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前後,各個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相繼舉行了將官晉升儀式。在本輪晉銜中,已有100多人升任少將。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有兩位新晉少將在剛剛過去的朱日和閱兵中擔任方隊領隊,他們就是董玉江與付文化。
董玉江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95861部隊副司令員,閱兵中帶領「彈炮系統方隊」參加受閱。彈炮系統是防空體系的重要一環,具有快速機動、火力密集等特點,是低空抗敵、末端防禦的有效手段。
炮彈系統方隊,董玉江少將(左)
付文化在閱兵中擔任裝備保障方隊領隊,他此前任中部戰區陸軍原第54集團軍參謀長,長期在原瀋陽軍區第16集團軍服役,曾在陸軍指揮學院和國防大學深造,並且到德國留過學。
裝備保障方隊,付文化少將(左)
2013年底,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改革,付文化任師長的原瀋陽軍區某摩步師撤編改旅。他堅決服從組織決定,留下來高職低配當旅長。不僅個人在軍區考核中奪得想定作業第一名,被評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全旅也培養出570多名各類專業骨幹,為新裝備列裝儲備了大量人才。
去年8月,在「中部礪劍-2016•確山A」演習中,付文化帶領原第54集團軍某旅模擬「藍」軍,設置出的逼真戰場環境和靈活的指揮、獨特的戰法、以及頑強的戰鬥作風,讓紅軍得到了全方位的摔打磨鍊。
其實,在此次晉銜的少將中,不少人都承擔過閱兵任務。
陸軍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助理魯傳剛在2015年「9·3閱兵」中擔任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陸軍作戰局局長。他曾在原總參謀部服役,擔任過原總參作戰部應急辦副主任等職。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後,魯傳剛調任陸軍參謀部作戰局局長,去年8月出任陸軍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助理。
黃克超的身影同樣出現在「9·3」閱兵中,擔任陸航閱兵指揮部副總指揮、直升機梯隊帶隊長機機長。他曾任原總參陸航部作訓局局長,現任南部戰區陸軍領導。
有媒體曾報導,面對受閱直升機種類多、數量大、編隊複雜帶來的嚴峻考驗,黃克超帶頭苦訓實訓、攻堅克難,為陸航梯隊「米秒不差,一架不少」接受檢閱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閱兵式上,由70架直升機組成的大機群超密集編隊似鷹陣凌空,令人印象深刻,而「v」字機群中的那個「尖」——長機,即由黃克超駕駛。
北京衛戍區參謀長劉士胥與閱兵頗有淵源,他是「9·3閱兵」的徒步方隊總教練,個人先後分別於1981年、1984年、1999年三次親身參加大閱兵。劉士胥曾擔任三軍儀仗大隊大隊長,帶領三軍儀仗隊萬無一失地完成800多起迎接外賓的儀仗司禮任務,出色地完成了國慶35周年閱兵、國慶50周年閱兵、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等重大活動任務,為祖國的儀仗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士胥
火箭軍參謀長助理王宏宇組織指導兩個預備役大隊先後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他長期在原第二炮兵部隊服役,曾任原第二炮兵部隊司令部軍務部部長、國動委綜合辦公室和人民武裝動員辦公室主任等職。
他帶頭研究制定的《第二炮兵國防動員工作機制》,細化明確各級動員機構職責任務,填補了二炮國防動員史上的法規制度空白。他組織編修的二炮後備力量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編寫預備役部隊、民兵分隊10餘種專業教材和100多套訓練課目電子教案,為後備力量開展正規化訓練提供了依據。
王宏宇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多次被二炮評為優秀黨員幹部和優秀參謀人員。
火箭軍張光忠少將在國慶60周年閱兵中擔任戰略核飛彈方隊領隊,他見證了我國最新一代戰略核飛彈成軍的全過程。
張光忠
2001年,為適應新的形勢任務,張光忠所在的部隊面臨轉型,他出任新型戰略核飛彈武器試訓隊隊長,這在火箭軍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張光忠率領上百名技術骨幹走進科研院所、生產廠家,全程參與研製生產、試驗發射和武器定型工作。幾年下來,他和戰友們不僅個個成為專家型人才,而且還自主研發了新型飛彈武器模擬作業系統,在裝備尚未列裝的情況下,提前開始了訓練。
三年後,張光忠就任這支新型飛彈旅旅長。在這個掌管「大國長劍」的崗位上,他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率領官兵刻苦訓練,實現了飛彈武器「當年列裝當年形成戰鬥力」的目標。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這批晉銜名單中不乏一些未滿50歲的年輕少將。
火箭軍某部部隊長夏小平1969年5月出生,1986年9月考入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曾任原第二炮兵助理工程師、發射連長、旅裝備部長、旅參謀長,旅長等職,被樹為戰略飛彈部隊「十大礪劍尖兵」。
2016年,國家多個部委和軍委相關部門聯合表彰裝備工作先進單位,夏小平該部所在某旅成為獲獎單位中僅有的兩個師級作戰部隊之一,原因就在於他們近年來給武器生產廠家反饋了數百條裝備性能修改意見,促進了我軍戰略武器系統的快速發展。
同樣出生於1969年的還有海軍91910部隊司令員張崢,曾任遼寧艦艦長。張崢從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艦艇作戰指揮專業畢業後,先後擔任過東海艦隊部門長、參謀、副艦長、艦長等職務。另外,他還曾到英國國防語言學院和英國三軍聯合指揮與參謀學院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原任遼寧艦政委的梅文也一同晉升少將,他1965年出生於湖北黃梅,現任92730部隊政委。對於出任遼寧艦政委,梅文感嘆到:「我曾經接裝過三型艦艇,親眼見證了中國三代主戰艦艇的發展。深知人才對駕馭新裝備的重要性,我們要貫徹科技強軍、人才興軍的戰略思想,把這些優秀人才的作用發揮好,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張崢(左)與梅文
在張崢和梅文擔任航母主官期間,遼寧艦完成了上百項科研試驗和殲-15艦載戰鬥機、各型直升機著艦起飛等訓練課目,自主培養的多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通過航母資格認證,作戰、動力等各系統技術指標得到進一步驗證。
如今,又一批優秀的指揮員晉升將軍,他們將成為推動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