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In玩旅行 那個在伊拉克被抓的中國年輕人

2021-02-22 RGB種艸官
前陣子有條新聞,源頭是伊拉克的一家通訊社,說是伊拉克政府軍抓了一名去投奔伊斯蘭國的中國人。昨天中國媒體在採訪了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後做了澄清,被抓的中國人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一名研究生;他去伊拉克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參加聖戰,只是為了去看古蹟。出於好奇,我去網上搜了一下,找到了這個瘋狂的北大學生的人人網主頁和新浪博客。看完他所有的狀態和日誌之後,我發現這是一個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願意冒生命危險的理想主義瘋子。他在人人網的相冊裡有將近兩千張照片,幾乎全是在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尋訪古蹟的照片。出於安全和隱私的考慮,我在這裡不透露他的名字,也不放有他出鏡的照片。今年3月9日,他發狀態說,「尼尼微城、哈特拉城、尼姆魯德城、霍爾馬巴德城已都被夷平,估計下一個就是亞述城了。這下尼尼微省就真被清零了。」兩天以後,他制定了一個「可能的」伊拉克旅遊行程,當時說的還是「想著有朝一日太平了可以去一下.現在尼尼微省的大多數景點都沒有了」。他還在另一篇日誌裡寫道,「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拉克擁有太豐富的旅遊資源,實在讓人神往…如果伊拉克真的在不久的將來和平一些了,我一定會按照這個計劃進行一次遊歷的。」結果兩個月以後,他曬出了一張伊拉克籤證。大概他還是沒有抑制住內心的衝動,最終還是決定趕在古蹟被戰爭毀壞之前去現場看一看。伊拉克局勢的危險毋庸多言,他對此也早有預計。在窮遊網上一篇徵集同伴的帖子裡,他說,「IS的攻勢還是比較猛烈,錯過了今年,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這些東西,而且以後學業也會比較緊張,怕是沒有這麼長時間假期了。」按照他的新計劃,這次他的行程一共38天,其中伊拉克11天、土耳其27天。在知乎上,有認識他的人介紹說,他「擅長花樣做死,一貫機會冒險,屢屢逢兇化吉,之前在埃及還蹲過穆爾西的班房。」而且據說雖然他制定的旅行計劃風險極高,但是事先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伊拉克並不是他去過的唯一危險的地方。在2014年7月,他完成了另一個壯舉,在44天的時間裡橫穿了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亞美尼亞、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在那之前不到半年,2014年1月,他去了埃及、黎巴嫩、約旦和希臘。而在2013年7月,他的暑期旅行去的是新疆和西藏,從天水開始經整個河西走廊,過庫車、喀什、莎車、葉城,然後上青藏高原,一個縣一個縣地玩到拉薩。在中國國道最偏遠、車輛最少的新藏北段,總共1000公裡路他輾轉搭了15輛過路車。在知乎上,有認識他的人介紹說,他「擅長花樣做死,一貫機會冒險,屢屢逢兇化吉,之前在埃及還蹲過穆爾西的班房。他還去過中國很多地方探訪還沒有開發的文物遺址。全國地級市總共不到300個,他去過其中的159個。全國現在還有城牆保留的城市,他去過87個。全國的縣不到3000個,他去過500多個;他還頗為自豪地做了一張地圖,標出了所有去過的縣。在阿富汗和伊朗邊境,一路是茫茫戈壁,戈壁上散落著幾十個古村,全都保持著現代化前的土坯風貌。他說,「非常想讓司機停車探訪,但據說這些村子全被塔利班控制,只好作罷」。

在約旦和敘利亞邊境,他試圖進入敘利亞,走了20公裡後,在離大馬士革80公裡的地方被攔回。他說,「在不讓照相的邊境地區,只留下這樣一張照片,作為敘利亞的回憶。沿路到處是被炸毀的房屋,驚人的戰爭創傷」。

在黎巴嫩的的黎波裡老城,他遭遇了巷戰。他說,「雖然離貝魯特只有一個小時車程,這裡卻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完全伊斯蘭的世界。夜半到達城裡,我完全沒想到會遭遇巷戰,噼裡啪啦的槍響和不時的火光擾亂了寧靜的夜,是我全程中唯一一次覺得危險的時候。

他去的很多地方都是對普通遊客沒有多少吸引力的廢墟。「巴基斯坦塔塔城,莫臥兒的舊都,純原生態的世界遺產。沒有遺產標誌,沒有門票,一切如同荒廢時的模樣,精美的建築和一地碎渣保持著似乎永不會醒的寂寞。」

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兀魯伯經學院,一個賣工藝品的老人見他是中國來的,當場寫了一幅中國字。

