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美軍一架EP-3型軍用電子偵察機,盤旋來到我國海南島東南海領域上空。見狀後,我方海軍航空兵派出兩架殲-8II戰機奉命升空觀察,監視美軍行為,找準機會,迫使美軍離開中國海域。
然而,在驅離的過程中,該美軍偵察機突然調轉方向,撞上了我軍一臺戰機。碰撞致使我方81192號戰機被攔腰折斷,墜入海中,飛行員王偉跳傘後失蹤;美方EP-3 電子偵察機受傷,被迫在就近海南陵水機場迫降。
飛行員王偉
撞機事件後,美方EP-3電子偵察機在我國停留三個月後,被大卸八塊送回美國。
這不禁引起許多人的遐想。
有輿論猜測,我方憑藉那架電子偵察機,破獲了美方最前沿的軍事技術,使得中國特種電子戰飛機的水平,瞬間進步20年;也有人冷靜分析,美軍有著完備的緊急預案,在迫降前就銷毀了所有機密資料與電子設備,我方一丁點有用信息都沒有得到。
那麼,南海撞機之後,我國軍方從大卸八塊的美國偵察機裡,究竟獲得了哪些技術呢?讓我們回到20年前的南海,一探究竟。
南海撞機事件:美軍偵察機迫降,我軍戰機被毀、飛行員失蹤2001年4月1日,上午10點,坐標北京。
我國海軍航空兵總部機關召開緊急會議。作戰指揮室中,司令部參謀長緊急通報:我國南海艦隊航空兵的一架殲-8II與美國一架軍用偵察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撞機事故。
隨後,司令部、政治部、後勤技術部等各個部門中被調出人來,組織起了一支聯合小組,赴海南陵水機場,與當地軍方對接,協助處理事故事宜。
陵水機場的跑道盡頭,EP-3 偵察機正停在那裡。頭部破損,被撞掉了鼻子的飛機,看上去頗為滑稽。
可是事實上,這種偵察機,是美國最前沿的軍事科技產物,也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電子偵察機。作為美國海軍中唯一一種陸基信號情報偵察機,其機內配備著價格不菲的尖端偵察設備,數量稀缺,即使在美國也只有12臺,每架價值約8000萬美元。
美方EP-3電子偵察機
當天上午,美方該偵察機盤旋來到我國海域上空,進行偵察。對於美方此種,從我國建國以來,便沿襲至今的偵察行為,我軍飛行員們早已見怪不怪。按照輪班表,我軍飛行員趙宇和王偉,立即駕駛殲八戰鬥機,前往美機所在區域,進行驅逐。
事後,由於飛行員王偉失蹤,另一架殲八戰機的飛行員趙宇,成了此次撞機事件,我方 唯一一位目擊者。
據他回憶:當天天氣晴朗,萬裡無雲,能見度很高,起飛後不到10分鐘,就發現了國的偵察機。他和王偉慢慢靠近該機,進行進一步偵察。不出意料地,兩人發現,這不是「老熟人」EP-3嘛,這段時間,都來過多少次了。
於是,二人熟練地操縱飛機,迅速佔據有利位置,按照規定,向對方作出了攻擊示意。在我方飛行員的回憶中,或許由於EP-3單純負責偵察作用,沒有武裝力量,美機在看到示意後似乎有些驚慌。
9時7分時,美機突然調轉方向,轉向我軍戰機,壓向王偉的駕駛的飛機。在其機頭和機翼猛烈撞擊下,我方戰機不穩定,發生翻轉。而後,其左翼的螺旋槳,又打碎了我方戰機的垂直翼。
垂直翼的碎裂,對飛機的造成極其慘重的傷害。不到30秒,王偉便失去了對飛機的控制權。在幾秒後,戰機在空中翻起了跟頭,穿過雲層,直直向下墜去。
可是,我方飛行員都是經歷嚴苛訓練,層層選拔上來的人才,單兵素質很高。面臨險境,王偉並未驚慌,而是向另一邊的趙宇發出來「請求跳傘」的指令,趙宇立刻應允。
王偉跳傘了,但同時,我軍一架戰機也墜海被毀。趙宇心裡有些悶氣,無處可發之下,他做了一個並不冷靜的決定:佔據有利攻擊位置,請示上級,要求擊落美國偵察機。可是這意味著,他無法第一時間確保戰友的生命安全了。
上級出於國家大局考慮,並未同意他的請求。趙宇並不死心,憑藉殲八的機型優勢,鎖定EP-3,來回折返咬尾。
殲八戰鬥機
而美方飛行員,正處於內心極度慌亂之時。為了保命,他們根本顧不上理會美國指揮部的返航指令,只是一股腦地向著南海飛去。同時,飛行過程中,他們還十分聰明地利用飛行技巧,全程壓著我軍戰機的飛行軌跡。
一群所謂的「美國英雄」,在真正遇到為國為民做奉獻的事情時,卻只選擇了抱頭鼠竄,為了自己的生命而不顧尊嚴,在中國軍事機場迫降,最終成為「俘虜」。
只是,遺憾的是,王偉失蹤了。
在始終未曾收到上級首肯時,趙宇擔心戰友安全,曾將飛機下降到大約3000米的高度進行搜尋。看到了漂浮在空中的座椅穩定傘和救生傘,他鬆了一口氣,標註了王偉的位置後,便返回了機場。
可是,慘痛的意外還是發生了。我國海軍部門派出近1萬人,在南海海域搜尋飛行員王偉,找了5天,卻一無所獲。直到今天,王偉仍然杳無音訊。
撞機事件衍化為外交問題,屢次交涉換不來一句道歉撞機事件後,美方EP-3偵察機與機上飛行員被暫時扣留在了中國。撞機一事,對雙方均有一定程度的損害。美方想要要回自己的偵察機與被扣留的機組人員;中方,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莫名損失了一架戰機,與一名飛行員,需要要個說法,即要美方負責。
於是雙方開始積極交涉。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於,究竟該哪方負責任?
