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卡舒吉謀殺案讓美國總統與情報界產生分歧
英國秘密情報局情報總監強調需要「第四代」間諜創新
澳大利亞加快立法進程,賦予政府機構訪問加密通信
西班牙政府將情報機構歸還給國防部
法國公職人員被指控為「朝鮮間諜」
斯洛伐克驅逐俄羅斯間諜
華為財務長被捕令華為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略)
卡舒吉謀殺案讓美國總統與情報界產生分歧
2018年12月4日,中情局局長吉娜•哈斯佩爾(Gina Haspel)出席了一場關於10月2日記者卡舒吉遇害的秘密簡報會,出席會議的僅有少量參議員。
在簡報會結束後的媒體吹風會上,多名資深的共和黨參議員宣稱毫無疑問沙特王儲下令實施了謀殺事件。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譯者注,此人為剛上任的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稱,真相一目了然,只有瞎子才會視而不見。
哈斯佩爾沒有出席原定於11月28日舉行的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聽證會,向參議員簡要介紹中情局關於這起謀殺案的機密情報報告。她的缺席令離職和在職的中情局工作人員大為沮喪。
這些中情局官員們一致認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沒有邀請哈斯佩爾是因為她的情報報告和分析可能與他對此事的陳述相牴觸。她的缺席充分顯示了她未受到邀請。前中情局分析師Ned Price11月30表示,事件真實情況一定是駭人聽聞的,沙特王儲作為罪行的主謀應該受到譴責。白宮顯然想要避免回應相關問題。然而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說法,中情局此前就基於來自土耳其和歐洲的人力情報而高度自信做出了關鍵性的判斷,沙特王儲直接捲入卡舒吉謀殺案件。
然而川普表示中情局沒有明確的證據,認定相關評估並不權威。11月27日,白宮新聞發言人薩拉.桑德斯表示,還未從美國情報機構獲得確鑿證據顯示王儲與事件有關聯。(「We haven’t seen definitive evidence come from our intelligence community that ties him to that.)
幾位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員認為,川普將哈斯佩爾排除在聽證會之外,將意味著壓制中央情報局的評估。川普可能認為不讓哈斯佩爾參加聽證會的風險較小。然而,這顛覆了中央情報局在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觀情報方面的作用。
前中情局行動處主任麥克勞克林(John McLaughlin)在接受採訪時批評川普政府試圖維持現狀是愚蠢的。這一插曲幾乎肯定會加深川普政府和中央情報局的不信任,並將惡化川普和一些共和黨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參議員格雷厄姆,並對中情局的分析人士產生進一步影響。
離職和在職的中情局分析師們紛紛表示:在蓬佩奧擔任中情局局長期間持續的士氣不振問題有所增長。現在的卡舒吉事件引發的中情局評估受冷遇更是推波助瀾,進一步鉗制了中情局。
小編註:川普把中情局的蓬佩奧提拔為國務卿,又火箭提拔了中情局的女幹將哈斯佩爾為局長。但是這絕不意味著白宮和蘭利之間的蜜月期。川普為鞏固美沙關係,低調處理卡舒吉遇害案件不惜打壓中情局,再次揭穿了美國政府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是塊遮羞布。
在開源情報調查和信息洩露報告之後,
俄羅斯尋求更強有力的數據保護法律
俄羅斯政府於2018年11月23日通過一份法律草案用於關閉開源的信息源調查。路透社報導稱,新法案「禁止未經授權的人創作和製作出版從官方來源取得的個人資料資料庫。
10月4日,英國調查機構Bellingcat和內幕人士公布了一份報告,基於汽車登記細節公布了可能是俄羅斯軍事情報官員的305人名單,根據上述信息,英國政府通過類似手段獲得了實施襲擊前俄國間諜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兩名俄羅斯特工人員的真實身份。
10月30日,Rosbalt網站報導說,俄羅斯安全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搜捕行動,抓捕涉嫌提供私人偵探和出售數據並兩人被捕。據報導,其中一名被捕男子據稱參與出售斯克裡帕爾涉嫌投毒者有關的資料。
