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皇帝太荒唐,做什麼事情都先得「開光」,最終害了太多女人

2021-02-23 葉蘭說歷史

元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存在感比較低的王朝,雖然,它有著廣袤的國土面積,有著無堅不摧的軍事武力,但是,這些都不足以維繫它的歷史存在感。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它存在時間比較短了。從1279年統一全國到,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作為一個統一國家存在時間不超過一百年。這對於迷信的古人來說,正印證了他們的判斷,即:胡運不過百年,也就是少數民族政權不會超過一百年。

當然,後來的清朝打破了這個魔咒。

正是元朝超低的存在感,模糊了人們的視線,同時,關於元朝的傳說也有很多,於是,就更給這樣一個神秘短命的王朝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據說,在元朝後期,統治者們十分腐敗,生活上醉生夢死,在一些習俗上更是傷風敗俗。

說是,當時的皇帝老子與後宮的美女一起與僧人苟且,特別是剛剛選進宮的女孩子,更是要先和僧人先睡上一覺,這樣的話,就能幫助皇帝給這些未經世事的女子「開光」以保住「陽氣」。這在現代人看來真是荒唐至極,無法想像,一個至高無上的君主能夠幹出這樣的事情。

而且,聽說後來的元朝還頒布了法律,他們將皇帝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國,讓所有女子在出嫁之前都讓和尚「開光」,因為,皇帝要「與民同樂」,這真是一個令人捂臉苦笑的操作。

那麼,皇帝的這波操作究竟是因何而起呢?

其實,整個元朝都比較信奉佛教,對於佛教,簡直有著國教一樣的待遇,僧人、寺院可以不用繳納各種賦稅,還有各種各樣的供養。所以,在元朝當和尚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但是,元朝上層所推崇的主要是西藏的藏傳佛教的密宗,而不是漢傳佛教。這就差的有點遠了,所以,讓和尚給未經世事的女子「開光」這樣的事情,就是所謂西藏的某一個密宗所發明的。

可以說,這個也算是「男女雙修」的範疇了吧。

在唐朝以後,西藏的密宗盛行,蓮花生大師傳的是密宗紅教演變成花教,以後,更是演變成了白教。到了元朝時期,帝師八思巴被稱為「天下第一帝師」,他服從元朝的統治,併入朝為元帝灌頂。此時,許多王公后妃也都踴躍參加,但是,多數都是一些暗中的桃色事件,各種穢跡流言,這點連正史上都有記載。這樣以來,藏地的密宗喇嘛教士,也都隨著帝師到漢地來了。

據說,元朝末代皇帝的元順帝,他就曾經命令十六個人表演了西藏密宗的《十六天魔舞》,其實,他們所表演的內容主要就是「房中之術」。在此之前,皇帝就曾在民間選取很多美女來參與其中,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一定的「修行之功效」。在傳統人士眼裡,這當然就是汙穢不堪的行為,特別是作為全天下人榜樣的一國之君,更是不能這樣做。

如果,元朝歷史上的元順帝真做了這樣的事情,那麼,我們也可以從心理學上解釋這個現象。

元朝末代皇帝在面對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軍時束手無策焦慮至極,無奈之下,他就只能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所以,這種讓和尚與女人廝混的房中之術,恰恰滿足了皇帝獵奇放縱的心理,最終,他們做出這樣的荒唐之事也是在所難免。

其實,僧人在元朝幹的壞事其實並不少。

在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不久,整個元朝上層已經對藏傳佛教就有所青睞。當時,有一個僧人的名字叫做楊璉真伽,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寵愛,不但賞賜無數,而且,讓他管理整個南方的佛教。這個僧人與漢地僧人不一樣,內心很歹毒,沒有一點慈悲之心。

比如:他收受了很多女子和金銀財寶,這哪裡像一個修行人的所作所為呢。更為惡劣的是,這個僧人還讓人盜墓,普通人的墓他看不上眼,專門盜取宋代皇帝的墓葬去盜,甚至,把以前死了的皇帝拉出來倒掛在樹上,頭顱割掉做成酒杯自己收藏,真可謂是變態至極。

然而,這種事情竟然得到了元朝皇帝的默許。

其實,歷史上「男女雙修」是一種能夠使人迅速得道的藏傳佛教修行方法,據說,這種方式的理論就是:讓男女在經歷過男女之事後產生徹底的厭倦,從而,讓他們對人世間的欲望有所免疫,以實現徹底的頓悟。

如果,這種方法真的能夠使人迅速離苦得樂,得道成佛,還真的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修煉方式。但是,這是真的嗎?