根據美國海軍解密調查報告,中國應當負責,原因在於:中國飛行員在跟蹤監視美軍EP-3偵察機時,沒有安全操縱飛機,做出了危險動作,這才導致撞機。
報告中詳盡地記錄了美方視角下的撞機全經過:中國飛行員曾三度接近美國飛機。
第一次,中美雙方有大約10英尺的空隙,中方飛行員對著美國飛機致軍禮後,便離開了;沒過多久,中方戰機飛到了與美機同一高度處,這次,雙方只隔了5英尺的間隙,中方飛行員做出了向前推進的手勢,再次離開;最後一次,中方一架飛機由於速度過快,與美機錯開,卻在抬起機頭準備降速的時候,被EP-3的螺旋槳剮蹭到,斷成了兩截。
報告認為,其一,是中方戰機先接近美方偵察機的,自己找上門來,最終機毀人亡,便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後果。其二,EP-3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損毀。
顯然,這份報告是以美方飛行員的記憶為基準寫的。中國方面認為,凡事都要靠事實說話,有證據才是王道。
中方根據EP-3的受損痕跡,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案件還原,最終得出結論:這架美機的受損位置為前方迎風面,很容易就能推斷出,是美國飛機突然轉向,措不及防壓向中方戰機,才導致機毀人亡。
一方面,飛行過程中,操作出現失誤的是美方人員。另一方面,根據聯合國海洋法規定,外國軍用飛機和艦艇被允許在除去領海以外的公海區域內通過,但是飛機上、艦艇上不得開放雷達,其上的作戰武器不得對準沿海國進行相關操練、瞄準和射擊。
同時,根據中國已經宣布的關於領海與專屬經濟區的相關法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空軍部隊,在上述區域內,以任何方式執行任何巡邏、警戒、監控任務都是正常的,屬於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的合法行為。
中國南海風光
美方使用電子偵察機在我國專屬經濟區內進行偵察,而且偵察機上配備了當時最頂尖的聲音自動識別系統,可能帶走了中國無數機密情報。這無論從國際法律來講,還是從中國方面法規來講,都是赤裸裸的入侵行為,美國理當負全責。
故而,我國表示:「飛機碰撞事件責任完全在美方。」
於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也面向媒體發表講話,表明,中國方面,堅持認為南海撞機事件的責任完全在美方。當晚,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與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緊急會面,正式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進行抗議。
同一時間,新上任39天的總統小布希,在白宮緊急召開會議。會議召集美國國家安全部成員,共同商討撞機事件的解決方案,同時,對未來局勢進行預測分析。會議商討出下一步走向:無論中方怎樣咄咄逼人,有理在先,美國都絕不道歉。
小布希
於是,美國方面先發制人。
他們先是在太平洋總部的官網上發布聲明,搬出國際法律條例來,強硬要求中國保持飛機的完整、保證機組人員的安全。同時,巧妙運用話術,暗示、威脅、恐嚇我國軍方,禁止中方人員上機檢查。
然後致電我國,要求在「沒有更多幹擾因素」的情況下,與機組人員見面。同樣地,在整個聯絡過程中,美方聯絡人員態度傲慢,言語輕慢。
美方回應被曝光後,中國人民群情激憤。他們紛紛表示,美國這樣的做法就很不講道理了。始作俑者明明是你們,此刻卻擺出一副無辜受害者的姿態,你們導致的飛來橫禍,我軍失蹤的那位飛行員、損毀的一架戰機怎麼辦?
