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地圖:全球有哪些國家擁有高鐵?

2021-02-25 鐵路觀察

高鐵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肇始於日本,發展於歐洲,格局大變於中國。高鐵既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廣泛流行,也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局限於一隅,下面筆者就世界十大高鐵系統進行一下簡單介紹。「十大」應該算是一個比較適中的數字,既能覆蓋主要國家,又不至於濫竽充數。

一、中國和諧號CRH。對於日歐而言,中國高鐵既是後來者,也是學生,但我還是把中國高鐵排在了第一位,不僅僅是為中國超過10000公裡的總裡程,雖然這已經基本相當於其他所有國家高鐵裡程的總和,更是因為中國改變了高鐵這種交通工具的命運,由一個小眾的交通工具走向大眾普及。

中國高鐵肇始於1999年秦沈客專,到2013年年底運營裡程已經突破1萬公裡。2010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滬先導試驗段創造了486.1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京廣高鐵全長2298公裡,是全球運營裡程最長的高速鐵路。中國高鐵技術發展方興未艾,未來必將領導全球,不是因為中國是後發者有技術集成的優勢,不是因為中國人天生就比其他國家人民聰明,而是因為中國擁有最龐大的高鐵網絡(超過世界總裡程50%)、最複雜的高鐵運行環境、最龐大的高鐵乘客數量,這樣的客觀實踐必將誕生最偉大的高鐵標準,催生最好的中國高鐵技術。

二、日本新幹線。日本是高鐵大國,目前開通的新幹線共有8條,總裡程2673.7公裡排名全球第二,1964年10月1日,連接東京與新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幹線在東京奧運會前開通運營,也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高速鐵路。日本新幹線技術成熟,運行穩定,安全性較高,被稱為全球最安全的高速鐵路之一,也是世界上行駛過程最平穩的列車。除了迷你新幹線的路段外,列車運行車速可達到每小時270或300公裡,但在進行高速測試時,則曾創下每小時443公裡的最高紀錄。

三、法國TGV。法國對於高速鐵路的發展貢獻巨大,1971年法國政府批准修建TGV東南線巴黎至裡昂,1976年10月開工,1983年9月全線建成。開通後客運量迅速增長,經濟效益良好。TGV東南線的成功運營,證明高速鐵路是一種具有競爭力的現代交通工具。法國在高速鐵路技術方面有獨到之處,TGV採用動力集中方式。由於在修建高速鐵路之初,就確定TGV高速列車可在高速鐵路與普通鐵路上運行的技術政策和組織模式,所以目前法國高速鐵路雖然只有1892.27公裡,但TGV高速列車的通行範圍已達5921公裡,覆蓋大半個法國國土。2007年4月3,「v150」列車成功達到了574.8公裡的高速輪軌世界最高時速。

四、德國ICE。赫赫有名的ICE(城際特快列車,InterCityExpress,簡稱ICE)是以德國為中心的高速鐵路系統及高速鐵路專用列車系列。德國的高速鐵路技術儲備不亞於法國,1988年他們電力牽引的行車試驗速度突破每小時400公裡大關,達到406.9公裡。德國的高速鐵路,一條是1991年6月建成通車的曼海姆至斯圖加特線;一條是1992年建成的漢諾瓦至維爾茨堡線。目前,德國高速鐵路總裡程達1287.48公裡。

五、西班牙AVE子彈火車。我把西班牙高鐵排在第五位,理由只有一條,西班牙2056公裡的高速鐵路裡程排名歐洲第一,但是西班牙的高鐵技術研發弱於日本、法國、德國等高鐵大國,西班牙高鐵主要採用法國TGV技術。1992年4月,西班牙在巴塞隆納奧運會前夕開通了從馬德裡至塞維亞的高速鐵路,趕上了世界高速運輸的發展步伐。西班牙高速列車簡稱AVE,最高時速達300公裡。AVE還創造了一天客運量達到12338人次的記錄。

