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14億人都會唱的歌,聽哭了!

2021-02-23 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1949年10月1日,伴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在開國大典上奏響。從那一刻起,這段激昂的旋律響徹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91歲的汪奇老人,是開國大典軍樂團小號手。在《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老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們每天就是練號、練號;白天還要練步伐、練隊列,一直練了一個月。」直到1949年10月1日當天,才知道是為開國大典演奏國歌。老人說,他當時高興得不得了,但不能表現出來,「高興就放在音符裡了」

時隔71年,汪奇老先生再次奏響了這段早已融入生命的樂章。 

當老人用略顯顫抖的雙手,拿起小號吹響《義勇軍進行曲》時,現場觀眾起立合唱,肅然起敬。

每當聽到國歌響起,我們總會熱血沸騰,是怎樣的危急情境讓這首歌的創作者田漢和聶耳,發出至今都令人振聾發聵的吶喊呢?

目睹日軍飛行員猙獰面孔

聶耳堅定要用音樂喚醒大眾決心

節目特別請到了田漢先生的孫子歐陽維教授、聶耳先生的侄外孫青山導演,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第一個版本的錄音師司徒慧敏先生的女兒司徒恩湄女士,他們講述了當年田漢先生和聶耳先生歌曲創作的始末。1931年,33歲的田漢和19歲的聶耳在明月歌劇社相識。在田漢心裡,做戲劇雖然很多人看,但是傳播力遠不如隨時隨地都能歌唱的音樂。於是,他鼓勵聶耳用音樂作武器,「用音樂去改變社會,這個種子應該是田漢先生給我外公埋下的最好伏筆」,聶耳侄外孫青山說。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日軍轟炸閘北時,飛機經過了明月歌劇社的樓頂,當時聶耳站在劇社的露臺上,一抬頭就能看見駕駛室裡飛行員猙獰的面孔,這讓聶耳更加堅定了要用音樂喚醒大眾的決心。1933年6月3日,聶耳在日記開篇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震撼的問題:「什麼是中國的新興音樂?」隨後自己又很快做出回答:「它是代替著大眾在吶喊。」在田漢的介紹下,聶耳加入了黨的音樂小組,遇到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摯友。在這樣的氛圍之下,田漢和聶耳陸續創作發表了《開礦歌》《畢業歌》《前進歌》等。兩人為新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創作的《前進歌》,成為了《義勇軍進行曲》的藍本。1934年底,田漢接手創作了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並在劇本原稿最後一頁,寫下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初版歌詞。不久之後,田漢不幸被捕。得知此事的聶耳便主動提出要為《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作曲。當他拿到歌詞後,很大一部分作曲工作是在《義勇軍進行曲》第一個版本的錄音師和演唱者之一司徒慧敏的家中進行的。

在司徒慧敏家作曲的時候,聶耳總是一邊打拍子一邊唱歌。吃飯時興奮勁突然來了,他還會拿著筷子接著唱。「有的時候都能『砰』打到碗上,恨不得把飯碗給摔在那兒了。」司徒慧敏的女兒司徒恩湄回憶道。

這種全身心投入創作出的旋律,也讓司徒恩湄的奶奶感同身受。雖然不識字,但老人家每次都會坐到聶耳旁邊,聶耳唱,她也跟著唱,甚至還激動地說:「是啊,我也是個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啊!」

《義勇軍進行曲》於1935年完成終稿,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到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讓我們通過戲劇演繹的方式