在阿富汗的赫拉特,首飾店的小孩子看他是中國人,做出拜佛的手勢和他打招呼。

阿蘭·德波頓說,「為了求得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比觀光之旅能讓人得到更多的益處。」

這個年輕人在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所做的考古之旅,大概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我不想評價他的行為,我只是覺得,一個人在不對他人造成傷害和麻煩、同時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願意冒著一些危險去瘋狂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興趣,還是挺值得讓人佩服的。我們的世界需要有這樣一些不願意過著循規蹈矩生活的瘋狂的人存在。

相關焦點

  • 中國公民土耳其被綁架?土耳其旅行安全嗎,含稅2K+往返,還能買嗎?
    不過目前此事的報導,僅是這個大V的說法,沒有見其他報導;文章中提到的那個華人女性被綁架的,倒是卻有過外媒報導過,但沒有下文;翻了下中國駐土耳其使館的公告,以及外交部領事司的安全提醒,目前並沒有提及外交部的預警中,還是國慶的通知,警告不要去土耳其東南部地區,因為土耳其南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安全形勢複雜,一直是警告的禁區
  • 曾引眾怒的北大考古博士講述伊拉克監獄生活……這次,觀眾潸然淚下
    2015年7月17日有報導稱,「伊拉克軍隊在伊拉克西部的安巴爾省抓捕了一名中國男子,並稱該男子是『伊斯蘭國』組織的一員」。這名男子正是劉拓,當時國內外均有對誤抓劉拓的持續報導。 灰灰baby丶:這個男人對家人和自己的生命不負責
  • 抓到了!!昨天侮辱軍人的那個微博大V,被抓到!!
    那個侮辱烈士的微博大
  • 聽說德國大媽抓了些摩薩德間諜,朝陽大媽們笑了~~~
    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蘇聯米格-21戰鬥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千裡遠程奔襲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
  • 為什麼大陸年輕人對香港臺灣失去了興趣?
    這些原因可能有,但更重要的一層因果關係是,到了2019年,大陸年輕人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文化自信。 這種文化自信,讓大陸年輕人在面對各類文化衝擊的時候,有了一定的自主選擇意識,傳統的議程設置和造星運動已不能單一有效的形成爆款和巨星規模。
  • 歐巴馬阿拉斯加玩抓魚 中國5軍艦首現白令海
    美國官員表示,這是中國軍艦首次在白令海域出現,強調中國軍艦在公海上航行,美軍沒有發現中方活動具有威脅性。  《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這五艘中國軍艦包括3艘水面戰艦,一艘兩棲攻擊艦和一艘補給艦。白令海峽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與美國阿拉斯加之間,是太平洋通往北極海的主要通道。五角大樓發言人戴衛斯證實,這是美國首次在白令海峽發現中國海軍軍艦。
  • 伊拉克人憎恨美國人嗎?真相令人震驚!
    帶著這個疑問,中國《南方都市報》特約時事觀察員陳思前往伊拉克,實地採訪,竟然了解到:伊拉克人的真實想法,與媒體的宣傳南轅北轍。為什麼伊拉克人在電視鏡頭前大罵美國人?針對這一問題,一位伊拉克人回答說:薩達姆當政時,不準我們用手機,不準我們接觸網際網路,更不準我們收看外國頻道。現在我們甚麼都有了。
  • 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唱的是戰火紛飛的伊拉克
    如果伊拉克現在發展旅遊業,《愛在西元前》或者可以成為伊拉克旅遊的宣傳曲,周杰倫也許還能成為伊拉克旅遊宣傳大使。除了歌詞裡提到的蘇美爾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亞述文明和新巴比倫文明都相繼在伊拉克登場。到這裡的時候,我仍然感覺到火海,到處都可以看到油田噴發出來的巨大的火柱,溫度已經接近50度,這可比中國最熱的吐魯番火焰山還熱。從設拉子坐車開始,我聽到的更多是阿拉伯語,而不是波斯語。一到阿瓦士,街上聽到的也更多是阿拉伯語。
  • 沉迷蘇聯文化的中國年輕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烏拉
    網名為「依山逸士」的玩家在網易雲音樂評論道:自己跟爸爸一起玩使命召喚,有一關一直躲在戰壕裡躲避德軍的MG42,無法還擊,打到崩潰時,爺爺用磁帶放了首「莫斯科保衛者之歌」,補了句「我們身後就是莫斯科」,老少爺們一個上頭
  • 那個在伊拉克拍短視頻的男人,是個狠人!