第六,義大利高速鐵路。義大利第一條高速鐵路是1992年修建的羅馬至佛羅倫斯線。1998年義大利對米蘭—博洛尼亞段180公裡鐵路進行改造升級,車速提高至每小時300公裡。截至目前,義大利高速鐵路裡程共計1525公裡。義大利高速鐵路採用最新型的ETR500高速列車,稱之為「義大利歐洲之星」。

第七、韓國「KTX」高鐵。韓國的KTX(Korea Train Express) )始建於1994年。KTX採用法國TGV-A型推拉式高速動車組,總數為46組,當中12組在法國阿爾斯通製造,其餘34組則在韓國製造。線路一頭是人口1200多萬的韓國首都,另一頭是韓國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釜山。2004年4月1日正式開通。韓國高鐵裡程661公裡。

第八,中國臺灣「THSR」高鐵。中國臺灣高速鐵路是連結臺灣臺北市與高雄市兩市之間的高速鐵路系統,貫通臺灣西海岸,以臺北為起點,經板橋、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至高雄,共八個車站,全長345公裡。高鐵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最高運營速度315公裡/小時。它的開通使往返臺北高雄兩市的時間縮短為1個半小時。1998年啟動臺灣高速鐵路興建計劃, 全線已於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車, 臺灣高鐵自通車以來,因為它的快捷、舒適,已經成為臺灣西部民眾往來的主要交通工。

第九,英國「歐洲之星」高速火車。如果英國不是世界鐵路的誕生地,或許我會把英國排在第十位,因為英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高鐵,僅有一段「歐洲之星」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法國北部高鐵的延長線,裡程不足100公裡。

歐洲之星是一條連接英國倫敦聖潘可拉斯車站與法國巴黎(北站)、裡爾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站)的高速鐵路服務。這種列車離開倫敦之後便跨越英吉利海峽進入法國,在比、法境內歐洲之星列車與法國TGV和Thalys使用相同的軌道,在英國境內則行走一段符合TGV標準的新軌道,這個已於2007年完工的兩階段計劃被稱為英法海底隧道。

第十、土耳其高鐵。土耳其2003年起開始建設高鐵,安卡拉至伊斯坦堡(安卡拉至埃斯基謝希爾段)2009年3月13日通車,第二期埃斯基謝希爾至伊斯坦堡在建中。安卡拉至科尼亞的線路於2006年開工,2011年8月23日開始營運。土耳其還規劃了多條線路連接各大城市,包括安卡拉至伊茲密爾、安卡拉至錫瓦斯、伊斯坦堡至布爾薩、伊斯坦堡至保加利亞邊界等。圖為西門子為土耳其生產的高速列車。

第十一,俄羅斯高鐵。好吧,俄羅斯的高鐵放到這裡湊個數吧,俄羅斯高鐵運行速度只有160公裡,嚴格說了不算高鐵,但是至少俄羅斯的高鐵服務員是最漂亮的,嘿嘿!俄羅斯開通了莫斯科到聖彼得堡的高速鐵路,引進西門子ICE的車輛運行,全程650公裡,運行時速160公裡左右。俄羅斯高鐵適應寬軌的Velaro RUS EVS是俄羅斯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西門子ICE3的基礎上生產的。

