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1月6日,一架披著彩色塗裝的「翼龍II」大型無人機在甘肅金昌首飛成功,外形依舊是威風凜凜的翼龍,帶著自己的新名字「甘霖-1」和新使命飛上藍天。
對於大名鼎鼎的「翼龍II」軍用察打一體無人機,人們並不陌生,它能掛載10枚空地飛彈,續航時間長達30個小時左右,在偵察搜尋目標的同時,對確認目標予以致命打擊,在國際上,僅有美軍的MQ-9 「死神」無人機能夠媲美,阿聯、沙特、奈及利亞、埃及、巴基斯坦等都大量採購甚至直接購買了組裝生產線,在戰場上已經立功無數。
而我國處於和平年代,這種大型無人機卻並非無用武之地,這次完美轉身就是創造新功績的實踐。在這之前,通常都是採用高炮、火箭彈或有人駕駛飛機增雨,但都有明顯不足,比如高炮、火箭彈增雨,費用不算高,但得設置固定陣地,等雲彩來了才能作業;而有人飛機增雨,成本很高,據報導,每次達500萬元左右,很多缺水地區用不起。而且有人駕駛飛機必須鑽雲作業,特別是在氣象複雜的山區,風險非常高。
而高度自主的「甘霖-1」號則兼有二者之長,6個掛點能掛10枚飛彈的大翅膀,掛載人工增雨焰條、煙彈發射巢、碘化銀播撒器等人工增雨裝置毫不費力,近30個小時的續航能力也遠非有人駕駛飛機可比,從幾百米到6000米以上的雲層,它都能追著打下雨來。更重要的是,飛行控制人員可以坐在控制方艙中,鑽山入雲也無需擔心生命危險。
「甘霖-1」號預計每年將飛行50架次,給祁連山區增量降水6-8億立方米,為甘肅省特別是西北部缺水地區帶來陣陣甘霖。
除了人工降雨,像翼龍II這樣的大型無人機在民用方面還有很多空間大有作為,機上的衛星通信、合成孔徑雷達等先進設備,在森林防火、防洪防澇、地質監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都能大顯身手。
採購和使用費用卻不高,「翼龍II」外銷價才200萬美元/架,而它一架次飛行的效率可能抵得上有人飛機多個架次,起降機場要求也比普通機場低,可見未來,以「甘霖-1」號為代表的無人機將在民生領域大立新功。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李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