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雜談日本武裝力量與ACGN之前,筆者將對自衛隊的歷史沿革和基本情況進行一番整理,以便於讀者能更好的理解。
二戰之後,舊日本帝國陸軍被徹底瓦解,而舊帝國海軍由於種種原因,其人員與裝備被CHQ(聯合國軍司令部)與日本政府部分保留用以撤僑和掃雷,重新武裝對當時的日本而言是不可能的,連太上皇麥克阿瑟都對這一「非主流」的想法嗤之以鼻。然而隨著冷戰大幕的落下和韓戰的開始,特別是中國加入戰端後,重新武裝日本以防止蘇聯趁駐日美軍空虛攻佔北海道成為了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案。在CHQ和麥克阿瑟的直接要求下,主要致力於經濟發展的吉田內閣響應了要求,於1950年12月29日建立了「相當程度的軍隊」,也是戰後陸海空三大自衛隊的起點——警察預備隊,戰後日本第一次擁有了陸上部隊。到了1951年8月,隨著日本獨立主權的逐漸收回和「防衛力漸進主義」觀點的落實,文官治軍體制的保安廳正式成立,下轄保安隊(警察預備隊)和警備隊(海上警備隊)。
警察預備隊
陸上自衛隊歷史(陸自官網的圖就這樣模糊)
為了解決日本領海的警備執法問題,CHQ和日本政府於1948年勞動節建立了海上保安廳(當時為運輸省的外設機構),同樣隨著韓戰的開始,海保的限制被大幅放開,甚至參加了韓戰初期的掃雷任務並獲得了美國海軍的高度評價。在這一大背景下,舊海軍的軍人也開始自發成立社會組織,並完成了《新海軍建設計劃書》與《關於日本安全保障的洞見》兩份文件提交給美國海軍遠東司令部,這兩份文件在內容上遠超了重建海軍範疇,堪稱自衛隊誕生的最初草案,受到了高度評價。1952年4月28日,在美國的幫助下,海上警備隊在海上保安廳內設置,並在三個月後隨著海上保安廳官僚的不滿聲轉隸至新成立的保安廳,並在1954年7月1日防衛廳建立後改名為海上自衛隊。
在空中力量方面,戰後初期,美國方面對日本建立獨立的空中武裝力量沒有任何的支持意向,然而前陸軍航空人員並沒有放棄這一構想,而是撰寫了《關於日本空軍創設的意見書》並向美國遠東空軍司令部首長以及日本首相呈送,前海陸軍的航空人員也在此時合流。隨著韓戰的爆發以及美國空軍當局「感同身受」「同病相憐」的幫助,到了1952年10月,美國軍方正式表示日本可以擁有航空兵力,但是直到保安廳成立,空中力量的組建依舊處於紙面討論的階段,而且「海軍」勢力十分反對這幫人提出的「不給海陸留一架飛機」的方案。到了1952年11月,隨著蘇聯戰鬥機從北方四島不斷起飛對北海道進行偵察並進入日本領空,日本政府方面也認可了獨立空中武裝力量的組建,蘇軍戰機年均40次的侵犯領空成為了這一決策的最佳催化劑。
空自早期圖片
日本在籤署《舊金山對日和約》和《美日安全保障條約》恢復主權後,美國出於冷戰格局和圍堵社會主義陣營的需要,對保安隊進行了重裝化改造(實際上麥克阿瑟太上皇末期就已經開始重裝化了),使其轉型為一支具有實際戰鬥力的隊伍。比較無釐頭的是,當時駐日美軍最苦惱的是日本防衛意識出奇單薄(也有不給美帝當炮灰的考量),以至於美軍甚至考慮用加速撤離來刺激其防衛意識。在日本政府方面,強化保安廳職能與提高部隊戰鬥力的行動也在不斷進行,不過與美國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方案相比,日本由財務官員提出並最終採納的方案著重考慮了如何省錢。1954年5月到6月,《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正式通過,7月1日,保安廳改名為防衛廳,下設陸上幕僚監部、海上幕僚監部、航空幕僚監部,同日陸上、海上、航空自衛隊舉行了閱兵式與分列式,正式宣告成軍。
