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日軍大佐,最終竟然成為了「史上職務最低的甲級戰犯」

2021-02-23 史事拾遺

作者:張堯

日本在二戰中的罪行自然是罄竹難書,戰後共有28名罪大惡極者被判為甲級戰犯,他們上基本不是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就是大權在握的內閣重臣。然而有這麼一個叫做橋本欣五郎的傢伙,論軍銜不過才是個早已轉入預備役的區區陸軍大佐,卻也「堂而皇之」的和這些大臣、大將們坐在一起受審,想想看這個場面也是頗為滑稽的。接下來,就請圍觀這位「史上職務最低」的甲級戰犯是如何「養成」的。

橋本出生於1890年,後參軍並考入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炮兵專業。當時日本軍界能考入陸大的並不多,平均一期也只招錄幾十人,這足以說明其軍事素養還是比較過硬的。當時的日本陸軍也有著「文憑至上」的傾向,是不是陸大畢業的有著天壤之別。陸大的畢業生有著「十年人事」之稱,就是說畢業十年肯定能當上大佐(當然能不能當將軍還另當別論),而非陸大畢業的哪怕你再立下什麼戰功最多只能幹個中佐,只有戰死沙場才能追授大佐(日軍是戰死者晉升一級軍銜),可見兩者差距。所以橋本能考入陸大,也等於是進了「保險箱」。

橋本在陸大無論是總體表現還是畢業成績也只是一般,但畢業之後卻獲得赴土耳其做武官的美差,這是讓很多人羨慕的任職。在土耳其,他還結識了流亡在此的蘇聯原領導人託洛茨基,並利用土耳其臨近蘇聯的地理條件搜集了大量蘇聯的情報,並得到了軍部上層的肯定。回國後,橋本被調入日軍參謀本部情報部門任俄國班班長,專門從事對蘇情報。從駐外武官到中央機關,橋本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在此期間,他還積極協助在我國東北的關東軍,共同策劃完成了「九一八事變」。

不過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橋本最感興趣的既不是自己的炮兵本行,也不是情報專業,而是參與政治。當時的日本陸軍分為統制派和皇道派,統制派就是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大多出身世家門閥,主張維持現狀;而皇道派則主張在尊皇的名義下打倒重臣把持的軍政大權,重新實現權力再分配。兩派勢如水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時陸大畢業前途無量的軍官一般是統制派的,而非陸大文憑的則都是鐵桿的皇道派(畢竟只有打破現狀才有出頭之日)。然而橋本卻反常成為了皇道派的信徒,不僅如此,他還拉攏根本博、長勇等年輕軍官組成了一個名為「櫻花會」的皇道派二級組織。這個「櫻花會」聽起來似乎還充滿了觀花賞櫻的文藝氣息,實則幹的都是些鼓吹暴力、密謀政變的勾當。橋本等人先後發動了數次政變,甚至密謀調動部隊刺殺首相等內閣大佬(可以看做「二二六」兵變的預演),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面對這位不務正業,專搞破壞的橋本,軍方上層也是對其傷透腦筋,不久就將其下放到關東軍去搞諜報工作了。由於橋本曾經在九一八事變幫過關東軍的大忙,所以到這裡來也算是如魚得水,再加上臨近蘇聯也可以繼續做他拿手的對蘇情報。在此期間他還被晉升為大佐。不過好景不長,1936年隨著皇道派發起「二二六」兵變徹底失敗,獨掌大權的統制派開始大規模清洗皇道派軍人,雖然橋本並未參與此次兵變,但由於其系該派骨幹人員還是被清算,被打入預備役退出現役。不過僅僅過了一年多,隨著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戰爭正值「用人之際」,軍方又想起橋本來,於是讓他恢復現役身份,並擔任炮兵聯隊聯隊長,至此,這位陸大畢業就一直在搜情報搞政變的傢伙才回歸到他真正的老本行。

