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有我 | 30年兵齡的一級軍士長,託舉「戰鷹」向戰飛!

2021-02-07 北陸強軍號

飛掠、迴旋,伴著戰機劃破蒼穹的呼嘯聲,一架架直升機平穩地降落在停機位上。此時,一個消瘦的身影昂首挺胸地走到戰機前,開始熟練地繞機檢查,輕輕撫摸著機身,仔細端詳著陪他飛越山川河流的「寶貝疙瘩」。他便是一級軍士長項有餘。

「以前我們村子裡有個退伍老兵,我總喜歡找他借軍裝穿,感覺軍裝真好看!五角星是紅的,領章也是紅的……」時隔多年,每當回憶起與軍裝結緣的時刻,項有餘都激動不已,感慨萬分。


項有餘2009年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


1990年,項有餘如願參軍入伍,成為了陸軍某航空兵部隊中的一員。為了儘快掌握本職崗位專業技能,他白天進場跟班作業,晚上加班夜學,每當遇到困惑難題,便第一時間向老機械師請教,並把疑惑一一記在筆記本上,第二天自己摸索實踐,尋找答案。憑著這股認真鑽研的勁頭,項有餘很快便成為了戰友心目中的「技術大拿」。入伍第四年,項有餘因工作突出,業務水平精湛,開始擔任代理空勤機械師。從此,他便託舉著戰鷹,在祖國的藍天上高飛遠翔。


在部隊飛行員集體裡流行這麼一句話:有老項跟飛,安全放心!事實就是如此,從事機務工作30年來,項有餘從未發生過一起人為差錯和責任事故,安全保障飛行3800餘小時,排除各類故障隱患千餘次。在工作中,他通過「望聞問切」練就了為戰鷹「把脈治病」多項絕活。


一次飛行任務前,項有餘和往常一樣,開始對照清單檢查戰機各系統參數性能,確認無誤後熟練地拉動發動機油門杆啟動戰鷹。「噠噠噠……」霎時間,鐵翼飛旋聲和發動機轟鳴聲相互交織,震耳欲聾。

突然,細微的「滋滋」聲傳來,頓時他心頭一緊,雙眉微蹙。「不好!聲音不對,一定是某個地方出了問題!」他用敏銳的目光開始仔細掃描各儀表數據,希望能查出噪音的蛛絲馬跡。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項有餘仔細地觀察著各項數據變化,滑油壓力正常,功率指示正常……

「難道是我聽錯了?」就在這時,項有餘目光一聚,綜顯屏幕上發動機壓力出現異常起伏。

「問題應該就出在發動機上!」憑藉多年的機務工作經驗,項有餘第一時間確定故障發生點,隨後果斷向飛行員提議暫停飛行,停機檢查。


後經工廠技術人員檢測,判定是發動機某部位出現磨損。「如果當時忽視了這個異常噪音,飛機帶著隱患升空,極有可能導致發動機空中停機,後果不堪設想。」廠家技術人員不禁為項有餘豎起了大拇指。



後來,他作為先進機務代表登上表彰臺同戰友們分享經驗,飽含深情地說:「作為一名機械師,我始終不能忘記黨旗下的錚錚誓言,我的職責就是要讓戰友順利升空,平安返航。」



多次「從零開始」,沉澱過人技術


在30年的機務生涯裡,項有餘先後保障飛行5種機型。每一次轉換專業機型,他幾乎都是從頭開始學習。為了儘快摸透新機型,理論知識他記了厚厚的三大本;密密麻麻分布著的管路圖,他一遍又一遍地琢磨。

為了摸清新機型構造原理,他廢寢忘食地鑽研……及時整理故障類型、研究故障原因、判斷故障部位,每排除一次故障,安裝完一個機件設備,項有餘都會把拆裝經驗、故障現象詳細記錄下來,遇到不懂的技術難題,就及時請教廠家技術人員,直到弄懂為止。

「項機師,你業務水平都這麼好了,又從零開始學,這是何苦呢?」面對周圍戰友的不解,項有餘激動地說:「只有在平時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會有能力在關鍵時候站得出、頂得上!」



從1990年參軍入伍至今,項有餘和戰鷹風雨同舟,見證著陸航部隊的發展壯大。他更是將自己畢生所學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一批批「護鷹人」,帶出的徒弟中有的成了高級士官,有的提幹,甚至還走上了領導崗位。面對筆者的採訪,他說: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須不斷地努力,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如果再有軍旅30年,我還要守護戰鷹!

