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寡婦製造者:差點毀滅世界的核潛艇事故

2021-02-06 彼岸超越者

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是關於核潛艇事故的電影:《K-19:寡婦製造者》。在那個東西方對峙的冷戰時代,潛艇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核動力潛艇也隨之誕生,而核潛艇所帶來的不可預見事故和威脅卻真實的關係著整個世界的和平與毀滅。

劇情簡介:《K-19:寡婦製造者》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背景時間為1961年美蘇冷戰白熱化期間。亞裡克西·沃斯特賴克奧(Alexei Vostrikov)接替原艦長米克黑爾·波倫尼(Mikhail Polenin),擔任蘇聯海軍的第一艘彈道核潛艇K-19的指揮官。

在該潛艇試航之前已經有10人喪生,被稱為「寡婦製造者」(The Widowmaker)。並且在啟航儀式上砸向船頭的聖瓶沒有破碎似乎為這艘潛艇的處女航抹上了陰影。

在一連串魔鬼訓練後,新艦長和艦員的矛盾也達到了頂點。一個核反應堆發生故障將故事推倒了頂點,當時K-19號艇員可以向美軍請求幫助,但是艦長否決了這一方案,經討論決定用水來冷卻反應堆。在連續派出三個小組共六人未著防護衣進入高度核輻射的核反應堆,搶修設備後,險情得到了控制。

然而不久險情再次發生,艦長和全體艦員決定下潛到深水中,而不至於由於潛艇的爆炸,導致戰爭的爆發。最後,核反應堆軍官戰勝了恐懼,進入反應堆核心,再次將險情控制住。而蘇聯的另一艘潛艇也前來營救。

返回基地後,參與救險的8名水兵在數日內死亡。由於是一次事故,因此沒有獲得任何獎章。而艦長沃斯特賴克奧也遭到了指控,最終無罪釋放,但是終生不能再擔任海軍艦長。影片以二十八年後老兵重聚一起,緬懷死者而結束。

下面我們來看下真實歷史中的K-19事件。

「如果1961年蘇聯K-19核潛艇在挪威海域爆炸,其生態災難將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10倍,甚至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戈巴契夫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月1日報導,原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當天致信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提議將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1961年7月4日蘇聯K-19核潛艇事故中的全體潛艇人員,因為「他們以自己的英勇行為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1961年7月4日,蘇聯核潛艇K-19在挪威牙伊邁因島附近的挪威海域內發生事故:潛艇的核反應堆的一條管道洩漏,導致反應堆過熱,可能發生爆炸。島上就是北約的一個軍事基地,當時又是冷戰高峰期,核潛艇爆炸後果可想而知。 戈巴契夫在信中講,當時事故發生後,艇上官兵立即採用了所有規定的事故處理措施,但最終無濟於事。艇長扎捷耶夫召開了技術專家緊急會議後,下令「儘快裝上潛艇最初方案中沒有規定的一條水管,利用備用飲水箱裡的水給核反應堆製冷」,經過兩個小時的緊張作業,終於將核反應堆的溫度降到操縱臺可控溫度範圍內,避免了爆炸事故。 但是,由於作業人員在核輻射和氣溶膠極高的環境中時間過長,事後幾天到數周之內,共有8名潛艇人員犧牲,還有14人於回國不久後死去。

2001年,美國因特梅地亞公司導演了大型災難影片《K-19》。影片由著名影星哈裡森·福特和利亞姆·尼森主演。影片《K-19》在宣傳時表示,該片將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1961年:當年的K-19是蘇聯第一次進行海下核彈道飛彈實驗,不想卻因反應堆故障而在北大西洋海面引發悲劇。「寡婦製造者」不僅犧牲了28條生命,而且幾乎引爆美國和蘇聯之間的長久對峙。

