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鈦集團研製的鈦合金載人球殼
從下潛深度4500米的「深海勇士」號到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寶鈦集團研製的鈦合金載人球殼,作為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部件,標誌著我國深海載人探測裝備實現由和國際「並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這是「寶雞鈦」作為「行業尖兵」的又一「力作」。
在怡鑫鈦業公司的料場裡,現在還堆放著一堆廢料,那是從世界500強企業挪威Akersolution那裡主動召回的不合格鈦材,如今這堆材料像是一個背景,見證了怡鑫在質量管理體系上的步步升級,正在被新的世界500強企業看好。
……
▲寶鈦工業園內(攝影:黎楠)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鈦產業發展聚集區,寶雞每天都在上演鈦財富神話,你可以將其看作鈦產業發展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但它們,更是寶雞打造「中國鈦谷」「世界鈦都」那股蓬勃向上的力量。
寶雞鈦材生產加工量佔全國的65%、全球的33%,2019年,寶雞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進入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標誌著「寶雞鈦」納入國家戰略,其優勢毋庸置疑。在今年全省布局的鈦及鈦合金產業鏈提升方案中,寶雞作為重點區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那麼,寶雞如何乘勢而上,在高端鈦合金和民品鈦市場佔領有利「生態位」?近日記者走訪各方進行了調研。
▲寶鈦工業園內,板帶廠存放的產品。
鈦在金屬王國裡,屬於「溫柔而堅定」的代表,作為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的材料,鈦在輕量化、高強度、高低溫變化劇烈的場合具有突出的應用優勢,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是21世紀重要的戰略金屬材料。
世界鈦工業生產始於1948年,標誌性事件是美國杜邦公司用鎂還原法製備出2噸海綿鈦。鈦的應用始於上世紀50年代,從美國、蘇聯等國的航空航天工業開始。我國隨著航空航天產業迅猛發展,要生產「輕質高強、高溫耐蝕」的鈦合金,解決瓶頸問題,於是1965年興建的寶鈦集團承擔了這一重任。
▲寶鈦集團展示鈦產品廣泛的應用範圍
歷史機緣選中寶雞,讓鈦產業在這塊土地紮根。寶鈦集團建成後立即承擔起國內大部分鈦加工材料的生產開發試製工作,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日本之後,第四個具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
50多年來,寶鈦集團先後為中國的材料製造和尖端科技承擔了8000多項新材料的試製生產任務,這裡生產的4500米鈦制深潛器載人球殼,打破了歐美對深海探索的技術壟斷;精鍛鈦合金材料,助力車輛風馳電掣;新型鈦材,讓中國大飛機翱翔雲海……
▲大型鈦設備
寶鈦的發展史是「國之擔當」的乘風破浪史,正因為在鈦領域有錨定方向、深耕技術、開拓市場等一系列「破冰之旅」,圍繞寶鈦這棵「大樹」,才有如小樹、小草般萌芽生長的民營企業。
寶雞的民營鈦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精緻成長的歷程。寶雞歐遠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建峰是較早一批趕上「倒賣鈦材就能賺錢」的人,他告訴記者:「2008年鈦市場很『瘋狂』,有個段子形容馬營鎮人做生意,中午和客戶談好價格,下午每噸鈦材價格又上漲幾百元,老闆後悔價格定得太快。那時候做鈦材銷售的人,一年輕鬆就賺幾千萬元。」
