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滑脫如何預防?有哪些防範措施?

2021-02-12 ICU護理之家

對置管的患者進行管路滑脫高危因素評估,確定管路滑脫高危人群。

評分≤8分為導管滑脫Ⅰ度危險,導管滑脫風險較低,採取常規防範措施;

評分>8分為導管滑脫Ⅱ度或Ⅲ度危險,應建立導管滑脫風險評估表及導管滑脫高危人群跟蹤評估表,並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8分<評分≤12分為Ⅱ度危險,每天跟蹤評估記錄一次;

評分>12分為Ⅲ度危險,每班跟蹤評估記錄一次。

護理人員落實導管滑脫防範措施,嚴格遵守導管護理操作規程,各種導管妥善固定,標識規範醒目,按時巡視,保持引流通暢,告知患者、家屬防範導管滑脫注意事項,根據情況合理安排家屬陪伴。床頭懸掛「預防導管滑脫」警示標識,躁動不安的患者在家屬或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採取適當約束,並做好交接班。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按分級護理要求及時巡視病房,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護士長定期組織護士學習管路滑脫的應急處理預案,護士應熟練掌握,並有考核記錄。

當患者發生管路滑脫時,應按以下要求進行處理:

1.迅速採取補救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或將損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護士長匯報,在24小時內通過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系統及時上報護理部,詳細記錄導管類型、發生管路滑脫的具體情況、應急處理措施、有無併發症等。

3.護士長組織科室護士認真分析討論,制定改進措施,以防各種管路滑脫,不斷改進工作,保證護理安全。

發生管路滑脫的科室不得隱瞞不報,一經發現給予批評教育,並納入護士長及科室的績效考核。

護理部定期進行分析及預警,制定防範措施,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新置入、院外/轉科帶入管路需首次評估;患者出現意識狀態等病情變化,合作程度、固定狀態發生改變時應再次評估。

年齡≥65歲或≤6歲,精神異常,意識障礙,認知障礙,固定處分泌物多,置管不易固定,頻繁或劇烈呃逆/嘔吐/咳嗽,不耐受,有拔管史等。

3.根據管路留置的部位、置管重要性、脫管危害程度,判斷管路類型:

(1)高危管路: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套管、鼻膽管、過吻合口下胃管、T管、引流管(腦室/胸腔/心包/吻合口/經皮肝膽管/胰腺)、動脈置管、透析管、全膀胱切除術後輸尿管支架管、CVC、PICC等。

(2)中危管路:空腸營養管、各種造瘻管(胃/腸/腎/膀胱)、傷口引流管(球)、引流管(腹腔/盆腔/陶氏腔/關節腔)、三腔管等。

(3)低危管路:胃管、導尿管、肛管等。

規範使用管路標籤,清晰標註名稱、置管日期、置管/維護人,對摺粘貼於管路適當處(不影響患者舒適度及管路安全,便於觀察處)。

(1)管路(名稱)標識:包括非持續引流、需定時開放且不易直觀顯見的管路,深靜脈置管如CVC、PICC要求掛標識。

(2)「預防管路滑脫」警示標識:評估為高風險人群的患者。

白板、交接班報告本對高風險患者交接提醒,有效警示(責任護士、患者及陪護人員須清楚標識及警示意義,同時提醒值班醫護人員共同關注,加強防範)。

1.按分級護理巡視病房,對管路滑脫高風險患者及高危管路加強觀察,發現病情變化、管路或引流異常,及時處理。

2.觀察管路放置部位、置管時間、是否通暢、引流液性質及量等。

3.仔細檢查管路固定、管路接口處連接牢固妥當:發現患者出汗、敷貼卷邊、固定鬆脫等及時加固,或更換敷貼/膠帶;執行預防跌倒安全措施,防止跌倒導致管路滑脫。

4.主動關心患者,注意臥位舒適、冷暖等、及時滿足患者翻身、大小便、進食等生活護理需求。

5.了解患者心理及留置管路耐受情況,進一步做好留置管路必要性宣教,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1)吸痰、穿刺、翻身等操作時動作輕柔,儘量減輕患者痛苦。

