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堯
日本在二戰中的罪行自然是罄竹難書,戰後共有28名罪大惡極者被判為甲級戰犯,他們上基本不是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就是大權在握的內閣重臣。然而有這麼一個叫做橋本欣五郎的傢伙,論軍銜不過才是個早已轉入預備役的區區陸軍大佐,卻也「堂而皇之」的和這些大臣、大將們坐在一起受審,想想看這個場面也是頗為滑稽的。接下來,就請圍觀這位「史上職務最低」的甲級戰犯是如何「養成」的。
橋本出生於1890年,後參軍並考入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炮兵專業。當時日本軍界能考入陸大的並不多,平均一期也只招錄幾十人,這足以說明其軍事素養還是比較過硬的。當時的日本陸軍也有著「文憑至上」的傾向,是不是陸大畢業的有著天壤之別。陸大的畢業生有著「十年人事」之稱,就是說畢業十年肯定能當上大佐(當然能不能當將軍還另當別論),而非陸大畢業的哪怕你再立下什麼戰功最多只能幹個中佐,只有戰死沙場才能追授大佐(日軍是戰死者晉升一級軍銜),可見兩者差距。所以橋本能考入陸大,也等於是進了「保險箱」。
橋本在陸大無論是總體表現還是畢業成績也只是一般,但畢業之後卻獲得赴土耳其做武官的美差,這是讓很多人羨慕的任職。在土耳其,他還結識了流亡在此的蘇聯原領導人託洛茨基,並利用土耳其臨近蘇聯的地理條件搜集了大量蘇聯的情報,並得到了軍部上層的肯定。回國後,橋本被調入日軍參謀本部情報部門任俄國班班長,專門從事對蘇情報。從駐外武官到中央機關,橋本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在此期間,他還積極協助在我國東北的關東軍,共同策劃完成了「九一八事變」。
不過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橋本最感興趣的既不是自己的炮兵本行,也不是情報專業,而是參與政治。當時的日本陸軍分為統制派和皇道派,統制派就是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大多出身世家門閥,主張維持現狀;而皇道派則主張在尊皇的名義下打倒重臣把持的軍政大權,重新實現權力再分配。兩派勢如水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時陸大畢業前途無量的軍官一般是統制派的,而非陸大文憑的則都是鐵桿的皇道派(畢竟只有打破現狀才有出頭之日)。然而橋本卻反常成為了皇道派的信徒,不僅如此,他還拉攏根本博、長勇等年輕軍官組成了一個名為「櫻花會」的皇道派二級組織。這個「櫻花會」聽起來似乎還充滿了觀花賞櫻的文藝氣息,實則幹的都是些鼓吹暴力、密謀政變的勾當。橋本等人先後發動了數次政變,甚至密謀調動部隊刺殺首相等內閣大佬(可以看做「二二六」兵變的預演),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面對這位不務正業,專搞破壞的橋本,軍方上層也是對其傷透腦筋,不久就將其下放到關東軍去搞諜報工作了。由於橋本曾經在九一八事變幫過關東軍的大忙,所以到這裡來也算是如魚得水,再加上臨近蘇聯也可以繼續做他拿手的對蘇情報。在此期間他還被晉升為大佐。不過好景不長,1936年隨著皇道派發起「二二六」兵變徹底失敗,獨掌大權的統制派開始大規模清洗皇道派軍人,雖然橋本並未參與此次兵變,但由於其系該派骨幹人員還是被清算,被打入預備役退出現役。不過僅僅過了一年多,隨著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戰爭正值「用人之際」,軍方又想起橋本來,於是讓他恢復現役身份,並擔任炮兵聯隊聯隊長,至此,這位陸大畢業就一直在搜情報搞政變的傢伙才回歸到他真正的老本行。
1937年10月,橋本率部參與日軍華中方面軍對南京的進攻,橋本更是將炮群在長江岸邊排開,部署了長達數裡的炮兵交叉火網,對從南京乘船出逃的我國軍民進行毫無人道的炮擊,死傷者無計其數。可以說橋本也是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而且用的還是大炮!不僅如此,殺紅眼的橋本更是指揮炮群對南京江面的所有船隻都進行攻擊,甚至擊傷了美國、英國等國的船隻。此事件引起了美英兩國的強烈不滿和抗議,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對日方進行強烈譴責。由於當時日本並未對美英宣戰,而且還要從美英等國進口大量原材料和戰略物資,因此日本只好對美英等國賠禮道歉,並將肇事者橋本解除現役,再一次轉入預備役,以便給 「一個交代」。
而這一次,橋本也就以大佐軍銜徹底告別了軍界。值得一提的,前文提到的他的兩個馬仔,長勇和根本博兩人,在日後都做到了陸軍中將的高位。身為老大的橋本最後竟然混得還不如自己帶的小弟,也算是相當奇葩的事情(長勇後來擔任過天皇裕仁「皇叔」朝香宮鳩彥王的侍從參謀,並在南京大屠殺時下達了處決所有戰俘的命令,後作為32軍參謀長在衝繩戰役兵敗切腹,而根本博更是擔任過日本駐蒙軍司令官,此人戰後也不老實安分,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還被蔣介石聘為「顧問」帶著一幫舊日本軍人跑到臺灣去指手畫腳)。
離開軍界的橋本也沒有消停,他脫下軍裝,換上西裝開始從政,並組織了「大日本青年黨」,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會議員,繼續為軍國主義搖旗吶喊,出人出力,可見此人也是賊心不死。不過還沒等橋本爬上高位,日本就於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了。橋本這傢伙,不僅參軍還是從政都積極鼓吹軍國主義、而且無論是對我國(參與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對蘇聯(常年從事對蘇情報間諜活動)、對美英(無視國際法,攻擊其船隻)都是罪行累累,所以也就得以跟一幫日本軍政大佬們一起成為「甲級戰犯」了。
老奸巨猾的橋本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在受審時巧舌如簧,一再拿自己的身份和職務做開脫,無非是「自己只是個小小的大佐」、「只是奉命行事」、「我只是大人物的背鍋俠」之類的狡辯。還別說,橋本這番可憐兮兮的言論還真起到了作用,他最終逃過死刑的懲罰,只是判了無期,後來也不過坐了7年牢也就被放了出來。1955年已經65歲的橋本出獄後,其老婆已經去世,這傢伙竟然又找了個29歲的女子再婚!情場得意的橋本更是想「重操舊業」在職場上重新有一番作為,於是他又開始東奔西走謀劃成為國會議員。當然最終還是未果。不過經過這一系列折騰,橋本也是到了氣數已盡的時候,僅僅2年後,他就因癌症一命嗚呼,死時67歲。可以說,躲過了東京審判的橋本最終還是沒躲過老天爺對戰犯的懲罰。值得注意的是,「九一八事變」的元兇石原莞爾、長期指揮侵華戰爭的梅津美治郎以及日本真正的罪魁禍首天皇裕仁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犯,也都是癌症病亡,這恐怕也不僅僅是巧合,更是惡有惡報!
縱觀橋本欣五郎的一生,無論在軍界還是在政界都能興風作浪,作惡多端,最終以區區大佐身份「躋身甲級戰犯行列」,也算得上是二戰史上一件臭名昭著的奇聞。不過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的是此人對我國犯下的累累罪行,橋本欣五郎,也必然和以天皇裕仁為首的大大小小的日本戰犯一樣,永遠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