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新疆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遴選6名「最美退役軍人」代表,參加了主題為「人民紅號-時光列車」紅色之旅,為期6天的「流動的時光、行進的新疆」活動,讓退役軍人們重溫了黨的光輝歷史,感受大美新疆70年變化。近期,「新疆退役軍人」公眾號將連載「最美退役軍人」遊新疆的故事。
7月1日,「最美退役軍人」代表乘坐的「人民紅號-時光列車」抵達新疆伊犁。
伊犁,是這趟紅色之旅的第二站。退役軍人代表們遊覽了那拉提草原、霍爾果斯口岸等景點。在這裡感受草原文化與哈薩克族民俗風情與繁榮的貿易往來。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河谷、山峰、深峽、森林交相輝映。當地還可體會哈薩克民俗風情。
在6月份到9月份的這段時間,那拉提草原上顏色各異的花兒開遍了山野,五顏六色很是好看,也把草原襯託的更加迷人。
碧藍如洗的天空,潔白如雪的雲朵,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結隊的牛羊……這是每個人心中草原的模樣,也是那拉提隨處可遇的風景。
而在霍爾果斯口岸,這個位於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的伊犁河穀穀口,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象徵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國門距界碑約50米,上刻鮮紅、醒目的「中國」二字和精緻的國徽,緊鄰界碑的一座橋便是兩國疆土的分界線。
遠遠望去,新疆伊犁霍爾果斯口岸就仿佛是一座充滿異國情調的濃鬱的小鎮,充滿了俄羅斯風格的建築比比皆是。在新疆伊犁霍爾果斯邊防口岸的旁邊有一個集中販售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工藝品的市場,看到琳琅滿目的漂亮工藝品、製作精巧的俄羅斯匕首、紅金飾品、極富異域情調的俄羅斯及哈薩克坦香菸。
在霍爾果斯口岸,雖然沒有太多秀麗的自然風光,卻能感受到口岸城市的繁榮與忙碌。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裡的旅遊業也發展快速。
當旅行結束,看到新疆旅遊業的環境建設,巴哈提別克·加斯木很感慨。
巴哈提別克·加斯木汗:1958年出生在可可託海,1977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接受再教育,在礦務局青年農場務農。1978年12月12日參軍,在湖北孝感部隊服役,成為了哈薩克族自豪的第一代空降兵。1981年參加全國的軍事演習,這次軍事演習在河北張家口,是全國第一次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當時中央領導人都參加了,巴哈提別克·加斯木汗見到了時任中央軍委主要領導。他,一個山溝來的哈薩克族空降兵,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能親眼看到中央軍委主要領導,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事,也是他刻骨銘心的事。每次談到這件事,他的臉上蕩漾著幸福無比的光芒,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巴哈提別克・加斯木說:「我曾經是一名空降兵,退役後成了一名收藏愛好者,我酷愛文化和收集美好的事物,在我們新準格爾盆地的東北邊緣、阿爾泰山脈的東端、額爾齊斯河的源頭,有一片自建國以來就被列為國家高度機密的區域一一可可託海。這裡隱藏著一個與共和國命運息息相關的神秘大坑可可託海三號礦坑,它是我國最大的稀有金屬礦藏地,當年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孕育出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可可託海精神,是紅色基因在新疆大地的生動寫照。1982年元月復員回到了家鄉可可託海,當時,我有理由和條件去烏魯木齊市工作,但我哪也不去,我很熱愛可可託海這個英雄礦區,這個為共和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礦區。我用20年時間收集了上千件與可可託海相關的老物件,並將這些物件捐贈給了礦區陳列館。
如今,看到這裡美景,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那個美麗的邊陲小鎮一一可可託海。祖國的強大和繁榮,讓我們的新疆變得更加美麗,我願一直紮根在新疆,紮根在可可託海,告訴那裡的孩子祖國的歷史,新疆的歷史,讓他們通過我收藏的老物件,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繼續傳承紅色基因。我感謝祖國養育了我,感謝黨教育了我,感謝部隊塑造了我,我雖然退役了,但我會在新的徵途上奮力拼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新疆的繁榮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