(2)夜間患者迷走神經興奮,易出現頭痛、煩躁、幻覺等導致在睡眠狀態下意外拔管,需加強觀察及防護。

6.掌握拔管指徵(含效期,避免管路過期導致感染或斷裂),及時與醫師溝通,遵醫囑及時給予拔除各種管路。

7.按護理文書書寫規範要求,記錄置管時間、管路名稱、刻度、數量及宣教,院外帶入管路記錄於護理病歷首頁,PICC內容同時記錄於PICC手冊。

1.患者及陪護知曉留置管路目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風險因素。

(1)床邊有預防管路滑脫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2)對於特別不配合者,請醫師一起詳細告知。

(3)對不能說話及其他語言溝通障礙者,可使用圖譜、文字、手勢等方法交流。

2.管路勿受壓、打折,避免局部劇烈活動;保持固定部位乾燥、清潔。3.管路固定出現異常,置管部位出現紅腫、疼痛、滲血、滲液等,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切勿自行拔管。

(1)床上變換體位(如翻身、活動、進食、排便等)時,注意管路固定是否牢固,引流裝置妥善放置正確位置;必要時夾閉管路,注意預留適宜長度,防止牽拉;附帶引流裝置可用別針或系帶固定在床沿或衣物上,防止受壓、扭曲、打折,方便患者活動。

(2)下床或外出檢查,酌情將引流液傾倒,引流裝置(用系帶)妥善固定,位置低於穿刺點,必要時夾閉管路,防止牽拉。

5.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配合實施安全、有效的保護性身體約束。

(1)患者雙手距離管路有安全距離,防止管路拉扯滑脫。

(2)家屬勿擅自調整約束裝置;可讓患者手中抓我柔軟物品,給予撫觸、音樂、交流等,促進放鬆,緩解約束不適。

(3)如松解約束,需加強防護;操作者須將松解的約束帶挽握在手中,並距離管路有安全距離。特別對於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危重患者,至少有2—3名人員協助,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保證管路及患者安全的情況下,再變動患者體位並進行其他操作,防止墜床、管路滑脫、皮膚損壞等事件發生;24小時床邊陪護,不離人,家屬更換時做好交接班,了解預防管路滑脫健康教育內容。

1.精神異常或煩躁患者根據一株給予鎮靜止痛藥物,注意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

2.根據管路固定需要提供各類固定材料,病區有預防管路滑脫管宣教單。

3.組織護士、護理員專項培訓並考核合格,人人掌握預防管道滑脫的評估、標識、固定、觀察、宣教,學習管路滑脫緊急處理預案及流程、管路滑脫上報流程等相關知識並有記錄。

4.根據患者留置管路情況,病區/創辦備置應急物品,如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的危重患者,按照應急預案床邊配備氣管鉗或氣管插管盤等。

