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解放軍戰機進駐永暑礁 南海防空識別區或將制定

2021-02-15 航空苑

據臺灣媒體5月14日報導,以色列國際衛星影像公司於13日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KJ-500)及空潛-200反潛機(KQ-200)已經進駐南海永暑礁。臺軍事專家分析解放軍軍機進駐南海,或與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有關。

以色列國際衛星影像公司最新的衛星照片顯示,空警-500預警機及空潛-200反潛機從機庫中被移到停機坪。專家猜測,可能是與近期美軍在南海的行動有關。

臺軍事專家、「新江艦」前艦長呂禮詩在臉書上表示,空潛-200反潛機是配合4月10日通過宮古海峽、12日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遼寧艦航母戰鬥群。他表示,解放軍遼寧艦戰鬥群中的052D飛彈驅逐艦或054A飛彈護衛艦都有配備的311型主/被動拖曳數組聲納,具備反潛能力。空潛-200反潛機的進駐反映解放軍反潛能力向南海延伸。

至於空警-500預警機的進駐,呂禮詩認為,究竟是為誰預警、為誰指管,目前不得而知,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AMTI)在2016年6月所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永暑礁等南海島嶼跑道頭機庫上方可見除溼降溫的空調設備,就已說明了殲擊機的部署早在預劃之中,「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劃設是遲早的事。

臺「國安局長」邱國正日前在臺灣立法機構表示,依照以往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程序,大陸除了已在南海作數個基點劃設,也設」三沙市行政區「,因此預判下階段就要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但目前還沒有劃設,臺「國安局」持續關注中。

5月8日下午13:30臺灣島內一片緊張,戰鬥警報聲大作,根據臺灣防務部門消息,一架運8高新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臺當局立即派出戰機對運8飛機進行全程伴飛監控,並通過無線電頻率喊話,根據臺方公布數據,運8飛機在臺灣西南部空域8000米左右高度進行飛行,臺軍戰機對運8進行了兩次喊話,但並未收到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日上午美國出動RC-135電子偵察機,P-3C反潛巡邏機,P-8A海上巡邏機,KC-135空中加油機抵達臺灣附近空域時,臺灣防務部門卻並未做出任何反應,臺灣作為中國的固有領土,面對大陸軍機和美方軍機完全不同的態度,也再一次暴露了臺灣當局站錯了隊伍,有分析指出,若不是臺灣當局做賊心虛,為何要對大陸偵察機如此敏感,對美國電子偵察機視而不見呢,事實上美國除了電子偵察機頻繁抵近以外,其戰略轟炸機也常在釣魚島附近空域進行空中加油。眾多軍事專家表示臺灣的做法一錯再錯,如今已經暴露了心虛的本質。

一直以來臺灣當局都與美國走得非常近,甚至甘願做美國的小弟,長期以來美國的對臺軍售也讓臺灣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臺灣一度認為自己的F-16V戰機和IDF戰機甚至可以吊打我國第五代戰鬥機殲20,正所謂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島內如今已經出現了以武拒統的危險想法,我國國防部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臺灣發出警告,但臺當局依舊不聽勸。

隨著近年來我國國防實力的大幅度上升,我國海空軍長航時遠海訓練已經成為常態化,這意味著我國軍機軍艦未來會頻繁出現在臺灣周邊海域,眾多軍事專家指出,此次運8的抵達也只是一個開始,臺灣還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運8運輸機是一款基於蘇聯安12發展而來的國產運輸機,目前我國以該平臺開發出多款電子戰飛機,其中包括執行電子對抗的高新1號,海軍情報收集機高新2號,執行電子對抗和電子幹擾的高新3號,進行戰區指揮的高新4號,海軍空中預警高新5號及進行反潛巡邏的高新6號,但由於平臺的老舊,我國電子戰飛機還不能表現出真正的實力,有分析指出,如果未來C919客機能夠實現全面國產化,這款噴氣機也會代替老舊的運8飛機成為我國新一代電子戰飛機平臺。(寰球軍情)

