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版本不斷更新,艾尼路已經開啟了突破模式,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艾尼路,而是另外一位水雷系必備人物,突破奈美。擁有著雷系屬性法術傷害的奈美,是平民玩家水雷隊的首選。這次艾尼路的突破是否會讓水雷系再度崛起呢?下面讓我們結合實戰來分析詳細了解突破奈美。
一、奈美的突破成長對比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突破後的路飛在各個屬性的增幅有所不同,雖然總屬性值與之前的二檔路飛相同,均為31.18,但與路飛的全屬性增加25%相比來說,突破奈美的屬性增加較為一般,特別是力量屬性,只增幅了16.21%。但並不影響奈美屬性的優勢,因為奈美屬於力量智力成長都偏高的三圍分布。
二、技能實戰效果分析
技能一 雷光槍天候
在敵人中排放置一朵烏雲,然後用天候棒與其連線產生閃電貫穿兩者之間的敵人。覺醒技會將烏雲放置在後排敵人之後。
該技能是奈美的主要輸出技能,由於二技能和三技能的組合,使得奈美在釋放大招前,已經將對手進行了標記,因此雷系傷害的大招自然輸出不俗,技能效果如圖:
如果是覺醒技能,烏雲會放置在敵方後排身後,也就意味著覺醒技可以打到敵方所有人物。
技能二 幻想妖精
生成3個奈美幻象協助戰鬥,兩個站在奈美身前,一個站在身後。效果如下圖:
在介紹該技能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下奈美的四技能。
技能三 海市蜃樓天候
在一段時間內增加自身的物理閃避和法術抵抗。技能效果如圖:
開場1分27秒時,奈美頭上頂起一個飛速的標識,經小編多次觀察,該技能的持續時間為9秒左右,1分18秒時,該標識消失。但是!!1分09秒時,該技能會再次釋放!如此短暫的技能循環間隔,還不夠強大嗎?我們都知道在全民二檔路飛的情況下,1分10秒是個關鍵時間點。因此該技能的第二輪釋放對於奈美的存活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技能四 多重天候
幻象妖精產生的幻象現在可以各自釋放一種天候技能。(雷電天候)在隨機一個敵人頭頂產生一朵雷雲,造成雷系傷害並有50%機率麻痺敵人,隨後雷雲轉移到另一名敵人;(多雲天候)在法術攻擊力最高的友軍頭頂產生一朵白雲,提高其法術攻擊力;(暴雨天候)召喚一朵雨雲飄過所有敵軍,並為他們施加浸溼效果。
效果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左側的白色的雲朵為多雲天候,可以隨機為己方一名隊員增加法術攻擊力。圖中右側的黑色雲朵為雷電天候,會分別電擊5次對方的人物,並且不但屬於屬性傷害,而且可以造成對方麻痺效果。
上圖中右側黑色雲朵,為暴雨天候,該烏雲由左至右飄過敵方人物頭頂,並且對每個人物進行浸溼標記。
5、突破技
目前突破等級只開放到50級,突破技等級與突破等級相關。奈美的突破技能可以讓友軍的幻象提升攻速以及物理護甲和法術抗性,大大的提高了幻象的輸出與生存能力!
該技能意味著分身系,或者說幻象系的流派再次增強。主要搭配的人物有:莫利亞、多弗拉門戈等。
三、人物進階
奈美的人物進階為基礎四屬性,物理護甲的提升高於法術抗性,因此在洗鍊的時候應當注意均衡。
四、羈絆
1、天候棒改良
滿級增加法術暴擊119點,需求夥伴撒謊布。
2、冬島的重生
滿級提升所有友軍水系傷害7%,需求夥伴喬巴、Dr.古蕾娃。
3、魚人的歉意
滿級增加11.2%的法術穿透,需求夥伴甚平、小八。
五、優缺點以及實戰應用
優點:
1、力量正常出色,生存能力強。
2、自給自足,提供水系標記和雷系傷害。
3、分身持續的電擊,控制效果出色。
4、為分身系人物帶來大幅的提升。
缺點:
1、輸出不穩定,暴擊與不暴擊的差距較大。
2、在高端局無法成為通緝榜主力。
實戰應用:
比較適合回憶之戰和激戰之島的戰鬥。由於奈美的水雷系共存,讓其成為回憶之戰的必備品,另外,搭配豪格巴克等分身系,是激戰之島戰鬥中非常常見的組合。
六、奈美的陣容搭配與組合
1、無鋒組合
突破奈美+佳妮法+青雉+豪格巴克+毒Q
奈美可以佩戴能量共鳴,負責開場控制,豪格巴克佩戴能量共鳴,負責開場製造混亂,佳妮法和青雉佩戴穿透共鳴,負責團隊輸出,由於無鋒陣容,沒有前排保護,所以上場毒Q保證全隊不會瞬間被秒。
2、水電屬性組合
突破奈美+突破路飛+佳妮法+突破艾尼路+青雉
該陣容依賴突破路飛的保護,利用奈美、佳妮法、突破艾尼路、青雉這4大輸出造成水雷冰系混合傷害,可以適當調整奈美或青雉的晶石為能量共鳴,由此兼具輸出與控制。
結束語:
由於奈美為籤到人物,所以奈美屬於全民英雄!其在回憶之戰中的地位毋庸置疑,cost4的消費在激戰之島中也可以很好的進行搭配組合。此次艾尼路的突破,是否會再次掀起水雷系的崛起呢?新世界.山智後會不會祭出新世界.奈美呢?請各位玩家拭目以待。
——感謝資深玩家rita的精彩攻略
想知道更多的資訊?想要周邊手辦?那就關注《航海王 啟航》微信公眾號吧:
hhwqh2015
首款官方正版授權ONE PIECE手遊!
©Eiichiro Oda/Shueisha,Toei Animation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