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務動態】國外一周防務要聞

2021-03-02 藍海星智庫

1、「福特」號航母完成試航後可用性維修

據海軍官網10月30日報導,美國海軍項目執行辦公室(PEO)當日宣布「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航母(CVN 78)完成試航後可用性維修,抵達母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福特」號於2018年7月15日開始試航後可用性維修,以解決海試階段出現的問題,並進行必要的更新升級,包括調試先進武器升降機、維修船機主減速器、改進油門控制系統、升級先進阻攔裝置以及其他維護工作等。

「福特」號航母採用23項新技術,包括推進、發電、彈藥搬運和飛機彈射回收系統等。相對於「尼米茲」級航母,這些創新技術將使「福特」號出動架次率提高30%,艦員數量減少20%,生命周期運行和維護成本降低17%,即每艘航母節約約40億美元。

2、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將於2021年部署

據英國國防雜誌網站10月25日,英國航母打擊群指揮官麥可·烏特利表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將於2021年實現部署,共搭載24架F-35B戰鬥機和直升機,編隊成員還包括2艘45型驅逐艦、2艘23型護衛艦、1艘核潛艇、1艘「潮」級油輪和1艘「維多利亞堡」號補給艦。部署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將於2021年初在西赫布裡底群島進行一次試航。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前艦長表示,受美國F-35購買率限制,海軍將用部分直升機替代F-35機型,使艦載機總數達24架,但到2023年,該航母將搭載24架本土飛機。據悉,航母打擊群將部署於地中海、海灣和太平洋地區。

圖2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3、美海軍「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18號艇的交付日期拖延了近9個月

據防務新聞網10月29日,亨廷頓英格爾斯公司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近期交付了「德拉瓦」號攻擊型核潛艇,但交付時間比原計劃晚了近9個月。

近年來,「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兩家建造商通用電船公司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拖期情況增多,部分原因是潛艇建造速度從每年一艘增加到每年兩艘以及新工人缺乏經驗。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稱,延期並不會影響潛艇質量,「德拉瓦」號已經獲得了「維吉尼亞」級項目自啟動以來的最高質量評分。

考慮到現有工業基礎需滿足每年三艘潛艇的建造需求,海軍擔心「維吉尼亞」級項目的延期會影響「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項目進度。海軍表示,「哥倫比亞」級潛艇項目必須按當前計劃推進,在2031年前進行海試,維持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4、俄羅斯將下水兩艘636.3型常規潛艇

據海軍認知網2019年10月30日報導,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曼諾夫上將稱,海軍將於11月1日在聖彼得堡的海軍造船廠下水兩艘636.3型潛艇,即「烏法」號和「馬加丹」號,兩艘艇是俄海軍為太平洋艦隊採購的6艘636.3型潛艇中的3號艇和4號艇。

海軍造船廠總經理亞歷山大·布扎科夫向俄羅斯海軍總司令介紹了該企業生產設施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布扎科夫說:「同時下水兩艘潛艇對船廠和海軍來說並不常見。這體現了船廠的生產能力,也表明其對分批建造常規潛艇已駕輕就熟。」

葉夫梅諾夫強調了「在艦艇建造過程中與聯合造船公司充分交流」的重要性。他補充說,636.3型潛艇的2號艇「沃爾霍夫」號將於12月在海軍造船廠交付。

圖3 636.3型潛艇

5、韓國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推出新型潛艇設計方案

據簡氏防務網2019年10月28日報導,在2019年釜山國際海事國防工業展覽會(MADEX)上,韓國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DSME)公司首次展示了新型常規潛艇DSME 2000的概念方案。

該型艇是針對東南亞和南美等市場的出口型潛艇,水下排水量2180噸,長71.1米,寬6.5 米,採用單殼體,配裝鋰離子電池、光電桅杆、拖曳陣聲納;可能採用KSS-3型潛艇的設備製造商和本土技術;已於2019年1月完成初步設計,最終設計方案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調整。