1937年10月,橋本率部參與日軍華中方面軍對南京的進攻,橋本更是將炮群在長江岸邊排開,部署了長達數裡的炮兵交叉火網,對從南京乘船出逃的我國軍民進行毫無人道的炮擊,死傷者無計其數。可以說橋本也是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而且用的還是大炮!不僅如此,殺紅眼的橋本更是指揮炮群對南京江面的所有船隻都進行攻擊,甚至擊傷了美國、英國等國的船隻。此事件引起了美英兩國的強烈不滿和抗議,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對日方進行強烈譴責。由於當時日本並未對美英宣戰,而且還要從美英等國進口大量原材料和戰略物資,因此日本只好對美英等國賠禮道歉,並將肇事者橋本解除現役,再一次轉入預備役,以便給 「一個交代」。

而這一次,橋本也就以大佐軍銜徹底告別了軍界。值得一提的,前文提到的他的兩個馬仔,長勇和根本博兩人,在日後都做到了陸軍中將的高位。身為老大的橋本最後竟然混得還不如自己帶的小弟,也算是相當奇葩的事情(長勇後來擔任過天皇裕仁「皇叔」朝香宮鳩彥王的侍從參謀,並在南京大屠殺時下達了處決所有戰俘的命令,後作為32軍參謀長在衝繩戰役兵敗切腹,而根本博更是擔任過日本駐蒙軍司令官,此人戰後也不老實安分,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還被蔣介石聘為「顧問」帶著一幫舊日本軍人跑到臺灣去指手畫腳)。

離開軍界的橋本也沒有消停,他脫下軍裝,換上西裝開始從政,並組織了「大日本青年黨」,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會議員,繼續為軍國主義搖旗吶喊,出人出力,可見此人也是賊心不死。不過還沒等橋本爬上高位,日本就於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了。橋本這傢伙,不僅參軍還是從政都積極鼓吹軍國主義、而且無論是對我國(參與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對蘇聯(常年從事對蘇情報間諜活動)、對美英(無視國際法,攻擊其船隻)都是罪行累累,所以也就得以跟一幫日本軍政大佬們一起成為「甲級戰犯」了。

老奸巨猾的橋本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在受審時巧舌如簧,一再拿自己的身份和職務做開脫,無非是「自己只是個小小的大佐」、「只是奉命行事」、「我只是大人物的背鍋俠」之類的狡辯。還別說,橋本這番可憐兮兮的言論還真起到了作用,他最終逃過死刑的懲罰,只是判了無期,後來也不過坐了7年牢也就被放了出來。1955年已經65歲的橋本出獄後,其老婆已經去世,這傢伙竟然又找了個29歲的女子再婚!情場得意的橋本更是想「重操舊業」在職場上重新有一番作為,於是他又開始東奔西走謀劃成為國會議員。當然最終還是未果。不過經過這一系列折騰,橋本也是到了氣數已盡的時候,僅僅2年後,他就因癌症一命嗚呼,死時67歲。可以說,躲過了東京審判的橋本最終還是沒躲過老天爺對戰犯的懲罰。值得注意的是,「九一八事變」的元兇石原莞爾、長期指揮侵華戰爭的梅津美治郎以及日本真正的罪魁禍首天皇裕仁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犯,也都是癌症病亡,這恐怕也不僅僅是巧合,更是惡有惡報!

縱觀橋本欣五郎的一生,無論在軍界還是在政界都能興風作浪,作惡多端,最終以區區大佐身份「躋身甲級戰犯行列」,也算得上是二戰史上一件臭名昭著的奇聞。不過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的是此人對我國犯下的累累罪行,橋本欣五郎,也必然和以天皇裕仁為首的大大小小的日本戰犯一樣,永遠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相關焦點

