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五虎將中,為何只有秦明和董平戰死了?這三點原因太現實

2021-03-03 歷史課課代表

讀過《水滸傳》的人,對梁山五虎將都不會不陌生。分別是關勝、林衝、呼延灼、秦明和董平。這五人屬於梁山戰將中最頂峰的五人。以至於連魯智深、武松這樣的牛人,都不免要稍微退後一步。畢竟,人家五虎將的名頭擺在那。

而梁山五虎將內部,也是有先後排序,可分為三個等級。關勝,是五虎將的首席,老大等級。其實這個地位來一直是林衝的。自林衝火併王倫後,在他前面是屬於梁山核心圈,比如晁蓋時期的,晁蓋、吳用和公孫勝。

當宋江上山後,又變成了晁蓋、宋江、吳用和公孫勝,林衝一直排在公孫勝的後面。所以才有了,當晁蓋死去後,是吳用和林衝兩人,代表梁山眾兄弟,推舉宋江趕緊上位,先把晁蓋遺言放一邊——這就是地位決定論,林衝當時擁有這種發言權。

可惜在宋江主導「天降石碣」後,林衝失去了這個地位,跟呼延灼、秦明一起,淪為梁山五虎將的第二等級。

董平,則明顯屬於梁山五虎將中的第三等級了,無論排名還是戰功、影響力都不足以進入,完全是靠宋江提拔才進入五虎將之列。

所謂,福禍相依,大概也正是因如此,當水滸好漢凋零時,再看梁山五虎將,呼延灼成了宋徽宗的馬仔,關勝酒醉墜馬而死,林衝病死於六合寺,真正戰死沙場,竟只有秦明和董平,這是為何?是這三點原因決定的,都很現實。

其一:地位決定論

幾乎所有人都清楚,地位越高就越預示著越安全,無論是戰場還是何處,莫不如此——衝鋒陷陣,刀裡來劍裡去的從來都是小嘍囉。宋江之所以非要把董平提拔到五虎將之列,便是這種考慮。

不然,咱按水滸108將的排序來看,關勝排第五,林衝排第六,秦明排第七,呼延灼排第八,隨後便是第九的花榮,去領銜梁山八彪,董平的排位是第15位。

這不是超常提拔董平是啥?目的就是讓董平,負責衝鋒陷陣的先鋒官角色。哪怕都是大佬,也總要有一個「資質淺」的才能平衡內部,不然都是資深大佬,怎麼指揮?

同時,先鋒官這個角色,也恰好符合董平的自身特點。所以,這其實就是宋江用人老辣的體現。如此一來,在五虎將中,董平的危險係數就變得最大了,最後戰死沙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二:性格決定命運

秦明完全有理由,有資格,活著回去。從排序來看,他排在了林衝之後,力壓呼延灼。且還是宋江心腹將領,上梁山很早,跟花榮聯姻。這些都決定了秦明只要不想死,就絕對沒事。甚至他比關勝還有理由死不了。

之所以秦明死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性格導致。秦明綽號霹靂火,性格暴躁,極易衝動。比如他之所以被宋江收服,就是因他太衝動導致。在宋江活捉秦明時,就一再出現了這樣的描寫。

「秦明是個性急的人,心頭火起」,「 秦明氣滿胸脯,又要趕軍漢上山尋路」,「 秦明轉怒,引領四五十馬軍跑上山來」,「 秦明越怒,只管在山下罵」,「 秦明此時怒氣衝天,腦門粉碎」,最終「陷馬坑裡活捉了秦明」,

這哪裡是霹靂火,分明是「點火就著」。這種性格下,無論戰場廝殺還是其他地方,都預示著「沒有好結果」。果然最後秦明被偷襲,躲避暗器時,被方傑給殺掉了。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秦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解釋的淋漓盡致。

其三、做人方面成問題

關勝是關羽後代,這就決定了他做人時有制約,不能給祖先抹黑。呼延灼也是這種情況,是北宋開國名將呼延贊的後人。林衝表面看著窩囊,但下手卻非常狠,所以自保方面沒問題。

董平張狂也就罷了,畢竟哪個好漢不張狂?但卻犯了江湖大忌,為了一個女人,反了東平府歸順梁山,殺掉知府,強娶人家女兒為妻。這種行為說實話,還不如王英來得光明磊落呢。這就決定了他在梁山上的孤獨,只能靠在宋江身上,成了宋江手中的利器,自然結局好不了。

