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半世紀,印度為對付中國,各種黑科技武器都拿出來了!

2021-02-13 冷熱軍事史

作者:射聲校尉  |  編輯:Q先森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很不安分,在中印邊境線東段越界與中國邊防軍對峙,西線與巴基斯坦交火,局勢不斷升溫,儼然一副要打兩線戰爭的態勢。

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特利甚至放言,2017年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印度如此狂妄,其實心裡有底。1962年以後,印度認真總結了慘敗的教訓,以中國為假想敵,針對性補齊短板,大肆發展軍力,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印度現在把70%的兵力部署在與巴基斯坦和中國接壤的邊境,意圖很明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文與讀者們一道,共同探究印度如此自信的底氣。

印度兵力部署圖

▍印度人深刻反思

1962年10月與11月,中國在外交渠道多次與印度溝通斡旋失敗後,被迫對越境印軍發起有限度的自衛反擊戰。

中國軍隊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另殲滅印軍另外四個旅的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俘虜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

戰後中國軍隊主動撤軍至實控線以後,維護了中印邊境50餘年的穩定。

印度深刻反思了這場戰爭。1963年,印度陸軍中將亨德森•布魯克斯和時任印度軍事學院院長巴賈特準將聯合撰寫《亨德森•布魯克斯報告》,分析了戰爭失敗原因。

首先是對形勢的誤判,錯誤的認為中國在與美蘇交惡、國內經歷嚴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不敢發動戰爭;其次是陸軍指揮糟糕,第4軍軍長考爾戰前竟然在新德裡治病,導致前線印軍群龍無首。戰爭後期甚至出現了第4步兵師潰逃等事件。

第三是後勤準備不足,劣質的裝備和武器令陸軍無法勝任戰鬥,彈藥與裝備短缺;第四是山地戰訓練不足,參戰 15%的士兵患肺水腫,26%的印度士兵出現凍傷和凍瘡。

反觀中國一直處於山區作戰的狀態,中國軍隊對於山區作戰遊刃有餘。所以當擅長山區作戰的中國軍隊與「毫無經驗」的印度軍隊對壘時,印度軍隊敗退也顯得順理成章。 

中印邊境東段作戰示意圖

吸取敗給中國的經驗教訓,印度開始有針對性的改進。那麼時過50年,印度取得了哪些成績呢?

▍臥薪嘗膽:四大領域加強作戰能力

今日的印軍現役總兵力約為132.5萬人,預備役53.5萬人,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準軍事化部隊109萬人。同時它還擁有核武器,其戰鬥機數量世界排名第四,海軍也已躋身於全球十強之列。

根據上次戰爭中的慘痛教訓,印度在邊境線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部署,並且獲得了局部優勢。

戰備:提升交通後勤

戰備上,缺乏邊境公路網將嚴重削弱駐紮在這一地區印軍的作戰能力。以空軍為例,印軍在邊境機場部署了蘇-30MKI戰鬥機等尖端戰機,戰時會大量消耗燃油、彈藥、零配件等物資,如果機場周邊缺乏公路,物資無法通過陸路大量、及時運抵機場,軍用機場在戰時將淪為「擺設」,邊境印軍也將因此在戰時失去制空權,印度深以為憂。

地形上,中印邊境地形陡峭險惡,由印度平原到青藏高原一側,短短百十千米的跨度內,海拔從500米迅速躥升到4500米以上,尤其是被印度侵佔的藏南地區更是如此,由於海拔高度落差大,地質條件差,交通極為不便。

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調兵面臨極大的地形挑戰.

印度情報部門推測,依託通往中印邊境完善的公路網(總長度可能達5.8萬公裡),中國軍隊在每日能機動400公裡,而邊境印軍每天只能機動200公裡,這使得中國軍隊不必在一線部署大量兵力,同時在戰時可快速完成集結。

此次引發對峙的主要緣由,就是印度認為中國在洞朗地區修建的公路將增強解放軍在亞東突出部的力量投放能力,從而威脅到西裡西古走廊。

印度擔心西裡西古走廊被切斷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印度早早成立了隸屬於陸軍的道路修築局(BRO),主要職能為強化全國戰略交通網絡,負責用於戰備的公路、鐵路、橋梁甚至堤壩和機場工程。

目前其主要活動範圍集中在東北部印中邊境地區,幫助陸軍打通投送重型裝備的交通線。早在2006年,BRO就按照印度國防部的命令,在東北部邊境地區修建超過490千米的公路網,以及一定裡程的鐵路網。依靠BRO開闢的交通線,印度陸軍已陸續將重型裝備送抵印中邊境地