值得一提的是,陸上自衛隊儘管努力切割其與舊日軍的關係,但依舊無法完全擺脫負面影響,其建立與發展都是在佔領軍強制性指令下被動進行的,弱勢程度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海上自衛隊則是在舊海軍人員的努力下建立的,而又由於其親美的狀態,在獨立自主方面遠超陸自,也傳承了不少舊海軍元素,同時美軍當年對海上自衛隊的終極限制中的一條是允許其擁有四艘「防衛型」輕型航母(這一點甚至於比日本方面提出的初始方案還要寬鬆)。另外一個現象是,自衛隊中極右勢力多出自空自,原因就在於其是舊陸航人員與美空軍通力合作的產物,部分舊陸軍航空人員沒有接受到警察預備隊的民主教育直接入隊,擁有軍國主義思想的人潛伏下來也就在所難免了。
正如起源部分介紹的,自衛隊是一支從誕生之日起就不被作為「軍隊」看待的武裝力量,受到所謂「超前100年」的「理想化」的憲法第九條的制約(目前解禁了集體自衛權),某種意義上,多年來自衛隊其實是一直是游離於日本社會主流之外的。
二.別國難以理解的奇特處境——特殊國情下的自衛隊宣傳
由於二戰的戰敗,日本社會對軍人群體的印象極差,在反戰的思潮下,民眾極其反感這群將國家與人民帶入深淵的人,這也直接導致了自衛隊形象的不佳,又反過來由於其與主流社會脫離,直接導致自衛隊在做什麼並不被普通民眾所知曉,進而成為一個惡性循環。特別是在日本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自衛隊的待遇水平更是難以挽留住各類人才。同時,由於和平憲法的一系列制約與民眾對軍事宣傳的容忍度較低,自衛隊不能像其他國家一樣非常直接的開展各類國防宣傳和教育,這也制約了其招募人員的能力。
此外,法律上對自衛隊地位與權責規定的並不明確,作為放棄交戰權的國家,嚴格意義上自衛隊員不能被作為「戰鬥人員」考慮,那麼如果其在國外造成非戰鬥人員死亡的情況,在沒有軍法的情況下,是直接適用所在國有關故意與過失殺人的法條?還是適用日本國刑事法律?如果自衛隊員被俘,其待遇是否按照《日內瓦公約》的戰鬥員?有日本網友用《日內瓦公約》相關條款來分析《GATE奇幻自衛隊》第六話的劇情,在是否是屠殺的認定上引發了不少討論;而在有川浩的科幻小說《海之底》中,更有對陸上自衛隊面對非常特殊的情況出動並使用武器應當如何符合法律法規的描述(1960年自衛隊首長曾經直接拒絕了政府方面因為安保抗議而要求自衛隊出動維持治安的命令,不過其面對的情況與小說中是不同的)。
正因為這些歷史與現實原因,自衛隊在開展宣傳招募人員方面往往會選擇一些群眾喜聞樂見又不會引起反感的形式,也使得日本自衛隊宣傳的「畫風」往往與其他國家有莫大的不同。首先就是三大軍種的各類開放活動,包括航空祭、開放日以及抽選平民觀摩綜合火力演習,一方面通過各類高技術裝備的展示吸引年輕人,另一方面也是對民眾顯示自身的開放透明,增加其信任度。
對外開放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
那覇基地航空祭(圖源見水印)
日本蘆屋基地航空祭(圖源見水印)
接下來是積極參與各類文化活動,比如派遣軍樂團和部分裝備參加niconico超會議等acg展會,飛行表演隊在櫻花祭等活動開幕式上進行表演,自己主辦音樂節等等。
今年niconico超會議上展示的T4教練機垂尾
今年niconico超會議上展示的愛國者防空飛彈
今年niconico超會議上展示的裝甲輸送車
今年niconico超會議上海自廣報幹部與某手遊coser合影(以上三圖來自網際網路)
2018年弘前櫻花祭開幕式上的藍色衝擊波表演隊(圖源見水印)
來自博主Rumimi417的音樂隊演奏會海報
航空中央音樂隊(航空自衛隊官網)
最後就是一系列日常的宣傳運作,比如宣傳材料的製作(包括漫畫版的防衛白皮書,此外中文版的防衛白皮書摘要也可在其官網下載)以及其他一些日常活動,在這方面可以參考有川浩的小說《飛翔情報室》,也有新垣結衣主演的同名日劇。
漫畫版的防衛白皮書(其內容簡潔易懂,非常有利於防衛政策的宣傳)
4月28日的PA社《白箱》動畫專門活動當中,自衛隊東京地方協力本部部長也全程參與,並提供服裝試穿。
宮森葵等角色也換上了作訓服