據臺媒最新報導稱,5月4日,長期追蹤飛機動態的推特帳號「飛行守望」聲稱,美軍駐關島2架B-1B戰略轟炸機飛向東海,並在臺灣東北部空域飛行。據悉,這是自今年4月份以來,美軍飛機第15次飛抵臺灣周邊空域了。

在美軍偵察機和轟炸機頻繁在臺灣附近空域出沒的同時,美海軍戰艦也在這段時間裡多次通過臺灣海峽。與飛機繞臺相互呼應,這組成了美國採用軍事舉措插手臺海局勢的一種手段。

就因為有了美軍不間斷的攪局,直接助長島內臺獨勢力的囂張氣焰。目前,一小撮獨派分子正在島內上躥下跳,炮製所謂的「制憲公投」,妄圖徹底改變兩岸現狀,以便實現所謂的「法理臺獨」。這無疑在給兩岸局勢增加更多的危險因素,同時更引發外界對中美兩大國會不會因為臺海爆發戰爭的擔憂。

美軍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只是一種虛張聲勢的體現。美軍頻繁介入臺海局勢,真實意圖並非想要為臺當局分裂國家的行為賣命,而是美國政府遏制中國的整體戰略上的一部分,無非就是不想讓中國專心致志發展經濟。

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壯大,被華盛頓的政治精英們認為正在挑戰美國全球霸權地位。作為全球唯一均是超級大國的美國,之所以沒有採取純軍事手段對中國進行遏制,只因為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讓美國意識到無法在軍事上戰勝中國。

尤其是在亞太地區,中美兩國一旦因為臺海或者南海爆發衝突,美國是一點勝算都沒有。據香港中評社最新報導稱,中國國民黨前「立委」邱毅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自己執意要跑到南海、臺海與中國開戰,美軍將必輸無疑。因為大陸可以依靠火箭軍和沿岸部署的遠程打擊火力,彌補海軍與美海軍的差距。

邱毅作出這樣的判斷,絕非是在嚇唬島內的那些獨派勢力。按照目前中國海軍的實力,如果在遠離大陸火力支援範圍外的區域與美軍對抗,將會因為艦載航空兵力的不足而吃虧。但若是在亞太範圍內與美軍對抗,岸基航空兵和遠程飛彈打擊系統的加入,將會彌補中方海上艦載航空兵力不足的短板,並在岸基火力支援下,贏得與美軍在亞太海域的對抗。

美國駐亞太地區的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近期都在大幅調整其亞太軍事部署戰略。放棄以往堅船利炮的進攻戰略,轉而採用「化整為零」或者「島嶼固守」等新的作戰概念。甚至還有某些人提出,利用僱傭軍對中國商船進行掠奪,以應對中國日益壯大的海上力量。

從美國亞太軍事戰略的變化中可以看出,美軍不會也沒有能力在亞太地區範圍內,與中國進行一場直接的軍事衝突。所以說,島內獨派分子指望美國軍隊能在爆發戰爭時對他們提供庇護,僅僅只是在一廂情願而已。

對此,原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民進黨當局發出警告,稱「與大陸開戰,臺灣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應該與大陸展開對話。」馬英九還提醒民進黨當局,應該努力避免戰爭的發生,而不是「開戰能撐幾天」。撐幾天又能怎麼樣,還能指望美國來救你?