筆者翻閱歷史,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通過男女雙修成為得道高人的例子,所以,這裡面更多的則都是騙局。比如:現今也有很多所謂的「大師」打著男女雙修的旗號騙財騙色,讓很多女性成為了受害者,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所以,元朝皇帝能夠讓僧人忽悠成這個德行也是夠蠢的,不知道英明神武的成吉思汗看到後世子孫是這樣一副德行會有什麼感想。當然,再厲害的房中之術也阻擋不了農民起義軍的步伐,朱元璋的紅巾軍很快就擊敗了元朝政權,佔領了元朝的首都。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教訓,對待後宮完全按照儒家禮儀,從來不作違背禮儀的穢亂之事。而那種源於密宗的「男女雙修」的修煉方法,也基本不為佛家所接受,甚至,他們認為:這是一中邪淫方式,是「魔道」而非「正道」。

到了明代永樂年間,朱棣就將這些密宗全部驅逐到了日本。宗喀巴大師見雙修的弊病太大,站在維護佛教的立場,主張清淨單修嚴整戒律,最終創立了黃教。現在,密教可分兩派:一派是主張若要即身成就,依身起修非雙修不可。另一派則站在顯教立場,戒律精嚴主張單修。

參考資料:

【《元史》、《佛教密宗》】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從「驅逐胡虜」到給元朝皇帝磕頭:朱元璋到底想幹啥?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圖源於網絡朱元璋的意思是說:你們這些做宰相的別天天不識大體,學小人說些不靠譜的話,污衊君王。不過結合上另一個事情來看,似乎就能理解朱重八的做法了。在朱元璋繼位大統之後,便效仿之前的所有漢人皇帝,開始大力遵奉孔孟。為了加深了解,朱元璋自己也開始讀起了儒家經典。一度不要緊,《孟子》中的內容讓太祖很生氣。
  • 元成宗與八百媳婦國的較量,一場淨賠不賺的荒唐戰爭
    會戰的結果雖然元軍打得窩囊,撈了個不勝不敗之局,卻有了個意外之喜——讓世祖忽必烈都頭疼不已的中亞梟雄海都在戰後殞命。海都是反元朝的急先鋒和旗幟,他的死使得中亞局勢急速變化。很快,原本被迫聽命於海都的篤哇依仗自己的實力控制了窩闊臺汗國。並於公元1303年與窩闊臺之汗察八兒派使臣出使元朝,表示恭順罷兵之意。
  • 元朝東徵的首次大戰:日本人要求單挑,蒙古人都笑了
    他們的動作整齊而安靜,甚至沒有一個人轉過頭張望岸邊那兩支劍拔弩張的軍隊——東徵軍後續梯隊還在努力,他們清楚,接下來每一分鐘的登陸時間,都將是那邊的袍澤兄弟以鮮血甚至生命為代價爭取來的。兩支戰爭傳統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的軍隊,一旦猝然遭遇,必定會發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 前烏幹達總統阿明,一生做了多少殘暴荒唐的事,最終為何流亡國外
    2003年7月16日,流亡沙烏地阿拉伯24年的前烏幹達總統伊迪•阿明,終於走完了自己殘暴而荒唐的78年人生,在世人的一片唾棄聲中病亡
  • 女人在中年才開始的婚外情,究竟為了圖什麼?
    叢模該蘆揭遭抬曰村溉香遵僻鉤肆功術博咽鋁纜秘鑑襲綿胳獨衫酮接飛羔兒胸馴卵居章乖涉糧空亨擱犯決住懲齒牢得疆糟黑勞彌攝患窖麻門坑呵琴摧掀尺威曼汗盜完來壕友釐藻釉譬偷宴糖堆膊朱蚌損啦寄熙洛槐脈慈攔胎廖線繩宇到了後來,關係越來越差,家裡一片死寂,兩個人漸漸變成了相對無言、找不到什麼共同話題的一種相處模式。
  • 做一個生動的女人
    某次旅行講座的記錄,我不認為我說得有多好,但的確是我的真實體驗,一種分享而已:我其實是個很羞澀的人,還真不擅長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言,今天我能站在這裡,也是抱著一種學習和突破的態度。女人,任何年齡都需要成長,需要發現自己的不一樣,需要美,需要笑,需要做靈動的女子。我聽過一句話,相當認同:女人保持年輕的三個條件是,生活安定、身體健康、內心不安定。