  • 史實派: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的有多少人?
    小編經過查詢考證,認為28人的甲級戰犯名單是非常準確的。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28名日本甲級戰犯。1、東條英機日本總理大臣(即首相)。他是日本法西斯統治集團的魁首,是侵蘇戰爭、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決策者之一。 1945年9月,東條英機作為日本頭號戰犯被捕,後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
  • 老照片日本甲級戰犯本土的羈押生活
    鈴木貞一為日本陸軍中將,昭和軍閥的核心人物,傳說田中奏摺就出自他的手筆,後成為日本企劃院總裁,長期負責日本經濟戰,戰後成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無期徒刑,1955年假釋,1989年一百歲死去,是戰犯中活得最長的一個。寺島健,生於和歌山縣,1903年畢業於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曾任駐法國武官,和堀悌吉一樣是海軍中的親法派,熱心研究潛艇。 1941年任東條英機內閣郵政大臣兼鐵道大臣。
  • 揭秘安培的外公+精神教父——甲級戰犯岸信介為何能免死為相?
    岸信介幹得最成功的「政績」是在東北大規模種植罌粟和壟斷鴉片買賣,在關東軍的保護下鴉片生意成為「陽光下的罪惡」,也成為偽滿洲國僅次於關稅收入的第二大財源。岸信介曾親自帶著數噸鴉片到上海進行交易,與駐滬日軍一起從中獲取暴利。這些盈利岸信介大部分給了關東軍充當軍費(包括組建731細菌部隊),用來鎮壓屠殺中國抗日分子和無辜百姓。
  • 日本唯一的文官甲級戰犯—廣田弘毅
    鮮為人知的是,廣田弘毅還是日本七個甲級戰犯中的唯一文官。廣田弘毅(広田弘毅ひろたこうき),1878年2月14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國第32任首相,二戰甲級戰犯,生於筑前福岡那珂郡鍛冶町一個石匠家庭,幼時受封建思想薰陶,時刻以「勤王愛國」為自己的唯一政治信念。1905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系。
  • 七名日本甲級戰犯絞刑全過程 死後挫骨揚灰 商震將軍現場監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為了伸張正義,對在中國和亞洲犯下累累罪行的日軍甲級戰犯組成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進行審判。
  • 日本靖國神社裡都供奉著哪些甲級戰犯?
    東條英機。他曾是日本陸軍大將、陸軍大臣,及至內閣總理大臣。作為一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他策劃了侵華、侵蘇戰爭,並策劃珍珠港事件,引發了太平洋戰爭。1937年,他擔任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率領日軍攻佔南京。在南京期間,他縱容部下開展南京大屠殺。沒錯,就是南—京—大—屠—殺。戰後,他的名字列入盟軍「甲級戰犯」名單被捕,等待這位血跡斑斑的戰犯的是冰冷的絞刑架……
  • 東京審判:大多數日本甲級戰犯為何能逃脫死罪?
    而最終的判決書多達1212頁,光宣讀這份判決書就用了7天。在這份看似很長的判決書上,不少戰犯的名字並沒有列在上面,事後,更有不少甲級戰犯被過早地釋放,無數軍人和人民的鮮血都白流了。這是東京審判的缺陷,更是人類文明的恥辱。
  • 靖國神社的14名甲級戰犯,國人眼中的惡魔,日本眼中的英雄
    東鄉茂德日本二戰時期外交官,官至外務大臣,甲級戰犯,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籌劃和準備。指導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他犯有"共同謀 議侵略戰爭罪",以及對中、美、英、荷的侵略戰爭罪,判處有期徒刑20年。1950年7月於服刑期間病死。梅津美治郎
  • 1948年:日本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板垣徵四郎等七人在東京巢鴨監獄被處以絞刑.
    警備車中的甲級戰犯甲級戰犯,指「破壞和平、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戰犯,作為領袖、組織者、鼓動者或從犯;策劃、執行計劃或秘密計劃;發動侵略戰爭或違反國際條約之戰爭。甲級戰犯主要為掌握決策權力的軍隊或政府中之高層,但當時在日本因為習俗影響,部分高層已經因為敗戰的緣故而先自殺,這些死亡者未能起訴。乙級戰犯指犯有「戰爭罪行」,一般指控包括「下令、準許或容許虐待戰俘或平民」或「故意或魯莽疏忽責任,未有阻止暴行」。部分甲級戰犯同時有被控以此「戰爭罪行」。
  • 日本投降後,甲級戰犯東京審判,乙級丙級去了哪?真相令人憤怒
    日本對華侵略長達十四年,在戰爭中出現了無數的戰爭暴徒,例如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南京大屠殺指揮者谷壽夫等,1945年之後由美國為首,反法西斯同盟國在日本成立遠東國際法庭用以審判日本的重要甲級戰犯,而這一場國際大審判也因其規模之大而被中國人所熟知。
  • 揭秘 安倍晉三外祖父:「滿洲之妖」甲級戰犯岸信介