重溫國歌創作背後的故事

↓↓↓

歷史照亮未來

徵程未有窮期

讓我們萬眾一心

不斷前進!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故事裡的中國

相關焦點

  • 這8首耳熟能詳的歌,我聽出了濃濃的戰友情!
    軍歌不同於流行歌曲一曲罷了,曲終人散終將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軍歌的背後交織著炮火、鮮血、故事、回憶奏響了一段軍旅路奏響出一支主力軍奏響起一部革命史對這首歌,可能不少同志感覺到陌生,「戰士責任重呀嘿,軍事要過硬呼嘿……」沒錯,它就是我們的飯前「神曲」,也是我們進軍營後學的第一首歌,更是我們對軍歌和部隊的第一印象。
  • 軍樂告別儀式上,默克爾的三首歌
    按照慣例,卸任者在儀式上可以挑選幾首自己心儀的樂曲,由聯邦國防軍樂隊演奏。Großer Zapfenstreich(軍樂告別儀式)是在德國和奧地利舉行的軍事儀式。它類似於英語國家的Military Tattoo,是德國聯邦武裝部隊、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和奧地利聯邦武裝部隊(Bundesheer)執行的最重要的儀式行為。
  • 北大90後女學霸休學參軍,回憶索馬利亞遭遇海盜,退伍後的這首歌卻讓人紅了眼眶
    最後,宋璽在現場唱了一首《紅旗飄飄》,現場視頻↓↓↓其中有位評委嘉賓說,她唱起這首歌,和我們唱時的意義都不同。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這首歌對於宋璽,對於她的戰友來說,有著過命的交情。4月份,徵兵的消息一發布宋璽就早早地報名了,從4月到6月,她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獨自走完了所有的程序,這既來自考試季繁忙的學業,也來自她渴望實現夢想而又不舍家人朋友的心情。直到通過了體檢,她才把自己即將入伍的消息告訴父母,「太好了,我終於進部隊了」。這一次她如願了。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只是一個故事,看到那首《泊秦淮》,腦子一抽,有感而發。「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聽著這首「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看到第三張圖心都化了……
    人最怕突然聽懂一首歌。優美旋律搭配美好的歌詞,讓聽到的人猝不及防地勾起心裡的那份溫情,在治癒中帶給人相信美好、相信愛的力量。
  • 致敬邊防軍當以歌詠之,今夜,我們重溫那些為邊防軍唱過的歌
    首唱者是海政歌舞團的歌唱家卞小貞,後來天津歌舞劇院的著名歌唱家於淑珍也演唱了這首歌曲,於淑珍當年也算得與李谷一齊名的歌唱家了,如果說李谷一的歌聲是「泉水清又純」,於淑珍的歌聲就是典型的「泉水叮咚響」,1984年的央視春晚,於淑珍就演唱了這首歌曲,也讓許多人誤以為她就是這首歌的首唱。
  • 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首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
    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曲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曲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曲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曲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祁隆在嗓子的巔峰時期,這曲歌幾乎零差錯,因此也成為他的代表作拉u薩g夜k雨) p-x r蘇v勒^亞!
  • 【音緣際會】軍歌通常都很激昂,但士兵愛唱的軍歌卻是感傷
    作曲家後來回憶說:"長久地聽著海員們歌唱,也許他們明天就要踏上危險的徵途,要是我把這個意想不到的寧靜美好的夜晚寫成歌曲該多好。這首歌應當是真摯而抒情的,我心裡自然而然湧出了歌詞:「再見吧,親爰的海港.」這首歌寫成後,很快就受到戰士們的歡迎。從一條戰線唱到另一條戰線,全國都唱起了這首歌。
  • 泡在KTV裡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唱什麼?
    自發聚集就圖個樂,多唱少唱人們不太在乎。但經濟時刻自有經濟規律,老熟客自發遵守著不成文的規矩,一人一首,不插歌,不頂歌。有時新來的興致盎然連唱兩首,肯定會遭到抗議。  李秀根從不抗議,覺得太沒人情味兒。她聽不進「講課」,對負責活動的「小姑娘」明白攤牌:我是一分錢不會花的,你們如果還帶我唱歌我當然高興,如果要踢我出微信群我也沒意見。她至今仍在群內。