馬英九做出上述表示之前,島內的一些獨派勢力一直在爭論「開戰能夠撐幾天,才能等來援軍」。儘管他們認為在戰時能夠扛住大陸三周時間,就能給美日等「盟友」軍事幹預臺海局勢提供足夠的時間。

當人民軍隊以「橫掃三軍如卷席」的氣勢,維護國家統一的時候,臺灣的「草莓兵」能夠扛得了三周嗎?那時候,美國和日本這些「盟友」又會在哪兒呢?估計這些問題,讓島內那些獨派政客想都沒敢往下想。(火星方陣)

為推動美國通過「臺北法案」,臺當局曾進行巨額「捐獻」。

據記者了解,臺灣當局為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臺北法案」,在幕後進行了巨額「捐獻」,包括大量武器採購回扣以及編列預算設置數百萬免稅額度。

蔡英文(資料圖)

今年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係。對此,中國外交部及國臺辦都曾予以公開批評,反對美國以任何形式幹涉中國內政、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據記者了解,臺當局為「臺北法案」進行「捐獻」的方式還包括通過「臺灣經濟發展研究院」、「臺灣綜合經濟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機構以「酬勞」方式向美國國會議員推薦的專家學者支付巨額資金。美臺還指定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和臺前「立委」蕭美琴為聯繫人,運作促成該法案通過。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美國一家名叫「2049計劃研究所」的智庫就是臺灣經常性「捐獻」的對象之一。該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今年3月就曾發表文章,在美國鼓吹美應在臺灣派駐軍隊,以回報臺灣的長期資助並迎合美國國內挺臺遏華」的大環境。

據臺灣《呷新聞》披露,「2049計劃研究所」成立時,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就是該所創所顧問,雙方關係頗不一般。而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後,臺駐美經濟文化代表處及防務部門對該所贊助總額合計35-50萬美元,較之美政府還多。其中2016年臺駐美代表處固定給予該所15萬美元,臺防務部門也固定捐款約13萬美元,臺「國安」體系外圍智庫「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捐助6-7萬美元,數目相當可觀。

更早時,美國《國家》雜誌還曾刊登文章披露臺灣當局在2009年通過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給一家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智庫55萬美元捐款。該智庫學者後來多次在外交刊物上發表文章,敦促美國政府向臺灣出售先進武器並加強美國與臺灣的關係。

4月22日下午,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新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在上海造船廠下水舾裝。因為是通長飛行甲板,這是個典型的標誌,網友們叫「小平頂」。

(圖源:Twitter)

就在幾個月前,075的一號艦才剛剛舉行了公開下水儀式,成為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兩棲攻擊艦。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7個月,第二艘075也緊隨其後下水舾裝。從二號艦上船臺到下水舾裝,075的建造時間滿打滿算也只有差不多9個月。最近十幾年,我們海軍的武器裝備發展速度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新型號一個接著一個,現在就連075這種大船也開始下餃子了。

我國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於2019年9月25日9時20分,在上海滬東造船廠舉行了下水儀式。

作為我國首艘兩棲攻擊艦,075首艦的建造工作始終牽動人心。預計在下水後,075將會進行後續的舾裝工作,展開海試,並最終交付部隊。估計在2022年左右,075首艦即可形成戰鬥力。

(圖源:中國軍網)

從網絡上流傳出的信息來看,下水的幾星期之前,075還只是布滿鐵鏽的船體分段。但在幾周的時間裡,075被迅速完成了組裝,安裝煙囪、電子設備和武器,全艦也被油漆一新。即使大家已經習慣了052D、055的「下餃子」,但對於這樣一艘中國從未建造過的大型戰艦,這樣的速度無疑是驚人的。

(圖源:Twitter)

7個月後的4月22日,第二艘075也在滬東造船廠下水。作為一艘4萬噸的大艦,這樣的速度也實在太快了。075造的這麼快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兩棲攻擊艦本身很大,但其實肚子是空的,用來裝各種直升機坦克陸戰隊登陸艇,實際上裡面沒什麼東西。第二,075上面大量採用的都是成熟模塊,像近防炮、飛彈都是早就服役的,直接裝上就能用。第三當然是我們國家造船工業發達,經驗豐富,這也是近年來「下餃子」鍛鍊出來的。

(圖源:中國軍網)