還非常有心的為老司機喵森定製了姓名條
(以上三張圖片來自博主熊貓社的更新姬,喜歡PA動畫的小夥伴請不要忘了關注哦)
在自衛隊形象的宣傳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一系列救災活動。阪神大地震是日本在二戰以後遭遇的第一次超大規模自然災害,自衛隊在救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救助民眾的形象通過電視擴展給了更多人,其形象也有了極大的好轉。在本世紀初還有高達71.8%的公民認為救災是自衛隊存在的首要目的。而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當中,自衛隊的快速反應和調動部署能力也再次得到了驗證。
反映自衛隊災害派遣的兵人玩具
總而言之,由於種種障礙,自衛隊的部分宣傳總給人以「不正經」的感覺,特別是非常多的與acgn元素的聯動更讓很多國內的網友進行調侃,但實際上,這是在特有國情下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而且自衛官是一個職業選擇,是要靠這個吃飯氪金的,並沒有大家調侃的那麼隨意,原海上幕僚監部廣報室長伊藤俊幸就曾經在《朝日新聞》的專訪中表示:「並沒有年輕人因為看了萌化兵器的作品就跑去參加自衛隊,就算有這樣的人,也不可能長期堅持下去。」目前,由於自衛隊在社會上地位相對,提高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自衛官也成為了一個較為靠譜的職業選擇。此外,自衛隊也有招募所在地本地人員順便解決本地就業、搞好軍地關係的傳統。當前,自衛隊自衛官總人數為224422人,自衛隊女性自衛官人數為13707人,佔總人數的6.1%(截至2017年3月)。
氪金是不可能氪金的,只能有穩定收入才可以氪金的....
算上別的福利待遇,海上自衛隊自衛官的收入拿來氪金應該沒問題吧
另外,關於自衛隊滿員率問題(可以參考下面的圖表),在2014年的《平成26年以後防衛計劃大綱及「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平成26年至平成30年)》有數據可以參考:2014年陸自「常備自衛官」的編制數為約15萬9千人,實際人數為15萬1千人,其計劃於2018年保持這個編制數;截至2017年,陸上自衛隊的「常備自衛官」的實際人數為137477人,計算其滿編率約為86.5%(算錯了麻煩指出,本人數學極爛..)。一般而言,各國都不會使自己的部隊完全滿編,不同戰備級別部隊的滿員率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認為自衛隊招不到人了也算是一種誤解(再說人家也不可能大喊「我人已經夠了」,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防衛省《數字で見る!防衛省・自衛隊 パンフレット平成29年版》部分內容
防衛省《平成26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畫の大綱について平成26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畫の大綱》部分內容
三.既是虛構也是映射更是現實——ACGN中的日本武裝力量
聊了那麼多有關自衛隊的嚴肅向話題,接下來就是有關日本武裝力量在ACGN作品中的介紹了,完全梳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筆者只選擇了一些較為經典而且資源好找的作品,也算是安利吧。
(一)在特攝片中以「怪獸退治」為傳統
特攝片也算是日本影視行業的特產了,在《奧特曼》《哥吉拉》等等作品當中大家也能見到自衛隊的身影,雖然一般而言都是在科特隊和主角出場前負責拉怪獸仇恨…………….
