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全世界戰爭與和平時期葬身洋底最大的軍艦——84000噸的鋼鐵巨獸在飽受25天的狂轟濫炸之後轟然沉入大西洋底。它是美國的退役航母「美國」號。
「美國」號航母悄悄沉入大西洋
2005年5月20日晚,美國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女發言人帕特·多蘭在接受名不見經傳的《紐波特每日新聞》記者採訪時出人意料地宣布說,退役美國航母「美國」號(編號CV66)在經歷了一連串的爆炸實驗後,於六天前在距離美國海岸58英裡處沉入6000多英尺深的大西洋底!
最後日落的「美國」號航母
「美國」號航母服役是的情景
「美國」號航母服役是的情景
帕特介紹說,失去動力的「美國」號航母是4月19日被拖離費城舊軍港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美國海軍水面,水下,空中兵器對其實施「實彈攻擊」,航母本身也在多處安裝了高爆炸藥,並據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事先精心策劃的「節目單」進行爆炸實驗。在扛了整整25天的狂轟濫炸之後,「美國」號航母於當地時間5月14日上午11時30分開始船體大量進水,然後「優雅」地沉入大西洋。在冰冷的大西洋海水吞沒掉航母之前,實驗現場的美海軍官兵集體向其行李致敬。
帕特特別強調說,在25天的挨炸期間,航母上安裝的數百套傳感器和攝像機拍下和記錄了所有的試驗數據,這些數據將成為美國建造21世紀新一代航母的重要參考依據。
不過,美國海軍顯然不想把「美國」號沉入大西洋的事鬧大,因此在實驗之前沒有向外界透露任何的風聲,實驗期間斷然拒絕一切媒體的採訪,在實驗結束後長達6天時間裡也沒有提及此事。當美聯社記者打電話向帕特求證時,除了錄音電話提示語外,沒有任何的回應。
「美國」號退役老兵悲痛欲絕
自1965年甘迺迪總統為其命名正式加入美國海軍現役到1996年退出服役,總計有70000名海軍官兵在「美國」號航空母艦上服過役,參加過幾乎所有的重大衝突,包括越南戰爭,沙漠風暴行動,波士尼亞的「持續自由」行動,先後獲得過五次「戰鬥之星」,3次「海軍集體嘉獎」,3次「部隊優異獎」和7次「遠徵獎」,因此,退役老兵對這艘戰艦有著相當深的感情。
當他們得知「美國」號沉沒的消息後都非常傷心:「美國」號航母基金會主席李?麥克努利告訴記者說:「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它,我們一直想把它變成博物館。因為它的名字叫『美國』,所以它應該是所有退役航母中最值得保留的。」
「美國」號航母退役老兵協會主席湯姆?特拉門多說:「這是我最傷心的一天,我現在無法言表自己的感情。我感到最憤怒的是,一艘名叫『美國』的航母居然被擊沉了!」
下一艘名叫「美國」的航母
現在,「美國」號航母的退役老兵們當務之急就是推出一艘新航母名叫「美國」號。他們的目標有兩:一是設法讓美國政府和海軍領導人將明天開工建造的CVN78取名「美國」號;二是推動未來更先進的CVNX1為「美國」號。
那麼,未來的「美國」號航母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21世紀超級新型航母CVX問世之前,CVN78隻能被稱為「過渡型」航母,相當於尼米茲級。該級航母在21世紀戰艦中應該不算最先進,但如果新「美國」號是CVNX1的話,那麼就屬於最先進航母了。
如果是CVNX1的話,那麼它將具備以下特點:
1.使用海上導航的最尖端技術。它將確保艦載機執行各種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地摧毀敵方目標。
2.在艦母50年的服役期限內減少總的運行費用。運行和維護航母非常費錢。「CVN68"級航母上裝配的設備大多是60年代的技術,以人操縱為主。新式艦母上必須採用一系列高新技術,大大減少工作量,從而節省開支。
3.適應能力大大提高。新式航母重要部件的設計必須為將來繼續升級留出足夠的空間。作戰系統和電腦網路系統必須與最現代化的指揮、控制、通信和計算機設備實現無縫整合。
另外,具體負責「CVNX"航母工程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最近作出兩個基本決定。首先,新式航母將繼續使用核動力,但對核反應堆可以進行重新設計,以簡化工作程序,減少人員配置。第二個決定是,」CVNX"必須是一種大甲板航母,具有承載75架戰鬥機的能力。因此,「CVNX"級的」個子"不會小於「CVN68"級。
「CVNX"航母將在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滿足聯合作戰的需要。在新一代戰鬥機和空射武器的配合下,美國海軍航母將把在戰區打擊和保護部隊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新的飛行甲板的設計將為戰鬥機的起降和維護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從而增加戰鬥機的出動和襲擊目標的架次。對通信和信息網以及自身武器系統的改進則提高了」CVNX"級航母對聯合軍事行動進行全方位支援的能力。
配備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的艦載機聯隊將增加立體防禦、向敵方最脆弱的地方投射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CVNX的新動力系統和電力分配系統將產生更多的電力。用電力代替蒸汽來驅動輔助系統將增加可靠性,減少維護量。自動或自行監控系統對設備的狀態進行準確評估,例行的預防性維護因此避免。
「CVNX"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新式傳感器、通信設備、展示與精確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將使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不間斷流動,對敵方形成精確信息優勢。它將是一種執行美國海軍的21世紀作戰任務的超級航空母艦。
美國為何自沉「美國」號?
