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T-93型狙擊步槍
射擊精準度高 號稱世界一流
臺軍方聲稱,臺防務部門研發的7.62毫米口徑的T93狙擊步槍,是一款具有世界一級槍水準的新一代武器。
實際上,T93狙擊步槍已在今年8月舉行的「2007年臺北國際航天科技暨國防工業展」上首次公開亮相。此後便成為臺軍吹噓的重點。據臺軍方媒體「軍事新聞社」介紹,T93狙擊步槍的研發計劃自2003年3月1日開始執行,按照臺軍特種作戰的任務需求,在設計時導入人體參數,將槍、彈、鏡、人四個關鍵因素進行結合,100米內的射擊精準度在1MOA以內(編輯註:MOA單位為槍枝射擊三發子彈命中100米距離靶紙,彈著散布面為2.91公分圓形範圍內),並曾創下800米0.3MOA單位最佳紀錄。該型槍的故障率很低,在實彈射擊試驗中,有6000發耐久測式零故障的紀錄。T93狙擊步槍的製造單位——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5廠指出,T93狙擊步槍在研發期間,還曾提供海軍陸戰隊與陸軍步訓部使用,獲得高度肯定。
205廠廠長鄭昌頻少將聲稱,T93狙擊步槍適於特勤、維護治安及狙擊作戰使用,在反恐作戰中,更是重要的關鍵武器,能滿足臺軍狙擊部隊的需求。T93狙擊步槍研製計劃主持人蔣景濤中校指出,雖然臺灣「國安局」目前配備自行採購的美式M24狙擊步槍,但是T93狙擊步槍毫不遜色,不僅品質上有保證,在造價成本方面也絕對有競爭力。蔣景濤還說,該型槍的研發過程中,能將射擊精準度達到1MOA是最大挑戰,而整個過程中還為軍方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女射手。
挑選射擊好手 加強火力配置
由於狙擊手在戰場上具有「多面手」作用,臺軍近年來在狙擊部隊力量建設方面不遺餘力。尤其是美軍近年來進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讓臺軍認為,在未來的臺海衝突中,狙擊部隊將在「反制」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加強狙擊手的火力配置,臺軍方已經斥資4.86億元新臺幣在未來幾年內採購106套在國際軍火界享有「重狙擊之王」讚譽的美制「巴雷特」大口徑狙擊步槍,每支狙擊步槍的價格為320多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0萬元,每顆子彈的價格是8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00元。
臺軍還在各部隊當中挑選射擊好手加強訓練。由於必須要有一發子彈奪取敵方將領的本事,相對的訓練也就特別嚴格。臺軍神秘的狙擊手,每天的射擊訓練長達十幾個小時。現在臺陸軍每一個打擊旅,都準備編制一個約30人的狙擊排,據說這種編裝就是要落實陸軍「武器精準、遠距擊殺」的新戰術。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臺軍在狙擊部隊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其意圖難以達成。當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美軍和武裝分子狙擊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凸顯狙擊部隊的重要性。然而,必須清晰地看到,此時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前政權都已經被推翻,雙方狙擊手所起的作用僅僅限制在戰術級,對整個戰爭的最終勝負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影響。
這也意味著未來臺軍狙擊部隊的作用僅僅是在戰術層面達到殺傷、襲擾和阻滯作用,可能會延緩進攻方向縱深攻擊的進程,但無法對整個戰役進程施加決定性的影響。
美軍狙擊手持M24狙擊步槍準備射擊
臺軍有個槍枝研發基地
臺灣輕武器多由位於高雄的臺灣軍備局205廠生產,該廠的前身可追溯到1866年李鴻章創建的江南製造局,民國時期被更名為金陵製造局。1949年國民黨軍隊離開大陸時將該廠一部遷至臺灣高雄,1967年正式更名為205廠,主要研發、生產臺軍各式40毫米口徑以下的輕兵器、機炮與彈藥等。
第205廠已成功開發出多種小口徑輕兵器,除T93狙擊步槍外,還研發和生產了T91戰鬥突擊步槍、T75K1手槍和T90機槍等兵器。據稱,第205廠生產的兵器具有重量輕、操作簡單、火力強大、拆裝方便、精度高、容易攜帶、適合特戰隊突擊等特點。例如T86突擊步槍,按照人體和部隊特性等研發,槍託可伸縮,利於單兵突擊作戰,且可加裝瞄準鏡、狙擊鏡、夜視鏡、強光手電筒與榴彈發射器等,戰鬥力大大增強,尤其適合海防巡邏、突擊部隊攀巖和炮兵背槍操炮等任務。(杜克)
臺灣T-93狙擊步槍瞄準具目鏡
日前,臺媒體報導稱,臺軍最新研製的T93狙擊步槍將於明年進入量產階段。據稱,這種新型的狙擊步槍,可與美制的M24狙擊步槍相媲美,未來裝備臺軍部隊後,可大大提升臺軍狙擊能力。
關注我們,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