在去年的《新•哥吉拉》當中,自衛隊算是除了怪獸之外的第二主角,而庵野秀明導演的這部作品也在展現哥吉拉魅力的同時,對日本的官僚體系和防衛體系以及日美關係也再次進行了探討。自衛隊的協力十分全面,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取材和群眾演員的提供,甚至對於一些鏡頭的拍攝方法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奇幻自衛隊》中的名言(圖片來自博主裝甲戰兔)
我覺得(這個火力)不行..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部《新•哥吉拉》中劇組在拍攝陸航部隊時因為自己準備的衣物不符合自衛隊實際,有穿幫之虞,所以最終包括鞋子在內就全借用了部隊的裝備,而這一點恰恰和初代《哥吉拉》中借用海保和消防衣服的情況相同,可謂是不大不小的致敬了。
是初代目
(二)《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等嚴肅作品的思考
《機動警察》的原著是結成正美的漫畫,有TV版、ova以及三部劇場版,TV版基本忠實於原作,顯得輕鬆歡快,並留下「特車二科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的經典梗,而劇場版一改TV版的輕鬆愉快,顯得有些陰鬱沉重,這裡首先要安利的也是第二部劇場版《機動警察——和平保衛戰》。鬼才押井守時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現對日本政治和社會的思考,這個人生經歷相當豐富的作者在這部作品中也展現了其個人的怨念。劇情從自衛隊某部參與海外維和行動但遭遇重大傷亡開始(本季新作Megalo Box第五話也是這個開頭,結合最近新聞簡直就是給防衛省下套),描述了在一場虛假的恐襲當中文官政府、警察、自衛隊的不同行動,詳盡的描寫了戰後日本的狀態以及美日關係,諷刺了戰後日本社會瀰漫的所謂「虛假和平」以及美日之間的扭曲關係,也有大量的畫面對自衛隊進行描寫,其中90戰車炮口指向國會的鏡頭更是成為了經典。
機動警察原著是非常輕鬆歡快的科幻職場漫畫,塑造了特車二科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的傳奇
但是這部劇場版就非常非常非常嚴肅了(算是鴨子的私貨)
經典的空戰片段,注意這架F15的外形
奉命防備其餘自衛隊叛亂的可靠力量與毫無改變的東京日常生活
小學生與自衛官
自衛官不屑的眼神與可憐的「德棍」
90坦克調整位置時瞄準國會的一瞬間
當然,押井守的作品優秀作品不止於此,劇場版動畫《攻殼機動隊95版》《人狼》《空中殺手》以及小說《雷轟》等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特別是《人狼》以及其原著漫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找資源。
既然提到了《攻殼機動隊》,那就不得不提神山健治導演的《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也就是TV版第二季,其完全跳脫出了士郎正宗的原著,某種意義上也成為了《機動警察——和平保衛戰》的精神續作,除卻對原著中缸中之腦、AI人工智慧的思考外,更進一步對美日關係等嚴肅話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作品當中難民與本土居民的衝突、自衛軍(作品中已經根據世界觀改為了自衛軍)部分「制服組」官員獨走、美日之間臺面下的矛盾與對立等等設定即使放到當前來看,也是對現實毫不過時的映射。
以上兩幅圖請結合美日關係解讀
對難民聚居區展開攻擊的海上自衛軍
請放心不是PLAAF,而是更刺激的
首相已經決定了,讓空自給你們美帝海軍帶個話
在筆者看來,儘管這兩部作品屬於科幻類動畫,但對日本武裝力量以及日本社會的探討可以說是相當深入以至於沒有其他作品能出其右,有興趣的讀者請一定不要錯過。
(三)小說中的自衛隊
軍旅文學是各個國家都十分熱門的作品,自衛隊自然也不例外的成為了被描寫對象,由於語言障礙,筆者在這裡就主要推薦作家有川浩的作品了。
提到有川浩,大部分人可能第一反應是《圖書館戰爭》系列,國內也引進了一些她的作品。不過其另一個代表作就是《自衛隊三部曲》即《空之中》《海之底》《鹽之街》,這三部曲劇情上沒有任何的聯繫,每一部都以自衛隊為主角,結合了青春、愛情喜劇與軍事冒險元素,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閱讀體驗,也為讀者了解自衛隊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
《鹽之街》描述了前自衛隊飛行員與高中女生在整個世界都被鹽給埋沒的「鹽害時代」生活的故事;《空之中》從民間製造商負責人和倖存的駕駛員一起對空難進行調查與罹難駕駛員的孩子在海邊拾獲神秘生物兩條主線展開,講述了一個特別的怪獸故事;《海之底》則是一部描寫海上自衛隊自衛官同警察面對未知甲殼類生物的災難科幻小說。
話說回來,有川浩基本每一篇小說都有和JK談戀愛的劇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除了這幾部科幻題材外,有川浩還有一本描述航空自衛隊公關工作的職場小說——《飛翔公關室/飛翔情報室》,一方面描寫了自衛隊公關工作的日常,另一方面還是有川浩擅長的青春戀愛物語,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對自衛隊的人員調動以及公關部門日常運行等細節有描寫,頗為難得。該作品也在2013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由新垣結衣、綾野剛主演,相信各位結衣的老公不會錯過的。
原著
這是各位第幾任情敵來著.