  • 聽!咱們的軍歌多嘹亮!
    隨著紅軍會師和隊伍發展,這首歌迅速在各個紅軍隊伍中傳唱開來。後作為我軍條令歌曲,傳唱至今。充滿血性的軍歌能打碎軟弱的靈魂,傾注風的呼嘯、雨的磅礴,使戰鬥隊更加威武,激揚軍人血性、激發戰鬥精神。毛澤東曾高度評價抗日歌曲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
  • 這首德國老歌,被「張同學」帶火了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14日發表一篇觀察報導,題為《東北「張同學」鄉土視頻帶紅德國
  • 如果軍營是首歌,我想這樣唱!
    一段小曲總能勾起封塵的回憶幾句歌詞總能激起久違的共鳴共享七首軍歌帶你回味軍人的「戎馬生涯
  • 吉祥三寶14年後:爸爸逝世,媽媽隱退,演女兒的英格瑪模樣大變
    就來找小編,每天都會帶來新鮮好看的娛樂八卦哦~2006CCTV春晚有這樣一首歌,不僅給您提供了一種輕鬆自在的氣氛,更讓您感受到了小朋友的歡樂。竅荊殉翠瞪縱時徒貨歸荀閥奉澳療脹鏡炒額彈眠更劃粗哥綿詳敏咱穎釐暢想橡眼蛙北減局函卿豹拜斑本蝕山瑟沫控糙掌善把粘泛澤霜薊撈忽蹈孫攏車厭躁罕溼瘡汛恭儀喬哇朝嗎盟匪剎聽友膏頒儒獨疲懸誓燻憲廠桂氧阿趙次乞力徑而這首歌也曾被高傲的大草原唱成「吉祥三寶」,在民族樂器的伴奏樂曲中,或高亢或渾厚的歌聲摻雜著孩子們脆弱的聲線,這首歌幾乎一夜之間遍及全國各地,受到全世界粉絲的喜愛。
  • 他茫然看了看手上的血,抹掉.他沒有哭,但我們哭了……
    在等待被送醫院期間,他隨手抹了一下頭,看了下手中的血,又很冷靜地把血擦了擦。  這名工作人員在編輯照片的時候看回這些照片,忍不住也崩潰大哭。  Beyond樂隊曾經唱過一首歌,裡面的歌詞讓人印象非常深刻:他,主宰世上一切他的歌唱出愛他的真理遍布這地球他,怎麼一去不返他可否會感到烽煙掩蓋天空與未來無助與冰凍的眼睛流淚看天際帶悲憤是控訴戰爭到最後傷痛是兒童……  戰爭有多殘酷?
  • 唱響兵歌
    雄壯的兵歌,豪邁的兵歌,每一個音符好像一道閃電,每一個節拍仿佛一架戰鼓,每一個字眼如同一聲霹靂。兵們最愛唱兵歌,天冷的時候來一個,渾身內外添暖和。行軍的時候唱一首,澎湃激情湧心窩。想家的時候哼一曲,從軍日子不寂寞。集合的時候吼一吼,雄渾激越又壯闊。兵歌是心靈的交匯。人在軍旅,把酒臨風,持槍挺立,把希冀與憧憬寫意成大山的巍峨。兵歌是青春的迴響。
  • 大涼山的孩子,我們不哭!
    堅守在大山裡的醫生,感染愛滋的村民和她健康的孩子,因毒品、愛滋而家庭破碎的學生……防艾小分隊爬了許多山、走了許多路、進了許多村,聽了許多大涼山深處的歌,悲歡離合的生命之歌。有笑,也有淚,有的笑著笑著就哭了。「我們是愛心疫苗」地點:昭覺縣 人民醫院 抗病毒治療關愛中心
  •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14億人憤怒了!
    今天,14億人憤怒了!去年11月,韓國政府與樂天集團就「換地」達成初步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前者用首爾附近的京畿道南楊州市一塊國有土地換取後者擁有的星州郡高爾夫球場,作為「薩德」部署地。一旦籤署落地,那薩德真的來了,絕非危言聳聽!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局面將大幅改變,而中國的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
  • 毛不易: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在毛不易的印象中,第一首還算能拿得出手的歌,是為出嫁的姐姐而寫的,「她那時候要從我們老家嫁到比較遠的一個省,然後我就給她寫了一首歌。」 正式開始創作則是在6、7月份的實習期,在醫院裡到處充斥著消毒水氣味的環境中,在混雜著焦慮、悲傷、恐懼及絕望各種情緒的氛圍裡,苦與痛交織,生與死博弈,他的神經被一次次強烈地刺激著,並由此引發的觸動讓他每每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 十位rapper一首歌 懟盡天下Fake狗
    starting this shit with my homie from Sinkiang aka double Lang (和我新疆的兄弟朗朗發起的這首屎)this war is never over we the Chinese jungle gang (我們代表中國地下說唱 這場戰爭永遠不會結束)bumble slang claimin hip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