秦明做人方面,最大的毛病就是:貪功!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是,關勝對陣宋江時,明明林衝早已表明要單挑關勝,可真正開戰時秦明卻第一個衝了出去。你讓林衝怎麼想?其他好漢如何看?難怪林衝急眼,再也顧不得許多,來了個二打一,戰關勝。

此戰,直接導致了林衝排在關勝之後了,因為你和秦明二打一戰關勝,這於名將來言,就意味著不如人家,別管啥理由。

所以秦明這叫會做人?再加上本是脾氣火爆,一旦有意外,自然不會有人去救了。所以,做人方面董平和秦明,都太成問題,這也是為何這兩人最終戰死的一大現實原因。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梁山五虎將中,為何只有此二人戰死了?分析這兩個共同點不難理解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那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戰力非常強悍。尤其是梁山五虎將,更是力壓眾人,深受大家的喜愛。
  • 雙槍將董平為何在五虎排名最末?
    董平在梁山英雄座次上的排名是第15位,在馬軍五虎中位居末席。那麼董平武力究竟如何呢?
  • 水滸降將呼延灼、董平到底有多無恥?
    降將集團由他們的出身決定了是梁山上招安路線的重要支持者。  這批白道高官出身的降將們其實是梁山上最無恥和最無道德觀念的一伙人。人們常說朝廷黑暗奸臣閉塞,平常人這麼說是沒錯的,但如果這話出自降將集團這些人口中,實在是讓人覺得十分可笑。這夥人最低也是個少校營長的級別,大部分都在上校團長之上。
  • 大宋二品武官投降梁山?其實他是在曲線救國
    逼上梁山和投奔梁山的人員,上梁山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接自己的家人,就連李逵也要接自己的老娘上山。那麼,作為大宋二品武官的呼延灼為何沒把家眷接上山?呼延灼在本朝樹大根深,在京師有著深厚的人脈,高俅主動推薦他徵伐梁山,朝廷上下一致看好他,這是呼延灼沒有把家眷接上梁山的原因之一,也是呼延灼冒著造反的名聲投降梁山的膽量基礎。
  • 梁山的五大派系,除了宋江外,其餘哪一派系實力最強?
    總得來說,梁山可以分為五大派系,最強的無疑是宋江派系,這個派系也是梁山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一個派系,宋江之所以能夠坐穩梁山首領之位,並能在梁山上說一不二,擁有著崇高威望,這與他的支持者眾多密不可分。宋江派的核心人物是宋江、吳用和花榮,宋江是梁山的首領,吳用是梁山的智囊,花榮位居梁山八健將之首,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 怎麼在陣亡率高達58.4%的苦戰中不丟命?揭秘《水滸》裡的戰場保命訣竅
    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結果徐寧雖然拼死殺出,卻中了藥箭,最後不治身亡,成為了梁山陣亡的第一個正將。(《水滸傳》百回本第九十四回《寧海軍宋江弔孝湧金門張順歸神》)這麼高級別的騎將犯這種低級錯誤,真是無解。
  • 【全】梁山108將排名大集合!誰的下場最慘???
    43 地英星天目將彭玘武器:三尖兩刃刀;結局:平方臘時陣亡,被南將張近仁一槍戳死。相比魯智深武松這等陸地王者,縱橫馳騁於沙場的馬軍將領更為惹人注目。那麼,誰才是梁山最強的馬軍戰神呢?這本來便是頗具爭議的,因此我們做簡要的分析,排出前五名。
  • 戴宗掌下的梁山軍機情報
    1話說宣和二年,梁山眾英雄受天文、排座次,神行太保戴宗坐第20把交椅,行總探聲息頭領之職,執掌中山軍機寨,坐下四員副手頭領,哪四員?鐵叫子樂和、鼓上蚤時遷、金毛犬段景住、白日鼠白勝。那戴宗雖自幼習得些槍棒,卻終非馳騁沙場之人,不似五虎將、八驃騎須領兵出戰。
  • 董卓麾下五虎將結局有多慘?只有一人修成正果,其餘無一善終!