依靠日益完善的交通網,印度提出「冷啟動理論」,即印軍在邊境上出現的任何突發事態時,陸軍像電腦冷啟動一樣,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迅速完成部隊集結和部署,並在第一時間向敵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具備「同時打贏印巴、印中兩場局部戰爭」的能力

戰術:加強山地部隊

1962年的中印戰爭使得印度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山地戰方面的不足。戰後印度不遺餘力加強山地作戰力量,時至今日,印度已經擁有一支全球最大的山地作戰部隊,規模達到10個山地師共15萬人左右,其中許多士兵是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廓爾喀人。

印度國防部提交的《2012-2027年印度陸軍綜合遠景規劃》,力爭在2020年前將一個完全成熟的「山地打擊軍」部署到印中邊境。該軍番號為第17山地打擊軍,計劃規模達9萬人左右,計劃在2020年完成部署。目前該軍已率先在藏南和阿薩姆邦新組建起建成2個山地師,規模約3萬人,作為山地打擊軍的基幹。

印度在東北部以及藏南地區的兵力部署

以印軍王牌「紅色號角」第21山地師為例,該師現有兵力約1.7萬人,包括3個山步旅、1個炮兵旅、1個工兵團、1個通信團、1個勤務營、1個憲兵分隊、1個軍郵分隊、1個戰地勤務班和3個地面聯絡班,師部設在阿薩姆邦坎如普地區的蘭吉亞。

從編制上可以發現,印軍山地部隊極為重視工兵和通信兵的配屬,特別是在師級部隊裡配置一個通信團,這在世界上獨此一家。印軍山步師還出現建制工兵團也是罕見的,這與其作戰地形複雜、交通聯絡不便有關。

 印度山地部隊

印度山地部隊崇尚「進攻作戰」,曾任第21山地師師長傑格少將強調——「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與外軍不同,印度山地師特意將「進攻戰鬥」分成「準備」、「突破」、「混戰」、「縱深進攻」和「追擊」等五個階段,並把部隊配置為「突擊梯隊」、「預備隊」和「鞏固基地分隊」等三個部分,「突擊梯隊」又分為幾個衝擊波次。這些部隊一般呈縱深梯次配置,以便對敵實施連續猛烈的進攻。

在防禦作戰方面,印度山地師汲取1962年被中國軍隊連續穿插分割、包圍殲滅的教訓,重點扼守對整個防禦體系穩定性起決定作用的戰術要點,實施有重點的防禦,通過堅守關鍵卡口來控制道路,以破壞中國軍隊穿插迂迴、分割圍殲的戰略意圖。

戰區:全力打造空軍

中印邊境多山多河的地形特徵,不利於陸軍兵力的大規模展開。而密布的河流以及複雜的交通線,為空軍大展拳腳提供了廣闊舞臺。

印度在東北部邊境部署有大量機場

2012年,印度在藏南地區舉行了代號為「毀滅」的演習,參演的印度戰機包括蘇-30MKI、「幻影」2000、米格-29等,可謂精銳力量「傾巢而出」。

此外,印度空軍還動用了大批支援保障類飛機參與演習,包括C-130J、安-32戰術運輸機,伊爾-78空中加油機,以及「費爾康」預警機等。空軍通過演習展示了其為地面山地部隊提供空中火力與後勤支援的重要作用。

印度全國共有51個空軍基地,其中靠近中印邊界東段的有8個,包括提斯浦爾、賈布爾等基地。此外,印度空軍還在藏南設置10個臨時性機場,用於戰備。

提斯浦爾空軍基地

印度空軍目前在提斯浦爾和賈布爾各部署一個中隊18架蘇-30MKI戰機。當面對制空權爭奪時,蘇-30MKI強大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在起飛後不久就可以發現敵方尚未越境的戰鬥機,並齊射多枚主動雷達制導的R-77超視距攔截彈。

如果執行進攻性作戰任務,蘇-30MKI也可以攜帶「布拉莫斯」超聲速飛彈越境出擊,以提斯浦爾或賈布爾為圓心,1500千米的純地理學範圍幾乎覆蓋了四川、雲南、西藏全境。如果再加上「布拉莫斯」巡航飛彈450千米的射程,則南寧、桂林,甚至遠在中國西北腹地的蘭州都在威懾範圍內。 