相關焦點

  • 看,一級軍士長是這麼幹的!
    正是這樣一雙明亮而有神的眼睛,鎖定了戰鷹上大大小小的故障,一雙寬厚而粗糙的大手,排查了千千萬萬次飛機上的零件。「我們機務兵是戰鷹的保姆,愛護這些飛機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孩子磕了碰了沒啥,可飛機上哪怕有一丁點細小的痕跡都讓我心疼。」28年前,高中畢業的梁勇懷著十分樸素的想法入了伍,「那時候家裡窮,當兵光榮,可以給父母爭光。」
  • 一級軍士長王忠心將退役!「比將軍還寶貴」,30年鑄就傳奇
    其中,一級軍士長更是被視為軍隊的寶貝,甚至被形容「比將軍還寶貴」。比如被稱為「飛彈兵王」的火箭軍某部一級軍士長王忠心。王忠心根據軍媒報導,49歲的王忠心將於近期退伍。軍士長這個軍銜,從1988年設立後,經過幾次變動。
  • 28年,「一級強軍工匠」這樣煉成!
    盛夏之際,晨光熹微,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機場一片忙碌景象,戰鷹列隊蓄勢升空……「老班長,這個地方不是剛複查過嗎?你怎麼又去檢查了……」筆者聞聲望去,只見一名雙鬢染白、皮膚黝黑的老兵正探著腦袋,左手拿著強光燈右手搭著藍抹布,聚精會神地檢查飛機進氣道……這位「老班長」名叫曾華榮,是該團機務三中隊的一名機械技師、一級軍士長。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看完你會懂得他們為什麼被稱為「瑰寶」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仰望天空、心系藍天,用精湛的維護技能守護祖國的戰鷹;他們極端負責、精心維修,以高度的責任感託舉戰友生命和國家財產
  • 一級軍士長:二等功!三等功!
    項有餘是一名從軍30年的「老空勤」。為保證戰機安全飛行,他每次都要提前1小時到達外場進行開飛前檢查。當天飛行結束後,他還要再花2個小時進行飛行後檢查。這次轉場飛行,同乘的還有一名即將成為空中機械技師的新同事薄旭。「注意觀察各儀表數據,做好記錄,以後伴飛保障要養成良好習慣,一定要細心觀察。」
  • 軍營裡一級軍士長是什麼級別?工作職責是什麼?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我的戰鷹繞著寶島飛》——柔和中傳遞實力,旋律裡展示自信!
    摘要:4日,空降兵部隊政治工作部發行的一首MV《我的戰鷹繞著寶島飛》在臺灣引起關注,有媒體稱這首曲風柔和的歌曲帶有恫嚇意味
  • 「一級軍士長」有什麼待遇?退休後享正師級待遇,比上將還稀少!
    關於一級軍士長的待遇,人們僅僅籠統的知道其退休後享正師級待遇。那麼,一級軍士長都有什麼待遇呢?太裡。  龍華那邊的事不比遠方少。 自從上次被李東擺了和許聖哲聯手擺了一道,龍華集團這段時間正忙著呢。 許江華倒是沒引咎辭職,不過許如龍那傢伙卻不得不站出來給他老子頂缸。
  • 戰歌伴隨戰鷹飛!空軍文藝輕騎兵又出發了……
    戰歌伴隨戰鷹飛——空軍文藝輕騎兵走進東部空軍一線任務部隊戰鷹丈量祖國河山,戰歌響徹碧海雲天
  • 一級軍士長有多厲害?正萬裡挑一的兵王
    這種士官管理體系在軍隊持續了好些年,一直到前些年被新的士官體系所代替。新的士官銜級體系為三等七級。初級士官:下士、中士;中級士官:上士、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這其中,一級軍士長為我們軍隊的最高銜級,一級軍士長有多厲害?比將軍還要珍貴,都是軍隊非常寶貴的技術人才,是軍隊當之無愧、萬裡挑一的兵王,而且是兵王中的兵王。