▲鈦產品展示(攝影:趙彬瑞 謝克強)
可變幻莫測、陰晴圓缺才是市場常態。隨著不斷湧入的加工企業,以及市場對鈦產品加工工藝、產量、質量水平等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批醉心於做銷售、不在技術上鑽研的企業,漸被市場淘汰,而有些企業在技術上不斷追求,摸爬滾打,越活越好。
「現在你看到的這個廠房,是我換的第三個地方!」在寶雞高新區高端裝備產業園,記者見到寶雞市金海源鈦標準件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成,他的廠子乾淨整潔,已顯現工業美學的風範,材料從入庫到加工過程全程可溯源,成品率達100%是常態,管理如此精細,非「一朝一夕」之功。
▲工人正在加工鈦鍛件
許成在2000年左右趁鈦業紅火時,辦小廠做鈦材加工。2006年,一位日本客戶來廠子考察,發現他們的產品加工流程不規範,缺少技術標準,材料到處亂堆,連廁所都臭烘烘的,表示「無法合作」。
許成不想失去國外訂單,他從技術工人素質培養入手,到設備改進、工藝流程把控,逐項整改,甚至連廁所都翻新兩回。到第三年他們能為日企生產合格產品,第八年有穩定的國際訂單。許成認為這種歷練很值:緊固件號稱「工業之米」,任何製造業都要用到緊固件,讓金海源自豪的是,公司的產品用到寶鈦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和萬米級載人潛水器上,而且公司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緊固件庫存商德國伍爾特、美國快扣公司的合作企業,其競爭力不同往昔。
▲大規格薄壁環產品展示
像金海源這種民企,走到今天,是寶雞鈦企堅守與韌性的典型代表。事實證明,鈦行業經過幾輪市場周期波動,能在市場好的時候就備「冬衣」,在市場差的時候渡過難關的企業,都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實力型民企。
據記者調查,現在有的企業在產品系列化上開拓了新領地;有的企業只做標準件,成了業內有名的供貨商;有的企業專為外企服務,製造各種鈦加工件;有的企業雖沿用老裝備,但成本控制好,仍有市場空間;有的企業做成了戶外品市場某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工人正在檢驗板材
目前寶雞有590餘戶鈦材生產加工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04戶(佔全國的半數以上)、億元以上企業26戶、200億元以上企業1戶。2020年,寶雞鈦材生產加工量約5萬噸,寶鈦有2.13萬噸,民營企業有2.83萬噸,寶鈦絕對引領力可見一斑。
寶雞鈦產業經過50多年積澱,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風景線」:全國最大的龍頭企業寶鈦在這裡,已取得科技成果600多項,從4500米到10909米的潛水器研究,都有寶雞鈦的擔當;擁有全國最完備的產業鏈條,可生產5000多種規格材料;擁有行業話語權,是全國鈦產業標準制定高地,全國重要的鈦材檢測機構和研究機構都匯聚在寶雞。
這幾年,鈦行業被資本看好,寶雞的投資熱從2018年開始。幾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外鈦礦資源供應變緊缺,國內鈦白粉和金屬鈦需求又有所增長,海綿鈦產品的產量在增長、價格在上漲,上新設備、出新工藝就能趕上這波發展潮!」
▲客戶到企業認證產品質量
目前,航空航天、艦船等下遊應用領域對於高端鈦材的需求在增長,像寶鈦集團,其現有高端鈦材產品可謂供不應求,為滿足市場需求,從2020年開始,集團計劃投資50億至60億元,實施海綿鈦提質擴能、鈦礦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提質擴能技術改造等項目。其中,高性能鈦及鈦合金板材產業升級改造項目廣被看好。
2021年2月,寶鈦股份公司增發項目正式實施,主要投向高端鈦合金材料的生產線以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投產後,預計2023年公司鈦產品產能有望超過3萬噸。
