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出過一個「20支世界最強軍隊」的排名,隨後Business Insider網站在10月對此進行了報導。根據此次排名,美俄中三國位列三甲,臺灣排名為13,超過以色列與德國等「媒體認為很強大的軍事國家」。但有意思的是,2016年1月,臺媒好像突然發現了這條新聞,進行了大肆的宣揚報導,然而距離上次炒冷飯不足3個月,臺媒在4月24日再次掀起了報導這一排名的熱潮。當然關注點略有不同,上次說的是「國軍」超越了德國,這次變成了「國軍」超越了以色列。
比如東森新聞在4月24日的報導中說:「中華民國」「國軍」近年無戰事,加上發生諸多軍事違紀案件,「國軍」在社會地位日趨下降。不過,日前一份國際軍武評比指出,我「國軍」名列全球第13名,勝過德國、以色列等強國,主因在於擁有阿帕奇攻擊型直升機數量是全球第五。「
臺媒新聞報導稱:全球一項最新軍力評估報告顯示,「中華民國」在全球整體軍力排名中名列第13,其中攻擊直升機數目更居全球第5名,僅次於美、俄、中、日。根據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依照「兵力」、「坦克」、「武裝直升機」、「軍用飛機」、「航空母艦」和「潛艇」數量等6個要素計分排名,結果顯示臺軍攻擊直升機數量在全球名列第5,總體軍力更是名列全球第13。
臺媒聯合新聞網的報導與前者大同小異,文稿還是所謂「中央社」的:根據一項全球最強軍力報告,「中華民國」擁有的攻擊直升機數量在全球前20名最強軍隊當中排第5名,加上為數眾多的飛機和坦克數量,整體軍力排第13。
那麼翻開去年10月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裡面對臺灣的描述是這樣的:因為大陸持續計劃進攻並奪回該「國家」,臺灣受到大陸的威脅。因此,臺灣專注於以防衛的目的發展其軍力。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島嶼擁有列表中第五多的武裝直升機。並且擁有相當規模的軍用飛機部隊和一些坦克部隊。
這段描述配圖是臺灣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部隊訓練通過「天堂路」結業典禮的照片,這種儀式的確頗為折磨人,臺媒往往描述這一訓練會讓兵員「遍體鱗傷」,然而根據照片,無論男兵女兵,其膝蓋、肩膀等部位雖有傷痕,難說遍體,就連貼身的衣褲都沒有磨破,顯然是報導中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觀小軍(公眾號ID:guanchamil)覺得,簡氏防務等相關專業軍事媒體很少報導這種類似「排名」的消息,而智庫編纂的報導中,也往往專注於某個特定戰場中作戰雙方戰鬥能力的評估。往往是大眾傳媒找來幾位專家或相關文獻,佐證既定排名,設置議題的「玩票」之作,比如美媒《國家利益》就喜歡搞「五大」、「十大」之類,可以歸類為「搞個大新聞」。如果臺灣島內尤其是臺軍對這個排名歡欣鼓舞,那麼對於大陸而言是再好不過了。
報導中提到解放軍的描述為: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軍隊正在規模數量與質量效能兩方面迅速發展。就兵力而言,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軍隊,同時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坦克部隊,僅次於俄羅斯,潛艇數量也是世界第二大,僅次於美國。在軍事現代化項目上,中國也在大步前進。中國正在發展一系列具有潛在改變遊戲規則的軍事技術,包括彈道飛彈和第五代戰鬥機等。
對於媒體這種基本靠腦補寫出來的排名,解放軍一句話都不說是最好的。勝利與鮮血鑄就的光榮傳統和彪炳戰功只能證明過去,未來戰爭的形式風雲詭譎,解放軍將要面對的敵人頗為強大,而軍隊建設要按照基本法則,一步一步進行。在對臺軍事鬥爭準備階段,我軍當然要掌握自己的決定權,畢竟「悶聲」才好「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