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後,非洲東部索馬利亞外海及亞丁灣開始有海盜不斷打劫、綁架及勒索各國漁船。這些海盜大多來自索馬利亞,據國際海事局網站發布的報告,索馬利亞海盜問題最嚴重的時間是2010到2011年期間。海盜襲擊、綁架人質和勒索贖金事件曾高達每年100餘起。國際社會每年為此損失達250億美元。索馬利亞海盜成為了前2000年後的重大國際問題之一。
近幾年關於索馬利亞海盜已很少在新聞報導中看到,根據美國海軍統計,2015年1月至7月底,襲擊案件數為0。這除了各國派軍艦護航且近年來非洲聯盟、肯亞軍隊對索馬利亞青年黨的軍事幹涉,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行動等,一個壽司店老闆在索馬利亞做的事,也許在另一個維度幫助了索馬利亞海盜問題的解決。
2012年之前,日本壽司連鎖品牌壽司三昧(すしざんまい,Sushi Zanmai)老闆--木村清就已經發現:索馬利亞外海是高價食用魚「黃鰭鮪魚」的漁場,但由於海盜猖獗,優質的食材無法讓自己的客戶品嘗到。2012年木村清到索馬利亞進行考察,他發現當地海盜這個群體從來沒有人去進行良好的溝通。木村清認為海盜也是人,一定有渠道可以進行溝通。於是通過當地第三方的安排,木村清前往與海盜見面。在與海盜的溝通過程中,木村清發現:當地人是為了生計才從事海盜工作,對於這樣的打劫行為,他們並未樂在其中。於是木村於是向海盜提議,可到外海捕捉鮪魚,比起當海盜,靠自己賺錢來養活家人,會活得更有尊嚴。
由於海盜沒有捕魚技術、沒有可以冷凍的船隻、索馬利亞也不是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會員國,無法外銷鮪魚。於是木村清主動地伸出援手,將旗下的漁船借給海盜,教導他們捕撈技術,幫助他們安裝冷庫,並協助索馬利亞加入IOTC,並承諾收購海盜捕撈的鮪魚。同時,木村也向索馬利亞政府提交了漁業援助的民間支援申請,開始在當地建立起「當地捕魚,木村買魚」的互惠模式。
近期,63歲的木村清接受日本媒體《Harbor Business》採訪時說到:「2012年我們剛剛開始在索馬利亞海域捕魚的時候,海盜問題已經減少了。他僱用索馬利亞海盜幫他捕鮪魚,現在海盜們仍為他工作。現在他店裡38%的銷售額來自索馬利亞海域的金槍魚。」木村還說:「雖然很多國際組織及國家也在當地展開救援工作,但很多都治標不治本,著墨於表面建設,效果不大,唯有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才能了解對方為何煩惱。」與海盜的合作對木村而言還沒有盈利,但是木村說:「做生意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能只想賺錢。必須先想清楚如何讓客人感到高興、客人要求的又是什麼,再依照這些答案去規劃,這才叫做生意。」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索馬利亞海盜與壽司店老闆的故事在我看來是這古話的最佳詮釋。好慈善不是施捨,而應該是建立起一種平等的互惠關係。施惠者幫助對方建立自尊,建立自食其力的能力。因為受惠者心靈站立不起來,是不可能擺脫貧困的。就算暫時物質上脫貧了,心理上的貧窮也會在一段時間後讓受惠者在物質上再度返貧。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施惠者除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同樣也可以有物質上的正反饋。因為真正的大善,是施惠者與受惠者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並且通過善行,一步一步強大的自我,進而惠及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