  • 元朝時中國版圖大的你無法想像!
    看了大家的回答,發現元朝的疆域範圍被過度的誇大了。有些問題得好好的說一說。元朝是中國歷史一部分如果讓我說鐵木真是中國人,那我真不好意思,鐵木真一輩子都沒把自己當過中國人,他是大蒙古國的成吉思汗。而忽必烈則不同,他建立了元朝,既然稱作是元朝,那就是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一個朝代。而「中國」裡來都不是指哪一個民族,而是指以漢族為主的一個多民族國家。元朝不等於大蒙古國很多人都喜歡錯誤的將四大汗國算作元朝的一部分,這是極端錯誤的。
  • 司馬師的啟示:太順利了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不然,司馬師對於司馬氏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是他在司馬懿死後牢牢地控制住了軍政大權,也是他廢掉了曹魏第三代皇帝、曹叡的養子曹芳,為日後司馬昭乃至司馬炎的篡魏打下了基礎。       司馬師這個人其實挺悲劇,他是司馬懿的嫡長子,司馬懿死後,他繼承了司馬懿的權位,只要他能爭點氣,也就沒司馬昭什麼事情了。
  • 朝鮮有一種資源,供中國歷代皇帝用,如今韓國卻隻字不提禁止談論
    而旁邊的那些國家都曾是我們國家的小弟,就比如越南,朝鮮等國,這些國家不僅都是受到我們國家的影響,而且這些國家的名字都是我們國家起的。但是到了現在卻有很多國家忘恩負義,早已將這些忘卻,甚至現如今有些國家都與我們國家敵對。要知道現在的韓國可以說真的是太不要臉了,經常說一些與事實不符的事情,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件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事情吧!
  • 歷史上有名的常敗將軍,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什麼叫逢戰必敗
    皇帝曉得後便雷霆大發,嚇得李躲在外面不敢回去,都不敢入關。後來李又去打了一次大宛,表面上是取勝了。回來的軍隊只有去時的1/6了,戰利品就是幾匹馬而已,請問這跟輸有區別嗎。後來李去攻打匈奴,前兩次戰敗也就算了,第三次乾脆全部戰死了。別無他法的李最後選擇了投降,叛敵可是大罪啊,所以李家就被滅族了。他在匈奴的生活也過得不好,經常被那裡的人排擠,最終還是被害死了。李不投降,憑藉他妹妹在漢武帝心目中的地位。
  • 靜妃:琅琊榜中最厲害的女人之一
    ,皇帝沒有為難她,身處那個吃人的深宮大院,後宮眾妃也沒有人為難她,彷佛所有人都將她遺忘了。其實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可不僅僅是在什麼《延禧攻略》《如懿傳》這樣的清宮劇裡才適用,同樣的,在琅琊榜裡也是一樣適用。靖王當年和林家小殊好的跟一條褲子似的從小玩到大朝夕相處,到頭來卻不識得梅長蘇就是他的心心念念的小殊,還不如霓凰這個青梅竹馬(雖然霓凰和小殊是青梅竹馬,可畢竟男女有別,見面機會肯定沒有靖王多),更還不如靜妃。
  • 越南名將陳興道:以越南之力卻兩次擊敗元朝軍隊
    元朝以越南陳朝「不請命而自立」為藉口,派使節柴椿來責備,並要求陳仁宗到中國朝覲,但遭拒絕而回。  從1278年到1283年間,元朝試圖迫使越南陳朝臣服,並且擁立新的「安南國王」陳遺愛,但都未能成功,並且因為使節柴椿被打傷,故此忽必烈派軍南下(陳仲金說人數達五十萬),由鎮南王脫歡、唆都等率領,以借道攻打佔城之名侵越。
  • 分別都是管什麼?相當於現在的哪些部門?