▲鈦帶展示
民品市場給了資本更大的想像空間。目前烹飪器具、日用五金行業,都有成熟產品,擁有消費群,正吸引更多人關注鈦產品。
今年,一大批「鈦」超級項目在寶雞開工建設,看重的是寶雞打造「中國鈦谷」「世界鈦都」的產業雄心,以及鈦產業的生產加工和要素聚集能力。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被寶雞完整的鈦產業集群和全產業鏈優勢所吸引,主動投資200億元建設正威寶雞世界鈦都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包括銅基新材料、鈦金屬新材料產業園、正威西北總部及配套三大子項目,力求與寶雞鈦產業實現要素平臺的補給優化升級,推動寶雞鈦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
▲大型鈦設備
另外,包括投資10億元的金屬複合材料及鈦合金熔煉與鍛造生產線建設項目,要實現金屬複合材料的全產業鏈、封閉式智能化生產製造;以及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高端裝備用鈦及鈦合金製品全產業鏈項目、寶雞巨成鈦業公司新開發的「鈦逅」系列鈦制生活用品項目、寶雞高新興隆鈦業有限公司在建的「陝西大力神航空產業園科技項目」等,都在提技術、補產能上有新拓展。
寶雞謀劃儲備在庫項目60個,總投資299.2億元,將推動鈦產業集群化、園區化發展。這些鈦及新材料產業項目,將助推「中國鈦谷」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向「世界鈦都」邁進,實現從產業集群到產業共同體的轉變。
▲民用鈦產品(攝影:周淑麗)
現在市場好,企業忙著上項目,但在追熱的同時,也要有冷靜判斷,避免盲目投資。在鈦企負責人的心中,都忘不掉「蘋果絲之痛」。8年前,蘋果手機內部用的螺絲,選用鈦合金。當時螺絲加工企業給寶雞的一個訂單就是十幾噸的量,而當時民企一年的銷量才幾十噸。
▲鈦設備生產一線(攝影:寇明虎)
一直做鈦絲的企業瞬間成「香餑餑」,有多少貨,客戶就要多少,市場很「渴」,於是引發寶雞鈦企迅速上新的絲材設備,大家蜂擁供貨,導致鈦絲產量不斷增加,客戶從「飢不擇食」到「雞蛋裡挑骨頭」:原來是先打錢再提貨,變成貨到付款,再到用後回款、動輒就退貨的境地。上設備晚的企業,虧損幾百萬、上千萬元的比比皆是。
鈦業資訊理事會執行會長齊海港分析認為,這一重創暴露了寶雞鈦產業除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外,其餘企業的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質量水平較低的問題,一旦大的市場機會來臨,很多企業接不住。
▲鈦博會上展示的鈦產品(攝影:趙彬瑞 謝克強)
寶鈦的一位技術管理者告訴記者,在材料的世界裡要鑽探的物理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無限多,需要研究者去了解突破,要根據每種材料使用的方向,去做好加工環節的工藝研究和設計。得到一個相對科學的數值,是需要往返實驗室和車間無數回,花大量時間和金錢才能實現的。
材料優異是所有工業製造保持精良的前提。工業講求技術積澱,德國製造強,原因是企業把一個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研究透了,可以嚴謹製造上百年,保持長盛不衰。幾位企業負責人認為,民企並非不想生產高質量產品,只是自身研發實力欠缺,缺乏技術指導,只做粗加工,賺取加工費,無法往深層次領域進行鑽探。
▲寶雞一家民營企業正在發出新一批鈦材產品(攝影:寇明虎)