半世紀未遭實戰檢驗,美自炸航母尋找弱點
對於此次試驗的意義,美國海軍司令部認為這是「軍事造船業所必需的」,因為美國海軍造船業研製人員至今仍在使用二戰時期的計算數據,「顯然已經不能符合現代要求」。這個解釋固然在理,但在本人看來,美國海軍拿「美國」號航母當靶子使背後的深遠意義或許還不止這些。
二戰後,美國航母艦隊就再沒遇到過什麼對手,這十多年進行的戰爭都是以航母戰鬥群為攻擊平臺,欺壓幾乎沒有還擊能力的國家。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航母戰鬥群抗擊現代立體、全方位、多波次飽和攻擊的能力如何,在美軍內部一直存在爭論。而這次試驗或許可以用事實和數據來結束辯論,冷靜地審視其航空母艦在現代化戰爭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問題。
其次,在軍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攻擊武器的提升仍然高於防禦性武器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多尚未在實戰中檢驗但卻是針對航空母艦的新武器的出現讓美國產生了強烈的隱患意識。前蘇聯軍事戰略家曾提出,航母戰鬥群在海上抗不住陸基先進遠程武器和水下、空中、水面的高速密集攻擊。例如,前蘇聯研發的「日炙」飛彈便以攻擊美國航母為「己任」。一旦航母進入其射程,那麼可以說「根本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而航母一旦被擊沉,不僅損失巨大對戰役直接影響很大,而且對官兵的心理和士氣的影響也很大。
第三,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認定,21世紀的下一場真正大型戰爭,特別是「危及美國航母」的戰爭將發生在「西太平洋地區」,因此,美國非常有必要先行一步對航母在未來的西太平洋戰爭中需要加強之處展開研究。
航母是美軍實施「前沿存在」、實行遠洋作戰任務的核心力量,是美國幹涉國際事務不可或缺的工具。美國總統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裡?」對於應對西太地區未來可能發生衝突的方案中,美軍同樣未能跳出這一定勢思維。比如說不久前美國空軍司令部戰略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在「美國企業協會」內部研討會上公然叫囂武力介入西太衝突,炸沉一切敵軍艦,他所稱的利器是駐日本衝繩的美國空軍,同時承認也不可能沒有航母。
美國如果介入萬一發生的西太衝突,必然會動用航母。而靠近西太的美國的航母則可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險。臺灣媒體認為,靠近西太的美國航母有七大致命弱點:一、目標大、兵力多,難以隱蔽;二、防空網絡存在漏洞,易遭攻擊;三、艙面設備易受損,自身事故隱患多;四、作戰消耗快,後勤補給依賴大;五、防禦超低空、超音速反艦飛彈能力弱;六、缺乏對付水雷的有效措施;七、對潛攻擊能力相對較弱。這七大軟肋成了美國航母介入西太衝突最大的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覺得研究航母的弱點,已經變得非常必要。與此相應,美軍的憂患意識和未雨綢繆的考慮,也非常值得中國軍隊在研究發展裝備領域借鑑和學習。因為隨著「盾」的加固,「矛」也更需鋒利。
(來源:南方國際軍事)
[1]姚熊亮,劉文韜,張阿漫,等. 水下爆炸氣泡及其對結構毀傷研究綜述[J]. 中國艦船研究,2016,11(1):36-45.
摘要及PDF下載地址: http://www.ship-research.com/CN/Y2016/V11/I1/36
電腦端全文閱讀地址:http://ship-research.xml-data.org/ZGJCYJ/html/2016-1-36.htm
投稿、閱讀網址:www.ship-research.com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看網頁版的全文哦~趕緊來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