(四)現實題材作品原型的提供者
在很多人看來,日本武裝力量每天只知道打怪獸以及被怪獸打(《奧特曼》、《哥斯拉》),去異世界泡貓耳娘(《GATE奇幻自衛隊》),或者做穿越時空的少男少女(《戰國自衛隊》、《次元艦隊》)。但實際上,一些相當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正是以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為原型塑造的,儘管在數量和人氣上遠不如前面那些作品,但是有一些真的相當優秀,筆者在這裡只介紹兩部。
一部是絕對優秀的冷門動畫、jc社還有節操時候的良作、業界大佬雲集的佳作——《復甦的天空》。這部作品非常硬氣的砍掉了最初美少女飛行員的設定,可以說是完全依靠硬派的劇情取勝。
「讓他人能夠倖存」
此作的重點放在了航空救難飛行隊身上,以原本希望駕駛F15J卻被調配駕駛直升機的三等空尉內田為主角,從主人公的飛行員工作和與戰友、家人、女友的關係出發為主線,通過一次次的救援任務,呈現了一個充滿愛、友誼、利他主義與悲歡離合的群像故事。與其說這是一部動畫,不如說是一部優秀的職場劇,其以單元劇的形式,把男主自己天空「復甦」的過程作為一個「主線」串聯起來,更把人面對災難時的無助、救援者的無私無畏、救援過程中的無奈與無力、追求夢想遭到挫折的失落,這些真實的不做作的感情直白的表現在觀眾面前。
「我的天空還未甦醒」
當然,這部作品也被改編為了漫畫和電影,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找下資源。
另外一部筆者相當推崇的作品是漫畫《海猿》,由小森陽一取材,佐藤秀峰繪製,其講述的是海上保安廳的故事,也就是那個和海警在爭議地區一直打照面的海保。《海猿》描寫了任職於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主人翁海上保安官仙崎大輔在工作生涯中的一系列故事,作為年輕人成長的熱血漫畫,其描述了主人公與同事之間在工作當中不斷加深羈絆,值得注意的是,《海猿》的取材較為大膽,其描述了海保的各項任務,既包括各種救援活動,也包括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反海盜行動,以及在日本引起巨大震撼的「不審船」事件(如果放到現在再來繪製,可能也會將爭議地區對抗的素材加入吧)。作者考證較為詳實,畫風硬朗,描繪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更將角色的真情實感表現了出來,屬於非常值得一看的熱血青年類漫畫作品。
第一卷是救助中國漁民
第五卷是「不審船」
第八卷是國際反海盜
同樣,《海猿》也被改編為了日劇和電影,喜歡的讀者也可以去尋找一下資源。
當然,這類作品也是很多的,日本並不是缺乏寫實的作品,比如小林源文的那些軍事類漫畫,近年來與武裝力量有關的作品變萌其實是海內外受眾的原因,畢竟廢萌誰不愛呢?
(五)優秀作品的協力者
自衛隊也是很多優秀作品的協力者,如果沒有其協力,很多片子在真實度和代入感上會大打折扣,接下來就簡要介紹下自衛隊協力的一些動漫作品。
《戰鬥妖精雪風》作為一部描寫空戰、人機戀與人工智慧的作品,戰鬥機自然是主角,而原作者神林長平對製作組的要求也是十分之高的,其提出了「不要做成讚美軍隊的作品,畢竟是殺人武器」「希望你們去看真飛機」等等要求,於是製作組前去防衛省希望協力,而防衛省也非常大方的指派航空自衛隊配合,讓製作人親自觀摩戰鬥機起降、收錄引擎聲音甚至於讓部分製作人親自體驗戰鬥機飛行(收錄在製作人員訪談當中)。因此,該作品中對飛行器的刻畫相當優秀,「該真實的地方真實,該誇張的地方誇張」,某種意義上如果沒有自衛隊的協力,就不會有這部作品了。(所以該片可能算是黑了一把海自?)
