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韓美兩軍近日在位於京畿道的駐韓美軍基地舉行了聯合演習,著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清除行動。這次演習最搶眼的新聞,莫過於第一次動用韓軍兩棲攻擊艦「獨島號」。
一方面對朝鮮喊打喊殺,一方面口口聲聲朝鮮威脅,時局君(微信號:時局策)感到:這個世界上的道理都被美國人佔了,美國即公理、美國即正義,這就是霸權的邏輯,這就是霸權的正義。
閒話不說,讓時局君為各位扒一扒此次軍演的明星艦:「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亞洲「最強」攻擊艦
「獨島號」兩棲攻擊艦由韓國自行設計建造,長199米、寬31米,於2005年7月下水,2007年7月進入實戰部署。
據報導,該艦標準排水量13000噸,滿載排水量19000噸,可搭載兵器10餘架CH-60和「山貓」(Lynx)直升機,7輛兩棲步兵戰車,10餘輛戰車和2艘高速氣墊登陸艇,系亞洲最大的攻擊艦船。
「獨島號」噸位尺寸接近輕型航母,比泰國從西班牙購買的航母噸位還要大。由於採用了全通甲板艦型,因此也被普遍認為屬於輕型航母範疇,既可遂行兩棲打擊任務,也可承擔航母的部分功能。當然,韓國海軍也沒有把「獨島號」當成單純的登陸艦,而是扮演遠洋艦隊的旗艦角色。
「獨島號」的動力系統為4臺由法國許可,在韓國生產的「皮爾斯蒂克」型中速柴油機,成本雖然遠遠高於法國製造,但體現了韓國國防自主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獨島號」雖然在艦首部裝備了艏推進器但好像沒有水平舵穩定器,應該是因為航空運用將主要在水平舵穩定器不起作用的停車狀態。
根據韓國新的艦隊整備計劃,韓國海軍預計到2020年建立2―3支快速反應艦隊,每支艦隊包括一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一艘防空驅逐艦、2―3艘多用途驅逐艦、一定數量的護衛艦及2艘AIP型潛艇。
韓國方面表示,「獨島號」是亞洲最強兩棲攻擊艦,在世界上也只是僅次於美軍的兩棲攻擊艦。根據半島國家的一貫特點,我們還是要給這個「最強」打個折才行。
競品「崑崙山」艦
韓國的「獨島」艦與我國的「崑崙山」艦,是一類軍艦的兩個不同艦種。很多網友最關心的是,到底誰更強?
「獨島」艦是兩棲攻擊艦,擁有航母式的直通甲板,同時也有供登陸艇出入的塢倉。它的優勢在於可以實現立體式的登陸,並可在制海作戰中擔任艦隊反潛的核心。缺點是單純就遠程兵力投送而言其運量不足,雖然其聲稱是7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但此載量下其他裝備裝載量就不可能達到最優戰鬥效果。
「崑崙山」艦是兩棲船塢登陸艦,他的特點是空間巨大的塢倉和車輛甲板。他的優勢是在遠程投送兵力時擁有比傳統登陸艦或量級相當的兩棲攻擊艦更大的投送能力,可投送1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及大量重裝備,基本相當於一個陸軍加強營,且具有一定綜合登陸作戰能力(可裝載各類直升機數架)。缺點是作用相對單一,在艦隊制海作戰中能力不足。
就韓國海軍而言,其旨在東亞海域保障其海上權益,需要一型多面手式的戰艦能夠同時充當其遠程投送、制海作戰、威懾撤僑等任務指揮核心的戰艦,由此獨島應運而生。對中國海軍而言,我們將建立的是一支大洋型艦隊,兩棲登陸艦隻是其中的一型而已,兩棲攻擊艦遲早是會擁有的。
總的來說,這兩艘軍艦的戰鬥力在世界上是處於領先水平的,不同的是「獨島號」擁有強大的空中投放能力,而「崑崙山號」就有強大的搶灘作戰能力。
「獨島」艦雖然有一定的先進性,也體現了韓國國防自主的思路,但其動力、武器和電子系統基本都是引進自歐美或按許可證製造,只有一個艦殼是自己製造的,與中國完全自主建造是兩個層次的水準.
其實,網友們的問題其實問得比較業餘。現代戰爭中,不可能再出現一對一的捉對廝殺,都是體系之間的對抗,單艦性能的比較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如果這樣來看,僅僅在某些性能方面有優勢的「獨島」艦,如何能對抗擁有制空、制天的中國海軍。
從這方面來看,「獨島」艦與「崑崙山」艦背後站立的,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總之,再厲害的蠅量級選手,也無法與重量級選手對壘,這就像是自然的鐵律。
(作者:長弓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時局策(shiju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