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是革命老區,也是雙擁運動的發源地,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在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中,慶陽紅色革命老區再次出發,不斷優化工作載體,動員社會組織、民間力量積極參與雙擁共建,探索了一條政府引領、多方聚力、社會參與的社會化擁軍新路子,譜寫了慶陽雙擁工作新篇章。
組建社會組織,搭建退役軍人與服務保障機構的橋梁紐帶。針對服務保障機構初創、力量薄弱的難題,慶陽市發揮優秀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企業的優勢,引導他們參與服務保障退役軍人。2020年3月,經張保華、範進儒等退役軍人志願者申請,慶陽市指導成立了慶陽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填補了慶陽市無愛國擁軍社會組織的空白,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成立後,全省組建的首家從事擁軍優屬活動的社會組織,架起了退役軍人與服務保障機構間的紐帶橋梁。目前,慶陽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已發展會員單位30家、會員590名,一大批優秀退役軍人和企業依託此平臺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建成愛國擁軍教育基地及黨建文化陣地,先後接待各類參觀學習的團體和個人500多人(次),協助開展退役軍人信訪接訪、幫扶援助、政策解讀100多人次。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慶陽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捐款捐物達100多萬元,籌資10多萬元為慶陽援鄂醫護人員定製筆記本電腦31臺。在慶陽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的示範下,各縣(區)先後成立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等社會組織,協助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機構開展工作。疫情期間全市3200多名退役軍人自發組建退役軍人「戰疫」志願服務隊18支,日夜值守疫情防控一線,2300多名退役軍人捐款捐資價值800萬餘元。
聚焦退役軍人身心健康,織密優撫對象醫療保障網。為了更好滿足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醫療需求,慶陽市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引領作用,以慶陽市優撫醫院為牽引,在全市各公立醫院廣泛設立「軍人優先」綠色通道,鼓勵民營私立醫院立足自身優勢,參與服務保障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實行優先優待保障。特別是民辦慶陽惠仁醫院申請加掛慶陽市退役軍人康復醫院牌子,建立了優撫優待承諾清單,對優撫對象、退役軍人就診免掛號費、免費上門診療,每年免費體檢一次,對住院治療的優撫對象、退役軍人自費費用實行30%的優惠、實行體檢總費用30%的優惠,建立重點優撫對象健康檔案和專用病房,累計為退役軍人、優撫對象開展診療服務1000人次,免費為當年退役士兵體檢500人次,優惠減免醫療費11.4萬元、體檢費25萬元。
健全完善金融支持機制,助力退役軍人穩定就業、創業創新。聚焦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的資金短板和平臺弱項,慶陽市動員金融機構和就創企業支持退役軍人,不斷拓展就業創業渠道。先後與郵儲銀行、甘肅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籤訂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金融合作協議》,推出退役軍人專屬金融服務產品,為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開闢了一條更加優惠、更加貼心的金融服務模式,累計為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及家屬提供貸款和金融支持1.2億元,幫助創辦企業300多家。同時,慶陽市持續搭建多元就創平臺,成功舉辦了慶陽市「郵儲銀行杯」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積極動員12家企業參賽,通過激烈角逐,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發放創業獎金3萬元。引導市內企業優先招聘退役軍人,將慶陽速運物流有限公司確定為全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示範基地,指導和幫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將慶陽東方職業培訓學校推薦為全省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聯盟單位,科學設置「訂單式」「定崗式」教育培訓課程,為退役軍人提供從培訓教育、實踐鍛鍊到穩定就業、成功創業的鏈條式就創服務。
各行各業廣泛參與,激發社會化擁軍活力。在示範帶動下,慶陽市社會化擁軍呈現出多點開花、蓬勃發展的局面。慶陽市東方職業培訓學校、慶陽速運物流有限公司、慶陽市退役軍人康復醫院捐贈《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讀本6萬冊,支持全市退役軍人工作依法有序推進;中國石油慶陽分公司組織開展社會化「擁軍愛警」油品優惠活動,為現役軍人及退役軍人、消防官兵、武警官兵等提供加油優惠;慶陽公交集團為廣大現役軍人免費發放公交卡6.3萬張,全市各車站、車輛收費站、旅遊景點設立了「軍人優先」、「軍車免費」綠色通道;全市各書畫協會、藝術團體等民間組織,面向駐慶部隊、退役軍人開展書畫展、選送優秀文藝節目和圖書捐贈等活動120場(次),豐富了廣大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軍政軍民關係更加融洽,形成了民擁軍、軍愛民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