印度空軍蘇30MKI戰機

戰略:注重飛彈威懾

 

印軍現有四個型號的「烈火」彈道飛彈。按照部署情況來看,印中邊境的飛彈型號很可能是「烈火」-1或者是「烈火」-2,用於戰術打擊;「烈火」-5洲際飛彈射程達5千公裡以上,主要在縱深布置,用於戰略威懾。

據《印度核政策》一書中披露,印軍在印中邊境地區已經修建了至少兩座堅固的地下設施,部署了「烈火」飛彈。由於設施位於山區,即使遭到中國方面的猛烈空襲,地下設施仍可生存下來。屆時,「烈火」隨時可以展開遠程空襲。

各型號「烈火」飛彈的覆蓋範圍

▍中國:四大優勢

總的來說,印度目前依靠優勢兵力和多年的積累,已經在中印邊境樹立起局部戰術優勢。但是由於中國在戰略上的優勢,印度絕對不敢輕易造次。

7月份以來,印度敢襲擊巴基斯坦軍隊,但是不敢襲擊中國軍隊,就是明證。那麼,中國的優勢到底又有那些?

首先,綜合國力碾壓。以2015年數據為例,中國GDP已經超過11萬億美元,印度剛剛超過2萬億美元,人均GDP上,印度也落後中國很多。

其次,國防體系完備。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07—2011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依賴進口武器的結果是一國無法自主決定軍事建設的速度。

而中國國防建設是以發展國防工業為基礎的,引進外國軍事技術和裝備的目的是提升本國的國防工業能力。10年後中國將擁有世界級的成體系的國防工業,將逐漸從一個武器技術引進國向一個武器出口國轉變;而印度10年後仍將是一個依賴武器進口提高軍事力量的國家。

第三,地緣優勢巨大。恆河平原海拔最低處僅有1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印度看中國,就像一群住在平房裡的人看背後50層以上的摩天大廈,這種內心的不安全感與恐懼感是油然而生的。

中印戰爭結束之後,中國主動撤回傳統習慣線,海拔5000米以上的制高點全部在中國控制之內。印度首都新德裡距離中印邊界只有300多公裡,而北京卻距中印邊界5800公裡。

青藏高原對於中國內地是一個巨大的屏障

中國的戰術武器對印度來說就是戰略武器。印度空軍要想空襲中國內陸的戰略目標就必須進行空中加油或者使用戰略轟炸機,此外中國還有著嚴密的防空網。而中國空軍要想打擊印度目標,戰機在西藏起飛後一個俯衝就能到達新德裡上空。

最後,機動能力領先。青藏鐵路修通後,解放軍在青藏高原機動將更加迅捷,這對印度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懾。

中國已經在西藏建立了完備的交通體系

中國在西藏和實控線附近,則擁有較為完善的陸上交通基礎設施,鐵路網密集,道路建設超過5.8萬公裡。就算開戰之初一線部隊兵力不足,後方的大批援軍和物資也可通過便捷的公路和鐵路快速運至中印邊境。印度一側如果進攻,由於向上的地形原因,面臨後勤上的巨大限制。

中國軍隊的高原機動

總之,中國在戰略和戰爭潛力上碾壓印度,但是印度在中印邊境上積累了一定的戰術優勢,雙方在前線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中國現在以及未來的戰略對手並非印度,發動一場戰爭有可能拖累中國前進的腳步。而印度也明白自身國力遠不及中國,不敢貿然採取過激行動。預計未來中印之間難以發生大規模衝突,但是邊界小規模摩擦仍將持續。

> 推薦閱讀 <

強大的美國為何打不贏越戰?

