意思就是它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多少質量的TNT爆炸。如果用能量單位焦耳來表示,那麼1噸TNT爆炸釋放的能量約等於41.84億焦耳。
1945年8月6日投在廣島的那顆原子彈,代號叫「小男孩」,就是槍靶式,用兩塊都比臨界質量小的鈾235(必須都比臨界質量小,否則就不穩定了),中間放炸藥。引爆炸藥,產生高溫高壓,將這兩塊鈾235合併成一塊大於臨界質量的鈾235,就能產生爆炸,當量約為1.5萬噸。
投到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內部構造
1945年8月9日投在長崎的那顆原子彈,代號叫「胖子」,用的是環式,將N塊都比臨界質量小的鈽239堆圍成一個圓(曼哈頓計劃裡發現不僅鈾235,鈽239也可以核裂變),通過炸藥引爆,將它們往圓心中間擠,合併成一塊大於臨界質量的鈽239,產生爆炸。當量約為2.1萬噸。
胖子原子彈內部爆炸原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當量約為2.2萬噸。人類歷史上試驗過的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是1952年11月16日美國爆炸的「常春藤之王」(Ivy King),它的當量是50萬噸。
那麼,氫彈是什麼樣的當量呢?
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的第一顆氫彈,當量約為330萬噸。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試驗的氫彈,是1952年11月1日美國爆炸的「常春藤麥克」(Ivy Mike),這枚氫彈高6米,直徑為1.8米,重達65噸,看上去像個大暖瓶,比一輛載重汽車還大,它的當量是1040萬噸,在太平洋的埃內韋塔克環礁上爆炸,它的爆炸讓全世界看到了氫彈的恐怖。
美國第一代氫彈
常春藤麥克的蘑菇雲
這面這段詳細記錄了人類第一顆氫彈爆炸的場景:
「麥克」的爆炸在外觀及效應上是可怕的。當時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熱核太陽,零時發出持續的耀眼閃光和灼熱的熱浪。火球直徑發展到3.5英裡完全吞沒了埃內韋塔克及其周圍的島礁,幾乎把島上所有的東西都氣化了。原來小島的地方在沙子及珊瑚中形成了50米深、1.9公裡直徑的巨大彈坑。整個試驗用的2700米長的膠合板棚徹底消失,混凝土掩體被部分燒毀。
「麥克」爆炸動態圖
爆轟波達到好幾公裡遠,在其經過的途中壓壞並掃除一切東西。近處島嶼上的植物及動物,被熱浪及擊波清除乾淨,「麥克」的熱煙雲上升到32公裡高,擴展到160公裡遠。爆炸產生的熱脈衝在幾公裡外可以感覺到,持續好幾秒鐘。一架作效應試驗的B-36D型飛機在離爆心水平距離24公裡、12000米高處探測到52°C的升溫。
美國B-41核炸彈
美國曾經裝備部隊的威力最大的氫彈,是B-41核炸彈,又稱為Mark-41,在1961年至1976年期間服役。它的當量是2500萬噸。
蘇聯「沙皇炸彈」(氫彈)
人類歷史上試驗過的威力最大的氫彈,當然也就是人類歷史上試驗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是蘇聯在1961年10月31日爆炸的RDS-220氫彈,經常被稱為「沙皇炸彈」。它的當量是——5000萬噸,功率相當於太陽的1.4%。爆炸達到的溫度約為3.5億度(太陽中心溫度約1500萬度),爆炸產生的熱風讓170公裡之外(上海到杭州距離)的人受到3級灼傷,爆炸的閃光造成220公裡以外(北京到承德距離)的人眼睛劇痛與灼傷,甚至造成白內障及失明。
↓↓假設爆炸發生在西安,不到一千公裡外的北京城內所有玻璃怕是不保
「沙皇炸彈」爆炸後現場立即騰起一個直徑4600米(142個艾爾菲鐵塔)的大火球,1千公裡外的地方都看得到。爆炸後生成了一朵寬近40公裡,高60公裡的火紅蘑菇雲(7個珠穆朗瑪峰疊羅漢也才不到62公裡哇~~),據史料記載蘑菇雲升起67公裡高,1000公裡外的格陵蘭和阿拉斯加,人們驚慌失措地看到了閃光,其衝擊波整整圍繞了地球三圈。
↓↓假設爆炸發生在紐約,黃色的就是這個大火球↓↓
雖然是空中試爆,美國地質調查儀仍偵測到5~5.25級的地震。距離測試地點55公裡內所有房屋全毀;數百公裡內的房屋門窗盡毀,屋頂都被掀翻只有磚石牆壁殘留;連1千公裡外芬蘭的房屋玻璃都被震碎了;爆炸後的電磁脈衝波造成了60分鐘的無線電通訊空窗期;產生的暴風吹送了將近千公裡。引發的大氣擾動足足繞了地球3圈。。。更駭人的是,爆炸將整個亞歐大陸向南推移了7毫米。
回回神,下面這個視頻講述的就是氫彈的威力:
原子彈的當量是在萬噸至十萬噸的級別,而氫彈的當量是在百萬噸至千萬噸的級別。基本上,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高出兩個量級!