圖4 常規潛艇DSME 2000概念方案

6、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近海戰鬥艦服役

據航宇防務網10月25日報導,美國海軍「自由」級近海戰鬥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LCS 17)將於10月26日,在印第安納州伯恩斯港服役。該艦是美國海軍第四艘以該名字命名的艦艇。近海戰鬥艦具有較高的機動性和較強的打擊能力,包括「自由」級和「獨立」級兩型,可根據任務需求更換不同任務包,遂行水雷戰、反潛戰和水面戰等任務。

7、德國開始建造第七艘K130輕護艦

據今日海軍網10月30日報導,德國海軍於10月28日在德國呂爾森不萊梅造船廠舉行了第二批K130輕護艦2號艦的鋼板切割儀式,該艦是K130(即「布倫瑞克」級)輕護艦的第7艘。首批5艘艦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服役,而第二批5艘艦的合同於2017年9月授予了由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德國海軍基爾造船廠和呂爾森•威夫特組成的聯合體,其中呂爾森•威夫特為主承包商。FüWES K130(由德國阿特拉斯電子公司和泰利斯德國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將提供改進型作戰系統,並在威廉港建立和交付了一個測試和訓練中心。由於德國海軍擴大行動範圍和加快運行節奏,及MKS 180多功能艦艇項目的延遲,德國海軍決定增購該級艦艇。該艦長90米,適合近海水域作戰,裝備有2門27毫米MLG27輕型艦炮和1門76毫米「奧託·梅萊拉」艦炮,並配備有直升機甲板和「海拉姆」滾體飛彈系統,後者可用於近距離防禦反艦飛彈、飛機、直升機和水面威脅。

圖5 K130輕護艦

8、德國接收首架NH90「海獅」直升機

據海軍認知網10月25日報導,空客直升機公司向德國聯邦國防軍裝備、信息技術和現役保障聯邦辦公室(BAAINBw)交付首架NH90「海獅」直升機,後續將部署海軍,預計2019年底再交付2架。

2015年6月,德國海軍授出18架NH90「海獅」直升機採購合同,計劃2022年完成採購。2019年夏,NH90「海獅」直升機完成飛行測試,驗證了搜索、救援及特種作戰能力;部署後可執行搜救、海上偵察、特種作戰以及人員物資運輸任務;除了陸基使用外,也可部署於「柏林」級702型戰鬥支援艦。

圖6 「海獅」直升機

9、美國國防部尋求5G技術的大規模實驗和原型設計技術

據航宇防務網站10月2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宣布將於11月發布5G技術大規模實驗和原型設計項目的方案徵集公告草案。草案將描述四類計劃進行初始5G實驗的美國軍事設施。

國防部研究與工程部副副部長麗莎·波特在表示:「歷史上有許多國防部與私營部門合作以促進創新,並協力將技術發展到領先水平。」「國防部希望美國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項目第一輪重點關注:建立動態頻譜共享測試平臺,在有大功率、中頻帶雷達的擁擠環境中展示使用5G的能力;將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技術集成到訓練靶場虛擬與現實環境的任務規劃和培訓中;智能倉儲,利用5G技術增強後勤運行能力和吞吐量。工業部門可在草案發布到12月最終方案徵集公告發布期間提交初步方案,展示其可增強軍事能力並加速5G部署的創新原型和技術方法。

10、美國海軍測試採用無人機向潛艇運送補給新概念

據今日海軍網10月29日報導,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隊司令部與夏威夷大學合作,測試向潛艇運送補給的新概念,有望形成新的潛艇後勤補給能力,降低潛艇返港補給需求。10月10日,一架無人機向航行中的「維吉尼亞」級「夏威夷」號核潛艇投送5磅的載荷,首次完成利用無人機向在航潛艇運送補給的試驗。

2018年,潛艇部隊創新實驗室首次提出該概念,並與夏威夷大學應用研究實驗室開展研究。此後,潛艇部隊建立首個無人機中隊,並訓練無人機操縱員,以發展採用無人機為潛艇實施遠程補給的新概念。實驗團隊研發了無人機載荷抓取與釋放機械裝置,最初以卡車和吉普車為輸送目標開展了驗證;隨後在珍珠港以1艘小型巡邏艇為輸送目標開展了演示驗證;經過試驗調整,該團隊最終將1個5磅的輕型載荷投送到距海岸1海裡的「夏威夷」號核潛艇上。