《消息報》網站11月13日報導說,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出臺了處理個人數據的新規定。該報告指出那份「軍方人員的聯繫方式、護照等資料此前曾出現在。小額信貸機構、債務催收機構、廣告公司等資料庫實體」。俄羅斯政府的反應突顯出,分析人士要想利用該地區的消息來源,面臨著一個挑戰,接近機密情報的灰色地帶。這將包括非法來源可用的資料,如洩漏的官方資料庫;無意中公開的,比如Strava Global heatmap,以及新技術帶來的無人機和網絡攝像頭的普及。
2018年1月,斯特拉瓦的應用程式在被公開之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熱圖功能包括來自軍事和情報人員的地理空間數據。這導致了美國軍方和其他機構加強了與健身追蹤應用程式相關的安全協議。俄羅斯被洩露資料庫的市場規模龐大且根基穩固,這表明政府不可能完全消除它。然而,在線市場將會更多易受政府控制。此外,當局可能會更加關注這一問題對非法數據的整體貿易產生暫時的寒蟬效應。
小編註:開源情報是雙刃劍。俄羅斯強化整治開源信息給我們的警示作用在於,國家頂層設計方面加強網際網路治理需與時俱進。對於出售個人隱私,進行電信詐騙的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另外一方面海外開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非常重要。
比如美方近期研究報告稱,通過對俄羅斯地圖繪製服務平臺Yandex的研究發現了以色列和土耳其以及其他北約國家數以百計的軍事設施。
比如傳記作家布羅德維爾2012年10月26日在丹佛大學的演說中透露,班加西領事館的中情局附屬建築內事實上關押著多名利比亞民兵武裝成員,領事館遇襲可能與在押人員有關。最終促成了美國中情局前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的性醜聞發酵下臺。
小編認為深度掌握海外開源信息可以知己知彼,用於提升和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彌足珍貴。
英國秘密情報局情報總監強調需要「第四代」間諜創新
英國秘密情報局(又譯軍情六處)負責人亞歷克斯•楊格(Alex Younger,見下圖) 12月3日在聖安德魯大學發表了內容廣泛的演講,概述了西方面臨的一系列安全挑戰。俄羅斯的混合作戰能力,歐洲與俄羅斯密切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伊斯蘭國的威脅,以及其他問題。還提到了對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參與英國通信網絡表示質疑。
針對俄羅斯,楊格聲稱驅逐俄羅斯間諜削弱了莫斯科的收集能力。楊格說,英國不會採取類似的「難以置信的否認」策略,使局勢升級。
楊格表示在數字的世界中各國情報機構面臨著挑戰。在2016年9月他提出類似的觀點,表示情報機構有5年的時間去擁抱數字時代,要麼創新要麼敗北。他在演講中還透露,透露軍情六處是該機構的增長最快的部分,並指需要「第四代間諜」,稱「數字時代」 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在數據時代精通秘密行動。」(Our task now is to master covert action in the data age)
譯者註:現年56歲的揚格在2014年接替羅伯特.約翰.薩維勒爵士執掌秘密情報局,他的英文名Younger在中文意譯為年輕化,而中文音譯雅戈爾。顯然他是一個技術務實派官僚。事實上,他與上世紀20年代傳奇色彩的格特魯德•貝爾夫人以及90年代電影007系列的M夫人構成了英國情報機構負責人與時俱進的縱貫線。
楊格一直是西方情報界現代化的推動者,他對開發新技術的重要性的評論中也提到制度改革與創新要並駕齊驅。他坦言:我相信授權那些最接近問題的人擁有解決問題所需的技能和權威。他的美國同行前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蓬佩奧和前國土安全部副部長顧問艾米•波普深以為然,認為調整官僚機構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的必要性。
澳大利亞加快立法進程,賦予政府機構訪問加密通信
12月6日,澳大利亞議會以44票贊成,12票反對通過了一項法律,賦予政府機構權力強制技術公司在系統中引入有針對性的弱點和漏洞允許訪問加密通信。該法可為同類措施樹立先例但該法案的通過方式存在爭議,可能會影響公眾對它的信心。
反對黨澳大利亞工黨曾試圖對該法案進行修改,但未能成功隨著最後期限的迫近,他們放棄了,作為回報,澳大利亞政府承諾考慮 2019年議會復會後提出的修正案。
澳大利亞法律委員會總統的莫瑞•拜爾斯(Morry Bailes)表示「仍存在嚴重關切」,他說:「當你……允許國會的工作被匆忙處理時,就會發生政治化這種情況。」
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的情報機構組成「五眼聯盟」極有可能進行協調解決加密問題給他們的操作帶來的挑戰。在這方面,澳大利亞的立法可能會為該聯盟的其他成員提供一個試驗案例。