除了建造遠洋作戰的航母、055大驅,我們海軍還建設了一支強大的近海防禦艦隊,包括大批的056/056A輕型護衛艦、常規動力潛艇和海軍航空兵。另外,我們還建造服役了8艘071船塢登陸艦,現在正在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新型兩棲攻擊艦服役後,我們海軍將會擁有更強大的立體登陸能力。這樣一支艦隊主要針對的就是統一祖國,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重要目標,擁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圖源:Twitter)

075首艦下水之後,臺灣媒體就一片譁然,認為075就是用來針對臺灣武統的。部分臺灣媒體認為075是對臺灣的最大威脅,當然也有一些臺灣媒體說075船體尺寸大,在「雄三飛彈」面前不堪一擊,完全是來搞笑的。臺軍曾經表示「不會讓075過來」,也引起臺灣民眾的一片罵聲。

對於解放臺灣,075最大的作用是可以作為一個海上浮動基地,從臺灣防禦薄弱的南部展開登陸進攻,因為臺軍所有的空軍基地,所有的灘頭防禦設施,所有的裝甲力量都部署在臺灣海峽一側,南側幾乎是不設防的。075服役後,每艘075就可以帶領1~2艘071以及其他艦船繞行到太平洋上,從臺灣南部展開兩棲垂直登陸。這樣不僅能夠大大增加投送兵力,還增加了作戰靈活性。

(圖源:中國軍網)

很多網友都曾提出質疑,建造兩棲作戰艦艇,主要目標不就是針對統一祖國的任務嗎?當臺灣解放後,我軍是否還有必要保留這樣一支龐大的作戰艦隊呢?

就在兩天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華敏大校表示,4月28日,美海軍「巴裡」號飛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我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跟蹤監視、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美方挑釁行徑嚴重違反有關國際法準則,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人為增加地區安全風險,極易引發不測事件,與當前國際社會合力抗疫的氛圍格格不入,與南海地區國家保持南海和平穩定的共同意願格格不入。我們敦促美方把精力放在本國疫情防控上,為國際抗疫多做有益的事,立即停止不利於地區安全與和平穩定的軍事行動。戰區部隊將堅決履行職責使命,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堅定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由此可見,除了實現祖國統一的重任外,075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近海防禦力量的中流砥柱。局座也說了,「對臺作戰20艘075根本不夠用,起碼還要發展上百艘兩棲運輸艦船~」

075對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登陸作戰確實具備重大意義,但其存在價值遠不盡在於此。對於日漸強大的中國海軍而言,走向深藍才是人民海軍的終極目標。作為一種具備強大投送能力的作戰艦艇,除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之外,兩棲攻擊艦同時也是我國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工具。

(圖源:中國軍網)

而除了作戰任務之外,兩棲攻擊艦也是執行訪問、撤僑、救援、人道主義援助的絕佳平臺。兩棲攻擊艦除了運輸作戰部隊外,本身也是一個海上轉運平臺,還搭載有相當數量的維修、醫療人員與設備。在和平時期,兩棲攻擊艦完全可以成為「和平之舟」,為受戰爭或災害影響的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因此,我國保留一支強大的兩棲作戰部隊,絕不僅僅是針對某一作戰任務的專屬需求,而是一支強大海軍的重要構成部分。在長遠來看,維持這樣一支部隊,對人民海軍而言仍然是有價值、有需求、有必要的。(張召忠)