近幾年來,通過市委、市政府持續不斷的政策引領,對研發機構的支持,寶雞成功引進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分中心、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寶雞創新中心、寶雞特種飛行器工程研究院等多個國家級研發中心,實現了人才、技術服務的快速流動,創新能力大大加強。寶雞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以及俄羅斯、美國、德國等國外科研院所實施研發項目30餘項,先後在核電傳輸設備、載人潛水器球殼、深海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近年來,鈦產業在外地投資發展現象也值得關注。寶雞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現象始於2018年前後。據寶雞鈦業協會和有關企業負責人介紹,2019年至今,陸續有鈦程金屬複合材料、英耐特醫用鈦等10餘戶企業到四川省攀枝花市投資建廠,甚至整廠搬遷到攀枝花。
▲鈦設備生產一線(攝影:寇明虎)
他們向外投資的原因,主要是在寶雞發展遇到瓶頸。寶雞本地缺乏鈦礦資源,隨著鈦企發展壯大,從原材料質量和成本控制的角度考慮,需要向上遊產業延伸;還有一部分企業是因為環保政策的要求,在本地不能轉型升級,只能關停,所以向外尋找機會;有的企業在寶雞用地需求得不到滿足,或在本地經營遇到困難,選擇異地發展。
外地城市在鈦產業上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目前全國多個地區在大力發展鈦行業,如攀枝花利用鈦礦的資源優勢,已成為海綿鈦的重要產地;浙江麗水與國兵新材(深圳)投資有限公司籤訂了總投資約100億元項目投資合同;雲南楚雄利用其鋼鐵產能,大力發展鋼鈦結合產業;河南洛陽利用雙瑞萬基的基礎,在新安縣上馬多個鈦產業項目;新疆哈密投資20億元打造鈦生產全產業鏈;貴州遵義利用遵義鈦業的搬遷改造提升,加速建設「西南鈦都」。
▲鈦博會現場(攝影:趙彬瑞 謝克強)
這些城市的投入,會撼動寶雞「中國鈦谷」的地位嗎?記者採訪各方,得到的答案是:暫時不會撼動。原因是目前這些地方都是「單點突破」,並沒有形成綜合性的、產業鏈條上的整體優勢,寶雞鈦材加工集散地的優勢還未改變。
▲一線工人正在生產中
對於深處鈦行業的人來講,寶雞是個做鈦的好地方!南方一名做鈦加工件的企業負責人王天辰告訴記者:「寶雞有完整的鈦產業鏈,鈦產品品類齊全,高中低各種類型的加工企業都有,在這裡你想熔幾十公斤的錠子,找個小企業就能開火幫你熔,想做個型號特殊的鈦鍛件,總有技術過關的企業能完成。但在別的地方,都沒寶雞這麼方便、配套能力強、肯接小活且很多產品都幹得了的企業!」
目前赴外地的企業在當地發展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當地產業配套不齊全,協作難度大,還未形成集群優勢;再者當地缺乏熟練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才,企業用人也有困難。
▲中國鈦谷及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攝影:魏薇)
不過,現在沒大的影響,並不表示可以「穩坐釣魚臺」,寶雞人經過市場經濟洗禮,危機意識長存於心:
在鈦產業發展水平上,我們與國際最先進的領域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鈦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方面,與美、俄、日三國企業相比,產品質量還不高,產品尚需由單一材料向產品集成和終端產品邁進……
▲寶雞六維特種材料公司正在發出新一批鈦材產品(攝影:寇明虎)
「寶雞的鈦材市場受政策性影響較大,現在軍工市場好,企業有好的機會,但我們在民品領域的產品開發遠遠不夠,一旦這波行情過了,民品市場的飯碗我們能端牢嗎?」
「目前優勢技術和人才主要集中在寶鈦和個別民營企業手裡,大部分企業對於終端市場需要什麼樣的鈦材標準缺乏了解,市場也沒有打開,甚至連努力的方向都不知道。」
……
▲民用鈦產品展示(攝影:趙彬瑞 謝克強)
採訪中,諸多鈦企負責人對產業發展未來有期待有憂慮。面對市場高端需求供給不足、民品市場拓展不足,以及其他城市「後有追兵」的局面,寶雞如何向「中國鈦谷」「世界鈦都」的方向邁進,爭當全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排頭兵呢?