中國方面表示,堅決不同意美國的要求,並且在事發隔天晚上,再次派出周文重會見普理赫,表明中方的嚴正立場,他告誡道:「希望你們能夠正視事實,承擔責任,向中方道歉。」
其實,在交涉中,中國方面的態度已經表達地極其清晰明確:只要美國公開就此事向中國道歉,那麼美方的要求自然會納入考慮。我們只是要堅決地維護國家與民族的領土主權與尊嚴而已。
或許是美方自知理虧,這才偃旗息鼓,或許是飛機與飛行員都在中國手裡,美方不敢輕舉妄動。總之,4月4日,美國總統布希通過媒體,向中國失蹤的飛行員表示「深深的遺憾」,也向其家屬,致以誠摯的問候,與他們一起祈禱。
小布希
中國政府是極其富有人道主義關懷的政府,也十分通情達理。當天晚上,即安排美國外交官在海口與24名偵察機組人員會面,帶回了「24名機組人員均安然無恙」的消息。
可是,美國方面卻似乎將此看成一種退讓。隔天,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以個人名義,向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致信。
這算是美方的第一份致歉信了,話術極其巧妙。信中表示,他對中國飛行員失蹤一事表示非常十分之遺憾,但是此事究竟如何處理,局勢應該如何扭轉?這都取決於中方。
這就是要將矛頭再次推給中國了,口口聲聲遺憾,卻透出絕不明確道歉的態度,同時還在話裡話外,對中國方面無理指責,扣帽子。於是,外交部方面再次召見美大使普理赫,要求道:希望美方不要做出錯誤判斷。
在中美談判期間,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與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前前後後進行了11輪談判,可謂磨破了嘴皮子,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談了三次。
期間,4月6日,美國參議員聲明,中美雙方官員都在草擬聯合聲明,自信此事可以得到圓滿解決。在仍舊沒有收到美國的道歉的情況下,4月7日時,錢其琛向鮑威爾回信,再次強調道:「美方應向中國人民道歉。」
中美雙方僵持不下。官員方面的談判與交涉起不到實質性作用,可人民群眾的呼聲不容忽視。楊潔篪大使的一次採訪內容,意外地給交涉帶來了轉機。
楊潔篪
彼時,美國CNN就南海撞機一事進行了採訪,楊潔篪大使的回答很是恰當與巧妙。
他用最日常的事情舉例子道:「比方說,總有一伙人在你家外面盤旋,家裡人開車出門去查看,可是車子毀了,人也失蹤了。這種飛來橫禍,家裡人總該要求對方道個歉吧?」然後他再次強調道:「只是要一個正式的道歉,這對我們非常重要。」
事實證明,輿論的力量是強大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採訪播出後,贊同美國向中國道歉的美國公民已經上升到50%。
此後,美方的態度才漸漸軟化下來。4月8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公開承認,是美軍的偵察機侵犯了中國領空,並且對此表示抱歉。第二天,鮑威爾對撞機事件的發言裡,首次出現了「對不起」(sorry)一詞。
然而,這樣的說法,並沒有讓我方徹底滿意。據外交部最權威的英文專家裘克安所說,「apologize」才是最正式的表達方式,或者「very」、「deeply」要加在「sorry」之前。畢竟僵持多天,只為一句發自內心的道歉,一定要做到徹底滿意,於是中方對這樣的道歉表示拒不接受。
終於,4月11日,美駐華大使普理赫向中國外長唐家璇遞交一封致歉信。信中特意使用了「very sorry 」的說法,同時對中方妥善安置了美方機組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政府和人民接受了美國的道歉。4月12日,凌晨7時30分,24名美國飛行員被送出了國。
EP-3電子偵察機被大卸八塊外交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後,南海撞機事件的後續發展,便只剩下了美國EP-3電子偵察機的安置問題。
中國本是無意對這架美國偵察機做出什麼更大的動作。可是,美機組人員一回國,美國便立刻換了個說法,不僅不承認自己入侵南海,反而公然指責中方扣留他們的機組成員。權宜之計用得妙極。
鮑威爾
談判時,他們稱:「美國對中國沿海進行偵察飛行是正當行為。」並且,僅靠這一句話,便想要推翻此前多次談判已經敲定的解決方案。
更加令人憤慨的是,他們居然要求,讓美方技術人員來到中國維修飛機,中方幫他們加滿油,好讓EP-3能夠直接飛回去。這簡直是欺人太甚!他們軟磨硬泡,恩威並施,甚至以阻撓中國入駐世貿組織、抵制中國召開2008年奧運會為恐嚇。
在整件事情的對峙、談判中,中國始終以領土主權與民族尊嚴為唯一的要求。美國的這樣倒打一耙後,還想要飛機能夠完整回去?恕難從命!