相關焦點

  • 多國垂涎我南海,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勢在必行,戰略意義極大
    而我國是對南海及其島嶼行使主權管轄最早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和領海,不容得任何其他國家插手南海事務,在如此複雜多變的南海局勢下,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已經顯得尤為重要。由於南海及其大部分島礁距離我國大陸較遠,要想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就需要克服地形、氣候、後勤等方面的困難。目前,我國在南海的一些島礁建設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要滿足設立防空識別區的要求還有些距離,面對的挑戰還有以下幾點。
  • 臺軍前艦長:賊喊抓賊——南海的菲律賓防空識別區
    如果解放軍成立南海防空識別區,西沙與南沙群島填島得來的幾個機場將是良好的空防節點。(網絡圖片)美國太平洋空軍部隊指揮官布朗上將(Gen. Charles Brown, USAF)日前宣稱,中國大陸若是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不但是會影響美國,區域內其他國家亦將受到波及,不過南海周邊各國並未理會此種說法。
  • 寫在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7周年:為何中國大陸未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
    張 競2013年11月23日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到目前為止已經七周年,但從當時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開始,國際社會許多政治評論家或是軍事觀察者紛紛提出預測,認為北京隨後將緊接著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但為何此項判斷並未成真?
  • 中國會在南海設防空識別區嗎?
    張競指出,在現階段,位於香港和三亞的中國大陸民用航空交通管制部門已有足夠的能力接收有關南海水域情況的必要信息,足以區分該地區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張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會通過設立防空識別區去惡化與東協鄰國的關係。但若該地區的外國軍用飛機數量急劇增加,導致南海緊張局勢急劇加劇,那麼中國可能會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 鄭維 東海之後 南海也將有航空識別區?
    ,繼兩年前在東海劃定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後,中方現正準備在南海劃定同類識別區。不過,有趣的是,該報導也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何時宣布此消息,「將取決於南海的安全情況,尤其將考慮美國在區內的軍事部署及與鄰近國家的外交關係」。「如果美國繼續作出挑釁行為、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中國就會藉機宣布在南海劃定防空識別區。"寫這條新聞的記者是位資深記者,很靠譜的大美妞。
  • 臺媒曝:臺軍禁止飛行員對解放軍戰機開第一槍,否則法辦
    據臺媒報導,解放軍戰機近期更加頻繁進入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甚至越過「海峽中線」。
  • 臺軍事專家評東海防空識別區八周年
    目前當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八周年時,再回想當初有多少西方學者專家都斷言,中國大陸隨後將繼續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但為何到目前為止,儘管許多域外強權不斷派遣軍事機艦進入南海活動,但北京就是沒有繼續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為何這些預言紛紛落空?
  • 解放軍18架戰機掛彈進臺灣空域,臺軍戰機緊急升空
    、西部防空識別區。臺軍緊急起飛戰鬥機,並出動防空飛彈系統進行應對。臺媒此前爆料,18日,解放軍大機隊戰機多批次從多個方向進入臺灣西南、西部、北部及西北空域,一度接近「臺灣領空」。臺媒稱,臺灣空軍各基地各型戰機緊急起飛次數達17次之多,十分罕見。部分臺灣空軍聯隊戰機起飛頻率之高,創成軍以來紀錄。
  • 臺媒:殲-20進駐衢州機場15分鐘可轟炸臺灣
    近日,大陸網際網路上一段解放軍殲-20戰機飛行的視頻,引發臺媒「共軍最先進隱形戰機進駐衢州機場」的驚呼,稱該機飛行15至20分鐘就可抵達臺灣上空轟炸
  • 美軍B-52首進臺飛行情報區 專家:解放軍有能力監控反制