機場現場取材
日本海軍還行,反正你後面還是給主角當背景的233233
以上裝備
都不如主角帶著超機動戰鬥機裝逼好使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我tm吹爆小南極),可能有很多人想不到這一部作品居然也會有海上自衛隊協力。其實這部作品進行了去敏感化處理,把原來由海上自衛隊運營的白瀨號破冰船(實際上中國人首次參加日本南極考察隊就是乘坐該船的,該船還特別提供了四人間)改成了企鵝饅頭號並交給了民間人員運營。這也是自衛隊直接協力作品的常態,製作組看似玩得奔放,實則非常注意規避。在小南極中,操縱船隻的大量鏡頭是直接按照實拍作畫的,這也為作品增色不少,此外,由於該作品最大的協力者其實是日本國立極地所,所以對南極的刻畫較為真實。
據說那天東西被買爆了(圖源見水印)
老白瀨號
這分鏡太偷懶了
海自及科考隊員在南極
《Hisone & Masotan》,骨頭社和岡媽聯手打造的奇幻職場劇,機設(龍設)是河森正治,飛行開發實驗團協力。也正因為是空自直接協力,作品對飛行刻畫的非常生動,機動中飛機舵面的移動,降落時襟翼的變化,這些細節都較好的體現了出來,再加之非常有趣的劇情,很值得一看。
實際上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片子裡草莓味養樂多的硬廣
異機種空戰(F15J正在咬一條偽裝成F2的龍的尾)
這種性格的女主你們空自敢招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此外,《蒼藍鋼鐵的琶音》《青春波紋》《少女與戰車》等作品也都有自衛隊協力,比如海自甚至為《蒼藍鋼鐵的琶音》OP的MV拍攝開放了驅逐艦作為背景使用。
近處的就是金剛級區域防空驅逐艦霧島號(DDG174)
此外,美軍其實在日本的宣傳也是很奔放的(B站上還有美海軍女性軍官熱唱青春波紋op的視頻)。
我米國海航就是從航母上跳下去,和F14一起被切碎
也不會用你們這種萌豚宣傳!
周邊錢真好賺!!!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日本自衛隊及海保的萌豚海報(來源見圖片水印),不過請各位不要忘了,這些海報只是他們宣傳的一小部分素材而已,如果有興趣在B站等地方搜索一下,你會發現一些非常不錯的嚴肅向的宣傳視頻。
《青春波紋》
西住流海保
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有精靈、魔法使和貓耳娘呢.JPG
司波大爺現身說法
《蒼藍鋼鐵的琶音》
在國際局勢紛繁複雜的當下,對日本這個有著複雜情感糾葛的鄰居,對其武裝力量這一「無刃」但卻也「鋒利」的軍刀,我們實際上了解的並不多,研究的也並不夠,打開知網輸入「自衛隊」,僅有3,699條結果,輸入「美軍」,結果數則高達21,882條,在坊間往往流行著失真的臆測與傳言,也經常使用片面和漫畫式的方法去解讀,在需要高超膽識、智慧與決斷力解決各類問題的新時代裡,這絕對是不夠的,也是危險的,如何更好的認識這個鄰居以及它的武裝力量,已經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課題了。在這裡也再次安利華丹老師的《日本自衛隊》一書,希望像這類全面詳實客觀的研究能夠越來愈多。
Ps:本文的修改得到了一些網友的誠摯幫助,在此表示感謝。內容如有錯漏之處,請讀者指正。如在圖片等方面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
參考資料:
1. 華丹《日本自衛隊》
2. Anitama新聲《關於戰爭這種幻想》http://www.anitama.cn/article/389cef1ad7e62d7c
3. Anitama《軍武|現實武裝對虛構哥吉拉 關於《新•哥吉拉》之巖谷造談自衛隊》http://www.anitama.cn/article/459dbfca33acefe6
4. 防衛省《平成26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畫の大綱について平成26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畫の大綱》
5. 防衛省 《2017年日本防衛白皮書(摘要)》簡體中文版
6. 防衛省《數字で見る!防衛省・自衛隊 パンフレット平成2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