圖7 無人機向潛艇運送補給

11、俄羅斯將於2020年推出首艘無人艇

據海軍認知網10月25日報導,俄羅斯「先鋒」-M無人艇由塞瓦斯託波爾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設計,由聯合造船公司三個造船廠負責建造,其中Sredne-Nevsky造船廠負責複合材料船體建造,克裡米亞Sudokompozit企業負責上層建築建造,最後由Sevmorzavod造船廠負責組裝。該無人艇長25.7米,寬9米,航速可達10節,排水量達82噸。項目在科學和高等教育部、聯合造船公司和戰略倡議署的支持下執行,由聯邦目標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屬於俄羅斯2014-2020年優先發展的科學和技術潛力領域,總投資3億盧布(470萬美元)。

12、韓國現代重工展示新型艦艇概念設計方案

據簡氏360網站10月29日報導,在10月22日至25日釜山舉行的國際海事國防工業展上,韓國現代重工(HHI)展示了一種新概念艦艇方案「HCX 19」。該艦長120米,寬14-16米,排水量約3800噸,採用綜合桅杆,裝備多種探測系統,包括雙波段多功能雷達(MFR)、甚高頻/超高頻傳感器和光電/紅外傳感器。武器系統方面,將配備可伸縮式水面飛彈發射裝置,一具通用型垂直發射系統,一門76毫米主炮和制飛彈藥,及近防武器系統和雷射炮。

圖8 韓國新型艦艇概念設計方案

13、美國海軍戰術作戰訓練系統增量II完成關鍵設計評審

據海軍技術網10月25日報導,美國海軍新型作戰訓練系統完成關鍵設計評審,表明戰術作戰訓練系統增量II(TCTS Inc.II)計劃進入製造、集成與測試階段。

該系統由柯林斯航空航天系統公司開發,採用開放式系統架構,具有多個獨立的安全等級(MILS),可在高烈度模擬對戰環境下為四代戰機和五代戰機的聯合訓練提供交互能力,還能將實時、合成要素整合到訓練模擬中,未來取代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現役訓練靶場基礎設施。與現有空戰訓練系統相比,新系統的網絡容量顯著增加,能滿足新任務和新威脅需求。

14、美國完成數字孿生系統模型搭建

據航宇防務網站2019年10月26日報導,美國海軍信息戰系統司令部(NAVWAR)現已完成其首個數字孿生模型的搭建,預計於2020年安裝在「林肯」號航母(CVN 72)上以提高航母信息戰能力。

該數字孿生模型採用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技術開發,使用相關的集成數據字典、架構、需求框架,為「林肯」號上的五個互聯繫統開發端到端數字模型。其中,集成數據字典可為工程師開發數字模型提供所需部件清單,架構提供部件安裝說明,需求框架則用於跟蹤部件的連接方式和原因。五個互聯繫統的數字模型分別為:海軍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統;下一代海軍綜合戰術環境系統;海上戰術指揮與控制系統;全球海上指揮與控制系統;快速核心服務系統。此外,NAVWAR還為開發和安裝數字模型提供了標準,將應用於CVN 69數字孿生系統的開發。

15、美國海軍「低級資源分配管理器」完成關鍵開發測試

據海軍認知網10月29日報導,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與諾格公司在切薩皮克海灘的NRL試驗設施共同完成了「集成上層建築」(InTop)項目下「低級資源配置管理器」(LLRAM)子項目的關鍵測試。試驗中,「低級資源配置管理器」與「集成上層建築」電子戰/信息戰/通信系統共用一部天線,完成了過去需要多部專用天線才能完成的任務,該研究有望進一步減少艦載天線數量,為艦艇安裝更先進的裝備騰出空間。「低級資源配置管理器」和電子戰/信息戰/通信是在美國海軍研究署「電磁機動作戰指揮與控制(EMC2)集成上層建築」創新樣機項目下研發的。