譯者註:袋鼠國和楓葉國近年頗有表現欲,勇於做一些臺前的醜陋事,對此應該引起警惕。另一方面近來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技術總監Ian Levy和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技術總監Crispin Robinson都提出了與澳大利亞法案設想的類似建議,表明西方國家對於竊取個人隱私不遺餘力。
至於美國,十多年前一部飽受爭議的《愛國者法案》說明了一切,而且微軟和谷歌公司也證實歐洲的資料並不安全。任何一家美國公司,不論是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或任何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只要是在歐洲營運的話,都無法保護歐洲的資料不受到美國的檢查。所以非西方國家對谷歌這類瀏覽器還是要謹慎使用,也希望中國的百度能爭氣點,別光瞅著廣告競價的那點小錢。
西班牙政府將情報機構歸還給國防部
西班牙國家情報中心(CNI)經過6年多的努力,該機構已正式回到國防部的控制之下,此前該機構一直隸屬於副首相。作為皇家法令的一部分,旨在重組國防部結構的各個部分, 該法令於11月23日獲內閣批准。
西班牙媒體報導。西班牙國家情報中心已經被捲入國內政治,因為有謠言說他們從事反政治間諜活動目標,尤其是支持獨立的政黨。
自2011年分離軍事情報部門以後,西班牙國防部建立了軍隊情報中心(CIFAS)並計劃於2020年搬遷至馬德裡附近的雷塔馬勒斯軍事基地(Retamares base)。西班牙《ABC報》在2018年6月報導稱,「西班牙國家情報中心改隸國防部會阻礙CIFAS的發展。在以前的安排下,CNI是全面負責整個情報工作的安全團體, CIFAS專注於戰術和作戰情報,關於西班牙部隊部署的任務地區。
小編注,西班牙在阿富汗2002年進行了千人規模的部署後幾乎沒有像樣的部署,參加下北約的聯合演習也以湊數刷存在感為宗旨,作為金豬五國之一能力實在有限。
西班牙圍繞著黨派的傾軋對情報機構進行調整確實也是令人遺憾的。稍微做個科普,
西班牙主要的政黨人民黨(中右),工人社會黨(中左)還有如聯合左翼(左派),聯盟、進步與民主(中間),公民黨(中右),我們可以黨(左翼)。
2011年,拉霍伊領導的人民黨選舉獲勝,論功行賞當時把情報機構的一部分撥給了副手。人民黨在2015年選舉獲勝卻組閣失敗後,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看守政府狀態。人民黨雖然2016年再次勝選卻在2018年6月1日兒童節迎來了首相兼黨魁拉霍伊被彈劾,工人社會黨的桑切斯接任首相。外界對西班牙政局並不樂觀。
法國公職人員被指控為「朝鮮間諜」
一名法國資深公務員因涉嫌為朝鮮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拘留國際社會的關注。 據稱名為班諾特. 庫奈迪(Benoit Quennedey)於11月25日被拘留。11月29日,當局宣布以收集和傳遞叛國罪起訴庫奈德向外國提供信息。
他是法朝友好協會的會長,該協會支持朝鮮該組織自稱「支持朝鮮和平獨立的統一」。據法國媒體報導,庫奈迪曾多次訪問朝鮮他還寫了一些書為朝鮮政府辯護。他曾在電視評論韓國政治。
據報導,他被拘留在國內安全總局總部。11月30日,法國報紙《世界報》援引科奈德的律師的話說,科奈德是主要問題是他與朝鮮駐法國代表團的互動。
小編註:按照慣例,外國情報機構培養的代理人有可能進入有價值的職位,以便於在政府和政策起到廣泛作用。本案涉及的如果指控屬實的話,不得不對朝鮮情報機構的滲透能力刮目相看。
斯洛伐克驅逐俄羅斯間諜
12月5日, 斯洛伐克總理彼得•佩萊格裡尼證實,在一次軍事反情報行動之後,一名俄羅斯外交官於11月22日離開斯洛伐克 。莫斯科表示立即實施報復。此前,斯洛伐克是沒有參加2018年3月全球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行動的9個歐盟國家之一。
希臘在7月驅逐了兩名俄羅斯外交官;在 11月初,奧地利被視為與俄羅斯政治聯繫最密切的歐盟國家宣布指控一名退休上校為莫斯科從事間諜活動。
另外,12月3日,捷克安全信息局公布了解密文件該組織在2017年年度報告中指責俄羅斯APT28黑客組織控發起了「嚴重的網絡間諜活動浪潮」 。APT28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歸功於俄羅斯軍事情報機構(譯者註:應該少不了格魯烏的「功勞」)。
上述事態的發展,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情報人員捲入斯克裡帕爾醜聞的一部分,預計未來,尤其容易受到俄羅斯幹涉的中歐和巴爾幹半島國家將會有類似的驅逐事件。
小編:國家博弈是一個大學問,紮好籬笆。還是那句話: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