    推特帳號「飛機守望」(Aircraft Spots)發布的美軍B-52轟炸機飛行路線臺媒稱,由於「飛機守望」披露B-52H航跡有斷點,有分析認為,美轟炸機可能沿著東海防空識別區與臺北飛航情報區邊緣或重疊區飛行,甚至有人認為這次的飛行軌跡是為了實施攻擊航線操演。據臺媒報導,這是今年B-52轟炸機多次進入南海、東海行動中,第一次被披露進入臺北飛航情報區。
  • 美軍B-1B轟炸機被曝逼近東海防空識別區
    美軍1架B-1B轟炸機被曝於8月16日飛向東海,逼近東海防空識別區。臺灣親綠媒體17日炒作稱,此舉「挑戰解放軍底線」。
  • 美偵察機穿過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為什麼不打下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美軍RC-135S已經穿越了中國在東海設立的防空識別區,那麼為什麼中國空軍沒有把美軍的偵察機打下來?這裡可能是很多朋友對於「防空識別區」的概念有誤解。所謂的「防空識別區」並不是領空,而是劃在領空以外的一片空域。
  • 每日學常識丨常識積累:什麼是防空識別區
    一般來說,設置「防空識別區」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國籍不明的飛機侵犯主權國領空,提示或警告進入「防空識別區」的他國軍機不要誤入或闖入主權國領空。防空識別區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太平洋總部制定,用於規範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對空防禦作戰,此種劃界只針對美國的盟國,非盟國則未劃界。  防空識別區是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完全是一國的單方面行為。
  • 解放軍罕見官宣,東海防空識別區前出攔截MQ4C和E-3B,創在全軍首次記錄
    從2020年開始,美國時任總統川普就已經不遺餘力地發酵對華敵視態度,並且派出了來自於第一島鏈嘉手納基地的大量偵察機,展開對華抵近偵察行動,從美軍的偵察重點來看,美軍首先將自己的全部目光聚焦在南海身上
  • 臺媒稱解放軍轟6直奔臺灣最高峰…
    解放軍上周連續兩天進行遠海長航訓練,24日,中國空軍官方微博發布一張照片,圖中轟-6k戰機向著某山脈飛行。解放軍軍機遠海長航訓練 臺媒稱逆時針繞臺一圈據臺灣《聯合報》上周報導,解放軍空軍繼22日派出由戰鬥機、轟炸機、加油機、電戰機所組成的混合陣容、飛出巴士海峽進行遠海長航訓練後,23日進行更大規模的演訓,穿越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飛往西太平洋。其中一架運8電戰機,由巴士海峽飛出,宮古海峽飛回,逆時針繞臺一圈。
  • 臺媒稱解放軍戰機再次飛越「海峽中線」,臺軍「銳鳶無人機」監控臺東海域
    8月10日,在蔡英文接見「訪臺」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當天,我解放軍殲-10、殲-11等戰機編隊對臺島進行了繞巡,並飛越了所謂的「海峽中線」,臺媒爆料,8月20日,我解放軍戰機編隊再次飛越所謂的「海峽中線」。
  • 臺媒稱臺軍用防空飛彈追蹤進入「空域」的解放軍軍機
    臺媒稱,一架解放軍運-8戰機進入臺西南「防空識別區」。(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6日訊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防務主管部門5日發布解放軍軍機動態稱,一架解放軍運-8遠程電子幹擾機進入臺所謂西南「防空識別區」,並老調重彈稱,臺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進行所謂「廣播驅離」與防空飛彈追蹤監控。
  • 運20成功降落永暑礁,南海又多了一艘「不沉的巨型航母」
    據環球時報1月3日報導,一家美國科技公司展示的衛星照片顯示,在2020年12月末,一架解放軍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出現在南海永暑礁的機場跑道上,這是運-20首次出現在南海島礁上,這證明中國軍隊已經具備直接利用戰略運輸機向南海島礁輸送物資的能力。
  • 臺媒稱臺軍戰備留守升級應對解放軍
    > 據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2月9日消息,臺灣防務部門春節戰備留守升級,從9日傍晚開始持續到年節假期結束,加派五成留守戰力,並且進行一系列戰備操演,同時海軍軍艦也進駐特定海域
  • 臺海趨勢:臺媒:解放軍戰機1小時內從4個方向逼近臺灣,還出現一罕見情況!
    臺媒:18架解放軍戰機現身臺海還越過「中線」 臺軍動用防空飛彈「追瞄」【環球網報導】臺灣親綠媒體9月18日連續炒作解放軍在臺海的演訓活動。最新的報導稱18日總計有18架解放軍戰機出現在臺海,部分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臺灣防務部門還透露,動用了防空飛彈進行「追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