相關焦點

  • 【防務動態】國外一周防務要聞(2021.01.11-2021.01.17)
    4、韓國擬加強軍事技術保護以抵禦網絡攻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21年1月12日報導】1月11日,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表示,考慮到黑客技術能力的增強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在線通訊使用的增加2、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最新進展 【美國防務新聞網2021年1月13日報導】1月8日,美海軍作戰部長麥可•吉爾迪表示,「星座」級護衛艦將作為海軍下一代驅逐艦DDG Next設計和建造的示範模型,因此海軍必須將該艦做好。
  • 全球防務動態(十四)
    收錄於話題 #全球防務動態匈牙利將與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以20億歐元的價格生產山貓步兵戰車。
  • 全球防務動態(十五)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7:17梓文編譯自《防務世界》網3.美國五角大樓採辦主管希望微電子產品生產回歸美國美國國會研究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16年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微電子製造商越來越多地將晶片製造廠遷往國外。為了將微電子製造業拉回到美國本土,洛德提議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洛德說:「美國政府可以提供需求信息,也可以注入一些資金,使整個生產、包裝、測試在美國都能順利進行。然後我們與其他工業部門合作共同維持這一目標。」
  • 2020年度國外航天防務領域十大事件
    航天防務公眾號對2020年國外空天防禦領域重大新聞進行梳理,總結出本年度航天防務領域十大事件。
  • 全球防務動態(二十四)
    (美國海軍)據《防務新聞》網2021年1月19日華盛頓報導,美國海軍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為例,指出該艦的傳動裝置存在設計缺陷。海軍在向《防務新聞》發表的聲明中指出,該艦的組合齒輪是一種「實質性缺陷」。組合齒輪是一種複雜的變速箱,它將艦船發動機產生的動力傳輸至噴水推進系統。目前正在針對在役瀕海戰鬥艦設計一種解決方案,而推遲接收新艦。
  • 全球防務動態(三)
    收錄於話題 #全球防務動態(以色列空軍)7月6日,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宣布批准外國軍事銷售(FMS),涵蓋大約9.9億加侖的JP-8航空燃油、柴油和無鉛汽油。擬議銷售的JP-8航空燃油將使以色列得以維持現役飛機的使用。地面車輛將使用柴油和無鉛汽油。擬議中的出售將提高以色列應對當前和未來威脅以捍衛其邊界的能力。現在,擬議的出售必須先獲得國會批准,然後才能籤訂合同。
  • 全球防務動態(四)
    8.BAE將向美國陸軍提供下一代飛彈預警系統 9.美國陸軍進行機器人戰車(RCV)實驗 10.印度陸軍擬採購更多的神劍彈藥    1.美國陸軍布雷德利戰車獲得BAE混合電驅動系統據《防務世界據《防務世界》網2020年7月18日報導,美國陸軍已經發布了徵求建議書(RFP),以尋求一種可能有人值守的無人坦克的數位化設計,以取代使用了數十年的標誌性M-2布雷德利戰車。
  • 全球防務動態(十八)
    通用原子公司MQ-9捕食者無人機據《防務世界》網2020年9月23日報導,印度國防部計劃從美國購買6架MQ- 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梓文編譯自《防務世界》網4.印度測試阿瓊坦克的雷射制導反坦克制導飛彈(ATGM)
  • 這個防務展規模縮水,但「明星」不少……
    當地時間2月21日,第15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開幕。中國企業重點展出了紅箭-12反坦克飛彈系統、SR5型多管火箭炮、「奇美拉」無人機、彩虹系列無人機、WS-43巡飛攻擊武器系統、翼龍II察打一體無人機、L15高級教練機等多款防務產品,受到了廣泛關注。
  • 本周防務資訊動態(6.8-6.14)
    ——國防科技要聞2.俄羅斯將成立第五軍區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籤署法令,正式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俄北方艦隊將獨立為軍事行政單位,正式成為繼中央軍區、西部軍區、東部軍區、南部軍區後的第五軍區。根據法令,第五軍區的轄區包括科米共和國、阿爾漢斯克州、摩爾曼斯克州以及原先屬於西部軍區管轄的涅涅茨自治區共四個聯邦主體。