5.發現疑難、複雜管路,即使申請護理會診,知道固定方法及護理,防止管道滑脫。

6.如發生管路滑脫,應及時組織管路滑脫髮生案例討論分析,制定切實可行防範措施,進行追蹤並持續改進。

相關焦點

  • 瓦斯傳感器誤報警主要原因有哪些?需要採取哪些防範措施?這裡全都告訴你.
    《瓦斯傳感器誤報警主要原因和防範措施》一、瓦斯傳感器誤報警主要原因(一)傳感器或分站本身技術缺陷導致誤報警的情況:1、監控系統由於電源出現故障,使得甲烷傳感器供電狀態時好時壞出現誤報警。 2、傳感器電橋電阻無故斷開,出現誤報警。3、傳感器的轉換電路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出現誤報警。
  • 如何預防噪聲性耳聾?
    噪聲性聾的損傷機制尚不十分明確,目前較為大家認同的有如下幾種可能的機制:(1)機械損傷學說。(2)微循環障礙說。(3)代謝損失學說。噪聲性聾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故應以預防為主。  如何預防噪聲性聾的發生和降低聽覺傷害的程度已成為各國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CT/MRI如何看椎體滑脫
    來源:jxradiology HW ZHAO編譯 Spondylolysis           滑脫
  • 沙特快訊:沙烏地阿拉伯內政部延長預防措施;沙特疫情速遞.
    [健全的]《布哈裡聖訓實錄》《穆斯林聖訓實錄》🇸🇦沙烏地阿拉伯內政部延長防控措施時間       內政部官方消息來源稱,在2021年02月03日發布的聲明之後,並基於主管衛生當局就沙烏地阿拉伯在應對正在出現的冠狀病毒方面採取的措施提出的意見,以及加大力度避免在王國各地區流行曲線上升風險的重要性,特別是表明在預防措施和已批准的議定的實施上明顯的鬆懈,以及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以及過去各級的努力成果
  • 常用的周界防範系統有哪些
    安防項目中,視頻監控往往不能夠起到完全防範的作用,在廠區、園區這樣的場景下,往往需要周界防範系統的輔助。
  • 如何從IP源地址角度,預防DDoS攻擊?
    鑑於分布式拒絕服務(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攻擊分布式、欺騙性、隱蔽性等特點,造成追蹤和防範難度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攻擊源追蹤技術已經在追蹤速度、自動化程度、追蹤精確度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DDoS網絡層攻擊檢測也分為多種方式。那要如何從IP源地址角度預防DDoS攻擊呢?
  • 【教程】關於小米系統刷入某個Magisk字體模塊後「卡米」的預防及補救措施
    有時小米手機用戶會遇到在刷入某個Magisk字體模塊後「卡米」的現象(重啟後卡在啟動界面,無法正常進入到系統桌面),下面就默認以剛買的新機MIUI官方穩定版以及第三方Recovery(TWRP)為例簡單的說一下如何預防和補救的措施。
  • 他山之石 | KYT危險預知訓練活動:事故防範和風險管控的落地利器
    又是如何來控制風險的?KYT危險預知訓練源自精益生產,是針對生產的特點和作業工藝的全過程,以其危險性為對象,以作業班組為基本組織形式,開展的一項安全教育和訓練活動。它是一種全員性的「自我管理」活動,目的是控制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預測和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故。
  • 如何預防軍事體育訓練傷?專家給你支招!
    功能訓練與運動康復的發展軍事體育訓練新思路記者:與傳統訓練傷病防控相比,現代訓練傷病防控在理論上有哪些創新?李廣興(原八一體育工作大隊高級教練):近年來,軍事傷病防控理論日趨豐富,其中,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是理論創新的代表之一。
  • Petya不單純,應該如何防範?
    微步在線對此次事件中的樣本進行了快速的分析,提取了相關IOC,並提出5點防範建議。        微步在線的威脅情報平臺也已支持相關攻擊的檢測。如需微步在線協助檢測,請與我們聯繫contactus@threatbook.cn。