    國家要的是長治久安,皇帝光靠大棒也不行,還要用別的手腕,不僅要有制度,還要有一個班子,幾個部門,各司其職,用不同手段治理國家,管理順民和刁民,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把那麼多的人民管理起來,在古代是很難做到的。但能夠治人的人,都是勞心者,他們的智商要比普通人搞得多。
  • 有什麼事情,是你去了孟加拉,才知道的?(7)
    孟加拉有什麼,缺什麼同學跟我說,孟加拉水資源特別豐富,在14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內,擁有恆河、賈木納河及梅格納河三條主河流,和大大小小400多條小河流,號稱「水澤國度」。缺什麼同學很直白地告訴我,孟加拉很缺錢,缺錢所導致的一切不好的現象,在孟加拉都能輕易看到,孟加拉國內基礎設施、教育、醫療、都非常非常缺乏,這就導致這個國家成為了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 擅長給武器「開光」的牧師,在俄軍隊裡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每當俄軍有了新式裝備,這些隨軍牧師都會鄭重其事地灑聖水開光,看得人很迷。在俄羅斯軍隊中,任何一件武器裝備,都要經過嚴謹而繁瑣的誦經、撒鹽等開光儀式,完成之後才能正式用於部隊。否則,沒有開光的武器就會故障不斷,麻煩纏身。
  • 時代 | 崇禎皇帝的寒酸陵墓,亡國大臣忙著找太監背鍋,擠出喪葬費不足240兩,後期修繕竟由順治皇帝完成
    讀過之後忍不住感慨萬分——這賊得多沒文化,才會去盜崇禎的陵啊。做盜墓賊,也得有文化,也得學歷史,否則,連鬼吹燈的活計也幹不好。2014年,因協助北京電視臺《書香北京》欄目拍攝特別節目,筆者曾專門造訪過思陵,並對相關專家,守陵人後代等進行了採訪,對這位皇帝的身後事有了一些了解,所以越發為這次的盜賊感到不值。
  • 清朝的侍衛竟然都反戴腰刀,這究竟是為何?
    還有什麼拐子和流星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器了,但其實這十八種武器僅僅是中國傳統冷兵器中的一小部分。實際上我們根據現有的歷史資料,僅僅只能知道有反戴腰刀這麼一回事兒,但是究竟為何要這麼做,史書上實際上並沒有記載。現有的說法都只是我們後人的一種猜測而已,畢竟誰也沒辦法穿越到過去問問乾隆。
  • 大汗之怒:元朝徵伐日本小史之「文永之役」三大疑案
    隔壁另一間船艙內,「流將公」自從被親兵七手八腳救回來後,就一直賭氣僵臥在一塊木板子上,此刻又是箭瘡發作,疼得齜牙咧嘴。老劉頭算是廢了,一時半會指望不上他。都元帥忽敦無奈地瞧了洪茶丘等人一眼,發現在座諸位對這一事實均心照不宣。過了許久,還是金方慶脾氣急,耐不住氣氛沉悶,先開了口:兵法上說:「千裡懸軍,其鋒不可當。」我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既然進入了敵境,士兵人人都會拼命。
  • 俾斯麥的一手好牌,被威廉二世打得稀爛,害了德國也害了世界
    害了德國也害了世界文:時雨 編:白格爾、kuang德國是個神奇的國家,它的近代史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並極力拉攏奧匈帝國做他的盟友,為此,俾斯麥還調停了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矛盾,並促使三國籤訂了同盟協議,史稱「三皇協議」,為此俄國和奧匈帝國化敵為友。當時英國和俄國是德國的潛在威脅,俾斯麥則暗中挑撥兩國的關係,使兩國在東方問題上形成敵對。同時,還鼓勵法國參與海外殖民地的擴張,消除英法同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