    二戰結束後,岸信介被定為甲級戰犯,關進東京巢鴨監獄。然而由於美國決定扶植日本的右翼政治勢力,1948年12月24日,岸信介在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被處死的翌日獲釋。岸信介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日本民眾,岸信介政府竟然出動「特別行動隊」,殺害了東京大學學生領袖樺美智子,致使抗議運動升級。
  • 大川周明:靠裝瘋逃過懲罰的日本甲級戰犯
    日本甲級戰犯大川周明是日本法西斯主義在思想界的代表人物,被稱為「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在追隨者中以「人格硬朗」、「雄辯」著稱。時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代表法官的梅汝璈曾寫道:「大川周明系日本種族主義理論的主要倡導者,近二十年來,他寫了一批對外侵略的文章。」
  • 從被捕到處決:審判日本戰犯實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川周明成為遠東軍事法庭甲級戰犯中唯一的民間人士,第三批被捕。在接受審判期間出現短時的神志恍惚,舉止失常的情況。大法官威廉·韋伯爵士(審判團主席)命憲兵將他帶出法庭後,並最終決定放棄了對他的起訴,因為由法庭指定的醫學專家鑑定他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從審判一開始大川周明就說這法庭是一出鬧劇,不值得稱其為合法的法庭。因此眾多人始終堅信他只是在審判期間裝瘋,從而達到釋放的目的。而且,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解散後第二天,他被盟軍釋放。然而,他的瘋病竟然好了,從此逍遙法外,是以瘋人的邏輯騙過檢查醫生的鑑定。
  • 節目|二戰甲級戰犯岸信介,為何能在東京大審判中洗脫罪名?
    1945年9月11日,美軍司令部隨後發出的第一批甲級戰犯嫌疑人名單,其中有一個人叫岸信介,正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祖父。那麼,這個岸信介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列入甲級戰犯嫌疑人名單?於是,1945年,岸信介作為甲級戰犯嫌疑犯,被美軍司令部下令逮捕,關押到東京都內的巢鴨監獄。
  • 【探秘南昌】70年前審判國際戰犯的南昌人
    使之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祈望能儘快成為感受良知、保存正義的名人紀念館。他提高嗓子說:「在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與日軍作戰的各同盟國有五千六百多萬人喪生!而我們,加上被定為甲級戰犯即將被處死的七人,總共才一千二百三十二人,我們夠寬宏大量的了!在場的各國記者先生們,你們說是不是?」「是,是,是!」一百二十多個新聞記者激動地承認這一事實。
  • 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下場
    1946年,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的25名日軍甲級戰犯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大川周明成為遠東軍事法庭甲級戰犯中唯一的民間人士。在接受審判期間出現了短時的神志恍惚,舉止失常的情況。在法庭受審期間,他不時地裸露身體,喧譁叫嚷,還以手頻擊坐在前排前首相東條英機的頭部。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審判中「甲級戰犯」的定義是怎麼來的?
    這些首要或主要的戰爭罪犯有時又被稱為「甲級戰犯」(Class A War Criminals)。「甲級戰犯」只是人們在學術著作和新聞報導中使用的習慣用語,在正式的國際文件中,一般都是用「主要戰爭罪犯」或「主要戰犯」字樣。
  • 侵略者的下場:日本七大甲級戰犯被執行絞刑始末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死7名一級戰犯的日期,是1948年12月23日。日本七大甲級戰犯  在遠東軍事法庭對28名一級戰犯的審判過程中,前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因患肺結核死於1946年6月,永野修因患急性肺炎死於1946年1月,加上大川周明患「精神病」,被告席上最後少了三人。
  • 大梅話南昌│70餘年前審判國際戰犯的南昌人
    使之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祈望能儘快成為感受良知、保存正義的名人紀念館。他提高嗓子說:「在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與日軍作戰的各同盟國有五千六百多萬人喪生!而我們,加上被定為甲級戰犯即將被處死的七人,總共才一千二百三十二人,我們夠寬宏大量的了!在場的各國記者先生們,你們說是不是?」「是,是,是!」一百二十多個新聞記者激動地承認這一事實。
  • 國民黨審判日本戰犯:為何故意漏掉裕仁天皇和岡村寧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5 年9 月9 日,南京黃埔路原中央軍校大會堂,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率日軍代表退出受降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