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大學校園裡多了一些亮麗的宣傳語:響應祖國號召,接受祖國挑選;少時立志尚武,長大報國從軍……徐雨蓓看著宣傳單上的軍人,他們穿著整齊的軍裝,英姿颯爽,朝氣蓬勃,一時之間,她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我也想像他們一樣投軍營,穿軍裝。徐雨蓓說:「當時學校組織我們觀看朱日和閱兵,當我看到閱兵場上他們堅毅的臉龐,挺拔的身姿,心裡特別的激動,有一種為祖國、為軍人自豪的心情,也有一些羨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徐雨蓓毅然決定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的號召,投身軍旅,保家衛國。初入部隊,徐雨蓓感覺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個場景她在心裏面想過無數次,陌生的是當軍旅夢照進現實,對於她而言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充滿了新的不確定性。
部隊的生活比起大學校園,少了一些鬆散,多了許多紀律;少了一些自由,多了許多制度。徐雨蓓說自己剛開始,也有一個很艱難的適應過程,部隊的生活節奏和校園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慢慢克服和適應,但是好在部隊的訓練雖然是嚴肅緊張的,氛圍卻是十分團結活潑,戰友們在一起團結互助,讓她慢慢的找到了家的感覺。
「有一個紀錄片,裡面有一句話,是『儀仗隊的操場天晴也下雨,那是戰士們的汗水滴』,這句話特別形象的展現了我們的訓練生活,」徐雨蓓笑著講述那段難忘的時光,在儀仗隊,即使冬天訓練衣服也會被打溼,額頭上的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流結成小冰柱,儘管如此,也從來不會有人喊苦喊累,即使筋疲力盡,他們咬著牙也會堅持到底。
在部隊的第二年,徐雨蓓決定考研,重新回到校園,下定決心後,徐雨蓓便擠時間看書,利用午休晚休的時間學習,每天的訓練不管結束的有多晚,回到宿舍,她就抓緊時間投入學習,看書做題。當被問道是否想過放棄時,她搖了搖頭,說「我這個人,一旦認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堅持下去是最根本的。」
部隊兩年的生活,讓徐雨蓓成長了許多,讓她懂得了「生死之外都是小事,不必過分掛懷」,身上多了一絲雲淡風輕的氣質,讓她學會了獨立自強,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改掉了許多壞毛病,讓她明白了團結的重量,收穫了真摯的戰友情誼。令行禁止的訓練生活讓徐雨蓓身上也有了最初她羨慕的那份堅毅和驕傲,「在隊裡我們要當習近平主席的好戰士,退伍之後更要成為未來祖國的建設者,奮鬥終身,」徐雨蓓正色道,「因為奮鬥才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
一路走來,讓人敬佩的是徐雨蓓身上像竹子一般的堅韌,卻又像朝陽一般的活力;像巖石一般的定力,卻又像孩子般的柔軟。徐雨蓓謙虛的說:「其實我感覺很幸運也很幸福,因為我背後有祖國,有家庭的支撐,他們讓我心裡有底氣,肩上有重量。」是的,生在新時代的「90後」是幸運的一代,他們的身後有強大的黨和國家,同時,他們也是有責任心的一代,這次疫情,讓社會看到了「90後」身上的擔當,習近平主席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提到「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重新回到校園後,徐雨蓓有很多計劃和期待,她說自己很懷念校園的生活,也很想念課堂和老師,她想珍惜接下來的校園時光,學好專業知識,充實專業技能,不能在功課上被落下,在大學校園裡鍛鍊自己,積極投身祖國建設,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還說,軍人要退伍不褪色,在哪裡都要發光發熱。
2020年9月13日,徐雨蓓背著行囊,帶著對未來的期許來到了山東師範大學。迎新現場,校長曾慶良到長清區校區指導迎新工作時,與徐雨蓓見面交談,並拍照留念。
商學院的領導老師們也都親切接待了這個身上帶著軍人光環的女孩子。學院黨委書記魏成武詳細詢問了徐雨蓓在部隊的生活情況,在徐雨蓓說到自己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先後多次完成迎接國外元首的任務的時候,魏書記豎起了大拇指,說道:「這是十分光榮的事情,非常值得驕傲,你來到商學院給2020級新生增加了很多的可能性。」
徐雨蓓在採訪中提到:「十分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也一定會秉持軍人的優良作風,在商學院這個大家庭中努力成長,為學校爭光添彩。」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是徐雨蓓最喜歡的一句話,她認為,很多人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背後的付出和汗水往往是很難被人看到的,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強努力,獨立堅定的徐雨蓓,卻很難了解這一路上她的艱辛和付出,她每一步看似尋常的選擇其實都蘊含了巨大的勇氣,只是她不提,我們便不知。成功的人不會總是把艱辛掛在嘴邊,她會滿足於社會給她的饋贈,會欣喜於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小驚喜,會把成功歸結於幸運,會把失敗總結成教訓,會最終實現她的夢想。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學習品質,然後砥礪前行,厚積薄發。人不是生來就擁有想要的一切,而是通過後天的努力去造就想要的一切,永遠堅定踏實,永遠心懷感恩,永遠保持初心,永遠積極向上,最終我們會在山頂相見。
文案:王曉文
編輯:曹利濤
責編:張齊齊 許麗君
審編:姜 楠
終審:崔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