然而,《K-19》一上映,就遭到了K-19核潛艇真實倖存者們的強烈抨擊和質疑。倖存者們認為,影片充斥著「伏特加」、「喝酒」等詞,將英勇修覆核潛艇的K-19官兵描寫成了不負責任的酒鬼。一些蘇聯退役官兵批評,導演以商業眼光拍電影,完全不尊重事實,這對生還者是又一次傷害。K-19核潛艇倖存者們隨後把該片的製作單位派拉蒙公司告上法庭。 戈巴契夫認為:「多虧了這些潛艇英雄們的英勇行為,核反應堆沒有爆炸,避免了巨大的生態災難(K-19核潛艇爆炸後的生態影響將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10倍)。」

他強調:「而且K-19核潛艇事故就發生在冷戰和加勒比海危機時期,當時蘇聯和美國的軍艦和核潛艇都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一旦蘇聯核潛艇在北約軍事基地附近發生爆炸,美國肯定會視其為蘇軍的挑釁,向北美沿海發起核攻擊。美國和北約其他國家一定會立即進行反擊,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戈巴契夫說,K-19核潛艇事故直到1990年還嚴格保密。以後替換扎捷耶夫潛艇組的官兵誰也不知曉此事,扎捷耶夫潛艇組的任何人也沒有因此受到表彰。犧牲的那幾名烈士都是連夜用鉛棺秘密埋葬的,地點連親屬都沒告訴。當時見證此事故的潛艇官兵共有139人,現在僅有56人在世,艇長扎捷耶夫也早已在1998年去世。

戈巴契夫信中寫道:「那天早晨所有在潛艇上履行自己崗位的人員都應該被當今人類社會視為竭力拯救世界的英雄。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他們,就是對他們特殊功勳的應有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功勳的重大意義將更加突出。」 慶幸的是,日前一位當年曾在K-19號服役的退役老兵——俄羅斯著名億萬大亨弗拉基米爾羅馬諾夫秘密花費重金,將拆船廠中即將被分解的K-19號贖買了下來。

據悉,現年59歲的羅馬諾夫出生於蘇聯的立陶宛。從1966年至1969年,他作為一名廚師在

K-19潛艇上服役。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羅馬諾夫回到家鄉立陶宛下海經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成了一名億萬富翁。後來,他旅居英國蘇格蘭,並且成為英超愛丁堡勇心足球俱樂部老闆,擁有近10億美元資產。據稱,羅馬諾夫贖買K-19號之舉「純粹出於感情,與金錢無關」,是為了完成該艇已故艇長尼古拉.扎傑耶夫的遺願。希望人們知道過去的歷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雖然退役近40年,羅馬諾夫對於「老戰友」K-19號依舊一往情深。他說:「這條潛艇永遠是我內心最寶貴的記憶。我之所以想將它拯救下來,是因為它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象徵,當年正是艇上的英雄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至於贖買此艇總共花費了多少資金,羅馬諾夫拒絕透露,不過他表示,自己目前正著手一個將K-19改造成博物館的宏偉計劃,並準備將其遷至莫斯科河永久停泊,以供後人瞻仰。

目前負責該計劃的俄歷史學家亞歷山大尼基辛稱,在被拖往莫斯科之前,年久失修的K-19號必須先經過一番修繕。一切完工之後,它將按照歷史原貌接受遊人的參觀,此外,一個K-19號潛艇退役老兵俱樂部也即將成立。據估計,整個計劃的耗資將超過100萬美元。現年

66歲的維克多·斯特萊特於1961年K-19號核反應堆事故時在艇上擔任電工。如今得知它被人贖買的消息後,他欣慰地稱:「我們這些當年在艇服役的老兵苦盼多年終於找到了一位出資人。我們希望讓現在的人們知道過去的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

