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於南海問題全民關注,關於南海的立場我們也是唯一的: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在南沙海域的珊瑚礁上常年駐守著一支英雄的部隊,他們的生活必需品需靠外界補給,要靠小船來回穿梭於大型軍艦和哨所,那麼問題來了,礁上戰士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又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概括來說一句話,能就地降解的就地,不可降解的垃圾打包運回大陸處理。據礁上戰士介紹,他們對所生產出來的垃圾全部進行細緻分類,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的很細。
生活中不可降解的如紙箱全部拆開以後再疊起來,用繩子扎捆好,易拉罐踩扁,玻璃瓶等收集齊,裝在補給筐裡面再運回到補給艦上帶回大陸處理。
可降解廢棄物礁上戰士將其資源最大化。其中最為直觀的是永暑礁的「四防菜地」,這是一片遠近聞名的海上生態園。推開玻璃門,700多平米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白菜、辣椒、西紅柿等碩果纍纍。
除了垃圾分類處理,礁上官兵還十分懂的資源循環,真正做到不浪費。南沙礁堡各個屋頂的四周,都有一個半米多高的接水池,便於收集雨水。南沙各礁面積不大,收集雨水的設施佔整個礁的面積比例卻很大。據說,如果把礁上幾個儲水池裝滿,可以存2000多噸淡水,基本保證礁上6個月不用補給淡水。
關於守礁戰士的環保概念我聽到一句瞬間能讓你熱淚盈眶的話:戰士們說,身處滄海孤礁更懂節水深義,守望湛藍大海更知環保重要。
(來源:點綠科技)
並非如表面現象那樣――海洋垃圾都堆積在海灘上、漂浮在海面上或者沉積在海底。事實上,海洋垃圾大都被海洋生物所消化,而最終被人類所吸收。可以說,海洋垃圾是海洋生物「劊子手」,更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重金屬垃圾是最大的威脅之一。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屬類化學物質對海洋造成了極大汙染,除了直接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外,還能經過生物體富集和食物鏈傳遞,通過海產品進入人體並造成危害。與此同時,城市生活汙水、食品工業廢水及殘渣、人畜糞便、工業廢物等富含有機物質過量排入海洋也會形成有機物汙染,可導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局部海區甚至變成「死海」。
「白色汙染」也對海洋生物造成極大危害。海洋生物容易把一些塑料製品誤當食物吞下,海龜就特別喜歡吃酷似水母的塑膠袋;海鳥則偏愛舊打火機和牙刷,因為它們的形狀很像小魚,可是當它們想把這些東西吐出來返哺幼鳥時,弱小的幼鳥往往被噎死。塑料製品在動物體內無法消化和分解,誤食後會引起胃部不適、行動異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廢棄的漁網,它們有的長達幾公裡,被漁民們稱為「鬼網」。在洋流的作用下,這些漁網絞在一起,成為海洋哺乳動物的「死亡陷阱」,它們每年都會纏住和淹死數千隻海豹、海獅和海豚等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