相關焦點

  • 高鐵地圖 全球有哪些國家擁有高鐵?
    高鐵既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廣泛流行,也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局限於一隅,下面筆者就世界十大高鐵系統進行一下簡單介紹。「十大」應該算是一個比較適中的數字,既能覆蓋主要國家,又不至於濫竽充數。,不僅僅是為中國超過10000公裡的總裡程,雖然這已經基本相當於其他所有國家高鐵裡程的總和,更是因為中國改變了高鐵這種交通工具的命運,由一個小眾的交通工具走向大眾普及。
  • 【高鐵視窗】全球十大高鐵系統大比拼
    高鐵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肇始於日本,發展於歐洲,格局大變於中國。高鐵既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廣泛流行,全球高鐵總裡程也不超過3萬公裡,但也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局限於一隅,目前世界上擁有高鐵的國家共有16個。義大利高鐵也有有自己獨有的貢獻:因為義大利主推舊線改造,舊鐵路線的條件又不太好,所以義大利就推出了擺式列車,是全球擺式列車的鼻祖,後來輸出大半個歐洲,也為日本等高鐵大國採用。
  • 為什麼美國高鐵仍是一場白日夢?
    將來幾十年裡,這個情況不見得有改變。那麼美國為什麼無力建設高鐵呢?並不是政治體制有問題。絕大多數建造了高鐵的國家,在建造時把方案公之於眾,聽取意見;比如德國和俄羅斯,和美國一樣採取聯邦制度,分別做決定的是各級政府。
  • 為什麼美國永遠不會有高鐵?
    美國有發達的汽車產業和汽車文化,3億人擁有2億多輛汽車,被稱為「車輪上的民族」;美國有密集的民航交通網絡,旅客出遠門坐飛機比鐵路更方便。▌政策持續性差高鐵是長期的大規模工程,需要有穩定、持續的政策支持和人力物力保障。倡導自由民主的美國政府決策像航班動態一樣「富於變化」,各界領導班子背後的利益集團也完全不同。新換一任總統,國家政策就可能與上一任總統任職期間的政策背道而馳。
  • 超級高鐵幹掉高鐵不可避免,馬斯克太恐怖
    對技術的發展方向與應用功能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夠正確預判,正確決策。同時,他們善於組織業內技術專家進行研發,並在短期內達到預定目標。而達裡爾·奧斯特那樣的人在這方面就差一些,所以,哪怕他們早就有了構想,卻遲遲難讓技術成果落地並進入商業運營狀態。但馬斯克們善於完成技術的領先性實用轉化,他的運營模式有了初步成果後,其他人也就有新的可落實的思路,有可能在馬斯克模式的基礎上取得成功。
  • 印度高鐵項目,中國輸了,日本卻哭了
    掌控孟買的印人黨右翼盟友斯納認為,子彈頭高鐵印度不熟悉,不知道將會發生哪些問題。印人黨則聲明,莫迪高鐵夢想不是服務普通人的,而是服務富人的,耗資巨大,破壞當地鐵路系統。這其實與印度基礎設施糟糕有極大關係。當時孟買突降大雨,準備乘通勤列車的印度人,紛紛選擇在車站附近的人行天橋避雨。一名目擊者說:「當時雨下得很大,橋上的人急著要下來,而從市郊列車上下來的人正在往上走,踩踏由此發生。」孟買市長立刻將怒火撒到了了印度鐵道部身上,認為鐵道部現在還高談闊論要修高鐵,完全是在搞謀殺。
  • 全面解析中國建設「環球高鐵」的前景
    文章並稱其他「利益攸關」國家,如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鐵路部門一定有興趣參加進來,在全球範圍內完成其他高鐵線路建設,包括開普敦—哥本哈根、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婁等線路。其中,全球官方掌握的外匯儲備達10萬億美元,且不少以「主權財富」基金的形式存在。此外,國際上還有充足的私人資本。 再次,從「成本—收益」關係看,建設環球高鐵的內在需求很大,並將不斷增大。目前世界上交通運輸主要分陸海空三途,三者各有優劣。
  • 【推薦】張敬偉:印度選擇日本高鐵,是對中國的「瑜亮情結」在作怪
    本次安倍訪印,雙方合作的重點一是高鐵項目,二是共建「亞非發展走廊」(AAGC)。兩個合作項目都清晰地指向中國。中國高鐵技術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鐵運行網絡。而且,中國高鐵擁有技術穩定、成本低廉和運行速度快三大優點。因而,從東南亞到其他地區,中日全面展開高鐵市場戰。
  • 深度 新馬高鐵爭奪戰面面觀,中國勝算有多大?
    如果再獲得新加坡至馬來西亞的高鐵訂單,在軌道寬度和系統等方面,「中國規格」將在東南亞擴大,日本企業等再進入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而在中日明裡暗裡交戰正酣之時,韓國近期也表明了強烈的參與意願。高鐵商戰為何如此白熱化,東亞三強激烈爭鬥背後,各自都有什麼算盤?  儘管從昆明出發,通向新加坡的3000公裡(準)高鐵線路網,基本還在紙上。