  • 同為轉業,16年兵齡轉業士官的兩大優勢無可逆轉
    這個無需多說,雖然16年兵齡比12年兵齡只多了4年,但是在量化評分時卻多出了整整16分。因為服現役滿12年以內的,每服役1年計3分,滿12年以後,每多服役一年計4分。案例一,劉華是16年轉業士官,王海是12年轉業士官,兩人轉業後競爭當地的一個事業單位崗位。劉華的檔案分數為50分,王海的檔案分數為30分,雖然王海有個三等功可以加10分,但是依然趕不上劉華的50分,輸就輸在軍齡分上,要知道12年後多出的4年可是16分,相當於一個三等功和2個戰時嘉獎。
  • 「戰鷹2019-超級戰士」軍事夏令營
    、戰鷹日記本和筆、拖鞋、臉盆、馬扎凳        營區就餐,營養配餐(六菜一湯兩樣主食),每人每天一袋牛奶、一個雞蛋、保障充足水果        標準韓式榻榻米床和單人床兩種,除1--2次戶外帳篷露營外,宿舍內均有獨立衛生間和淋浴        夏令營每天都會安排科學合理的訓練內容,既有軍事訓練項目,又有豐富多彩小戰士們喜聞樂見的遊戲活動。
  • 有一種年,叫做守護
    他們正與長空相伴,與戰鷹相守,為祖國守歲,為人民站崗。當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吃餃子鬧新春時,我們24小時在機場值班,隨時駕機升空做好打仗準備。箭在弦上是我們的戰鬥姿態,引而待發是我們的日常狀態,戰位有我,請您放心!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走近飛彈陣地上的士官「天團」,他們把飛彈託舉上天!
    走近飛彈陣地上的士官「天團」,他們把飛彈託舉上天!■中國軍網記者 孫智英 王旭 通訊員 李振華今年5月,「八一勳章」獲得者、「飛彈兵王」王忠心光榮退休。擁有眾多人生高光的王忠心在介紹自己時,卻用了兩個「普通」形容自己:「我是一名很普通很普通的兵。」王忠心,這位「普通」的兵,34年如一日,帶著一份忠心立起了閃亮的坐標。5月15日,「八一勳章」獲得者、一級軍士長、「飛彈兵王」王忠心光榮退休。李鴻林 攝 2015年1月21日,習主席親臨原第二炮兵某基地視察。
  • 如果把戰鬥機比作戰鷹,那麼這位東臺人就是「擎鷹人」
    【人物名片】  吳志江,男,1980年出生,江蘇東臺人。1999年12月入伍,海軍中校軍銜,歷任潛艇主機班戰士、無線電師、航電師,現為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修理廠航電車間主任。  【人物小傳】  航電系統就像戰鷹的大腦,是飛行員處理信息、感知空中態勢的重要手段。
  • 「我愛祖國的藍天」——特級飛行員、一級作家寧明讀者見面會
    1949~1953年,根據中共中央決策,在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逐步建立健全作戰指揮、教育訓練和勤務保障體系,遂行要地防空任務,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參加抗美援朝,支援陸軍部隊進軍西藏和進行圍剿土匪作戰,成為一支有一定戰鬥力的空中力量。
  • 再見了,戰鷹!
    在帶教的32年裡他培養了10餘名優秀的空中機械師在教學中他強調最多的就是「只有把業務學好了,才能保證安全業務都學不好,怎麼放心讓戰鷹起航?」他曾跟隨戰鷹南徵北戰給守礁官兵送信為重大計劃航拍奮飛三十餘年他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