    2004年,在伊朗擔任3年駐地記者的蔣曉峰,主動申請前往仍處於戰爭狀態的伊拉克採訪。別人眼中的地獄,蔣曉峰卻樂在其中。他要設身處地了解戰爭,深入全面地觀察社會。他對中東文化感興趣。在他心裡,中東宗教、戰爭的複雜情況,像是世界的縮影。他想要了解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前往戰時的伊拉克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 那個說出兵1000就能遏制中國的甘比亞總統,被一個保安拽下臺了...
    2009年的時候,賈梅曾經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整治女巫」的運動,他在全國範圍內抓了1000多名無辜的女性。他聲稱她們是禍國殃民的「女巫」,並且強迫她們喝下一種「神奇藥水」,至少有兩個人因此而喪命。而賈梅這麼做,僅僅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姑姑無緣無故地死掉了,一定和巫術有關而已……然而,最搞笑的應該是他在2007年訪問美國的時候說過的一段話...
  • 北大研究生:在伊拉克,我被當成了恐怖分子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2015年7月,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拓隻身赴伊拉克旅行,途中被伊拉克軍人扣押14天,驚動中國駐伊使館,隨後被釋放,回國後一度在社交網絡銷聲匿跡。時隔4個月後,劉拓首次講述了他的經歷。這是一篇很長的文章,但其中每個節點都有著不一樣的驚心動魄。
  • 瘋狂逃離伊拉克...
    視頻內容是奈什耐班迪安曾經在2012年環球摩旅:他們已經參與對抗伊斯蘭國的戰事一年多,近距離跟隨伊拉克政府軍、庫德族戰士等,在伊拉克見識了無止境的小型戰鬥與街道戰,甚至近身體驗過美軍的轟炸行動與伊斯蘭國的汽車炸彈攻擊。
  • 「抓娃娃機」捲土重來又火了!背後卻隱藏著秘密…
    記者在現場觀察了30分鐘,陸陸續續有兩三撥兒人體驗了抓娃娃機遊戲,有年輕人,也有小學生,但是最後沒有一位成功者,紛紛悻悻而去。    記者在一家商場看到,抓娃娃機裡的各款毛絨玩具,均被標出38元、40元的商品售價,玩家只需一次投幣2元,就有機會得手,誘惑力還是很大的。
  • 全球15個最適合獨自旅行的地方
    | 海外 | 旅行 | 生活 | 美學 |投稿請微信聯繫 gokiwi_phil
  • 這位中國真正的「貴族」走了 年輕人對她卻一無所知!
    如今,知道李佩這個名字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當我們為「網紅」不斷喝彩時,有沒有人還記得那些真正為中國做過貢獻的人?  今天,重溫一篇舊文,送別李佩先生!      在她狹小的客廳裡,那個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發,60年間,承受過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種體積的身體。錢學森、錢三強、周培源、白春禮、朱清時、饒毅、施一公……都曾是那個沙發的客人。       但是有時人來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兒,都得坐小馬扎。
  • 敘利亞被轟炸:世界沒變,但中國不再是那個中國!
    雖然世界沒變,但是中國再也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近代的中國歷史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不平等的侵略條約說明著「落後就要挨打」的現實。
  • 阿布,我的伊拉克兄弟
    我特別想衝上去,再跟他來一個阿拉伯式的緊緊擁抱,既是出於我和他的個人情誼,也是向央視伊拉克戰爭報導的烽火歲月致意。  我們都為這次重逢而高興。阿布問我,這次來伊拉克,有沒有什麼事需要他做。其實在來之前,報導組聯繫了美聯社同行,央視駐伊拉克記者站也推薦了一些當地嚮導和翻譯,但我知道阿布很想和我們一起工作,也掙點家用,就跟他說:「這次我不是團隊領導,我說了不算。
  • 中國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世界卻還是1840年的那個世界!
    憑什麼中國當年是戰勝國,還要被瓜分?記住,不要問列強為什麼。15年前,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當時的國務卿鮑威爾拿出一罐不明白色粉末就說是找到了伊拉克生化武器的證據。結果過去了15年,伊拉克的生化武器還是沒找到。這個梗被普京好一頓吐槽,說鮑威爾手裡拿的說不定是洗衣粉。
  • 這位「劫富濟貧」的79歲總統候選人,正被美國年輕人瘋狂追捧
    就在當天,美國開始了對伊拉克的大規模空襲。「毫無疑問,美國與他的盟友們可以贏得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帶來的死亡與破壞,第三世界的人民會永記於心,尤其是中東的窮苦大眾」「我害怕,戰爭以及我們軍隊的強大破壞力,會成為我們用來處理複雜中東問題的習慣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