  • 中國是如何成長為高鐵領域強大的競爭者的?
    日本和中國不是僅有的重視高鐵的國家嗎?日本沒有中國那麼遼闊的土地來建高鐵,看起來有點片面。2015年的今天,無論在技術上還是運營上,中國都是全球高速鐵路(HSR)的領導者。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鐵網絡,截至2014年12月,高鐵運營裡程已超過19369.8公裡(12,035.8英裡),超過世界其他高鐵軌道的總和。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計劃,而是多年來精心策劃的結果。中國高鐵產業的迅速崛起是由社會、人口、經濟、工業和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中國高鐵還能變身「幽靈飛彈」車?!
    中國不斷延伸的高鐵線路讓美國媒體產生了奇怪的猜想。
  • 大國:日擊敗中國拿下印度高鐵 印專家質問印度要啥高鐵
    上臺來一直積極搞建設的莫迪甚至表示,希望「這項工程將在印度鐵路系統掀起一場革命,將加快印度走向未來的進程。」然而看看眼下印度的鐵路系統吧:龐大、朽舊、殘破,印度鐵路系統幾乎不賺錢,自我維持都難,更談不上用於現代化改造和提升安全水準的新增投資了。相比這些,印度真的需要一條高鐵嗎?
  • 印度新幹線正式開工 中日高鐵「爭霸賽」拉開帷幕!
    日本一般只會提供1.5%的貸款利率和不超過25年的貸款期限,開出如此優惠的貸款條件,很可能與中日兩國之間在高鐵產業市場上競爭愈演愈烈有關。根據研究機構BCC Research估算,到2019年全球高鐵市場將達到1330億美元規模。
  • 「新馬」高鐵涼涼?原來,「新」不是新加坡,而是柔佛州新山!
    他還說:「高鐵發展將讓新馬兩國的合作更密切,兩國最終將擁有更緊密的互相依存與利益關係。」兩國之後相繼宣布了新隆高鐵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終點位置。新加坡確定將終點站建在裕廊東,以配合裕廊湖區發展為第二個中央商業區的整體計劃,裕廊鄉村俱樂部所在的地段因此被徵用。
  • 印度高鐵運行3天創下世界紀錄!國人看後直言:中國高鐵真比不了
    大圖模式引言在我國飛速發展的途中,身旁總是有一個印度在和我國較勁,不管是各個方面,印度都以超越中國而作為自豪的地方
  • 高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智庫論壇在京舉辦
    高鐵產業是國家大力支持、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期間,經過持續不斷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我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 中日爭食海外高鐵蛋糕 日本擬在泰國插一手
    但以此為條件,單純從貸款利息比較,ODA貸款確實能省下更多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  對此,香港媒體擔心,去年年底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泰國總理巴育共同見證下敲定的《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下稱「《備忘錄》」)「恐生變數」。更有聲音認為,中國或繼已然停止招標的墨西哥高鐵項目後,「再敗一回合」。  《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得知,上述擔心可能是多餘的。
  • 關注 中國高鐵大揭秘:「微笑曲線」理論
    【從2007年一路走來,有這樣一個集團,它是集高端軌道裝備和重型機械裝備研究、設計、製造、施工於一體的大型專業化集團,歷經7個年頭,從門外漢到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他們讓中國的高鐵道岔和盾構掘進技術在國際上揚眉吐氣。】
  • 為什麼普通列車軌道鋪碎石,而高鐵軌道卻不用?
    作者:閆老師來
  • 中國通號亮相馬來西亞中國高鐵體驗展
    1月16日,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牽頭舉辦的中國高鐵體驗展本次展覽是繼2015年底在吉隆坡KLCC舉行首次中國高鐵展覽和研討會後,中國高速鐵路的又一次整體盛大展出,旨在宣傳中國高鐵的先進技術和建設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