那麼,如何表達我國人民的憤怒呢?中國方面左思右想,想到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法子。原來,曾經有一架叛逃的蘇聯飛機,被美國拆成零件後,送還了蘇聯。美國在拆分過程中,掌握了蘇聯戰機的前沿技術,極大地削弱了蘇聯在軍事方面的領先地位。
於是,我方衝美國撂了狠話,你們這臺EP-3偵察機,必須得拆了,不僅要拆,還要大卸八塊,分批運回。
美軍初始也表示十分憤怒,可是,發現此事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之後,他們只好點頭同意。最終,美方租了一架俄羅斯安-124型遠程運輸機,隨即派出10多名技術人員到達陵水機場,進行拆卸工作。
EP-3偵察機在我國停留了兩個月,6月18日開始,美國技術人員進行拆卸工作,持續了一個月。直到7月3日,最後一批EP-3零部件,終於被運回到美國。
EP-3偵察機
中國從被拆分的美國偵察機裡,學到了六點到這裡,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南海撞機事件完整的始末。
那麼,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中國是否從被拆分的偵察機裡,學到了新的技術呢?而中國近年來軍事力量的發展,是否有賴於學習到的美國技術呢?
顯而易見,中方究竟學到了什麼,美方究竟損失了什麼,都屬於機密情報,並未公布。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現有資料,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方面,美軍在迫降前就已經對飛機內的機密文件資料與電子設備進行了銷毀。那麼他們的銷毀工作做得如何?我軍是否可以從飛機殘骸中提取有效資料呢?
從當時機長奧斯本的回憶錄中,我們可以得知飛機迫降前的一些細節。
EP-3C機組人員
當中國殲八戰鬥機迅速墜落之時,機長也通過廣播,告知全機人員:「啟動緊急摧毀計劃,準備迫降」,打算讓全機人員跳傘。
而機艙內亂作一團,機密文件四處散落,一名叫做約翰的飛行員收集好它們,放進機密盒裡,然後用機艙內僅能找到的一把斧頭,砸毀了所有的電腦。而後,他將機密盒與電腦從艙門丟出去,沉到海裡後,所有的資料文件很快都會被溶解。
這看上去似乎是一套天衣無縫的流程,然而,據美國「the intercept」網站爆料,根據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後,美國當局分析總結出的一份綜合報告,EP-3偵察機上相關機密資料的銷毀工作,其實並不那麼專業而且嚴密。
報告聯繫當時的實際情況,與機組人員的整體素質,對美國方面究竟損失了多少情報進行評估,最終得出結論:
該偵察機最敏感的信息,應當是美國對中國軍事方面究竟了解了哪些,了解了多少。包括,美國對中國感興趣的數據內容以及加密方法。同時,該機上遺留的一段未被處理的錄音,洩露出,美國具備收集、定位中國對潛通信系統信號的能力。
這也就是說,這可以幫助中國點對點地增強自己的反偵察系統。
第二方面,在拆分過程中,專業人員總能從微小的部件中,反向推導,獲得一些實質性的技術提升,就像美國曾經對蘇聯做的一樣。
美國EP-3偵察機
第一,EP-3飛機的信號頻率,以及接收器的通信頻率被我方破獲,相當於破解了信息傳遞中的加密密碼。
第二,我方了解到,無線電頻率的細微變化,都能夠被EP-3飛機調諧器跟蹤捕捉到。
第三,EP-3飛機的天線組及新式無線電臺可謂是當時最前沿的技術之一,我方搞清了它們的基本原理,同時破譯了它們的基本結構
第四,我方大致掌握了美軍最新型的通信系統,其具有抗幹擾、超高頻的特點。這意味著,美軍與盟友的秘密軍事通信信息,可能會被中國截獲。
第五,我方了解到EP-3及其同類,其最新發射源區域的範圍和功率大小。
第六,美軍飛機上有各種雷達,還有各種信號採集設備,它們的天線、空間布局都具有獨特的設計,同時,其機身內用來防止電磁幹擾的布線,怎樣具體運作,也被我方掌握。
參與飛機拆卸工作的中國專家表示,這次拆分工作,讓大家意識到,我們在自己埋頭研究時,有沒有走偏。
海外有媒體評價道,在南海撞機事件後,中國似乎獲得了一座情報金礦。而美國只能楚楚可憐地,耗費海量的人力、財力,直接更換整個太平洋地區的通信密碼。
然而,若非美國偵察機侵入我國領空,這一切又怎麼會發生呢?
歷史有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