二戰德軍為何不放棄基輔,直取莫斯科?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冷熱軍事史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有什麼黑科技能夠對付「二向箔」?
    什麼黑科技可以對付「二向箔」?
  • 魔獸世界:幻化「黑科技」,突破武器種類限制,防戰也能拿雙手劍
    ,比如單手武器就無法幻化成雙手武器的外觀,匕首類武器也無法幻化成劍類武器的外觀。好在隨著9.0前夕版本的開放,這種武器種類的限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今天胖哥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幻化「黑科技」。雙手武器和單手武器幻化限制眾所周知,戰士這個職業有三個專精,分別是武器戰,狂暴戰以及防戰,這其中武器戰和狂暴戰都可以使用雙手武器,而防戰是無法使用雙手武器的,只能使用單手武器和盾牌。
  • 美國氣候武器對付中國?這才是終極武器!!
    2016年初,中國大範圍的霧霾似乎較往年嚴重……,是汙染加劇還是從外國空域漂流到中國的、還是存在國際間的氣象戰因素?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武器人類自古至今都有一個夢想——駕馭自然。掌握天氣變化,並把它作為武器,來打擊敵人,那是何等的威力!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控制風雲、雨雪、寒暑等天氣變化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來改變戰爭環境,人為製造各種特殊氣象,配合實現軍事打擊,達到幹擾、傷害、破壞或摧毀敵方的軍事目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那人類是否已經開始使用這種特殊武器了呢?
  • 印度人的神奇操作:山東艦PS上印度國旗,宣傳片裡都是中國士兵
    近日在國外網站上,印度的軍事演習視頻著實是火了起來,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很快就被眼尖網友發現,該視頻的封面圖使用的是,我國解放軍在朱日和校場軍演的照片,並且空中飛過的是中國空軍的戰機,這個照片如果讓不明事理的網友看到後,還真以為是印度士兵在進行軍演。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神操作,居然傻傻連自己軍隊都分不清楚,外界都懷疑是印度故意為之。
  • 中國坦克怎麼對付印度剛購買的長釘飛彈?
    近日,印度進口以色列長釘反坦克飛彈的報導,炒得沸沸揚揚。中國坦克可以怎麼對付長釘這樣先進的反坦克飛彈呢?這裡為各位進行相關分析!之所以特別受到關注,主要是因為長釘確實有著極為先進的性能,包括中國坦克在內的裝甲車輛,想要防禦這一新時代的反坦克飛彈,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但是,有難得住中國軍工的事情嗎?原子彈、彈道飛彈、反彈道飛彈都搞出來了,防住長釘飛彈,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 平戎 | 全球爭破頭都想搶購的俄羅斯這一兇悍武器,終於賣給了中國~
    因為,俄羅斯S-400中遠程防空飛彈運抵中國了。據俄羅斯塔斯社4月3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外交界透露,運載出售給中國的第一個S-400防空飛彈團裝備的兩艘貨船抵達中國,另外一艘將會補運之前受海上風浪受損的部分。早在2014年,我們和俄羅斯就籤署了交付S-400飛彈的協議,我們一共採購了4個營的S-400,只不過俄羅斯交付武器的速度大家都知道,那叫一個慢!
  • 中印一線,解放軍展示黑科技!印度不服,沒錢沒技術還想要裝闊氣
    看著解放軍展示了黑科技,印度軍方也不甘示弱,於近日花重金租下了美軍無人機一年的使用權,印度的行為讓人看了是又可氣、又好笑。沒技術又差錢,此前在軍火市場一擲千金的豪放之舉,如今在疫情的拖累下,也不敢再「任性」了。
  • 看看中國的科技武器如何碾壓印度!
    6 月18 日,印度邊防部隊270 餘人攜帶武器,連同2臺推土機,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100多米,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方的修路活動,引發局勢緊張。印度邊防部隊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400 餘人,連同2 臺推土機和3 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180 多米。截至7月底,印度邊防部隊仍有40多人和1臺推土機在中國領土上非法滯留。事件發生以來,中國本著最大善意,努力通過外交渠道解決當前事態。
  • 你沒聽過的10大軍事黑科技,細數那些驚天動魄的武器
    以典型的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為例,改艇長度110米、寬度10米、艇底至指揮臺頂部高度為24米。該潛艇如果進入中國近海則需要下潛至水下30米深度,恰好正在中國漁民海產品種植深度範圍內。這是潛艇最危險的航行深度。所以說,中國近海廣泛種植的海帶對潛艇的影響是巨大的。