  • 最全的鍋爐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附事故案例解析)
    滿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滿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運行人員對水位監視不夠而造成;其次是水位表堵塞造成假水位;再有是高水位警報信號裝置、給水自動調節設備失靈。  預防措施與缺水事故相同。  預防措施就是加強水質監督,嚴格控制爐水含鹽量,認真進行排汙;在爐水含鹽量高、雜質多,開始出現泡沫層而未得到改善之前,要降低負荷,減弱燃燒,緩開主汽閥。   爐管爆破事故主要是指水冷壁管和沸騰管束的爆破,尤以受熱強度較大的水冷壁管爆破事故為常見。
  • 預防MRI檢查中的事故和傷害
    到2008年,美國約有1000萬人接受MRI檢查【1】。儘管MRI的作用顯而易見,但其固有的危險卻鮮為人知。以下是MRI掃描過程中發生損傷的類型:1.當有鐵磁性的物體,如鋼筆、輪椅、氧氣罐等被帶入在高速運轉的MRI高磁場中可能出現「飛彈效應」或拋射傷害。
  • 疫情過後,選擇加強防範意識還是故態復萌?
    以下是在百度上的解釋:安全防範意識指在生活面對各種安全隱患而本能存在的一種安全防範基礎意識,包括對風險作出的準備、防禦、減少損失的策略及建議
  • 小型移動空壓機事故預防
    防範措施企業應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及潤滑,應選用殘值小、適宜的黏度、良好的抗熱氧化安定性(即殘碳增值小於3%)、燃點高的潤滑油,空壓機潤滑油應有產品合格證及油品化驗單;空壓機各部件的工作狀況要定期驗證,確保完好,定期清除空壓機內部及管路的積碳。
  • 製冷設備管路安裝焊接與排水說明(文末有福利)
    2、排氣管路應以2/1000的斜率傾向冷凝器。3、機組應儘量靠近蒸發器(陳列櫃或冷庫等)。4、當機組位置高於蒸發器(如機組放置於2 樓,陳列櫃放置於1 樓),蒸發器水平回氣管與上升立管結合部位需設置回油彎;若機組位置大大高於蒸發器,則需每6米上升段增加安裝一個存油彎。
  • 冬季野營拉練中如何預防傷病?這些措施了解一下
    主要症狀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疼、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雖然普通感冒病情輕、病程短、可自愈,但發病率較高,有一定的傳染性,有時還伴有嚴重併發症。因此,官兵在野營拉練過程中要科學防護,預防感冒。野營拉練前,官兵可預防性地服用一些中藥,如板藍根、金銀花、甘草、麥冬等,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感冒的機率;行軍前將水壺盛滿熱水或灌上薑湯,在行軍中途休息時適當飲用,以祛風、散寒、暖胃。
  • 試驗室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措施,請收藏!
    可見試驗室安全問題多麼重要,如何識別試驗室中的危險源也是一門必修課,比如不知什麼時候氣瓶漏氣遇明火爆炸了,有機反應操作不當會引起突發事故,試劑處理不當出事了等等。。。。。一旦不重視,試驗室就會變成一顆定時炸彈。本文幫你了解試驗室危險源都有哪些,如何針對危險源進行有效控制等問題。。。。。1、試驗室的危險源是指什麼?
  • 伺服器預防DDoS攻擊的方法
    8月25日晚,錘子「堅果手機」發布會因故推遲、PPT一堆錯漏、搶紅包故障,據悉是因錘子官網伺服器遭遇了數十G流量DDoS惡意攻擊,現場PPT也是臨時趕製
  • 警訊事件 : 預防MRI檢查中的事故和傷害
    7.核磁共振造影劑引起的副作用。其他可引起燙傷的物體有:脈搏血氧計的傳感器和連線,心肺監測儀的連線,安全別針,金屬夾,膏貼(可能含有金屬箔)和紋身(可能含有氧化鐵顏料)。心臟起搏器很少引起燙傷。美國放射學會(ACR) 【2】建議:將植入的心臟起搏器和植入式復律器/除顫器視為MRI的相對禁忌症。對這樣的病人都應考慮意外的發生,需要有放射學和心臟病學知識的專業人員監護。
  • 【緊急通告】亞信安全發布防範WannaCry/Wcry蠕蟲勒索病毒措施
    據有關機構統計,目前國內平均每天有5000多臺電腦遭到NSA「永恆之藍」黑客武器的遠程攻擊,教育網已成重災區!目前,亞信安全已截獲WannaCry/Wcry勒索軟體,並將其命名為:RANSOM_WANA.A 和RANSOM_WCRY.I。