  • 【遠望防務映像】全球「愛國者」解決方案
    我們的使命是:以影像的力量推介國內外防務科技前沿動態。【遠望防務映像】聯合任務規劃系統-遠徵【遠望防務映像】「網絡零日」概述【遠望防務映像】擴大無人機在國家空域系統中的運行【遠望防務映像】美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第二次測試【遠望防務映像】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戰術機載雷射武器系統【遠望防務映像】蜂群聯網武器【遠望防務映像
  • 【防務技術】美海軍試射「三叉戟」洲際飛彈
    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不明飛行物」照片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在加利福尼亞沿岸進行的一次飛彈試射引爆了社交媒體的討論狂潮,昨夜無數驚恐的市民在網上傳聞稱他們看見了不明飛行物。8日晚,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居民拍攝的夜空中神秘發光物體的消息、視頻和照片。
  • 臺防務部門:我還否認
    臺灣防務部門22日否認了此事,並老調重彈聲稱對臺海周邊海、空域狀況充分掌握與適當應對。臺灣防務部門發布的9月18日在臺海出現的解放軍轟-6轟炸機報導稱,今天上午有軍迷通過無線電,發現一架解放軍轟-6A轟炸機疑似由北往南飛行經過蘭嶼外海時,突然轉朝臺東方向飛近。對此,臺灣防務部門回應稱,針對有關「臺東蘭嶼外海傳出現共軍轟6型機?」
  • 【2018.07.16】近日防務動態:美五角大樓與洛·馬公司達成F-35戰機採購協議,「匕首」超聲速飛彈成功試射,韓日戰機...
    該型飛彈艦最初計劃只為國外客戶提供,但由於合同已經被廢止,俄羅斯艦隊對完成的艦體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計劃採購兩艘。飛彈艦預計將於2019年年初完工交付,分別服役於黑海和裏海艦隊。在「閃電」的建造過程中將會裝備現代化的導航和通訊設備以及新型的武器裝備。「閃電」最大的亮點是其最新型的防空系統——新型海軍版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鎧甲-M」。
  • 臺防務部門惱怒:鳳梨開始破壞臺軍士氣了……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因為連日來臺當局一直在鼓動臺灣民眾「買鳳梨挺農民」,而近日臺灣網絡上瘋傳一份「臺軍鳳梨滿漢全席菜單」,臺防務部門卻回應稱,這是假消息,並怒斥這是破壞部隊士氣的不道德行為。臺軍資料圖臺媒稱,大陸暫停鳳梨輸入後,島內就有人搞笑認為,接下來臺軍人員也連帶遭殃,可能天天都得改吃鳳梨大餐。
  • 【遠望防務映像】諾斯羅普·格魯曼:值得信賴的飛行
    微信:tech99999 郵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諾斯羅普·格魯曼:值得信賴的飛行(翻譯&字幕 by 防務菌我們是誰為滿足國防科技領域對產品業務展示宣傳的需求,實現諮詢工作多元化發展,遠望防務影像中心於2019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
  • 臺防務部門:今日2架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原標題:臺防務部門:今日2架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環球網報導記者尹豔輝]臺灣防務部門網站1月6日發布消息稱,解放軍1架運-8反潛機及1架運-8「遠幹機」(電子幹擾機),今日(6日)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 【防務快報】2022年海軍造船展望:未來艦隊的不確定路線
    收錄於話題 #防務快報
  • 中華網軍事帶你走進中津防務車輛展
    6月29日,筆者受邀參觀2019中津防務車輛裝備展,本次展會由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市國防科技工業協會共同主辦,鐵鷹特種車(天津
  • 【遠望防務映像】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陸基監視雷達
    微信:tech99999 郵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陸基監視雷達(翻譯&字幕 by 防務菌我們是誰為滿足國防科技領域對產品業務展示宣傳的需求,實現諮詢工作多元化發展,遠望防務影像中心於2019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