業內人士認為,寶雞急需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目前寶雞鈦產業集群,「航母」有寶鈦,「帆船」有很多,中間10億至20億元級產值的「艦隊」卻很少,高中低層次沒有梯度,制約行業集體分工協作與抱團做強。這些企業需要依託寶鈦集團這個「帶頭大哥」,圍繞科研成果轉化和市場需求,與民企形成分工合作聯盟,使集群整體有戰鬥力,對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講,缺研究人才和經費,需要政府搭平臺,與大學、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引入創新資源,為企業提供科研創新服務能力,目前這方面寶雞已有積澱,需要再進一步完善深化「產學研用」鏈條;當務之急是鼓勵民企圍繞質量標準,建立一支穩定、素質高的產業工人隊伍,如此,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會不斷湧現。
▲在鈦博會上參展的鈦產品(攝影:趙彬瑞 謝克強)
有關專家認為,可加大對民營鈦企「小升規」「股改上市」「技改創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採取多方面舉措降低企業發展成本;需要引入終端型鈦用品品牌,發揮聚合功能。寶雞巨成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舉成認為,寶雞的鈦材加工能力強,可終端產品往往在南方完成,其實可以像陝汽落地寶雞,圍繞陝汽做配套的企業被吸引而來一樣,鈦產業也可找單點上易突破的終端品牌,爭取他們落地寶雞,提高鈦材加工企業在本地的配套合作率及附加值。由點帶面,尤其是讓鈦民用品走進生活,這個市場空間可以無限大。
▲寶鈦工業園內(攝影:劉亞媚)
可喜的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圍繞我市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打造重點產業鏈,鈦及鈦合金產業鏈成為重中之重,市委書記惠進才擔任產業集群群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武勇超任產業鏈鏈長,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包括產業集群壯大工程,從修編鈦產業發展規劃入手,全面提升寶雞科技新城、鈦谷東區承載能力,推進建設鈦合金建材、醫用鈦材等七大產業園區;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推動鈦產業鏈向上遊基礎環節和下遊應用領域延伸;龍頭企業引領工程,推進企業「倍增計劃」,支持寶鈦中高端產品市場化,加快正威集團建設進度,建設鈦金屬新材料、5G柔性新材料製造基地,培育壯大拓普達、鑫諾等「專精特新」高科技鈦企,推動力興鈦業、瑞科新材料等企業上市;創新資源培育工程,建好用好秦創原(寶雞)創新促進中心,發揮寶雞鈦谷學院、鈦交易中心等平臺作用,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交大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寶雞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設立10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引導銀行、保險、創投等金融資源向鈦產業聚集。
▲寶雞一家民營企業正在發出新一批鈦材產品(攝影:寇明虎)
此外,我市還要實施關鍵技術突破、終端產品開發、品牌鞏固提升、服務體系優化工程。支持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國際前沿技術攻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等的研發力度;聚焦石油化工、航空航海等細分市場,突出鈦產品單元集成和成套終端產品開發;持續辦好國際鈦博會,組織鈦行業創新論壇和高峰論壇,增強鈦品牌影響力和鈦行業話語
鈦材料具有獨特的人體相容性和抑菌性,廣泛應用於各行業、各領域,飛入尋常百姓家,有無限大的市場空間可以做。我市將圍繞「鈦讓生活更美好」,著力推進民用鈦材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鈦生活體驗館等,利用正威的品牌合作優勢,在民品開發上,嫁接新平臺、打開新渠道。
▲鈦制保溫杯受歡迎
鈦產業鏈發展水平提升工作部署以來,我市起草出臺了《寶雞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鈦及鈦合金產業鏈)「十四五」發展規劃》、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等,使支持鈦產業發展的思路更清晰,抓手更有力。9月28日,市委、市政府舉辦了「2021寶雞·中國鈦谷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重點項目推介暨籤約活動」,吸引全國各地110餘家鈦行業機構和企業近200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參會,籤約招商引資項目10個,引資額39.5億元;工業技改項目5個,總投資2.945億元。我市部分企業(開發區)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開展了校地合作,市招商局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材料問題研究所中國中心也籤訂了合作項目。
▲工作人員展示醫用鈦骨釘(攝影:劉強)
「寶雞鈦」無論產業規模還是創新體系,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但渴望發展的寶雞人,不止步於此。蓄勢待發的寶雞,將在鈦產業領域實現更深、更專的鑽探,助力中國鈦材的生產加工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實現新的追趕突圍!屆時寶雞將會以怎樣的豪邁向世界訴說?我們充滿期待!
來源:寶雞日報
記者: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