相關焦點

  • 寡婦製造者,世界歷史上最大殺器,消滅了整整一代歐洲人
    沒錯,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所發明的最強大的武器,原子彈的確有著驚人的威力,不過也正是由於這威力太過於驚人,讓它從發明至今僅得到了兩次出場機會,此後為了讓咱們的地球不被毀滅,各國都沒有再使用過這款武器。   那麼AK47?作為突擊步槍中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AK47因為其價格便宜、製造簡單、上手不難等等優點,在全世界一共製造了兩億多把,甚至在有些國家的國旗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魚鷹」咋就成了「寡婦製造者」
    科技日報記者查閱發現,這起事故發生在2015年。當時一架MV-22直升機在降落「紐奧良」號兩棲艦時發生了事故,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受傷。實際上,近期以來,這款具備當代運輸直升機高技術水準的直升機事故不斷——去年12月,一架駐日美軍V-22在衝繩北部沿岸墜海,原因是其在與一架空中加油機進行加油訓練時,螺旋槳碰到了輸油管,導致其飛行失去平衡。
  • 寡婦製造者名副其實,5月20日深夜又摔死一名印度米格戰機飛行員
    「寡婦製造者名副其實,印度空軍米格-21戰機在摔死170名飛行員後,5月20日深夜又摔死一名印度飛行員!」
  • 《K-19:寡婦製造者》等十部令人震顫的高質量激戰影片
    6.7根據真人真事改編,K19是蘇聯第一艘戰略核潛艇亞裡克西船長,在冷戰最為緊張的時刻接到命令接替原船長米克黑爾出任核動力飛彈潛艇K-19的指揮官。亞裡克西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儘快將這艘維護不當的潛艇投入作戰戒備,執行其處女航行。但是兩人和全艇忠誠的官兵們壓根也沒想到他們會去執行什麼任務。他們也無法料想到失敗的代價對於他們以及全世界會意味著什麼。
  • 盤點史上最嚴重的核潛艇災難事故
    盤點一下過去幾十年最慘烈的核潛艇事故吧。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Kursk),2000年K-141庫爾斯克號事故可能是近代最嚴重的潛艇事故。這艘核潛艇是俄羅斯海軍949A型、奧斯卡級飛彈核潛艇。2000年8月12日,這艘排水量1.6萬噸的巨型核潛艇在一次大爆炸中被毀,118名船員全部罹難。
  • 捂了19天,美國在藏什麼?
    對於這次事故,國際社會最關心的是核潛艇到底撞上了什麼,損壞程度怎麼樣?有沒有造成核洩漏,破壞海洋環境?19天過去,美方依然沒有進行進一步說明。美國國防部在近期接受質詢時,甚至打起了太極,要求向美國海軍進行詢問。美國三緘其口,到底在藏什麼?想隱瞞什麼?來聽特約評論員蘇曉暉的解讀。
  • 神秘潛艇和2000年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有關!
    和俄羅斯海軍在19年前發生的重大水下事故直接有關。可以說正是當時的慘烈事故,以及事故後讓人揪心的緩慢救援過程,以及在救援過程中俄軍方面表現出的有心無力,最終導致了AS-31項目的出現。俄海軍明顯想通過這個神秘項目一雪前恥。沒想到19年以後,這個神秘項目自己又出現了幾乎全軍覆沒的大事故,只能說是有些事情,真是躲也躲不過。其實19年前的事故就是庫爾斯克號巡航飛彈核潛艇爆炸沉沒的慘烈事件。
  • 美軍核潛艇南海碰撞事故背後的隱情
    美軍核潛艇發生碰撞早有前科  潛艇航行在大洋深處,面臨著暗礁、湍流、海底斷崖、機械故障等危險和挑戰,稍有不慎滿盤皆輸。近20年來美國海軍公布的潛艇事故共12起,其中內部故障一起、被漁網纏繞一起、維修事故一起,碰撞則多達九起。潛艇發生碰撞險情主要包括與水面船隻、潛艇或潛航器、海洋生物、暗礁或沉船相撞。
  • 美國爆驚人核武奇葩事故,差點毀滅地球200次!核彈當玩具,我只服美利堅
    很多人批評川普說川普讓美國變成了一個對世界不負責任的國家看到這句話蛋蛋姐很困惑美國啥時候對世界負過責任了??差點讓整個歐洲回到農耕時代。:一架執行演習任務的美國B-47轟炸機在滑行的時候撞到另一架停著的B-47轟炸機上,造成了重大事故。
  • 親歷冷戰的蘇聯回聲級巡航飛彈核潛艇(上)