    那麼,在董卓死後其麾下五虎將結局有多慘?只有一人修成正果,其餘無一善終。具體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董卓死後,董越被牛輔所殺,而胡軫在與李傕的對戰中,率眾投降。所以這倆人,都算不上五虎上將。而段煨與他們不同,是董卓所帶領的西涼軍中,少有的賢明之士。段煨在駐守華陰時,與百姓秋毫無犯。最重要的是,他心向漢室。在漢獻帝東歸時,段煨率軍徵討李傕,而且對漢獻帝也是禮敬有加。所以,不論是從能力,還是品德上講,段煨都當得起五虎上將。
  • 上梁山前,朝廷降將中誰的官品最大?
    梁山108好漢中,有很大部分是從朝廷投降過來的,這部分人被宋江安排在梁山各個重點崗位上,為梁山的壯大、發展乃至到後來的招安,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急先鋒索超為什麼要上梁山?從眾心理
    梁山收服朝廷降將還是有原則的,要麼是朝廷派來徵剿的官軍將領,如關勝、呼延灼;要麼是梁山需要的有特殊技能的朝廷軍官,如金槍將徐寧;還有就是梁山周圍州府的軍事主管,如董平、張清。急先鋒索超和梁山沒有一點淵源,這樣一個角色為什麼會選擇上梁山呢?   索超原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手下一個下級軍官,慣使一把金蘸斧。七尺身材,面圓耳大,唇闊口方,腮邊一把絡腮鬍須。
  • 不投降也不會被殺,關勝等人為何要投降?原來宋江有更歹毒的後手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座次之前,徵討梁山的朝廷官軍主將,幾乎無一例外地被生擒了,而被生擒的官軍主將,也無一例外地投降了。有人感嘆:難怪宋江在金兵面前不堪一擊,舉傾國之力,也打不過被金國打殘的遼兵——將貪生士怕死,也就欺負老百姓是內行,鐘相楊么王小波李順田虎王慶方臘宋江,不是招安就是剿滅,誰也沒成氣候。
  • 水滸中最猛之人,一口氣斬殺了5位梁山好漢,全部秒殺
    與梁山好漢相比,他們除了武功突出之外,還有一點確實是梁山好漢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他們作戰的能力,無論是單兵作戰當先鋒,還是指揮集團戰鬥。今天小編要講的是方臘軍中就有一位將領,堪稱是水滸中最猛之人,因為他一口氣斬殺了5位梁山好漢,可以說是梁山噩夢的開始。此人便是石寶,方臘麾下四大元帥之一,福州人氏,被稱為「南離大將軍」。
  • 早已看透108將命運
    在水滸中,梁山108將可謂有不少高手,除了盧俊義外,馬軍頭領當以關勝、林衝、呼延灼等五虎將為首,步軍頭領則以魯智深、武松為魁。
  • 梁山八虎騎的立威之戰:徐寧為戰友復仇,史進為師父增光
    首戰檀州時,八虎騎中的金槍手徐寧敗給了檀州內一名普普通通的將領阿里奇。次戰玉田縣時,八虎騎中的沒羽箭張清又被遼國副總兵天山勇射中咽喉。不僅如此,盧俊義付出了傷亡、失蹤五千餘人的代價才拿下了玉田。對於之前戰無不勝的梁山大軍來說,這不啻於一場深刻的教訓。幸好在接下來進行的薊州之戰中梁山大軍輕鬆獲勝,無論是馬軍五虎將還是八虎騎都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
  • 公孫勝不走,梁山不滅,他到底有多麼「重要」?
    但在凱旋之時,南方方臘又反了,宋朝無力徵討,只好又命梁山大軍出徵。在此之前,梁山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時,雖然也是幾經周折,但總算是完勝,而且沒有折損一個頭領。可是誰想,徵討方臘之戰,讓梁山損兵折將,十損八九,幾乎每攻克一個城池,都要戰死幾個弟兄,讓宋江等人甚是悲傷,可以說方臘之戰是梁山好漢用性命以及宋江的淚水取勝的。
  • 東漢末年-五虎將
    五虎將,又稱五虎大將、五虎上將或五虎將軍,泛指是勢力中首領最得力的五名大將,多出自於明清古典小說中,也盛行於民間和一些著名軍事人物的自詡
  • 方臘只有8大天王,憑什麼殺過半梁山好漢?林衝心裡有數
    宋江的梁山陣容其實非常強大,馬軍,步軍,水軍,三軍齊備,萬夫莫敵的高手數不勝數,方臘方面實力確實不弱,相比田虎,王慶要強很多,但是相比梁山還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