  • 《三體》中的未來超級黑科技武器,越到後面越恐怖!
    在網絡爆火,今天小編來盤點一下,《三體》中的超級黑科技武器!人類篇:一:飛刃這是一種高強度的納米材料。只有頭髮絲的百分之一的大小。卻十分的堅韌,一根就能吊起來一輛大卡車!把這種肉眼看不見的納米細絲放在敵人經過的道路上。不需要使用任何武力,敵人駕駛的不管是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都會被切割成一塊一塊的。敵人本身,當然也是如此。
  • 中國的熔渣弄黑了印度的河?您那個「邦」都是我們的好嗎!
    報導截圖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亞洲主要的大河之一,發源於中國西藏,上遊叫雅魯藏布江,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在中國藏南境內,印度稱之為底杭河(Dihang river)或香河(Siang river),在藏南巴昔卡附近的印度阿薩姆邦境內,與其他兩河合流後始稱布拉馬普特拉河。
  • 平析 看到日本F35成編,印度試駕新航母,中國人民終於放心了!
    中國貌似自己在搞,俄羅斯又沒錢,歐洲又和美國不對付,非洲……額還是算了吧。於是美國當然就只能把這個包袱丟給了日本。實際上這就相當於是日本在出錢替美國承擔部分F35的研發成本。當然,除了日本以外,韓國也「決定」要採購40架F35…… 這樣基本研發成本就都有人承擔了,美國只需要放手幹就行。
  • 為對付中國,印度又買新槍了!面對7萬多西方好槍,我們怎麼辦?|輕武專欄
    最近,外媒就披露了一則印度為應對中印緊張局勢而大量採購外國高端步槍的軍購案: ▲9月末外媒報導的印度購槍案 按照較新的外媒描述,印度將從美國購買西格紹爾公司生產的「SIG 716步槍」,並將這些新槍裝備給正在邊境前線同中國對峙的部隊。
  • 中國軍艦下餃子為啥那麼快?臥薪嘗膽終見成果!
    中國與美國、歐洲、俄羅斯等大國之間的關係穩定發展,與許多國家已經建立起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從而為引進關鍵技術、引進成套武器裝備和先進技術設備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國防軍隊建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跨世紀的這段時間,風雲際會、技術革命,整個社會都處於一個革新的階段,一個向信息化轉變的時代。
  • 【毒舌來了】中國網友這麼對付「川普嘴炮體」美媒都來關注了
    >對付「川普嘴炮體」的玩法,引起了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國內外網友腦洞大開...反正任性的川普完全不會理會這些,因為他每天都在忙著發推文...川普又發推,稱最新的空軍一號飛機訂單應該取消,因為把波音生產的大型噴氣式飛機改造成總統專機的成本高昂。
  • 印度軍力到底怎麼樣?中國如何處理與印度的關係?不能輕視印度!
    這簡直進可攻退可守,三哥太過跳腳,我們隨時可以用藏南為藉口發動軍事行動,三哥老實點,我們仗著國力碾壓,又能拿藏南問題敲打他一下,三哥完全被動!我一直覺得這步棋走得太完美!但印度的工業基礎不行,軍購包含了法國,俄羅斯,還有美國,這麼多國家武器在印度手中居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作戰體系,但是一旦打起長期戰爭,這些都是弊端,有些武器維修零件印度自己製造不出來,包括造船的龍門印度都要在中國買。軍工涉及的是幾千家工業和科研機構,印度是沒有這個基礎,所以一旦打起長期戰爭,封鎖了印度的軍購通道,印度估計就麻煩了。
  • 【資料】絕密:細數EVA中的黑科技
    UN軍裝備的其他武器 我對軍事也不是太懂,關於UN軍的戰車飛機艦船大炮和普通士兵的槍械之類不了解,只是大致知道他們都是參照現實存在的兵器畫的,除了空軍的幾種旋翼機之外,這一塊的科技並不能稱之為先進。當然UN裝備的簡陋只是為了襯託EVA科技含量之高。
  • 印度陸軍想出對付中國一「毒計」
    印度陸軍想出對付中國一「毒計」 2021 01/29 13:39 環球時報新媒體
  • 平戎 中國武器批發:一億五倆兩億五仨!全球包郵口碑佳
    所以世界上的軍火巨頭們,無論是美國的波音、洛馬、諾格,還是歐洲的空客、DCNS,還是俄羅斯的蘇霍伊,以及我們國家的軍火巨頭們,都很希望把自家的武器賣給這些「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土豪們。上圖為阿聯武裝力量副總司令來中國軍工展臺參觀,咱們國家的軍工企業負責任十分細緻周到地為這位副總司令介紹中國高端外貿武器的性能特點,將這位中東土豪「招待」得十分滿意!
  • 印度陸軍想出對付中國一「毒計」.
    《印度時報》1月28日文章,原題:軍方欲用西藏學對付中國  拉達克東部軍隊持續對峙。如今,印度陸軍瞄上一個新目標:西藏學。有消息人士稱,陸軍目前正在對一項建議進行微調,要求印度軍官學習西藏歷史、實際控制線和國際邊界「兩邊的」文化及語言,這是正在討論的「應對中國宣傳和傳播影響力」措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