    停靠在碼頭的「回聲」級核潛艇E級|蘇聯第一代巡航飛彈核潛艇  50年代,蘇聯人嘗試性地設計了多款巡航飛彈,都談不上成功,直到1959年6月19日,劃時代的P-5巡航飛彈開始裝備部隊。1961年至1966年,共有29艘675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建成,60年代初,蘇聯海軍第一次擁有能夠威脅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潛艇部隊。N級攻擊核潛艇、E級巡航飛彈核潛艇、H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構成了蘇聯第一代核潛艇戰隊。這裡可以解釋一下:
  • 這款飛機雖被嘲笑為「寡婦製造機」 其出色的性能卻不容忽視
    說到 F-104,恐怕很多人會不屑地撇撇嘴:「不就是那個『寡婦製造者』嗎?」儘管許多人對它不屑一顧,該機卻實實在在地生產了 2,578 架,使用國家/地區達 15 個,成為 60 年代和米格-21、幻影 III 齊名的世界三大標準戰鬥機之一。
  • 毀滅世界毀滅地球的惡因——原子彈!
    僅以核彈為例,當今世界的核彈,其力量、能量已超過二戰以前之炮彈的千餘倍。而且這些極具殺傷力的核武器現正被廣泛布置於全球各地的海洋、陸地之上,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一枚核彈就足以毀滅一個國家,而製造這些超級殺人武器的某些核彈專家竟恬不知恥地說:「一但我們遭受到敵國的毀滅性攻擊,只要我們能有一艘核潛艇留存於世就可進行報復性反擊,這艘核潛艇所攜帶的核彈頭足以把敵國中等以上的城市、民眾統統消滅掉。」如今,僅美國一個國家就擁有六七千枚威力巨大的戰略核飛彈,若把全世界的核彈頭聚集在一起,其能量可以把整個地球毀滅很多次。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
    1962年10月16日到28日的13天時間裡,美國和蘇聯陷入了一場冷戰時期讓世界最接近核毀滅時刻的對抗。
  • 史上最慘烈的潛艇事故:武器粗製濫造,最先進核潛艇被自己炸沉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暴露出蘇俄海軍核潛艇技術和水下救生技術的諸多問題,如充斥著蘇聯式的粗製濫造,全艇設計可靠性差、抗戰損能力差。庫爾斯克的艇艏爆炸以後,潛艇中部和尾部的主壓載水艙應急吹除控制系統完全失效,未能實現緊急上浮。號稱高達30%的浮力儲備根本沒起作用。此外,俄海軍居然沒有快速自救設備,缺乏深海救援器,潛水技術極度落後,甚至需要等待英國的救援潛艇等等。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人類的13天!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人類的13天1962年發生的「古巴飛彈危機」差點讓整個人類滅絕,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如果這次危機演變成戰爭的話,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如果當時美國所有的轟炸機都裝滿核飛彈,美國能用於攻擊的力量可以達到300億噸TNT炸藥,這相當於150萬枚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戰爭爆發的一天時間內就相當於爆發了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會有一億五千萬人死於非命
  • 世界十大現役核潛艇
    布萊爾說,與更新同步,政府打算減少戰略核潛艇的數量,從4艘降為3艘,核彈頭數量減少20%,從200枚降至160枚,同時把「三叉戟」飛彈的服役期延長至2042年。「前衛」號核潛艇是英國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之一,這4艘核潛艇均由維克斯造船與工程公司製造,是英國重要的核威懾力量。無論何時,這4艘核潛艇中至少有一艘要處於戰鬥值班狀態。
  • 寡婦製造機玩過比眼鏡蛇機動還危險的特技動作,且只成功過一次
    F104戰鬥機以高墜毀率獲得了「寡婦製造者」的稱號,但是它卻能玩世界上最難的特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