氫彈原理:
氫彈的原理靠核聚變,就是核裂變的逆過程。一言以蔽之:能量的來源不同。常規武器用的是化學能,原子彈用的是裂變能,氫彈用的是聚變能。
化學能來自化學反應,本質是在原子核不變的情況下,原子核外的電子重新排布。
甲烷燃燒反應
原子彈的核裂變是中子轟擊在元素周期表裡靠後的重的原子,轟出兩個輕的原子和一堆中子,且反應前後有質量虧損,這部分質量轉化成能量,釋放出光和熱。鈾-235裂變
氘氚核聚變
與核裂變相比,核聚變的過程完全相反,是兩個輕的原子(如氫的同位素,氕,氘)在高溫高壓下發生碰撞變成一個重的原子(如氦)並釋放中子。過程中也有質量虧損,放出光和熱。
條件就是高溫高壓。溫度是微觀物體的運動速度取的宏觀平均值,溫度越高粒子的運動速度越快。
原子核靠強力將質子和中子捆綁在一起,但強力是短程力,力氣雖大,力距卻非常短。高壓讓粒子儘可能聚攏,增加碰撞的機率。高溫使得粒子高速碰撞,讓原子核衝破外面的電子保護層,兩個原子核互相摸到對方,一旦摸到,強力就能讓兩個原子核合併成一個。
核彈的擠壓原理
要使得核聚變能發生,溫度需要高達4千萬度。所以氫彈的核心是如何產生4千萬度的高溫讓原子核發生聚變?在氫彈裡放一顆原子彈!因為原子彈爆炸時中心溫度瞬間能高達1億度。
3分鐘看懂氫彈的爆炸原理(為了杜絕你們幹壞事,沒有8級英語水平只能直觀的了解):
總體概括來說,不要動不動就說打仗,動不動就說投顆原子彈,核威懾絕大部分來自氫彈,真不是原子彈。原子彈的威懾只能詐唬詐唬無核國家,對有氫彈的國家來說原子彈的威懾基本屬於逗比行為。說多了就顯得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世界能源工業中有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可控核聚變,就是讓這個爆炸不要一下子全部爆開,而是緩慢地放出來,釋放的能量用來發電。目前看是很困難的,如果能突破這個問題,人類就等於能製造一個小太陽,太陽就是不斷發生核聚變釋放出光和熱。
參考資料:
[1]風雲之聲:于敏與氫彈(一)氫彈的科學原理 | 袁嵐峰
[2]機械美學:【殺器之美】沙皇氫彈,人類史上殺傷力最大的炸彈之王
[3]中核集團:我國原子彈、氫彈、核潛艇研製珍貴畫面曝光
[4]環球物理:【物理原理】原子彈和氫彈,誰的威力大
[5]鄭文軍事:被氫彈衝擊波擊中是什麼感覺?親歷者回憶
[6]火線突擊:氫彈相比原子彈,威力大多少?
[7]自然科普家:各種爆炸性武器威力大對比,直觀認識它們的可怕
[8]科學解碼:3分鐘看懂氫彈的爆炸原理!這在60多年前是頂級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